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7.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7: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大齊
研究生(外文):Tah-chi Liao
論文名稱:南投縣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吳璧如吳璧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1
中文關鍵詞:國中學生親子關係偏差行為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deviant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4
  • 點閱點閱:12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投縣國中學生父子關係、母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先綜覽相關文獻,瞭解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的內涵,作為研究架構之理論基礎;再根據相關文獻編製國中學生父子關係量表、母子關係量表、偏差行為量表,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抽取南投縣982個國中學生為研究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採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本研究結果發現南投縣國中學生:(一)父子關係與母子關係尚可;(二)偏差行為並不嚴重;(三)國中女學生的親子關係較佳,且偏差行為較不嚴重;(四)國二學生的母子關係較差,而國三學生的偏差行為較嚴重;(五)排行老大者其父子關係較佳,且偏差行為較不嚴重;(六)高家庭社經地位者其親子關係較佳;(七)父子關係愈佳者,其母子關係亦愈佳;(八)親子關係愈佳者,其偏差行為愈不嚴重;(九)背景變項、父子關係、及母子關係對其偏差行為具有預測作用。


關鍵詞:國中學生、親子關係、偏差行為。

A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eviant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ntou County

Ta-chi Lia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to deviant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ntou County. Th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982 students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studen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were basically in fair conditions and there was no serious case found on deviant behavio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eviant behavior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Deviant behavior was predicted significantly by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deviant behavior

目次
謝 辭 --------------------------------------------- Ⅰ
中文摘要 ------------------------------------------------------------------ Ⅱ
英文摘要 ------------------------------------------------------------------ Ⅲ
表 次 ------------------------------------------------------------------ Ⅶ
圖 次 ------------------------------------------------------------------ Ⅺ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子關係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偏差行為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31
第三節 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6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0
第五節 研究步驟------------------------------------------------------ 86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南投縣國中學生父子關係、母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現況------------------------------------------------------------ 9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南投縣國中學生在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及偏差行為上的差異情形------------------------ 96
第三節 南投縣國中學生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及偏差行為間的相關分析------------------------------------------------ 118
第四節 南投縣國中學生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對其偏差行為的預測分析---------------------------------------------------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7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144
貳 西文部分------------------------------------------------------ 15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珮玲(1993)。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幼學教育學報,2,1-34。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1995)。家庭暴力對青少年暴力及犯罪行為的影響。律師通訊,184,39-48。
王德琳(1994)。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對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偏差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2)。繼父家庭、繼母家庭及完整家庭子女的生活適應及親子關係之比較研究。台北護專學報,9,169-218。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方慧民(1985)。離婚因素、親子關係及兒童之適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瑞玲(1984)。父母教養方式之變遷。教育資料文摘,14,115-134。
何永俞(1993)。不同家庭結構中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自尊心與偏差行為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美瑤 (2001)。國中家庭結構、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介至(1999)。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月櫻(1994)。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財星(1987)。犯規與無犯規國中生之自我概念、親子關係、生活適應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齡(1987)。青少年偏差行為形成過程之探討-驗證標籤理論。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沙依仁(1994)。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問題及其對策。社會發展季刊,68,45-50。
呂清發(2003)。受保護管束少年親子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武典(1989)。特殊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台北:心理。
吳武典(199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1997、1998)。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法務部。
林月琴(1991)。繼親家庭親子關係與子女生活適應、友伴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弘茂(1993)。高中生偏差行為成因之社會學理論分析與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青瑩(1998)。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朝夫(1991)。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林適湖(1991)。社會控制理論與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正雄(1984)。少年犯罪家庭動力因素及其交互影響之研究。屏東農專學報,25,42-92。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39-476。
周美智(2001)。家庭因素子女道德觀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以雲嘉南地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約翰·奈斯比(1999)。高科技高思維(尹萍譯)。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代:不詳)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洪碧芬(1990)。慢性病童手足之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崇文(2000)。青少年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的整合。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6,35-62。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莊千慧(1994)。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耀嘉(1996)。兒童品性異常的成因:低自制力與不良休閒活動。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2,125-150。
張甘妹(1983)。犯罪學原論。台北:漢林。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頁152。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然(2001)。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錯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三興(1989)。同理心訓練對親子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書、許春金、馬傳鎮(2000)。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影響因素及防治對策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琪(200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輝(2000)。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莎莉·溫德寇絲·歐茨、黛安娜·巴巴利亞(1989)。發展心理學(黃慧真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代:不詳)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中央警官學校。
許春金(1996)。犯罪學。台北:三民。
彭懷真(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玉(2002)。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自我態度、偏差行為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碩士論文。
曾端真(1990)。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灣教育月刊,473,46-52。
黃郁婷(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春枝(1977)。青年期親子關係適應之研究。台北:三民。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34-40。
黃俊勳(1999)。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維憲(1979)。偏差行為的社會學分析。人文學報,11,57-72。
黃德祥(1992)。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黃德祥(199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傅粹馨(1997)。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的顯著考驗。教育研究,5,1-14。
詹棟樑(1983)。親職教育理論探討。台北:華新。
楊士隆(2001)。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美鳳(1999)。少年犯人格特質及環境背景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77)。家庭與青少年-親職教育專題探討。管教態度與子女性格(一),127-142。台北:幼獅文化。
楊國樞(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學校影響因素。載於民族所專刊,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輯(頁33-55)。台北:中央研究院。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7-28。
董旭英(2000)。美國青少年與父母、校園互動、同儕間的緊張關係對其初次暴力行為之發生的年齡差異效應之動態分析研究。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6,63-94。
董旭英、陳羿足(2002)。探討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重新思考「家庭氣氛」的測量內涵及建構一個家庭解釋模型的新方向。教育研究月刊,94,71-87。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蓉(2001)。青少年的價值觀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鄭瑞隆(2001)。家庭暴力被害經驗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8,215-246。
劉俊良(2002)。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玲君(1995)。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焜輝(1986)。親子關係診斷測驗。台北:天馬。
蔡松瑜(2002)。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政霖(2002)。父母管教態度與少年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鈴(2001)。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主編)(199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德輝(1998)。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1997)。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警政學報,28,139-155。
謝高橋(1983)。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瑞智、陳立中、田博元、王一飛、胡盛光、黃富源(1989)。飆車處理問題之研究。載於行政院研考會(編),飆車問題之成因及防制途徑(頁13-240)。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謝廣全(2002)。最新實用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彰化縣:品高。
鍾思嘉(1990)。家庭氣氛與父母管教態度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載於行政院研考會(編),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2-213)。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羅基聰(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的生活適應、父母管教態度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1995)。犯罪少年的親子關係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1,1-23。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賴嘉凰(1999)。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1995)。變遷中的台灣家庭結構-從人口與婚姻談起。社會建設,89,81-94。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文化。
蘇尹翎(2000)。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美(1989)。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Bernburg, J. G., & Thorlindsson, T. (2001). Routine activities in social context: A closer look at the role of opportunity in deviant behavior . Justice Quarterly, 18, 544-569.
Barber, B. K. ( 1992). Family, personality, and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69-79.
Barber, B. K. (1997). Adolescent socialization in context-the role of connection, regulation, and autonomy in the family.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2, 5-11.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4(1, Pt. 2).
Cernkovich, S. A., & Giordano, P. (1987).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25, 295-318.
Clarizio, H. F. (1990). Assessing severity in behavior disorders: Empirically based criteria.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7, 5-15.
Clark-Lempers, D. S., Lempers, J. D., & Ho, C. (1991). Early,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6, 296-315.
Clark, R. D., & Shields, G. (1997).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Delinquency. Adolescence, 32(125), 81-92.
Cloward, R. A., & Ohlin, L. E. (1960). 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 New York: Free Press.
Cohen, A. (1959). The study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Deviant Behavior. New York: Basic Books.
Cohen, J., & Cohen, P. (1983). 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Hillsdale, NJ: LEA.
DeHart, T., Murray, S. L., Pelham, B. W., & Rose, P. (2003). The regulation of dependency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59-67.
Dekovic, M. & Meeus, W. (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 163-176.
Dekovic, M., Noom, M. J., & Meeu, W. (1997). Expectations regarding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Parental and adolescent perception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 253-272.
Demo, D. H. (1992). Parent-child relation: Assessing recent chang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104-117.
Frick, P. J. (1998). Conduct disorders. In T. H. Ollendick & M. Herse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pathology (pp. 213-237). New York: Plenum.
Gardner, S. Y. (1995). Self-esteem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7347.
Golombok, S., MacCallum, F., & Goodman, E. (2001). The “test tube” genera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children at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2, 599-608.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M. B. Sussman & S. K. Steinmetz (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97-418). New York: Plenum Press.
Greene, A. L., & Grimsley, M. D. (1990).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references for parental advice: Mum’s the word. Journal of Adolescence Research, 5, 396-413.
Hamalainen, M., & Pulkkinen, L. (1996). Aggressive and non-prosocial behavior as precursors of criminality. Studies on Crime and Crime Prevention, 4, 6-12.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hey, B. B., Loeber, R., Hart, E., Frick, P. J., Applegate, B., Zhang, Q., Green, S. M., & Russo, M. F. (1995). Four-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nduct disorder in boys: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persist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4, 83-93.
Lanz, M., Iafrate, R., Rosnati, R., & Scabini, E. (1999).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2, 785-794.
Laursen, B., Wilder, D., Noack, P., & Williams, V. (2000).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reciprocity, authority, and closeness in relationships with mothers, fathers, and frie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 464-471.
Laursen, B., & Williams, V. A. (1997). Perceptions of interdependence and closeness in family and peer 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romantic partners. In S. Shulman & W. A. Collins (Ed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pp. 3-2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etourneau, N., Drummond, J., Fleming, D., Kysela, G., McDonald, L., & Stewart, M. (2001). Supporting parents: Can intervention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7, 159-187.
Lewin, L. M., Davis, B., & Hops, H. (1999). Childhood social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antisocial behavi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dictive accuracy and efficac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7, 277-292.
Loeber, R., & Dishion, T. J. (1983). Early predictors of male delinquency: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4, 68-99.
Loeber, R., & Stouthamer-Loeber, M. (1987). Prediction. In H. C. Quay (Ed.), Handbook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pp. 325-38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rcus, R. F. (1999). A gender-link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4, 33-46.
McCord, J. (1990). Problem behaviors. In S. Feldman & G. Elliot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pp. 414-43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erton. Robert K. (1957).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Miller, J. B. & Lane, M. (1991). Relations between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79-194.
Noack, P., & Puschner, B. (1999). Differential trajectorie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2, 795-804.
Palan, K. M. (1998).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 26, 338-349.
Patterson,G. R., De Baryshe, B. D., & Ramsey, E. (1989).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antisocial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329-335.
Peiser, N. C., & Heaven, P. C. L. (1996). Family influences on self- reported delinquenc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 557-568.
Phares, V., & Renk, K. (1998). Perceptions of parents: A measure of adolescents' feelings about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646-659.
Robins, L. E. (1966). Deviant children grown up. Baltimore, MD: Williams and Wilkins.
Rosnati, R. & Marta, E. (1997).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s a protective factor in preventing adolescents’ psychosocial risk in inter-racial adoptive and non-adoptive famili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 617-631.
Russell, A., Pettit, G. S., & Mize, J. (1998). Horizontal qualitie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arallels with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al Review, 18, 313-352.
Shek, D. T. L. (2001). Paternal and maternal influences on family functioning among Hong Kong Chinese familie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2, 56-74.
Simons, R. L., Lin, K., Gordon, L. C., Brody, G. H., & Conger, R. D. (2002). Community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4, 331-345.
Steinberg, L. (2001). We know some things: Parental-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 1-19.
Sutherland, E. H., & Cressy, D. R. (1978). Crimin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Videon, T. M. (2002). The effects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d parental separation on adolescent well-be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4, 489-503.
Zigler, E., Taussig, C., & Black, K. (1992).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A promising preventative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997-10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薛承泰(1995)。變遷中的台灣家庭結構-從人口與婚姻談起。社會建設,89,81-94。
2. 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警政學報,28,139-155。
3. 賴保禎(1995)。犯罪少年的親子關係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1,1-23。
4. 鄭瑞隆(2001)。家庭暴力被害經驗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8,215-246。
5. 董旭英、陳羿足(2002)。探討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重新思考「家庭氣氛」的測量內涵及建構一個家庭解釋模型的新方向。教育研究月刊,94,71-87。
6.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7-28。
7. 黃維憲(1979)。偏差行為的社會學分析。人文學報,11,57-72。
8.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34-40。
9. 莊耀嘉(1996)。兒童品性異常的成因:低自制力與不良休閒活動。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2,125-150。
10.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11. 侯崇文(2000)。青少年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的整合。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犯罪學期刊,6,35-62。
12.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13.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39-476。
14. 邱正雄(1984)。少年犯罪家庭動力因素及其交互影響之研究。屏東農專學報,25,42-92。
15. 王淑女(1995)。家庭暴力對青少年暴力及犯罪行為的影響。律師通訊,184,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