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8.180.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6: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家輝
研究生(外文):Jia-Huei Hwang
論文名稱:利用灰色理論於選題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tions of Grey Theory on Test Items Selection
指導教授:錢炳全錢炳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een-Chian Ch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義守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2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灰色理論試題反應理論
外文關鍵詞:Grey TheoryItem response the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8
  • 點閱點閱:9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在教育評量技術中,基於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之測驗評量為目前廣泛研究與使用之評量方法,其中如何應用訊息函數(Information function)以選取最適當之試題,建構一份理想測驗,符合施測者所預定之施測目標,為本研究之重點。傳統選題策略雖然速度效率高,但是其與目標函數值之誤差量太大,很難符合施測者之要求。因此在本研就中我們提出以灰色理論,做為選題策略,我們將選題過程分為試題初選與試題置換兩個階段,分別提出不同的適用策略,試題初選法包括有目標值平均訊息法與隨機選取法,而試題置換法則有灰關聯試題置換法,灰關聯權重置換法,參數修正置換法。在實驗中,我們針對所提出不同之策略加以組合、比較並分析其適用性,最後並與其他電腦選題策略做一比較。實驗結果顯示,在訊息誤差量同為很低的情形下,我們的方法在速度上比其他電腦選題策略具有更快速的特性。
Abstract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y on theoretical test study of education of late years. The item information function used in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is the main tool for finding the best items in order to fit the objective of a specific test. Given a distribution of target information function, the items selection problem is to select a set of items from test bank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arget information function and minimize the error.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on items selection are simple but the error is large. In this thesis, we propose a new items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Grey theory. The main approaches of items sele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itial selection and items replacement. The first stage consists of two different strategies: the selection by averaging and the selection by randomizing. The second stage includes two items replacement methods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a refinement approach. We discuss the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analyze their properties by experiments. We als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other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provides a good approximation and the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目 錄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誌 謝 I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簡介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與動機 2
1.3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試題反應理論與選題策略 5
2.1 試題反應理論簡介 5
2.2 測驗選題問題 8
2.3 傳統選題測驗 9
2.4 電腦選題策略 10
第三章 灰色理論 13
3.1 灰色理論簡介 13
3.2灰關聯分析 15
3.2.1 灰關聯生成: 15
3.2.2灰關聯度之計算 16
第四章 灰色理論選題策略 19
4.1 試題初選策略 19
4.1.1 目標值平均訊息法 19
4.1.2 隨機選取法 26
4.2 灰關聯試題置換法 27
4.2.1灰關聯試題置換法 27
4.2.2 灰關聯權重置換法 34
4.2.3 參數修正置換法 41
4.2.4 直接置換法 45
第五章 實作及效能評估 47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61
參考文獻 62
附錄:實驗題庫 64
參考文獻
[1] 鄧聚龍:灰色系統基本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2] 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教程,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
[3] 江金山、吳佩玲、蔣祥第、張廷政、詹福賜、張軒庭、溫坤禮合著,灰色理論入門,高立圖書有限公司,1998。
[4] 何榮桂、杜玲均、莊謙本,改良式之灰色預測電腦化適性測驗選題測驗,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pp. 393~400,1998。
[5] 杜淑芬,黃國禎,網路測驗及評估系統試題配置最佳化之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pp. 337~343,1998。
[6] 毛柞飛,灰色關聯分析與類神經網路於雷射焊接製程最佳化之研究,第四屆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研討會,pp. 136~141,1999。
[7] 廖志傑、林江龍、吳漢雄,灰色關聯分析於製程參數最適化之研究,第四屆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研討會,pp. 142~146,1999。
[8] 余民寧:電腦化適性測驗,研習資訊10卷(5期),5-9頁教育測驗出版社。
[9] 林秋先、林億芳,利用灰色預測於網路適性教學時程研究,第四屆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研討會,pp.170-173,1999。
[10]孫光天,戴伯昌,賴膺守,利用基因演算法於選題策略之研究,八十八年全國計算機會議,pp. B237-243,淡江大學,1999。
[11]孫光天,陳岳宏,賴膺守,謝凱隆,陳新豐,使用貪婪演算法辦作為一有效益之選題策略,八十八年全國計算機會議,pp. A379-386,淡江大學,1999。
[12]R. K. Hambleton and H. Swaminathan. Item Response Theory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 Netherlands, 1985.
[13]Lord,F.M.& Novick, M. R. Statistical theories of mental test scores,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t, 1968.
[14]Lord, F. M.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dale, HJ:Erlbaum, 1980.
[15]Swanson, L.& Stocking, M. L. A Hybrid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solv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42(2), 218-227, 1993.
[16]Wang, C. S.& Ackerman, T. Two item selection Algorithms for Creating Weakly parallel Test Forms using the IRT information function, Psychological Testing. 44(2), 123-140, 1997.
[17]Kun-Li Wen. John H. Wu. “On Distinguishing Coefficient & Relational Grade,”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vol.8, no. 1, pp.11-18, 1996.
[18]C.C. Wong and H.R. Lai, “A new grey relational measurement,”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vol. 12, no. 4, pp. 341-346, 200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再明、陳政見(民87):特殊教育實施電腦輔助教學之相關問題探討。嘉義師院學報,12,頁73-93。
2. 柯華葳(民75):由兒童會錯意字的分析探討兒童認字的方法。華文世界,39,頁25-32。
3. 林麗娟(民83):互動式教學環境與科學知識的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16,頁3-13。
4. 林俊銘(民78):閱讀障礙。特殊教育季刊,30,頁17-25。
5. 林宏熾(民84):淺談「重度障礙兒童」的電腦輔助教學。特教園丁,11(1),頁9-13。
6. 李世忠(民81):從電腦教學到超(串連)媒體。教育資料集刊,17,頁303-325。
7. 吳瑞屯、陳欣進(民89):中文辨識與唸字作業中字音與字義促發效果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42(1),頁65-86。
8. 朱經明(民84):閱讀障礙與電腦輔助教學。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4,頁151-153。
9. 王燕超(民80):多媒體學習系統的發展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3(3),頁100-110。
10. 陳玉英(民83):國小學習障礙兒童國語科錯別字出現率及學習行為調查分析。國小特殊教育,16,頁29-35。
11. 陳明溥(民81):CAI之發展趨勢-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28,頁5-11。
12. 黃國書(民86):啟智教育教學媒體電腦化的實現。特殊教育季刊,63,頁17-21。
13. 楊家興(民82):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頁28-39。
14. 鄭昭明、陳學志(民80):漢字簡化對文字讀寫的影響。華文世界,62,頁86-104。
15. 蘇淑貞、宋維村、徐澄清(民73):中國閱讀障礙學童之類型及智力測驗。中華心理學刊,26(1),頁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