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3.208.105)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5: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景圓
研究生(外文):Ching-Yuan Chen
論文名稱: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Factors of Family, School, and Colleague Related to Dea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elinquency
指導教授:董旭英董旭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k-Ying T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
外文關鍵詞:dea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delinqu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9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依據Hirschi(1969)社會控制理論、Agnew(1992)一般化緊張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等理論觀點為基礎,探討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故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了解並描述目前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發生之現況。(2)探討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偏差行為之關聯性。(3)探討在納入控制變項後,國中聽覺障礙學生之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偏差行為的關聯性。(4)探討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在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對偏差行為之影響效用與國中一般聽覺正常學生之異同。而本研究之受試者分別為台灣地區之國中聽障生與國中一般生。在國中聽障生方面,採立意抽樣方式,共抽取36所學校286人為樣本;國中一般生部分,則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將台灣分成北、中、南、東四區,共抽取八所國中,288名學生。並以巢式迴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技術處理所得之資料。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國中聽障生巢式迴歸分析方面:(1)家庭因素中,除了與父母緊張關係、手足偏差行為與聽障生偏差行為有正向效應外,其餘皆與偏差行為無相關性。(2)學校及同儕因素中,僅接觸有偏差行為的同儕與偏差行為有正向效應存在。(3)在納入自我控制、性別、年級與教育安置型態等控制變項後,手足偏差行為、接觸偏差行為的同儕與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仍然存在,與學校依附變項對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出現顯著的負向效應。(二)在國中聽障生和一般生多元迴歸分析方面:(1)在未納入控制變項前,國中聽障生與一般生之與父母依附關係、與父母緊張關係、與手足緊張關係及與學校依附關係變項對偏差行為的影響效應有所不同。(2)在納入自我控制、性別、年級等控制變項後,國中聽障生與一般生組之手足偏差行為、與學校依附關係以及接觸偏差行為同儕等變項均對兩組之偏差行為有顯著的影響效用。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 study for deaf teenagers’ delinquency related by their families, schools, and colleagues, based on Social Control Theory (Hirschi, 1969), General Strain Theory (Agnew, 1992), and Social Learning Theories, is presented. Some other discussions such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af and normal students are presented as well. In order to inductively epitomize the data, nested regression, and multiple-regression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the sampled 286 deaf students from 36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288 normal students from 8 junior high schools.

 According to neste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ynthetic results showed that delinquency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strain relation between the deaf and their parents, and also by the delinquency of their siblings. The deaf could be deviant further caused by attachment to their deviant peer groups. In addition, no matter the control variables were added or not, attachment to their deviant siblings or deviant peer groups made the sam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However, deaf teenagers’ delinquency wa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variable of attachment to junior high school while some control variables were involved.

 One interesting thing happened when the multiple-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af and normal students were remarkable while some control variables were not involved. On the other way, even though the control variables were involved, attachment to the deviant siblings or deviant peer groups, or familiarity to their schools kept the sam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to both the deafness and the normal students.
目 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次 ……………………………………………………………………… Ⅲ
表目次 …………………………………………………………………… Ⅴ
圖目次 …………………………………………………………………… Ⅶ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0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0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008
第一節 國中聽覺障礙學生的特質……………………………………008
第二節 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意涵………………………………………018
第三節 偏差行為理論探討—社會學觀點……………………………021
第四節 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偏差行為的實證性研究……… 035
第五節 有關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的實證性研究………… 040
第六節 影響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家庭、學校及同儕與偏差行為間關聯性的因素…………………………………………………………………………042
第七節 建構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之解釋模型…………………………………………………………………………0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046
第一節 研究分析架構…………………………………………………04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048
第三節 樣本來源及特性………………………………………………052
第四節 變項測量與研究工具…………………………………………0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0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071
第一節 各變項之描述統計結果………………………………………071
第二節 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偏差行為與各自變項、控制變項之相關情形…………………………………………………………………………078
第三節 影響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因素探討………………083
第四節 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在偏差行為各因素之探討及比較…………………………………………………………………………094
第五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0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3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115

參考書目…………………………………………………………………119
中文部分 ……………………………………………………………… 119
英文部分 ……………………………………………………………… 123

附件
附件一 ………………………………………………………………… 126
附件二 ………………………………………………………………… 133
附件三 ………………………………………………………………… 140
附件四 ………………………………………………………………… 141
附件五 ………………………………………………………………… 143
附件六 ………………………………………………………………… 14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2) 。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年10月18日,取自http://www.scu.edu.tw/sw/data/welfarelaw/welfare_23.htm。
何華國(2000)。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怡芳、曾育真(2003)。偏差行為之定義。載於齊力、董旭英編,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頁1-14)。嘉義:南華大學。
吳明隆(1998)。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關係研究。訓育研究,37期,4卷,頁35-54。
吳武典(1985)。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
吳武典(1986)。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碧真(1992)。國民中學學生對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夫(1995)。偏差行為的輔導與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林寶貴(1992)。聽障者犯罪問題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啟聰學校(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研究)。
法務部(2002)。少年事件處理法。2004年11月2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C0010011。
侯南隆(2000)。我不是壞小孩—喪親少年的生命故事與偏差行為。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期,頁25-43。

施相如(1997)。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澄清(1969)。心理衛生工作從學校做起。台北:幼獅文化。
馬傳鎮主持(1996)。我國臺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高敏惠(1995)。成功聽障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彰(1991)。青少年竊盜行為個人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博文(2001)。瘖啞人強盜搶奪犯罪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晶惠(2000)。社會控制理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87-88年雲嘉地區國中生固定群資料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然(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蓓莉(1981)。台北市聽覺障礙學童之智力結構。特殊教育學刊,第2期。
張蓓莉(1988)。台灣地區聽覺障礙兒童之非語文智力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第2期,頁203-225。
張蓓莉(1989)。聽覺障礙學生的語言能力研究。特殊教育學刊,第5期,頁165-204。
張蓓莉(1991)。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句行理解能力研究。特殊教育學刊,第7期,頁87-108。
張蓓莉(1996)。聽覺障礙學生接受心理測驗之問題與呼籲。測驗與輔導,134期,2760-2764頁。
張德聰(1994)。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探討。社會科學學報(空大)。2卷,頁25-59。
張麗鹃(2003)。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犯罪學期刊。6卷,2期,頁217-250。
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期,頁225-256。
許春金主持(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93)。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文景。
陳玉書(1988)。女性少年偏差行為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14期,頁375-422。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稐文。
陳滿(1991)。從聽障青少年人格特質談如何防範其犯罪行為發生。觀護選粹,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印,頁327-330。
陳靜惠(1994)。國民中學聽覺障礙學生之自我概念與家庭因素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莉雅(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資料文摘,39卷,2期,頁171-192。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6,頁114-134。
黃富源、鄧煌發(1999)。單親家庭結構與功能對少年非行之影響—台北市之調查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5期,頁329-392。

楊招謨(1997)。學前聽障兒童與普通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國樞(1978)。影響國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學校因素。載於文崇一(主編),社會變遷中的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24(頁33-3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卷,1期,頁7-28。
董旭英(2002)。國中生與高中生偏差行為發展模式差異之研究:驗檢青少年偏差行為互動理論之實徵性。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董旭英(2003)。一般化緊張理論的實證性檢驗。犯罪學期刊。6卷,1期,頁103-128。
董旭英、張楓明、李威辰(2003)。青少年犯罪與偏差行為理論。載於齊力、董旭英編,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頁31-52)。嘉義:南華大學。
趙雍生(1997)。社會變遷下的青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桂冠叢書。
蔡墩銘(1988)。犯罪心理學。台北:黎明。
蔡德輝、楊士隆(2004)。少年犯罪。台北:五南。
蕭金土(2000)。聽覺障礙。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第八章)。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魏俊華(1998)。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壓力、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素美(1991)。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學生輔導通訊。17期,頁42-55。



二、英文部分
Agnew, R.(1985). A Revised Strain Theory of Delinquency. Social Forces, 64(1), p151-167.
Agnew, R.(1992). 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30(1),47-87.
Akers, R.L.(1997).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tkins, D. V.(1987). Sibling of the hearing impaired: perspectives for parents. The Volta Review, 89(5), p32-45.
Barnes, C. M.(1992). Parental Support and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Adplescent Drinking,Delinquency,and Related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p763-776.
Barnett, S. & Franks, P.(1999). Smoking and Deaf Adults: Associations with Age at Onset of Deafnes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Volume, 144(1), p44-50.
Braden, J.P.(1994). Deafness, deprivation, and IQ. New Yourk: Plenum Press.
Cambra, C.(2002). Acceptance of Deaf Students by Hearing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room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7(1), p38-45.
Charlson, E., Strong, M. & Gold, R.(1992). How Successful Deaf Teenagers Experience and Cope With Isolation.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7(3), p261-270.
Cohen, O.P.(1991). At-Risk Deaf Adolescents. The Volta Review, 93(5) ,p57-p72.
Debra G. S.(1998). Is There a Substance Abuse Problem among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Individuals? 2005年1月27日,取自http://www.mncddeaf.org/pages/articles.htm.
Debra S., Guthmann, M.A., & Sandberg K. A.(1998).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Helpi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Deal with Pressures to Use Alcohol and Other Drugs. 2005年1月26日,取自 http://www.mncddeaf.org/pages/articles.htm.
Hay C.(2001).Parenting, self-control,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self-control theory. criminology, 39(3), p707-735.
Hindley, P.(2002,November) The Mental Health of Deaf People.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of the deafness. Tainan, Taiwan.
Hirschi, T.(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ene, I. W., Blennerhassett, L. L. & Anthony, S.(1997). Validity of the TONI-2 with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Children.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2(4), p294-299.
Israelite, N. K.(1986).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nd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eir Normal-Hearing Siblings. The Volta Review, 88(1), p47-54.
Jackson, C. W.(2004). Impact of Deafness on Family Lif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4(1), P15-29.
Mccrane, W. P.(1979).Behavior Learned Helplessness and Level of under Achi-Evement Among Deaf Adolesc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16, 430-434.
Morgan-Redshaw, M. L., Wilgosh,& Bibby, M. A.(1990). The Parental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5(4), p293-298.
Peterson, J. L.(1986). Marital Disrup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p295-307.
Stephen & Peggy (1992).School bonding, rac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30(2), p261-291.
Wiatrowski, Griswold & Roberts(1981).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 , p525-541.
Winfree, T.(1994). Social learning theory,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and youth gangs a new twist on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Youth & Society, 26(2), p147-17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董旭英(2003)。一般化緊張理論的實證性檢驗。犯罪學期刊。6卷,1期,頁103-128。
2.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卷,1期,頁7-28。
3. 黃富源、鄧煌發(1999)。單親家庭結構與功能對少年非行之影響—台北市之調查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5期,頁329-392。
4.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6,頁114-134。
5. 馮莉雅(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教育資料文摘,39卷,2期,頁171-192。
6. 陳玉書(1988)。女性少年偏差行為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14期,頁375-422。
7. 許春金、孟維德(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期,頁225-256。
8. 張蓓莉(1996)。聽覺障礙學生接受心理測驗之問題與呼籲。測驗與輔導,134期,2760-2764頁。
9. 張蓓莉(1988)。台灣地區聽覺障礙兒童之非語文智力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第2期,頁203-225。
10.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期,頁25-43。
11. 吳明隆(1998)。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學業成就及偏差行為關係研究。訓育研究,37期,4卷,頁35-54。
12. 15. 張大成、劉宛鑫、沈大白,2002,信用評等模型之簡介,中國商銀月刊 91年11月號
13. 13. 楊蓁海,2005,新版巴賽爾資本協定與銀行信用風險測度模型的發展:兼論對我國銀行體系與央行政策的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