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4.15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5: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培華
研究生(外文):Pei-Hua Chao
論文名稱: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
論文名稱(外文):Adolescent in Taiwan and Japan Drama: Obvers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onsumption
指導教授:蕭蘋蕭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n Shaw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中文關鍵詞:日本流行文化解讀消費
外文關鍵詞:consumptioninterpretationJapan popular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4
  • 點閱點閱:49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5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1
從正式播放至今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日本偶像劇已在台灣創造出一種新的戲劇類型,並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與喜愛,「日劇」一詞也似乎代表著某種意義,被許多商品與媒介文本所引用,日劇並帶動了台灣的日本流行文化消費空間的形成。本研究即是以日本偶像劇為研究主題,台灣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所進行的一份本土性閱聽人研究。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做為研究方法,探討台灣青少年平常是如何觀看日本偶像劇?在觀看的過程中他們是採取何種解讀策略?並產製出何種意義?而他們對於日劇與日劇相關商品的消費行為與意義又是如何?並企圖歸結出這群台灣青少年如此喜歡日劇的原因與其背後的意涵。
文獻探討中,在整理、討論閱聽人研究典範的演變,以及跨文化傳播的爭辯論點和研究之後,本研究以文化研究取徑作為理論基礎,文化研究的基本假設為閱聽人的解讀行為與釋義能力都會受到其本身的社會、歷史、文化因素所影響,因此,本研究探討相關的研究與文獻,企圖瞭解台灣青少年是位於何種特殊的解讀位置。
研究發現,台灣青少年在消費日劇與日本流行文化的過程中雖然得到了愉悅意義與情緒的抒發,但並非如同後現代主義學者所言,可以利用庶民文本產生顛覆、抗拒的多義性解讀意義,因為台灣青少年在這麼一個不斷衍生、增強的日本流行文化消費空間下,所能獲得的解讀資源與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少數人能偶爾提出些許的批判性觀點,也終究會被龐大的商業力量所收編,還是陷入無止盡的消費循環系統當中。特別的是,這股商業力量是源於台灣本土的商人與企業,並非是由日本主動輸入的,這與其他國家相關研究中,認為先進國家主動且有意圖地對文化邊陲國家進行文化殖民有著很大的不同。
Adolescent in Taiwan and Japan Drama: Obvers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onsump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何謂「日本偶像劇」?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跨文化傳播下的閱聽人研究 10
第二節 台灣的日本情結與特殊的影視生態 18
第三節 消費文化下的台灣青少年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質化的閱聽人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質化的深度訪談方法 39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進行 42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書寫 4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7
第一節 台灣青少年對於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行為與情境 47
第二節 台灣青少年對於日本偶像劇的解讀意義與策略 56
第三節 台灣青少年對於日劇相關商品的消費情形與意涵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8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2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受訪者基本資料 101
附錄二:受訪須知 109
附錄三:受訪者基本資料問卷 110
附錄四:訪談問題 112
參考文獻

《Taipei Walker》(2000):〈日劇偶像明星髮型大公開〉,1月號:30-45。
《中國時報》(1999):〈「催眠」後勁強「富江」接著來〉,9月12日,27版。
《中國時報》(1999):〈向日劇借鏡 台灣正流行〉,12月18日,26版。
《東森共和國雜誌》(1999):〈麻辣教師GTO躍上大螢幕〉,1月號:116-117。
《解讀時代》(1999):〈強力外銷機器〉,6月號:72-80。
《聯合報》(1995):〈有線電視節目類型調查〉,1月9日,23版。
牛慶福(1981):《由電視劇看中國婦女角色的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宏松、施和申、孫憶蘭、楊靜薇(1996):〈青少年正在流行什麼?〉,《台灣教育》,546期:40-42。
王振寰(1993):〈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收錄於鄭瑞城等,《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頁75-128。
王敏如等(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9研討會。
古采豔(1998):《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7):《青少年白皮書》。
何慧雯(1999):〈遠在東京彩虹橋之外: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發表於廣電基金會主辦之「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吳明益 (1993):〈語言是一雙眼睛—廣告語彙的日本風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廣告雜誌》,36。
吳萬萊(1997):《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之政治經濟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期:9-34。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縣: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李韶明(2000):〈正版日劇要讓影迷好看〉,《民生報》,2月24日,12版。
角川歷彥(1999):〈成功地創辦一本新雜誌的步驟及方法〉,發表於「1999台北國際雜誌研討會」。
谷玲玲(1999),《我國青少年收視日本偶像劇場之文化意涵》,國科會計畫結案報告。
周憲文譯(1985),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台北:帕米爾。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當代》,125期:14-39。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型態〉,《新聞學研究》,49期:123-155。
林芳玫(1996):《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靜宜(1996):《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之垂直整合(1992-1994)—政策法規之探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秀貴(1985):《台北市民使用錄影帶的行為與動機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邱淑雯(1999):〈文化想像: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發表於廣電基金會主辦之「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邱瀅憓(1993):〈蓄勢待發、潛力無限—青少年即將成為下一波市場目標〉,《廣告雜誌》,31期:46-50。
阿潼(1999):《東京鮮旅奇緣:偶像日劇場景新鮮記實》。台北:青新。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
胡佛(1997):〈序〉,徐宗懋著,《日本情結-從蔣介石到李登輝》。台北:天下文化。
蔡美瑛(1992):〈青少年傳播行為與消費行為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繼高(1988):〈廣播電視應有長程政策〉,《新聞學研究》,36期:42-48。
郭少宗(1986):〈東瀛熱風吹:剖析青少年文化現象〉,《藝術家》,22卷6期:157-163。
郭晏銓(1997):《進步的女性主義文本或精緻的軍國主義意識型態宣傳品?—從「阿信」的戰爭文本看閱聽人的解讀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惠心(2000):〈美式影集 矮日劇一截〉,《中國時報》,1 月6日,28版。
陸汝斌(1998):〈認識我們的青少年〉,收錄於鍾思嘉主編,《青少年的世界》。台北:桂冠。
彭芸(1998):《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風雲論壇。
曾維瑜(1999),〈日本偶像劇不可承受之重〉,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column/c5/c5-2.htm
黃大受(1982):《台灣史綱》。台北:三民。
黃秀慧(1999a):〈陳曉東被迫沒飯吃 利綺連挨五天罵〉,《中國時報》,6月7日。
黃秀慧(1999b) :〈西洋唱片業 今年的冬天好冷〉,《中國時報》,12月21日,26版。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芳(1997):《台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鳥麗子 (1997):〈完全產品型錄只有流行的東西才能出現在「偶像劇」裡〉,《影響雜誌》,88期:19-22。
新聞局(1988):《日本電影、電視、錄影節目帶、出版品開放進口之研析說帖》。
葉維廉(1995):〈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期:40-60。
廖風德(1996):《台灣探索史》。台北:台灣學生。
劉玄寧(1999):〈這次飛車 反町隆史自己來〉,《中國時報》,7月6日,26版。
劉菁菁(1987):《電視戲劇節目描述的人際衝突及其疏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廣電基金會(1999):《全國電視收視行為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蔡念中等(1998):《大眾傳播概論》。台北:五南。
蔡琰(1993):〈電視單元戲劇展現之社會〉,《廣播與電視》,1卷3期:111-138。
蔡琰(1995):〈電視劇的教育娛樂功能與劇中意識型態分析〉,《廣播與電視》,2卷2期:57-74。
蔡琰(1996):《廣播與電視電視歷史劇價值系統與社會意識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廣播與電視》,14期:111-138。
盧悅珠(1999):〈七夜怪談 嚇出好票房〉,《中國時報》,4月14日,26版。
蕭育純(1999):《青少年電視觀看歷程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文。
蕭素翠(1999):〈台灣「哈日族」的社會與意識型態解析〉,發表於「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國際學術會議。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期:93-114。
羅慧雯(1995):《台灣進口日本影視產品之歷史性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尚仁(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14期:1-24。
蘇宇鈴(1998):《虛擬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蘇蘅(1995):《開放天空下的文化衝擊:台灣民眾收看外國節目的研究》。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Ang, I. (1996). 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 for a Post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dge.
Baudrillard, J. (1988). Selected Writing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audrillard, J. 蔡崇隆譯(1996),〈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當代》,65期:48-71。
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ake, M. (1985).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Dittmar, H. & Pepper, L. (1994). To Have is to Be: Materialism and Person Perception in Working-Class and Middle-Class Britis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5, pp.233-251.
Douglas, J. D.(1976). Investigative Social Research: Individual and Team Field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New York: Basic Books.
Featherstone, M (1990). Perspectives on Consumer Culture. Sociology, 24(1), pp. 5-21.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 (1995). Localism, Glob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iske, J. (1986). Televisio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3(4), pp.391-408.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Ltd.
Fiske, J. (1991).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Gallin, B. (1966). Taiwan: 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Grossberg, L. (1989). Changing Paradigms in Audience Studie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 & Culture Power, London: Routledge. 曾旭正譯(1992),〈轉變中的閱聽眾研究轉型〉,陳光興、楊明敏(編),《內爆麥當奴》,48-66。台北:島嶼邊緣雜誌。
Grossberg, L., Warella E. & Whitney, D. C. (1998). Media 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Unwin Hyman, pp.128-38.
Hammersley, M. & Akinson, P. (1983). Ethnograph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London: Tavistock Books.
Hattori, H. & Hara, Y. (1997). The Proliferation of Television Channels and Audience: A Study of Taiwan Cable Television, Housou Kenkyu to Chousa, February.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eum.
Iwabuchi, K. (1997). The Sweet Scent of Asian Modernity: Japanese Presence in the Asian Audiovisual Mark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opsium, Media Globalization in Asian-Pacific Region, Taipei, Taiwan May 20-22.
Jhally, S.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Katz, E. (1959).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2.
Lindolf, Thomas R.(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ch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B. G.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odleskiu, T. (1986).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Morley, D. (1993). Active Audience Theory: Pendulums and Pitfall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pp.13-19.
Paramewaran, R. (1999). Western Romance Fiction as English-language Media in Postcolonial In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3), pp.84-105.
Radway, J. (1987). Reading the Romance: Woma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London: Verso.
Schiller, H. I.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pp.13-28.
Taylor. L. & A. Willis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簡妙如等譯(1999),《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
Thompson, J.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rnton, A., M. C. Chang & T. H. Sun (1984).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Taiwan. Demography, 21, pp.475-499.
Tomlinson, J. (1993).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
Turner, G. (1996). British Culture Studies-An Introduction. 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
Veblen, T. (1912).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Macmillan.
Wallace, C. & Kovacheva, S. (1996). Youth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Youth & Society, 28(2), pp.189-214.
Wolcott, H. F. (1990).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sburry Park, CA: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期:9-34。
2. 葉維廉(1995):〈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期:40-60。
3. 郭少宗(1986):〈東瀛熱風吹:剖析青少年文化現象〉,《藝術家》,22卷6期:157-163。
4. 張繼高(1988):〈廣播電視應有長程政策〉,《新聞學研究》,36期:42-48。
5.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型態〉,《新聞學研究》,49期:123-155。
6. 吳明益 (1993):〈語言是一雙眼睛—廣告語彙的日本風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廣告雜誌》,36。
7. 165.黃湧澧、林立民、葛應欽:檳榔塊與口腔癌。公共衛生,19期,371-383,1993。
8. 147.陳喬琪、林式穀、李期才、胡海國、葉英:不同種族之間酒精自覺反應之差異性∼兼論酒癮的生物醫學涵義。中華精神醫學3(增刊1):23-33,1989
9. 118.劉艷美:台東縣延平鄉民眾對「適量飲酒」的認知調查研究。衛生月刊3(2);16-21,1988。
10. 59.黃稱奇:嚼檳榔與癌症。防癌雜誌,15期,23-28,1991。
11. 51.李景美: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男生吸菸行為之情境及家庭狀況因素分析研究。學校衛生17;38-47,1990
12. 29.宋維村:心理危險國子與青少年藥物濫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7-12,1995。
13. 7.姚克明、李蘭、李景美、洪百薰、楊銘欽、鄭泰安:成癮藥物濫用防制宣言。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4:213-219,1995。
14. 2.鍾兆惠:屏東縣國、高中(含五專)學生吸菸、嚼檳榔之盛行率及對健康危害認知調查研究。大仁學報,205-226,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