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24.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4: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學明
研究生(外文):Hsueh-Ming Chung
論文名稱:高職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公東高工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Adaptation to School of Professional Senior high Students Who Once Dropped Out of School Now Go Back---As the Example with St. Joseph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崔光宙崔光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uang-Jow Tsu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學校適應中輟復學生
外文關鍵詞:Students who once dropped out of school now go bAdapt to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4
  • 點閱點閱:10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摘要
本研究在探討一所偏遠地區高職中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情形,從復學生的中輟因素排除與否、復學原因及學校環境對學校適應的影響。並檢視相關輔導策略對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成效。透過團體訪談方式徵詢自願者參與個別研究,經深度的訪談以瞭解學校適應情形。獲得以下結論:
一、造成輟學原因以個人因素為主,其中涵蓋了家庭、社會與學校因素。而在校經常違反校規,易於師長起爭執的學生較會輟學。當其復學後原本輟學因素若未排除,學校適應難以成功。反之則學校適應良好。
二、復學原因為自我主動求學者學校適應較佳;受他人勸說、意志薄弱者學校適應顯現較差。
三、對課業的學習,表現可有可無,這與其學習意願低落和低成就有關。偏向喜歡專業技能的學習,對共同課程如英文、數學等興趣缺缺。
四、師生互動上,會因老師扮演的角色而有區別。最信任的師長為該班級導師,認為會對其多些包容與關懷;最厭惡的師長為訓導人員,認為除了責罵外還要受到更多的懲罰。
五、同儕關係普遍表現良好,能於短時間融入班級與同學相處氣氛融洽。
六、從個案對學校的適應情形,顯示輔導策略之成效:
(一)建立信賴關係可消弭其防衛心態,當願意坦誠以待,輔導措施方能奏效。
(二)正向刺激所產生的動能,改變其行為認知,比苦口婆心的勸導更具效果。
(三)師長願意付出愛心、耐心與關心,幫助其融入學校環境適應生活學習,標籤現象會自行消除。
(四)除包容與關懷外,更應深入瞭解其問題,方能謀取因應對策協助改變,並應加強親師互動,以預防不良行為再次產生,造成輔導失敗致適應不良。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bes into the adaptation to one profess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is from a far-off region, and the students who once dropped out of school now go back. Whether got rid of the factors of dropping off. It intends to the reasons of going back and adaptatio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nfluence. And inspect the relevant tactics of counseling to the kind of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their adaptation to school. Seek and ask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pecific research through groups’ interview and depth interview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chool adapts to the situation. Obtai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First, the reason why they dropped out of school rely mainly on personal factors, it contains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students who often violate the school rules and easily dispute with their teachers got easily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fter going back to school if the factors haven’t been dispelled, they will difficult to succeed. On the contrary, if they can conquer that, they will adapt to.
Second, the reason of going back achieved by self demanding will represent better than that advised by others or weak-willed in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
Third, their poor achievement is involved the low will of studying. And they have more intention in technical ability learning, and scarce to the courses of English and math.
Four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getting interdynamic, will have a difference because of the role whom the teacher acted. The most be trusted are the preceptors who will give them more care and forgiveness and they hate the officers of students’ affairs most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but scolding and punishment.
Fifth, they usually keep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ers and get involved with harmony in a short time.
Sixth, there are some achievements of counseling tactics from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 to school of the case:
1.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 rel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makes the defense dispelled. And the counseling treatment can work while willing to be honest.
2.The power produced by positive stimulation will change their behavior cognition, and it’s more easily succeeded than the advice talking like a Dutch uncle.
3.The label effect will dispel naturally as the teachers would like to give love, patience and care. Also will help them to involve the environment and adapt to the living learning.
4.Besides forgiving and care, we should probe the questions then can seek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make them change. Als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bad behavior making again which will lead the counseling and adaptation fail.
高職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公東高工為例
目 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研究方法………………………………………………………….5
第二章文獻探討……………………………………………………………….15
第一節中輟學生相關研究……………………………………………….15
第二節復學生的適應問題……………………………………………….29
第三節中輟復學生之輔導策略………………… ………………………35
第三章學校適應的團體輔導歷程…………………………………………….39
第一節學校背景敘述…………………………………………………….39
第二節學校行政對復學生的輔導策略………………………………….44
第三節復學生的輔導過程……………………………………………….51
第四章復學生學校適應個案研究…………………………………………….61
第一節自我成長的陳生………………………………………………….61
第二節目標積極的林生………………………………………………….69
第三節期待認同的吳生………………………………………………….76
第四節充滿挫折與掙扎的高生………………………………………….83
第五節討論……………………………………………………………….9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結論……………………………………………………………….97
第二節建議……………………………………………………………….99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102
英文部份…………………………………………………………………………106
附錄
附錄一:團體訪談大綱…………………………………………………………107
附錄二:個別訪談大綱…………………………………………………………108
附錄三:學生參加各類科技能檢定統計表……………………………………110
附錄四:歷年參加技能競賽獲獎紀錄…………………………………………111
附錄五:復學生補救教學實施辦法……………………………………………113
附錄六:升學輔導課實施辦法…………………………………………………114
附錄七:學生出缺勤管理辦法…………………………………………………115
附錄八:學生假日輔導實施要點………………………………………………116
附錄九:學生生活榮譽競賽實施要點…………………………………………117
附錄十:學生靜坐實施規定……………………………………………………121
附錄十一: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實施要點……………………………………122
附錄十二:學生輔導體制………………………………………………………123
附錄十三:認輔制度實施計劃……………………………………………..…..124
附錄十四:學生協同輔導準則…………………………………………………126
附錄十五:補救教學輔導課表…………………………………………………127
附錄十六:暑期升學輔導課表…………………………………………………128
附錄十七:校外參訪照片資料…………………………………………………130
附錄十八:團體輔導心得寫作…………………………………………………131
附錄十九:生涯輔導活動的實施………………………………………………132
附錄二十:非行少年……………………………………………………………133
附錄二十一:陳生獎懲紀錄與學業成績統計資料……………………………134
附錄二十二:林生獎懲紀錄與學業成績統計資料……………………………135
附錄二十三:吳生獎懲紀錄與學業成績統計資料……………………………136
附錄二十四:高生獎懲紀錄與學業成績統計資料……………………………137

表次
表1-1中輟復學生團體受訪對象基本資料………………………………….8
表1-2個別訪談對象基本資料……………………………………………….8
表1-3教師受訪者基本資料………………………………………………….9
表3-1原住民重點學校一覽表……………………………………………….41
表3-2原住民專班一覽表…………………………………………………….42
圖次
圖1-1研究架構……………………………………………………………….6
圖1-2研究步驟……………………………………………………………….7
圖1-3研究資料的分析步驟………………………………………………….11
圖2-1 原住民個人因素中輟成因圖………………………………………….2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壹、研究背景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導致整個社會趨向於多元化,在享受民主自由與富裕果實的同時,人們的思想與價值觀也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紛歧和紊亂。同步於國際潮流的迭變,臺灣地區近數十年來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上,也獲得相當的成就,產生了所謂的「臺灣奇蹟」。然而在經濟掛帥、財富急速增加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卻也彌漫著追逐功利的氣息,許多人孜孜不倦的是冀求一夜致富的金錢遊戲;以致物慾猖狂,是非不明,固有善良道德風俗逐漸淪喪,甚至美國時代雜誌為文, 以「貪婪之島」相稱;而在這一片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的背後,不僅憂患意識漸逝不再,治安也隨著敗壞;令人憂心忡忡的是犯罪日趨嚴重,不但在量的方面顯著增加,犯罪的實質與手法也大為翻新。(林朝夫,1992)而青少年犯罪率日增,校園安寧急遽惡質化,已是不爭的事實,長此以往,社會問題將更趨嚴重。而學生就學後未能順利完成學業在校學習,流落社會形成中輟現象,更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製造社會問題。
「今日的成年罪犯是昨日的少年罪犯;今日的犯罪少年是昨日的問題兒童和問題少年。」(美國加州州長H.G.Brown語,1985)。更有人痛切的指出:「少年犯罪的根源來自家庭,偏差行為顯現於學校,然後其犯罪行為 惡化於社會。」學生的偏差行為顯示之初,即應予以遏止甚至消弭,使無法擴大惡化於社會(吳武典,1989)。
長久以來,「輟學」一直存在於教育體系之中,但卻不被視為嚴重的問題。直到1960年代,學生中輟問題才受到了廣泛的注意,因為「輟學」不再僅是教育上的問題,更涉及了人力與社會資源的浪費;直接影響輟學者的就業生涯發展,間接地亦導致失業與犯罪等社會問題(張人傑,1994)。輟學不僅對個人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整個社會的經濟層面與社會層面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就經濟層面而言,輟學對個人經濟會造成很不利的影響。中途輟學者由於未完成學業,多係位居低技術、低所得及低職位的工作者,並且呈現高失業率。就社會層面而言,中輟的犯罪率及藥物濫用情形相較完成學業者,有較高的現象。另外這些輟學者由於大多在學校時有學業、情緒挫折及行為偏差等經驗,離開學校後又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謀職不易,極易滋生反社會的行為而犯罪(劉上民,2001)。
以Erikson(1980)心理社會的發展理論而言,青少年階段是發展人際關係,學習獨立,習得基本技能,並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的階段,此時,也面臨了自我統整的認同危基,對於個人生涯的發展上,是重要的關鍵時期。若未能克服危機,無法完成學業而中輟,對其一生的人格及生涯發展,皆產生負面的影響(劉上民,2001)。
而隨著社會急速變遷,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社會價值混亂、家庭功能失調等各種脫序現象,也在社會急遽的轉型下隨之而來,加上國家解嚴,民主化呼聲益為積極,以往對學生的輔導與管教上,多採嚴厲的行政懲罰,也隨之改變。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所公佈「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中,對於學生違規處分,要求學校不得予以退學處分,可強制休學或輔導轉學。主要在不使學生因偏差行為離開學校後造成社會問題,然而中輟學生復學後所帶來的衝擊自是不應輕忽。對其學校適應情形實有了解的必要。若復學生能在學校環境中改變自我,願意學習,適應學校生活,將是減少其再次中輟的機會,自然不會再增添社會問題。
台東縣私立公東高工為天主教所創辦的學校,本著耶穌基督的精神對待每個學生,期待每個學生皆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對學習中輟的學生更本著大愛的精神將其找回,如同牧羊人一般,尋回迷失的羔羊。因此對中輟復學的學生給予重獲學習的機會,但其行為是否已受改變或變本加厲自是應該關心的課題。故本研究以中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研究為題,加以探討這些復學生學校適應情形,期望能了解復學生的行為問題。
貳、研究動機
蔡德輝、吳芝儀(1998)指出中輟生常是教育失敗的高危險群,充滿無助及挫折經驗,對自己擁有相當負向的自我概念,這將使他們在該階段未學得正常的社會角色期待,會影響到他們未來的角色扮演。此外由社會層面來看,以道德發展觀點而論,青少年輟學是對道德權威的一種質疑,而青少年道德發展不完全,會使其產生錯誤的道德認知,這是發生違法犯行的重要前兆,也是危害社會治安、威脅大眾安全的警訊。近年來由於少年犯罪的比率節節上升,中輟生的問題也隨之受各界所關切,法務部在「87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報告中指出,現階段中輟學生約佔整體犯罪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教育部(1998)於輔導中輟生工作簡報中也同時指出輟學犯罪率為在學少年的二至五倍;由此可知中輟生的犯罪率遠高於在校學生,這顯示學生中途輟學與犯罪有相當的關聯(林秀真,2000)。
「少年犯罪的根源來自家庭,偏差行為顯現於學校,然後其犯罪行為惡化於社會。」綜觀現代社會的青少年問題日趨多元複雜,翹家、吸毒、自殺、混幫派、恐嚇、飆車等事件層出不窮。根據法務部(1998)犯罪研究中心資料顯示,近十年台灣地區青少年犯罪有下列特性:一、犯罪人數下降中;二、犯罪性質暴力化凶殘化;三、再犯比率顯著增加,尤以刑事案件為最;四、女性青少年犯罪人數增加二至三倍(鄭瑞隆,1998)。顯示青少年的犯罪與中輟生有相當的關聯性。
近年來國內中輟問題的研究相當多。但多為國中中輟生相關問題探討,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之研究著墨不多,但此階段學生亦屬於發展期青少年,其中輟造成的社會問題亦不容忽視。故本研究以高職中輟復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復學後的學校適應問題。
本研究係為探討中輟生復學後的學校適應。因此主要是以受訪者在事件中的主觀經驗為對象進行探討。由於研究所收集的資料為受訪者在情境中的知覺,其性質係屬於主觀的,故較符合質化研究方法(高敬文,1998)。而對於受訪者主觀經驗的資料蒐集方法則以深度訪談為宜(劉上民,2001)。其方式以Patton(1990)的「訪談引導法」-是以一系列的問題或論題來探索研究主題。在訪談過程中,訪談者可自由地探索、調查和詢問問題(轉引自吳芝儀、李奉儒,1995)。
研究者服務教職十六年,期間歷任導師、科主任及訓導主任職務,發現學生因故中輟比例很高。不論其原因為何?學生無法順利在校學習完成學業就應該去關心及了解。而輟學後又回到學校的復學生,其學校適應問題更是應該關切的議題。若能了解這些復學生的中輟原因、復學原因與學校適應問題,不僅幫助學生本身也有益於班級與學校整體,同時亦可檢視針對復學生現行的各項輔導措施在學校適應的成效。此外希望藉由本研究能對公東高工的學校行政、學生、教師、家長有所助益,研究結果能當為偏遠地區的學校來運用。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中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情形。
二、探討復學生中輟原因排除與否對其學校適應之影響。
三、中輟復學原因對學校適應之影響。
四、檢視相關輔導策略對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成效。
貳、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以下之問題敘述:
一、瞭解中輟復學生其學校適應情形?
二、中輟因素排除與否會不會影響復學生的學校適應情形?
三、中輟復學原因影響其學校適應為何?
四、學校相關輔導措施與策略對復學生在學校適應上是否有效?
參、名詞解釋
本研究以「高職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公東高工為例」為題進行探究,文中涉及幾個重要名詞,茲先加以說明詮釋如下:
一、中輟復學生
本研究所指之中輟復學生,係指「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在未完成該階段的教育前,曾因故未能到校完成學業者或依學校輔導與管教辦法規定要求其休學者,再復學回校繼續完成學業之學生。」
二、學校適應
鄭夙芬 (1988)認為學校適應包含兩大要素:(一)與學校中的重要他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相處關係。(二)與學生行為及態度是否符合學校所認可的價值標準。本研究之學校適應為中輟復學後學生對人際衝突、課業志向與師生互動的適應情形。
第三節研究方法
對中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探討,所做的研究多為量化研究,本研究針對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作質的研究,希望透過個別研究的方式了解了解他們的學校適應狀況。為深入瞭解中輟復學生對學校適應的議題,本研究運用資料蒐集並透過團體訪談後,徵詢個案做個別訪談來研究復學生之學校適應。研究架構、研究步驟和研究對象說明如下: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從中輟復學生中輟原因之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學校適應、來檢視其是否順利完成學業的關係。研究架構如圖所示
圖1-1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如圖1-1,會影響復學生的學校適應包含三個部份,分別為中輟因素是否排除、復學的原因與學校適應。其中學校適應部份指的是其課業的學習、與師生的互動和同儕關係等學校生活的適應情形。三者互為連貫具相關性。
本研究第一階段以團體訪談為主要方法,第二階段的方法為個別訪談,並在中輟生團體受訪者中徵詢自願者參與個別訪談。在這樣以個別訪談接續團體訪談的研究設計之下,團體訪談在本研究設計中主要的功能在於增加資料的豐富性,並經由團體訪談所得資料,提供個別訪談設計的參考依據。在團體訪談中主要係藉由團體動力的營造,透過成員間的互動與對話,來收集資料。在團體結束後進行個別訪談,可以比對團體訪談與個別訪談的結果,以使資料更具深度。另將本研究團體訪談所得結果作為個別訪談的依據與參考,個別訪談的進行可將團體中受訪者所陳述的再加以釐清與擴充,並依據團體訪談的結果,確定個別訪談時的提問。
在個別訪談中,本研究根據團體訪談大綱,再加上「中輟原因的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學校的適應」等面向的議題,細究「中輟原因的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學校的適應」間的關係,訂出個別訪談的細目與分析研究及結論對照。訪談大綱內容如附錄一、附錄二。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研究步驟如圖1-2所示:

圖1-2研究步驟
1、樣本:本研究以公東高工中輟復學生為樣本,以探討其學校適應問題。
2、背景資料:資料蒐集由公東高工教務處、訓導處及輔導室等對復學生建立之相關資料。
3、訪談:本研究以訪談取得復學生對學校適應的各核心主題呈現,分團體訪談與個別訪談。
4、問題:從訪談了解復學生的學校適應狀況及所呈現的問題。
5、分析探討:對復學生學校適應產生的結果依個案做分析探討。
6、結論與省思:做復學生研究結果的評論,並對本研究所發覺問題提出省思與建議。
參、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分成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團體訪談。以公東高工的中輟復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學校輔導室由輔導專長之輔導教師,擔任此項研究訪談指導者,研究者從旁觀察紀錄。由輔導室推薦選取九位具有不同性別、年級而曾經中輟之復學生進行訪談。以下是九位中輟復學生的基本資料:
表1-1:中輟復學生團體受訪對象基本資料
編號年級性別
I三年級男
J三年級男
K三年級女
L三年級男
M三年級女
N二年級男
O三年級男
P三年級男
Q二年級男
本中輟復學生團體訪談結束後,經徵詢受訪者的意見,其中有四位學生願意參與個別訪談,以下為四位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表1-2 個別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代名年級性別
陳生三年級男
高生三年級男
吳生三年級女
林生三年級男
為使本研究內容更加豐富,於復學生團體訪談後研究者結合輔導室共同為參與團體訪談之復學生導師、教務處教師與輔導教官等進行訪談,以增進本研究之信度,並使佐證資料更為充實。參與教師基本資料如表1-3。
表1-3 教師受訪者基本資料
代名職稱性別服務年資
詹師導師女10年
張師導師男18年
洪師導師女 5年
吳師導師男11年
林師主任教官男21年
宋師輔導教師男 8年
蔡師教務主任女23年
肆、研究歷程
整個研究的進行,大致可分為以下步驟:
一、團體訪談前準備階段,主要有兩項工作,一是研究者擬定初步訪談大綱,進行初探性研究(pilot study) ,以作為正式研究進行時擬定團體訪談大綱之參考。
二、再者,研究者依據研究主題,並參考初探性研究的經驗,確定正式團體訪談大綱。
三、研究者根據輔導室甄選參加團體訪談的受訪者,讓受訪者瞭解研究進行的程序,並徵求受訪者同意。
四、進行一次團體訪談(二小時),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對於訪談問題的出現,並無一定的順序,整個訪談的歷程,均依據情境、受訪者不同的特質,隨時加以修正或調整。
五、整理分析團體訪談資料,以作為決定個別訪談問題的參考。
六、於中輟生團體中徵求參與個別訪談的受訪者,針對每個受訪者,進行一次(一個半小時)深度訪談。深度訪談的進行從受訪者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的閒聊開始,進一步瞭解受訪者的背景資料,期望能建立關係、促使受訪者自發性的談話。
七、深入聚焦階段,主要是進行資料的聚焦,以期深入瞭解受訪者的內在心裡歷程。
八、每次訪談均錄音,訪談過後研究者就過程與摘要記錄,將訪談重點置於引導受訪者說出自己的主觀經驗,研究者不對受訪者的觀點作評述或修正。
九、將訪談錄音帶逐一謄稿,並重聽以修正、勘誤謄寫錯誤之處,但不進行語詞之修改。
十、進行資料分類。
十一、進行資料分析
十二、研究結果之理解與詮釋
十三、撰寫研究報告
伍、資料整理與分析
學者Mishler (1986)認為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一種受訪者與研究者間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者以其認為可被研究者理解的、敘說故事的方式、重構自身的歷史與經驗。訪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它不是將在訪談前就已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不斷地在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畢恆達,1996)。Seidman (1998)指出訪談提供了進入人們行為脈絡的途徑,也因此提供研究者了解其行為意義的方法。Patton (1990 / 1995)亦認為訪談的目的乃研究者進入到其他人的觀照之中,以了解人們是如何組織其世界,以及它們對進行於世界中的事件所賦於的意義。
所以研究主觀的,詮釋者的角色進行,以Miller 及Crabtree(1992)編輯式分析法為主,並參考李坤崇、劉美吟(1998)及莊慧美、田秀蘭(1998)所採用的資料分析方法,作為本研究資料的分析步驟。
圖1-3 研究資料的分析步驟
以下分別就團體訪談與個別訪談,簡要說明資料整理與分析的步驟:
一、團體訪談部分
(一)謄寫錄音帶逐字稿,藉不斷聽錄音帶和讀訪談稿,盡量使資料呈現受訪者的真實經驗,充分掌握受訪者所欲表達的意義。
(二)依據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問題將逐字稿歸類成六大核心主題,並將中輟生團體的資料作整理呈現。
(三)呈現有關「中輟原因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學校適應」等面向的核心主題。
二、個別訪談部分
(一)謄寫錄音帶逐字稿,藉不斷聽錄音帶和讀訪談稿,盡量使資料呈現受訪者的真實經驗,充分掌握受訪者所欲表達的意義。
(二)將逐字稿中有關「中輟原因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和「學校適應」的主題,呈現四位受訪者的學校適應狀況。
(三)結合個別訪談與團體訪談資料,做綜合性的對照與分析。
本研究將分別分析團體訪談文本及四份個別訪談文本,以各文本單獨呈現的方式說明資料結果。在團體的訪談資料部分,將文本與「核心主題」對照檢視,以確定沒有遺漏,並協詢教師團體做復學生輔導過程之訪談,以檢測復學生團體資料是否相同。個別訪談資料以復學生學校適應過程敘說方式處理,也將與文本作重複的對照檢視,以期能完整地呈現。研究者對文本中有關「中輟原因排除與否」、「復學的原因」、「學校適應」等主題感到興趣,並認為這三個主題敘說較能回答研究者在研究目的中的提問,故本章的結果分析將側重在這幾個主題的敘說。
陸、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受訪者選取的影響,使結果受到一些限制,在此提出說明以供日後研究者做研究之參考:
一、本研究以公東高工之中輟復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其學校適應情況,對於其他學校復學生宜有不同的推論。
二、筆者於研究過程中扮演觀察者、參與者及研究者。雖不至於角色混淆,但仍應注意是否影響訪談及資料整理時的客觀性。
三、本研究僅針對學校方面在復學生學校適應上的情形加以探討,對其他因素與其學校適應問題相關者不在本研究中呈現。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文獻探討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則將回顧中輟相關研究,這是因為研究者認為要成功地留住復學生,讓其順利的畢業,必先去除其中輟的因素。第二部份為探討復學生回到學校後的適應問題。。第三部份為有關中輟復學生輔導策略探討,以瞭解復學生的相關行為。
第一節 中輟學生相關研究
壹、中輟理論與相關研究之探討
一、社會學習理論
此理論是班都拉(Albert Bandura)於1961至1973所發展而成的社會學習理論,班都拉認為社會學習理論係探討個人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之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嚮,其主要的意義有三:(1)就社會而言,人的學習歷程發生在社會的情境之中,學習之所以產生,不僅是因為直接地經驗,更有許多替代性的經驗,亦就是經由觀察學習他人的行為而產生。(2)就認知而言:人的行為會受該項行為的結果所影響,藉著察覺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人不僅會因為過去的增強事件控制行為,更會以前瞻的眼光來決定行為,個人透過發現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而使學習歷程因為認知而變得更加容易方便。(3)就認知與社會的連結而言,認知是個人學習他的重要工具,社會則是學習的情境,當個人看到他人之某項行為可以獲到酬賞,便誘發個人學習的動力,這種經由觀察而產生學習的效果,顯然地班都拉(Albert Bandura)認為行為是生理與社會交互下的產物,而觀察學習是獲取新行為的重要方法(Bandura, 1969)。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人類行為的學習主要是透過「模仿」的歷程,而這個歷程是基於觀察示範所產生之結果的結果。所謂「示範」(model),係指一個表現行為與顯示行為結果之個人,這個人在觀察之前提供實際表現的歷程,就是示範作用(modeling);而觀察者觀察示範作用,仿而傚之,及產生新的行為過程,此乃觀察學習。示範作用之所以能夠影響學習,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傳達相關訊息之功能,在觀察過程中,「示範」是觀察學習的重心,它會濃縮為符號性的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s),指導觀察都在日後作出適當行為,模仿對象可能是透過:(1)同儕團體模仿學習,亦是透過青少年所處之次級文化的影響。(2)家庭的影響,即向父母或手足間之行為認同模仿,亦是透過家庭成員的增強。(3)透過大家傳播媒體之散佈,青少年模仿偶像或社會事件之示範作用影響等三種主要途徑(Bandura, 1969)。
二、社會控制論
依據德國社會學家 Hirschi(1969)提出之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或社會結合理論(Social Bound Theory),該理論強調社會得以控制個人以減少犯罪及違規行為發生的主因是個體與社會間具有四種因素,這四個因素使個體與社會之間得以連結。這四種因素是依附(attachment)或對其他人精神上的連結;抱負(commitment)或渴望維持正向積極的角色及該角色報酬;參與(involvement)或願意投入時間及精力;信念(beliefs)或接受規則與規範在道德上的正當性。
綜合Hirschi的觀點,學生之所以會中輟是因為他們與學校的聯結薄弱所致,就依附的觀點,中輟生與老師及同學的關係較疏離,他們缺乏情感上的依附對象,也因此無法體察學校所傳遞的期待及規範,難以在中輟生內心形成認可的價值規範,以致於無法扮演學校所認可的角色,因而導致輟學。就抱負的觀點,中輟生因在學校課業失敗、缺乏學習興趣與成就感,缺乏可以達到成功的條件,如此一來一遇到外在誘惑就容易輟學。就信念觀點而言,中輟生對於學校價值觀認可度較低,因而尋求外面社會上其他價值而導致輟學。就參與觀點而言,中輟生因學業不如意,對於課業失去信心及興趣,投入課業的時間將降低,轉而將時間及精力投注於其他娛樂與事務的引誘,導致輟學。國內曾有學者依據社會控制理論研究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原因,結果顯示社會控制理論在某種程度上能解釋我國青少年的偏差行為。
由上述理論可得知,學校如果能加強與學生間的聯結,相信可以減少中輟生,甚至讓復學生不會再度中輟。國內吳芝儀(1999)提出青少年的偏差行為發展歷程,認為此一歷程不僅可解釋青少年的偏差行為,亦能解釋青少年中途輟學及犯罪行為。將其解釋重點表列於下:
(一)在家庭學校等生活環境中履受挫折或阻礙的青少年,由於較難獲得被父母、肯定的機會,將擁有較低的自我肯定感,且與父母及老師的依附薄弱。
(二)缺乏自我肯定的情況下,青少年容易不適當地知覺外在環境的敵意、威脅及壓力,而產生負向的情緒及感受。
(三)為紓解負向的情緒感受,青少年可能選擇了其所認同的偏差行為團體,與該團體建立親密依附的關係並透過同儕增強、肯定等方式,楷模學習到偏差信念及行為,並積極尋求該團體成員的認同。
(四)當青少年知覺到的環境威脅及壓力因表現出偏差行為而解除時,即對他們產生負增強的效應。
(五)另一方面青少年因表現偏差行為獲得同儕的讚許及為鼓勵,而對他們產生正增強的效應。
(六)然而透過此一偏差行為所獲得自我肯定感難以維持穩定,因此使青少年少須一再地重複偏差為以維繫,於是偏差行為成為青少年主要的目標行為而不斷出現。
由上述可知,當學生在學校遇阻礙時,可能產生自我肯定不足,自卑與挫折感日增讓他們產生負向感受及情緒,為舒緩負向感受與情緒,他們可能轉移注意力,改為認同其他偏差行為團體的規範與價值,如此雖可短暫舒緩部分負向情緒與壓力、讓青少年獲得自我肯定感,但卻是短暫且不為傳統學校價值所認可,青少年的價值觀可能擺盪學校團體與偏差團體之間。所以針對中輟復學生除學校環境等因素的改善外,對其人格特質的行為也應該給予重視。透過學校行政組織,結合學校、老師與家長的互動,以期改變這群復學生,得以順利學習完成學業。
三、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認為每個家庭都是由一群互異與互賴的份子所組成,依著每個家庭的動力歷程來面對種種困境,以維持家庭的平衡。因此將家庭視為「一個完整體」(whole)或一個系統(system),且每個家庭皆以獨特的結構,目標和既定規則來運作(彭懷真,1994;翁慧圓,1995),系統理論源自於生物學German(1978)指出:「系統是一些在界線之間有互動的部分所組成的集合體,界線之內存在的所有實體,都可視為一個系統。」系統理論強調以下兩個原則(翁慧圓,1995)。
(一)整體論:整體大於部份之總和,也就是說將所有的總加起來,並不會產生整體,因為整體乃是來自部份間之互動,若無互動,即無所謂之系統。
(二)「關係」:任何家庭系統皆由連結家庭成員間之關係所構成,家庭成員中,彼此間皆有「關係」存在。例如:親子關係、手足關係等。家庭系統中成員彼此間關聯及不同之互動方式,構成了系統間複雜的互動網路。
系統是由彼此間有互動關聯的實體,在某一界線內所集合而成,當系統面對壓力時,會藉由個身的改變或調適以維持系統的平衡,以避免系統失調或解組。當家庭系統理論將各個和家庭有關之部份組成一個系統時。其中包括了幾個重要的概念:家庭成員、互動關係、家庭規則與外在環境之互動等。家庭系統中,任何一要素改變時,都將隨時影響其他要素間之關係,也將會影響家庭之平衡及其運作狀態。因此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成員間之互動情形,亦影響子女的行為,當子女處於父母等較過於專制或冷淡,家庭互動情形不佳,親子關係不良,並缺乏溝通與支持。封閉的家庭系統及關係結構僵化,均將造成學生中途輟學之因素。(翁慧圓1995)
四、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Theory of Lower-Class Culture Conflict)
Miller(1958)提出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旨在說明下階層社會環境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其認為社會結構中由於人口的異質性而產生了不同的團體,每個團體都有各自的信仰、價值觀、規範與社會期望,那些位居下階層社會的青少年遵守他們自己團體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卻可能與中產階層的觀點並不相同。青少年偏差行為是下階層社會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規範與價值的必然產物,也就是說,因為下階層社會的次級文化傳遞及情感的高度介入,引發了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此理論認為下階層文化社會內之少年在合法的社會秩序中,很少有機會獲得成功,因而只在其自己下階層文化中追求個人的地位與滿足(轉引自蔡德輝、楊士隆,2001)。
Miller 指出下階層文化社會中少年所抱持的觀念及行為,接受六種主要關懷的價值所影響,而這些觀念與行為被一般社會大眾視為偏差與犯罪的行為(轉引自蔡德輝、楊士隆,2001):
(一)惹事生非(Trouble):製造問題與是非以及如何避開這些麻煩,是下階層文化社會青少年所最關心的事。在下階層社會裡,他們以打架及製造問題來換取與衡量自己的地位。
(二)倔強(Toughness):下階層社會青少年常會表現出倔強、強硬的個性去面對或解決各種問題,因而獲得同儕間地位的認同,若不具上述之能力則會被恥笑為弱者。
(三)詭詐(Smartness):下階層社會青少年如懂得賭博之技巧來贏錢,則會受到社會之崇拜讚賞。
(四)尋找刺激(Excitement):下階層社會青少年為追求享樂和刺激,而去從事一些被視為是偏差行為如飆車、打架、嗑藥等。
(五)命運(Fate):下階層社會青少年認為他們的命運已由上天安排,自己並無法去掌控或改變,他們較容易有無力感與宿命論。
(六)不喜歡別人干預(Autonomy):下階層社會青少年喜歡自由自在、為所欲為,比較不願意他人來限制其行為。同時,他們也認為接受警察、老師及父母之控制,則被認為是一種懦弱的行為,反對與不滿外界所給予的行為控制。
從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所提出的觀點中,青少年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喜好、價值與規範。許多文獻指出,中輟生有著類似的問題家庭、低社經地位、學習困境及不良的社區環境等生活型態,是較屬於下階層文化社會。中輟生所抱持的價值觀、行為模式,抑或是對行為規範的界定,都在其所屬的文化社會中形成一套既定的認知模式,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這些表現出來的行為有可能是與學校或社會認定的規範相互牴觸,而被視為是一種偏差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
五、學校環境影響中輟之相關研究
青少年正值發展心理學上的青少年時期,在此階段的學生不僅在身體上有巨大的改變,在心理方面也必須藉由不斷的接觸外在人、事、物以逐步檢證自己的價值,並從而建立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及自我形象。所以在此階段,青少年常接觸到的校內師長及同學將影響他們改變的過程。如果想讓中輟復學生持續不間斷地留在學校,不會有二度中輟情形產生,教育工作者就必須瞭解學校環境如何導致學生的中輟。
所謂學校環境是由學校環境本身及學生個人特質所交相作用而形成的。Kasen, Cohen和Brook(1998)指出學校環境氣氛是由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同學所營造出來的環境,它是指學校整體的環境及氣氛。學生個人特質則是指學生本身對於學習的抱負及對學校、自身的期待。
彭駕騂(1999)從學校環境氣氛的角度加以探討學校形成中途輟學的因素如下所示:
(一)學校管理獎懲方式不當,訓導處及輔導室制度不佳,讓學生對學校產生疏離感。
(二)學校內的教學方式不當,例如:活動空間狹小或設備不足。
(三)學校內的教學方式不當,例如:課程教材、教法或評量方式不當,反而減少學生就學意願及興趣。
(四)教師的素質不佳,部份教師本身缺乏良好教育與輔導理念,導致緊張的師生關係、班級經營不良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低落。
(五)受同儕文化的影響,如校內暴力與偏差行為學生易影響其他學生。
除了上述的學校環境氣氛以外,如就學生個人特質部分,也有研究顯示在校的人際關係會影響學生輟學。例如:Wendy 和Schwartz(1995)進行中輟生訪談時,發現他們在離開學校前,在人際和學校生活方面都有困難,再加上他們本身不喜歡學校,因而加速離開學校。師生關係不良會使學生不尊重老師,不認同老師也較不在意老師對他的看法,如此不僅導致師生關係疏離,也易使學生輟學(高金桂,1992)。
貳、中輟成因探討
以前學生中途輟學之原因多因家庭經濟因素,然而今日經濟富裕、較少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取而代之的原因變得更為複雜而多元,是學生與相關環境互動進而相互影響的結果。以往有關中輟成因的研究大都指出造成中輟的因素可大致分為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四大因素,茲分述如下:
一、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為中途輟學最主要的原因,最常見的則是學生個人學習成就感低落,及學生在學校學習適應程度不良,是學生產生輟學念頭的重要指標;學習適應程度不良,包含對所有課程不感興趣,無法適應課業壓力,學業低成就,考試成績欠佳等,當學生無法承受學校課業壓力的同時,逃避學習的心理隨之出現,開始對學校產生反感,抗拒規範、恐懼學習,因而厭學、懼學,進而逃學,最後終於輟學。因此每當學生經常出現曠課,遲到、早退或請假之行為時,常是輟學的一個重要警訊,此外還有一些易造成輟學的心理特質,如容易緊張、自卑、焦慮、退縮、沮喪、注意力不集中,壓力容忍力低,長期情緒困擾,人際關係欠佳負向的價值觀等(彭駕騂,1994;劉秀汶,1999)。許文耀( 1998)、陳儀如(1998)研究指出學習困擾、適應不良是學生中輟的因素之一;缺乏學習動機也是重要中輟因素 (蔡德輝和吳芝儀,1998)。黃木添、王明仁(1998)針度兒童福利基金會所服務的中輟生概況指出高達 73% 的輟學生都具有學業成就低落、對所有學科均無興趣的兩項經驗,這可以看出中輟生個人無法在學校找到成就感或興趣是中輟生的主要原因素。邱文忠指出(1994)學生意志力薄弱也會導致中輟。偏差行為是另一項會導致學生輟學的因素(黃雅鳳,1997;鄭崇趁 ,1994),且一但學生偏差行為被校方界定後容易被扣上標籤的帽子,引發學生更多的偏差行為;此偏差行為若沒有得到好的處理,則容易導致學生輟學(張清濱1992)。國外學者Reddick(1990)等人研究發現有61%中輟學生認為文憑對自己並不重要,因此當他們達到可以離開學校年齡時,他們便停止學校學習而離開,其次懷孕結婚,習慣在外遊玩,覺得讀書無用之不當價值觀等,均易造成學生之中輟。此外學生對唸書興趣的程度、對課業的適應程度、自我滿意程度也是主因。
二、學校因素:
學校環境是一個使學生輟學的重要影響因素。對於學生而言,一天之中有八、九個小時生活在學校,學生之所以輟學,學校應占有相當重要的因素,根據吳芝儀 (2000)針對嘉義縣市二十四位中輟學生及中輟復學生所進行的訪談中顯示,影響輟學的學校因素主要為課業壓力,教師責罰,同學疏離等三大類,課業壓力主要來自學生對課程內容不熟悉,或害怕考試壓力;而在學校遭到同學欺負或取笑,致使無法獲得愛與歸屬感,轉而向外尋求其他朋友亦是造成輟學的原因。其次教師責罰是直接致使學生離開學校的關鍵。從課程方面來看,課程缺乏彈性,重視智力 (學業)成就,會使低成就學生無法適應於學校環境,進而導致輟學(陳儀如,1998;)。黃木添、王明仁(1998)針對家扶中心所輔導的中輟生概況指出,雖有多數的中輟生(44.63%)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學校感到受挫而輟學,但教師管教不當、師生關係不佳也會影響學生輟學。就學校的制度管理方面而言,目前學校統一式的制度與管理方式與學生的心理需求有相互衡突之處。而學校在這些發展需求上,均無法提供適當的環境,反而阻礙他們健全發展。老師對復學生的喜好程度、與老師感情的聯繫程度、對老師課程安排的滿意程度、往返學校交通的便利程度、在學校受到歧視程度、在學校受威脅的程度、學校的管教方式、對學校活動的喜好程度、對課業的適應程度、與同學關係的融洽程度和對班上氣氛愉悅的程度等都是影響其輟學的原因(林秀真1999)。楊國樞(1978)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越好,則學生的問題行為越少、適應越佳。許文耀(1998)也發現良好的師生互動會影響學生的歸屬感,當學生遇良師時,其輟學的機率就降低;反之教師的不當管教或是師生關係不佳,均會影響青少年對環境的排斥,進而選擇輟學。
同儕也是影響青少年很大的因素之一。古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的中途輟學與朋友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係,偏差的同儕團體會導致個人的偏差行為或輟學行為,更何況中學階段的青少年正處於追求獨立自主的階段,同儕影響力有著極重要的地位,根據同儕互動實證研究顯示:偏差行為少年結交朋友的品行均較差,有犯罪記錄,且其結交之友伴亦有輟學情形(彭駕騂1994)。翁慧圓(1995)研究發現:百分之八十的輟學生所結交的朋友,有過休學逃學及被記過之情形,也就是說當和同學關係不佳、友伴關係不良時,則輟學的時間與頻率也將越嚴重。除了父母之外,青少年在本階段中,一方面想脫離父母尋求獨立,另一方面會尋求同儕認同。趙碧華 (1996)在其研究中指出,青少年逃學、逃家的行為多為 2~3 人共同決定。除了同儕不良影響外,在學校裡與同學關係不佳也可能是學生選擇輟學的重要原因之一(陳儀如,1998,邱文忠,1994)。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含與家中手足的感情聯繫程度、父母親的管教態度、父母的期望程度、家庭環境的適合度、家庭經濟狀況等(林秀真2000)。家庭之社經地位會直接影響子女之教育成就,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而中輟較高。(劉佩雲,1995)認為家庭社經低的青少年,其中途輟學率比高社經地位為的家庭高出四倍,由於家庭社經地位低落的孩子接受家庭文化的刺激較少,更無法提供孩子在教育與相關物質的協助,使得學生容易因自卑不滿而容易生仇視之心態。由於青少年在此一皆段身心急遽變化,其在尋求個人獨立與依賴家庭間會行成一拉鋸狀態。有人會認為這段其間青少年和父母會呈現緊張的關係,不過(Olds, 1992)也發現雖然青少年負面情緒多,但是沒有一般預期的嚴重。有與父母明顯的衝突的青少年只佔 15% 到 20%,而這些家庭又原本是有問題存在的。家庭結構亦會造成中途輟學,張清濱(1992)指出,傳統家庭的式微,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及家庭系統的解組,很容易引起中途輟學。由此可見和父母的關係是會影響到青少年的中輟,因為青少年會以其行動來抗議家庭的不合諧。此外,父母親對子女的管教方式也影響學生的中輟行為;父母親放任型管教的家庭,對子女的行為採取消極地制裁,疏於關心子女,父母管教子女規則的歧異度或是對子女管教態度趨於嚴格、拒絕,不一致,或前後矛盾等,均會造成學生中途輟學重要因素之一(王鐘和,1993;張鈿富,1996)。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是促使學生學業進步的原動力,而中途輟學學生的父母對子女,在校情形關懷較少,甚至部份父母認為學校應該負起照顧學生安全責任,因此家庭對子女的期望,將影響子女的自我期望及學業成就和人際關係,而這些因素均與學生中途輟學有密切關聯,況且青少年之問題蘊釀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
四、社會因素:
雖說青少年大都生活在家庭或學校中,但其同時也會接觸到社會這個大環境,所以社會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社會風氣低迷,價值觀念改變;受不良娛樂場所的誘惑及影響,體制下的教育政策及媒體的影響;社會笑貧不笑娼的風氣,升學第一,文憑至上的教育政策,不良電影,錄影帶的渲染,改變了學生的思想,近年來許多青少年為追求物質生活到KTV、賭博性電玩、網咖店等打工,甚至淪為酒店公關以賺取暴利因而中途輟學,此類情形常因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加入不良幫派,染上濫用藥物之惡習,這類中輟生常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危險群。Hymel(1997)都發現都市化與工業化會增加青少年適應上的困難,這是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造成人際間關係疏離,使得學生面臨壓力難以尋求支持,轉而以輟學作為因應策略。
參、原住民學生中輟成因探討
影響原住民中途輟學的原因,以下就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等一一說明。
(一)個人因素
原住民學生學習成就低落,而輟學的主要原因首推缺乏學習動機。這問題往往與「原住民族群文化與漢人主流文化的衝突有密切的關係」(譚光鼎,2002),原住民與漢人在對學校教育的看法就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漢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會唸書就能提升家族的社經地位,晉升更高的社會階級;而在原住民部落中,要晉升個人或家族的社會階級就必須從深山中帶回獵物與部落分享。當一個主流文化是以「讀書」為取向,而與原住民以「手藝或技能」為取向產生衝突,生存在這兩種衝突文化的現代原住民學生產生認同的緊張與壓力,最後其選擇離開這充滿緊張與壓力的場所,也就是學校,成為一位中輟生。
另一種成因是,由於「原住民語言文法與國語不同,原住民學生在入學前的準備度遠不及平地學生,故一開始學習國語、數學時即遭受嚴重的挫折,隨著課程的逐漸加深,其不適應情形更是明顯有些老師、同學視為天生的愚笨,進而影響其學習能力與社交能力的自我概念」(王齡慶,1992)。基本讀寫算能力在小學一年級開始即與漢人兒童有差異,不但影響其閱讀或表達能力,以及日後之學習成果,且多數學校均未針對這個族群給予補救教學或實施其他的補救策略,因此造成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明顯落後,同時學校老師、同學也會給予程度不好的標籤,進一步影響原住民學生對自己的標籤,如此惡性循環的自我標籤與概化,甚至完全否定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自我合理化的自暴自棄,終至走上輟學一途。亦有研究指出,「原住民學生除了要面對學習陌生新知識的困難外,尚須面對學習與適應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念,以及家庭與社會學習環境差異之壓力」(李亦園、歐用生,1992)。因此,原住民學生入學時所要承受的壓力要比漢人學生多了三倍,故其學習成效也就低落得多。
根據學者的實際調查,上述的原住民輟學成因具體表現在學生自己認為自己是:「愛玩、不喜歡校規、上學很無聊、上學很痛苦、讀書沒有用、畢業文憑不重要」(林秀真,2000)。從原住民學生自己的眼光中,我們可以看見其自我標籤與概化的嚴重性。

圖1-3:原住民個人因素中輟成因圖(轉引自林秀真,2000)
(二)家庭因素
許多的研究顯示,在諸多影響孩子中輟的因素中,家庭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歸納出原住民學生輟學率高的原因為:家庭環境方面、家庭結構不完整、父母的教養態度,以下討論三個與家庭相關的因素。
1.家庭環境方面
有研究指出「原住民家庭經濟普遍不佳,多從事待遇較差、升遷機會少、流動性高,多屬中下階層的工作,因此也間接影響了其家庭居住品質」(游聖薇,2001)。甚者,「許多原住民家庭都不重視子女學習環境的安排,子女缺乏個別的讀書環境,或是缺乏安寧的學習環境,經常家庭中的休閒活動和生活起居與讀書場所混雜在一起。另一方面則因缺乏適當的課程指導與關懷,使他們子女學習動機降低,求知慾差,間接影響學業表現」(游聖薇,2001)。換言之,家庭經濟狀況影響了原住民學生的居住與在家學習環境,而且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家庭的指導、支持、鼓勵,都是造成原住民學生學業表現差,學習動機弱的重要因素。
2.家庭結構不完整
學者研究發現「原住民單親家庭與無親家庭的比例高過漢人家庭已是許多研究的共同發現」(張善楠、黃毅志,1997;譚光鼎,1997)。絕大多數原住民從事低職位、低收入的非技術性勞力工作。這類的工作多從事賣勞力、長時間之工作,家長常忙於工作賺錢,無心也無暇照顧子女之教養與輔導,這也間接影響家庭中互動關係,家庭幾乎完全喪失其基本功能,導致其子女生活與學習上的散漫,並容易產生偏差行為及學習障礙,最終走上輟學一途(溫怡雯,2000)。此外,因父母長期出外工作而造成隔代教養情形,也形成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原因之一。現代離婚觀念的影響,離婚所產生的單親家庭也是造成家庭結構不完整的主因(游聖薇,2001)。
3.父母的教養態度
在父母的教養態度上,負有身教與言教的責任。「在身教上,原住民比漢人有較多抽煙、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其子女也會因而染上這些不容於校規偏差行為,被學校排斥而輟學。在言教上,主要討論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低成就動機與功利性價值觀兩個問題」(譚光鼎,1997)。
(三)學校因素
研究指出學校的老師多為漢人,其價值觀與態度與原住民學生及家庭有所差距,所以彼此間不易建立和諧關係。再加上學校教師常忽略原住民學生之文化特性,故在教學尚未能因材施教,在評鑑尚未能顧及原住民個別差異。漢人老師那種強調學業成績,使原住民學生產生學習效果不佳者產生挫折、喪失信心、不喜歡學校,而逐漸有脫離學校的依附的趨力(溫怡雯,2000)。而教師對原住民學生有散漫、愚笨、愛玩與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文化差異刻板印象,更是造成學校適應不良的原因。
(四)社會因素
雖說青少年大都生活在家庭或學校,但其同時也會接觸到社會這個大環境,所以社會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近年來台灣地區工商業發達,原住民部落以無法獨立於這大社會之外,傳統的農作、狩獵及捕魚的生計方式已不足以提供生活所需,許多原住民湧入都市求職,造成部落人口流失,而產生子女教養上的問題。而在外移到都市的原住民學生,因文化刺激不足,所以在家庭與學校上產生種種生活適應上的問題。
社會上不良場所的誘惑與影響,非法營業的電動玩具店、地下PUB、撞球間等,都是蹺課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而在此可能結交不良朋友,染上惡習,而走向輟學之路(溫怡雯,2000)。在家庭控制功能已喪失下,而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又蕩然無存時,更加深原住民學生脫離學校而加入社會大染缸的決心。
研究者任教學校為原住民重點發展學校,原住民生佔有相當人數。重視其輟學原因有助於其學校適應。
肆、偏差行為探討
偏差行為,顧名思義,指偏畸、不正常的行為;和不良適應行為(或稱適應欠佳行為)、問題行為或反社會及非社會行為等,同時被通稱使用。師大吳武典教授曾予以簡單的註解:「顯著有異加上有害,即是偏差行為。」因此,所謂偏差行為似可解釋為「顯著異於常態而妨礙個人正常生活適應的行為。」(吳武典,1985)
偏差行為的分類,尚無一致通用的系統,一般是歸類為反社會行為及非社會行為。楊國樞教授(1978)將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分為三組:第一組是逃避性的問題行為,如偷竊、吸食藥物等。第二組是違抗性的問題行為,如攻擊、違規等。第三組是情緒性問題行為,如疑心妄想憂鬱等。徐澄清教授(1969)根據多年處理兒童偏畸行為的臨床經驗,將適應欠佳行為分為六類:(1)外向性問題行為,(2)內向性問題行為,(3)焦急症候群,(4)偏畸的習癖,(5)學業生活上的問題,(6)精神病行為偏畸。吳武典教授(民1985)從輔導的觀點,亦作大抵相同的分類:
(一)外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包括:逃學、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規律、撒謊偷竊、打架、破壞、搗亂、傷害……等。
(二)內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情緒困擾或非社會行為。包括:畏縮、消極、不合作、過份依賴、做白日夢、焦慮反應、自虐、自殺行為等。
(三)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如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或行為上的問題。包括:考試作弊、不做功課、粗心大意、偷懶、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
(四)偏畸習癖:或謂之不良習慣,多與性格發展上的不健全有關。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煙癮、酒癮、藥癮、性不良適應等。
(五)焦慮症候群:由過度焦慮引發而來,有明顯的身體的適症狀或強迫性行為,通稱為精神官能症或「神經質行為」。如:緊張、發抖、嘔吐、噁心、心胸不適、全身無力、由過度焦慮引起強迫性思考、強迫性動作、歇斯底里等。
(六)精神病症候:其行為明顯的脫離現實,屬於嚴重的心理病態,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鬱病等。
伍、影響復學的原因
根據Lin(1997)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年齡、離校時間、輟學時間長短均是影響學生是否復學的原因。張淑瑩(1998)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輟學一年是復學的關鍵點。此外,重要他人(如家人)的關愛、輟學期間不愉快的生活及工作經驗、或對未來的考量均會影響青少年的復學決定(張淑瑩,1998)。
據蔡崇振(1997)指出當其非自願地重返校園後,如果原先造成輟學的經驗未排除,他必須再次面對充滿挫折的學校經驗,鬱積心中的無助與憤怒不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對學校、教師與其他學生均潛在著相當的危險性。因此防範其再度輟學對學校和復學生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學生中輟原因並加以排除,方能有效預防學生再度輟學。
第二節復學生的適應問題
對於中輟生而言適應不良往往會產生問題,因內、外在環境無法配合,使其導致適應問題,產生輟學。對復學生而言,需要新適應於原本導致輟學的環境中,其學生適應問題是本研究所想探討的。茲分別從「適應理論」及「復學生的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三方面分述之:
壹、適應理論
一、馬斯洛(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
Maslow(1943)在需求階層理論提出人的心理需求共可分為五層,依其優先順序分別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他特別強調需求動機的階層關係,須由前至後逐步滿足。
(一)生理的需求
最強勢的需求是維持身體運作的需求。這些生理的需求是最強勢的,優於任何其他的需求。但對於人類而言,生理的需求並非唯一的需求,其他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是人類特有的需求。Maslow(1943)對於大多數中輟復學生而言,其家庭都可提供生活上基本的物質需求,但由於中輟復學生在課業上缺少尋求成就的動機,因此常在其他方面追求感官上的刺激,獲得成就,完成較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自我實現。也因為自我實現與生理上需求的結合,中輟復學生的行為表現常出現非社會化行為,更遑論出現學業化的行為。
(二)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是第二重要的,在許多人的生活中,它是很強烈的力量。正如有些人最關心安全、安全感和可以預測的將來。不管一個人多麼聰明、富有,他仍然無法控制不可預測的事情。有些處於許多不確定中,仍能生活的很快樂,有些人則發現自己幾乎無法忍受這些不確定所帶來的身心壓力。
(三)愛與歸屬的需求
Maslow(1943)相信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動物。我們喜愛他人而也希望他人能喜愛且熱愛我們。大體而言,人都有參與或隸屬於某一特殊團體,或隸屬於數個團體的強烈需求。當生理與安全的需求已經被部分滿足的時候,個體最關心的就是為人所接納、所熱愛並被認為很富吸引力。
(四)自尊的需求
當個人被愛且愛人的需求已經適當滿足以後,這些需求的力量將會減弱,並且鋪好找尋自尊的道路,分為自我尊重和他人對自我的尊重。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
上述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自我實現的需求就開始活躍,以意識到此最高層次需求的個體,會策勵自己充分的發展和實現自己的現象。自我實現就是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完整個體─即達到他的潛能的巔峰。
馬斯洛(A.Maslow)認為適應是一種和諧的狀態或關係,並認為人格要健全發展,進而追求高層次的滿足,但在尋求滿足的過程中,往往因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限制,導致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產生適應的問題。因此他認為當個體與環境間,建立和諧美滿的關係時即為適應。
二、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Jean Paul Piaget)在認知發展理論中指出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而個體適應時,將因環境的需要而產生同化、調適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同化是指個體運用其既有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便是新遇見的事物吸納入既有的基模內,是既有知識的類推運用。調適是在既有基模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識時,個體為了符合環境的要求,主動修改既有的基模,而達到目的的一種心理歷程。經由同化及調適兩種互補的達到平衡即是適應歷程。
三、艾瑞克森(E.Erikson)以全人的觀點,將人的心理社會狀態分為八個階若每個階段的衝突無法解決將會影響人日後人格發展,而產生不同適應的行為。
四、環境論
環境對復學生會影響其學習,適應的差異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就適應而言有:
(一)阿可夫君(A. Arkoff)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適應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即適應過程是受到個人和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之影。.
(二)Lazarus(1976)個體內在壓力與外在的環境,能維持和諧的關係。
(三)Poduska(1980)個體對環境的要求能夠以適當且有效的方法去面對,並且能夠保持健康的態度。
鄭夙芬(1988)認為適應是一種過程,包含心理及行為反應,其包含1、靜態的狀況與動態的過程;2、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3、個人與環境取得一平衡、協調、和諧的關係;4、個人需要被滿足,且符合社會對個人的期望。王齡慶功(1992)提出適應可分為動靜態兩方面,動態方面視適應為一種歷程,著重在過程中的行為反應;靜態方面則視適應是一種狀態,強調其結果。
貳、學校適應
學校是學生成長及學習的地方,因此學校生活適應良好或不佳,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平衡,也可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其有勇氣去克服困難,提高學生成就與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更有助於未來的生活適應 (王齡慶,1992)。什麼是學校適應?鄭夙芬 (1988)認為學校適應包含兩大要素:1、與學校中的重要他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相處關係。2、與學生行為及態度是否符合學校所認可的價值標準。彭駕騂(1994)指出復學生在適應上,最常見的問題包括了下列二方面:
(一)心智上:
1.自我否定的心理,仍然相當明顯。得過且過、凡事不積極、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對別人的看法非常敏感、往往以各種不正當方式,希望引起老師與同學的注意力。
2叛逆性還是非常強烈,年輕人本來就大多對權威,保持著明顯的反感,尤其是中輟學生,因為現實的諸多挫折,又很少得到正面鼓舞的機會,更造成了倔強、叛逆的性格。復學後,對於學校的管理方式、教師的耳提面命,團體的規律與生活中的一些要求,往往很難接受。
3.對未來充滿徬徨的心態,中輟又復學的學生,絕大多數卻徬徨於未來要走向何方。想混個畢業資格的,又會感覺到拿了文憑,又有什麼用。
(二)學習上:
1.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常左顧右盼,坐立不安;甚或偷看其他書刊,或者公然睡覺。
2.學業成就偏低,對於基本學科的學習,抱著完全抗拒的心態,於藝能學科還大多尚能接受。
3.作業大多無法如期完成繳交,對考試表示極端厭惡。
4.由於對功課沒興趣,又不得不來校上課,因此常常擾亂秩序,嚴重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
5.最值得注意的是少數教師低估了復學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將這種觀念加以內化,以為自己縱使不斷努力,還是不免失敗。
蔡崇振(1997) 的研究發展,影響學生中輟的學校問題首推心理及情緒困擾,其次為職業及學校課程之適應。通常適應良好的個體,常能合乎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
(一)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有較明確的自我概念。
(三)有滿意的心理效能。
(四)有健康的身體。
(五)智能成熟、情緒成熟、道德成熟、社會行為成熟。
(六)能夠接受現實。
而不良適應行為,意指與上述標準相悖而行者,包括行為上的敵意、破壞、違規、攻擊、不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9)。失學的年少、失學的青春--中輟生關懷手冊。
王慶齡(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鐘和 (1993)。單親家庭的親子關係。單親家庭--福利需求與因應策略。臺北: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白秀雄(1982)等著。現代社會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教研會。
邱文忠(1994)。中途輟學影響因素暨模式及其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 36, 32-41。
林秀真(2000)。復學生的學校適應--以花東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夫(1992)。偏差行為輔導與個案研究。台北市,心理。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師大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 M.Q.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吳芝儀 (1999)。國中階段中輟學生問題與輔導之研究。財團法人陳李月女慈善基金會委託研究。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
吳齊殷(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成因之探討。人本教育札記117期。
吳武典(1989)。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法務部(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少年兒童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市,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
周愫嫻(1996a)。正式與非正式社會控制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嚇阻效果。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文集,台北市。
周愫嫻(1996b)。中輟學生問題造成的影響與政策方向--區分社會結構、輟學率與少年犯罪率的共變與因果關係。中輟學生的服務與輔導學術研討會,29-63。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敬文(1998)。質化研究者的人性關懷,載於師資培育與教育研究-王家通老師祝壽文集,頁499-533。高雄:復文。
黃武鎮(1989)。國民中學中途輟學學生形成因素:在校適性行為及輔導策略之調查研究。台中,台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木添、王明仁(1998)。中途輟學學生服務與輔導-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服務概況。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台中: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
黃雅鳳(1997)。我們不是「壞學生」。師友,8-10。
陳儀如(1998)。政府與學校如何有效辦理中輟生的輔導。教育資料文摘, (245), 183-187。
教育部(1997)。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台北市。
許文耀(1998)。中輟學生輟學因素之探討。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台中: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
許春金(199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台北市:五南。
郭靜晃、曾華源、王順明(2001)。中途離校青少年現況分析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靜晃(2001)。中途輟學青少年之現況分析及輔導。台北:洪葉。
曾華源、郭靜晃(1999)。少年福利。台北:亞太。
彭駕騂(1994)。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彭懷真(1995)。輔導工作網絡的建立與策略-以關懷受虐兒童和中輟學生為例。輔導季刊, 31(2), 14-16。
張人傑(1994)。改進輟學研究需解決的問題。教育研究雙月刊37期,28-35。
張清濱(1992)。中途輟學的社會學分析及其輔導策略。教育研究雙月刊, 25, 48-56。
張景然(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鈿富 (1996)。高級職業-學校 學生中途輟學原因與輔導策略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8(1),113-134。
張善楠、黃毅志(1997)。原住民和族群、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構。少數族群國際學術研究會台東師範學院。
張淑瑩(1998)。偏差行為國中生復學契機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聖薇(2001):中輟與家庭-台東巿三個原住國中女生的個案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秋梅(2000)。漫漫復學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78)。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瑞珠(1996)。高危險群青少年文化心態實質與甄別量表編製之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溫怡雯(2000)。臺東縣原住民國中中輟復學生之歸因歷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吳芝儀(1998)。輟學生輔導策略之轉向-跨世紀的另類選擇教育。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台中: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
蔡德輝、楊士隆(2001)。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蔡崇振(1977)。我國高級中學中途離校學生的經驗背景與人格特質的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上民(2001)。國中學生中途輟學與復學歷程的認知評估與因應策略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汶(1999)。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研究。訓育研究38期,63-80。
劉佩雲(1995)。國民中小學學生中輟生成因及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 2 (2), 85-93。
賴保禎(1977)。少年(國民中學)犯罪原因的探討及其預防措施之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趙碧華(1996)。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推力與拉力--一項抑制理論的實證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2,273-304。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市:桂冠。
鄭夙芬(1988)。國中復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台北縣立某國中八名復學生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崇趁(1999)。中途學校與中輟生輔導。訓育研究38期 (2),48-56。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台北市,犯罪學期刊,p49 -78。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17:58-76。
譚光鼎(2002)。新竹縣出外升學之原住民國中學生適應問題的探討。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2:1-24。

貳、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r, R. B. (1987). An essay on school dropout for the San Diego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ERIC NO. Ed 279733).
Chuang, H. L.(1997)High School Youths Dropout and Re-Enrollment Behavior.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6(2),171-186.
Dryfoos B. (1990). Adolescents at risk: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 Y. Norton.
Finn, Jeremy D. Rock, Donald A.(1997) Academic success among students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2(2),221-234.
Hirschi,T.(1969).Causes of delinquency.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rschi,T.(1990).Control:Socieity’s central no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6,750-752.
Miller, D. B. & MacIntosh, R. (1999).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urban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racial socialization and identity as protective factors. Social Work Rearch, 23(3), 159-169.
Janosz, D. LeBlanc, M. Boulerice, B. Tremblay, R. E.(1997) Disentangling the weight of school dropout predictors: A test on two longitudinal samples.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26(6),733-762.
Kaplan, D. S. Peck, B.M. Kapian, H. B.(1997) Decomposing the academic failure-dropout relationship: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90(6),331-34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譚光鼎(2002)。新竹縣出外升學之原住民國中學生適應問題的探討。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2:1-24。
2. 譚光鼎(1997)。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17:58-76。
3.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台北市,犯罪學期刊,p49 -78。
4. 鄭崇趁(1999)。中途學校與中輟生輔導。訓育研究38期 (2),48-56。
5. 劉佩雲(1995)。國民中小學學生中輟生成因及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 2 (2), 85-93。
6. 劉秀汶(1999)。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研究。訓育研究38期,63-80。
7. 張鈿富 (1996)。高級職業-學校 學生中途輟學原因與輔導策略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8(1),113-134。
8. 張清濱(1992)。中途輟學的社會學分析及其輔導策略。教育研究雙月刊, 25, 48-56。
9. 張人傑(1994)。改進輟學研究需解決的問題。教育研究雙月刊37期,28-35。
10. 彭懷真(1995)。輔導工作網絡的建立與策略-以關懷受虐兒童和中輟學生為例。輔導季刊, 31(2), 14-16。
11. 陳儀如(1998)。政府與學校如何有效辦理中輟生的輔導。教育資料文摘, (245), 183-187。
12.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師大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13. 邱文忠(1994)。中途輟學影響因素暨模式及其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 36,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