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5.246.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3: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妙芬
研究生(外文):Miao-Fen Lin
論文名稱:改善被拒絕幼兒的攻擊行為與社會地位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a Rejected Child
指導教授:王珮玲王珮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被拒絕幼兒攻擊行為行動研究社會地位
外文關鍵詞:Rejected ChildAggressive BehaviorAction ResearchSocial Statu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5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9
改善被拒絕幼兒的攻擊行為與社會地位之行動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一位被拒絕幼兒產生攻擊行為的情境與原因後,擬定改善策略協助其改善攻擊行為與社會地位,俾使其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快樂的成長以達自我實現。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的方法進行研究,以研究者自己任教班級裡的一位個案小新為研究對象。首先以照片式社交評量及攻擊行為劃記表為測量工具,並訪問班上幼兒及老師後篩選出個案。其次透過密集的觀察,找出其發生攻擊行為的情境與原因後,依據其需求並參考相關的文獻資料擬定改善策略,之後隨情境的變化伺機將這些策略融合於課程中實施。
本研究從尋求研究焦點、篩選研究個案、分析攻擊原因、擬定改善策略到實際執行改善策略,就所有的觀察記錄、現場筆記、回溯筆記、省思日誌、錄音、錄影,輔以其他文件蒐集,透過資料分析與整理後,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小新在幼稚園較常發生攻擊行為的情境
(一)主動攻擊情境-想引起注意時、看到對象好欺負時、不順其意時、想表現自己較神勇時、分組競賽時、替別人打抱不平時、用組合玩具比戰鬥力玩具被敲壞時。
(二)被動反擊情境-未經同意去拿或碰別人正在玩的東西時、幼兒對小新印象不好而拒絕他時、小新不遵守幼兒之間的協定遭強烈排擠時、別人侵犯到他的玩具或身體時。
二、省思小新產生攻擊行為的原因:
(一)在個人因素方面:具有敵意歸因傾向、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自我概念較低、挫折忍受度低、情緒反應較激烈、社會技能不足等因素。
(二)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言行及教養方式的影響、手足互動模式的影響等因素。
(三)在學校因素方面: 班級競爭氣氛的影響、教師處理其攻擊行為的影響等因素。
三、改善策略實施後,在攻擊行為方面身體攻擊行為明顯減少,但有轉為語言攻擊的現象
四、改善策略實施後,在社會地位方面小新與幼兒互動的對象有增加的現象,照片式社交評量的結果,社會地位從被拒絕組改變為受爭論組幼兒。
最後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及自我的省思提出對老師及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關鍵字:被拒絕幼兒、攻擊行為、行動研究、社會地位
An Action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a Rejected Child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a rejected child. Hope to help this child to have better social skills with people and to have happier growing experiences in life.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Action Research --- a case study during teaching in a class. At first, this child is selected and identified by means of photographing for social evaluations, recording incidents of aggresion, and interviewing kids and teachers. Next, by close observation, the situations and causes for his assaults are understood; then by further researching on references and papers, several possible improving methods are filtered out. Finally, those improving methods are implemented into daily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and environment.
The outlines of this study are focusing on the subject, selecting the case, analyzing the assault causes, designing improving strategies, and executing improving methods. From observing records, field notes, recall memoirs, reflection logs, audio and video tapes, papers researches, and detail analysis, several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here:
I. The situations of the assaults occurred in kindergarten:
1. Assault situation --- It usually happened when he was trying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ake advantage of people’s weakness, smooth things as his wants, show off to others, compete in a game, defend against an injustice for others, or react to his toys are broken in the play.
2. Being assaulted situation --- When he grabbed others’ toys, was rejected by others’ old impressions, was disapproved for his breaking earlier mutual agreements, or was offended by others on his body or toys.
II. Analyze the causes of his assaults:
1. Personal factors: tendency of hostile feelings, insufficiency on self-control, lack of self conception, not enough ability to sustain the setbacks, intenseness of emotional responses, or the inadequacy of social skills.
2. Family factors: the influences from parent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r the influences from siblings’ interactions.
3. Kindergarten factors: the competitive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or the handlings and reactions of teacher’s upon his aggresion .
III. After applying the improvement on his aggresion, his physical assaults did reduce, but he shifts to the verbal attacks.
IV. After the improvement, on the subject of social status, it did show the increasing of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kids; from the study of photographs on the subject of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rejected kids has upgraded into arguable group.
In the end, the suggestions toward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have also been noted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and researcher’s self-reflections.
Keywords: Rejected Child, Aggressive Behavior, Ac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Statu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 1
第二節 問題的形成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攻擊行為的定義、類型與原因 9
第二節 攻擊行為與同儕拒絕的關係 14
第三節 改善攻擊行為的輔導方式 18
第三章 我的研究之道
第一節 我所認識的小新 22
第二節 研究的場境 32
第三節 研究的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的流程 39
第五節 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43
第六節 我的角色 49
第四章 小新攻擊行為的分析
第一節 小新較常發生攻擊行為的情境 51
第二節 省思小新發生攻擊行為的原因 62
第五章 實施歷程
第一節 初步策略的建構 70
第二節 實際執行策略的過程 72
一、「執行班規∼硬性告誡、短暫隔離」策略 74
二、「個別輔導∼同理接納、柔性勸說」策略 76
三、「行為改變技術∼訂定行為契約」策略 80
四、「團體討論∼如何幫助小新」策略 87
五、「行為改變技術∼愛的讚美」策略 92
六、「生氣控制訓練之放鬆技巧」策略 95
七、「角色扮演活動」策略 100
八、「團體遊戲」策略 110
第六章 小新及我在歷程中的成長
第一節 小新的表現 116
第二節 我的成長 12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26
第二節 建議 12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32
二、 英文部分 137
附錄
附錄一:觀察訪談記錄時間表 139
附錄二:個案繪畫塗鴉 142
附錄三:「拯救小偉」事件 149
附錄四:角色扮演活動設計 150
附錄五:個案前測時的照片式社交評量 152
附錄六:個案前測時幼兒提名喜歡與不喜歡原因一覽表 153
附錄七:個案後測時的照片式社交評量 156
附錄八:個案後測時幼兒提名喜歡與不喜歡原因一覽表 157
表 次
表2-1-1:攻擊行為的定義 9
表3-2-1:作息表 33
表3-3-1:Coie,Dodge & Coppotelli五種友伴地位指標 36
表5-1-1初步策略規劃一覽表 71
圖 次
圖3-2-1:教室布置平面圖 32
圖3-4-1:實施流程圖 41
圖3-5-1:三角校正圖 47
圖5-1-1:實際執行策略流程圖 73
圖5-1-2:「執行班規∼短暫隔離、硬性告誡」策略介入架構圖 74
圖5-1-3:「個別輔導∼柔性勸說、同理接納」策略介入架構圖 77
圖5-1-4:「行為契約」策略介入架構圖 81
圖5-1-5:「團體討論~如何幫助小新」策略介入架構 87
圖5-1-6:「愛的讚美」策略介入架構圖 93
圖5-1-7:「生氣控制訓練之放鬆技巧」策略介入架構圖 96
圖5-1-8:「角色扮演活動」策略執行架構圖 101
圖5-1-9 「團體遊戲」策略執行架構圖 11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珮玲(民87)。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珮玲(民84)。幼兒氣質類型與幼兒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117-144。
王珮玲(民82)。兒童氣質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93-126。
王珮玲(民81)。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文科(民88)。教育研究法。台中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怡云(民84)。從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看幼兒的同儕互動。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承斌(民82)。群性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教學法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6(6),2-8。
王大延(民81)。教行為偏異兒童的社會溝通技能。國小特殊教育,13,35-41。
田秀蘭(民84)。行為改變技術在輔導工作中之應用。國教天地,110,10-13。
江素鳳(民85)。行為改變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3), 55-58。
江淑卿(民78)。自我教導訓練的不同策略對衝動型兒童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宜展(民87)。兒童攻擊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41(4),132-148。
宋秋萍(民85)。學童攻擊行為的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29,13-15。
呂祝義(民84)。變!變!變!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國教之友,47(1),37-44。
吳承珊(民89)。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秀碧(民88)。角色扮演與團體輔導。學生輔導,64,26-35。
邱華慧(民83)。幼教老師和家長對幼兒攻擊行為的認識。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103-11頁。
林明慧(民79)。家庭因素與學齡兒童行為的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學童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芳菁(民82)。玩物對大班幼兒社會遊戲與社會互動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綺穗(民79)。角色取替能力、溝通能力與幼兒同儕地位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祝振華(民74)。國中學生攻擊行為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寶林(民83)。戲劇與行為表現力。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洪榮照(民87)。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夏林清譯(民8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陳均姝(民89)。角色扮演在輔導與諮商上的應用。學生輔導,68,18-33。
陳忠傑(民89)。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千玉譯(民86)。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五南。
陳貴玲(民84)。高低攻擊性兒童對於道德規範與社會傳統規範趨辨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若男(民82)。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李綢(民80)。個案研究。台北市:心理。
陳玲玲(民80)。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榮華(民75)。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五南。
陳月華(民74)。角色扮演法對國小兒童的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紋貞(民8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政傑(民79)。從動物學校看適性教育。師友月刊,273,4-6。
黃政傑主編(民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書店。
黃世鈺(民90)。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評介。幼教資訊,131,17-28。
黃文蔚(民85)。社會能力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學生教學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月霞(民82)。教導兒童社會技巧。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黃于軒(民82)。認知技巧訓練對國中攻擊傾向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信仁(民74)。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社會關係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玲玲(民86)。淺談認知行為改變模式。特教園丁,3(12),19-21。
許淑琴(民79)。高低攻擊性兒童隊友辦行為歸因與反應差異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章淑婷(民78)。幼兒人際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彗(民89)。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如穎(民87)。角色取替訓練對國小高攻擊性被拒絕學童的社會地位與攻擊行為之影響。私立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張春興(民80)。現代心裡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黛眉(民79)。影響小學學童攻擊行為以致社交地位之認知相關變項。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美鈴(民78)。社會技巧訓練對學前兒童同儕關係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平蘭(民86)。幼兒在幼稚園內害羞行為改變之個案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賈樂安(民78)。暴力犯罪少年之行為相關因素與整合式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敏玲(民90)。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市:桂冠。
蔡麗芳(民81)。社交技巧訓練對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延治(民73)。學前兒童同儕關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鳳池(民85)。攻擊行為的衡鑑方法與輔導策略-認知行為取向。測驗與輔導,136,2808-2812。
廖信達(民77)。受歡迎及被拒絕學童與其同輩社會互動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永福(民83)。認知取向與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社會畏縮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永福(民83)。認知取向與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社會畏縮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秋芳(民74)。戲劇活動對幼兒認知發展及創造力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惠欣(譯),Mckay,G.D.&Dinkmeyer,D.(著)(民85)。做情緒的主人。台北:雅音。
謝美慧譯(民90)。幼兒的人際關係:改善幼兒在校同儕關係。台北市:桂冠。
謝淑芬(民80)。人際問題解決之認知歷程、攻擊信念與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淑真(民74)。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秋碧(民89)。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蘇建文(民58)。學前兒童攻擊行為之研究。師大教育與心理學報,3,11-27。
嚴秀真(民89)。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為之比較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鍾鳳嬌(民86)。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編號:NSC 86-2413-H143-00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二、 英文書目
Ager, C. L., &Cole, C.L. (1991). A review of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s. Behavioral Disorders, 16(4), 276-287.
Asarnow, J.R.(1983). Children with peer adjustment problems: Sequential and nonsequential analyses of school behavio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1,709-717.
Asher, S.R., &Williams, G. A.(1987, April). New approaches to identifying rejected children at school . Paper presented in G.W. Ladd (chai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socially rejected children In school settings.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Berkowitz, L.(1969).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revisited. In L. Berkowitz (Ed.),Roots of aggressio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1-20.
Burns, S. M., & Brainerd, c, J. (1979). Effects of constructive and dramatic play on perspective taking in very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 Psychology,9,323-332.
Chandler, M. J. (1973). Egocentrism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Th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of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skil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9,326-332.
Coleman, M., Wheeler, L., &Webber, J.(1993). Research 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training: A review.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4(2), 25-37.
Coie, J.D., &. Dodge, K.A.(1988).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on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school: A cross-age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59,815-829.
Coie, J.D., &. Kupersmidt, J. B.(1983).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emerging social status in boys’ groups. Child Development, 54,1400-1416.
Crick, N.R., & Dodge, K. (1989,March) .Rejected children’s expect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peer inter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Dodge, K. A., Schlundt, D.C., Schocken, 1., & Delugach, J. D. (1983). Social competence and children’s sociometric status: The role of peer group entry strategie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9,309-336.
Dollard, J., Miller,N., Doob, L., Mowrer, O., &Sears, F.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ench, D. C.(1988). Heterogeneity of peer-rejected boy: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subtypes. Child Development, 59,976-985.
Hatch, J.A.(1986, April). Alone in a crowd: analysis of covert interactions in a kindergart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Iannotti, R. J. (1978). Effect of Role-taking experiences on role-taking, empathy,altruism, and aggress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9-124.
Kupersmidt, J. B., Coie, J. D., &Dodge, K. A.(1990) .The role of poor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order. In S.T. Ash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273-30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dd, G. W.(1990). Having friends, keeping friends,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1,1081-1100.
Lochman, J. E.(1984).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assessment of aggressive adolescent. In C.
R. Keith(Ed). The aggressive adolescent: clin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Novaco, R.W.(1977).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anger and stress. In P.C. Kendall, &S.D. Hollon (Eds.),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Theory, research, and procedur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Olson, S. L. (1989, April). Behavioral antecedent of peer status, impulsivity,and aggression in preschool boy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Kansas City, MO.
Saltz, E., & Johnson, J.E. (1974). Training for thematic-fantasy play in cultur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Preliminary resul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6, 623-6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宋秋萍(民85)。學童攻擊行為的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29,13-15。
2. 杜宜展(民87)。兒童攻擊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41(4),132-148。
3. 江素鳳(民85)。行為改變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3), 55-58。
4. 田秀蘭(民84)。行為改變技術在輔導工作中之應用。國教天地,110,10-13。
5. 王大延(民81)。教行為偏異兒童的社會溝通技能。國小特殊教育,13,35-41。
6. 王承斌(民82)。群性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教學法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6(6),2-8。
7. 呂祝義(民84)。變!變!變!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國教之友,47(1),37-44。
8. 吳秀碧(民88)。角色扮演與團體輔導。學生輔導,64,26-35。
9. 邱華慧(民83)。幼教老師和家長對幼兒攻擊行為的認識。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103-11頁。
10. 陳均姝(民89)。角色扮演在輔導與諮商上的應用。學生輔導,68,18-33。
11. 黃世鈺(民90)。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評介。幼教資訊,131,17-28。
12. 曹玲玲(民86)。淺談認知行為改變模式。特教園丁,3(12),19-21。
13. 廖鳳池(民85)。攻擊行為的衡鑑方法與輔導策略-認知行為取向。測驗與輔導,136,2808-2812。
14. 何榮桂(民87)。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2-13。
15. 何榮桂(民88)。教育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與北、高兩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簡介。資訊與教育,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