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4.146.154.24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23: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月霞
研究生(外文):YuehWu, Yueh-Hsia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f the high-grade Single-parent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指導教授:王以仁王以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YI-R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家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親子互動社會支持幸福感
外文關鍵詞:parent-child interactionsocial supportwell-be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98
  • 點閱點閱:33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1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8
本研究旨在了解單親兒童幸福感之狀況,並分析單親兒童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與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探討單親單親兒童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與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力。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期有助於家庭與教育工作者對單親兒童的輔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地區之單親兒童為研究對象,分別抽取北、中、南、東四區之國小單親學生為施測樣本,實施「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問卷」,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以及三個分量表「親子互動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幸福感量表」。資料分析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回歸之統計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目前單親兒童的幸福感在中間值以上,尚稱中等。人際和諧較好;正向情緒、生活滿足為其次,自我悅納較差。
二、不同家庭經濟狀況之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在其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家庭狀況中等以上者的生活滿足與幸福感比家庭狀況生活困難者好;家庭狀況富有者與普通者的正向情緒比家庭狀況生活困難者好。
三、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各因素與其幸福感各因素與全量表大多具顯著正相關。
四、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各因素及全量表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五、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的整體社會支持、情緒支持、實際支持、整體親子互動、互動頻率和心理親密能有效預測其幸福感。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well-being of the high-grad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firstly;seco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ir background ,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third to predict their well-being;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of guidance for parents, education and the future studies. The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fter separating Taiwan into four areas ,and draws 305 samples from single-parent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e Basic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Scale ,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Well-being Scale. After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o process the survey data, the main finding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As far, the well-being of the single –parent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are averag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single –parent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the positive emotion, the life-satisfaction, and the self-satisfaction;the self-satisfaction is the worst of the four.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ell-being between differen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The life-satisfaction and total well-being of the students in over-middle statu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low-grade status. The positive emotion of the students in high-grade status and middle status is better than that in low-grade status.
3. There are most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the factors of well-being.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ctors of well-being.
5. The total social support、tangible support、total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 frequency of interaction、the mental intimac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well-being of the high-grade single-parent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目次………………………………………………………………………………...V
圖目次………………………………………………………………………………VII
附錄目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10
第二節 親子互動及其相關研究……………………………………………..27
第三節 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6
第二節 研究假設……………………………………………………………..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52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57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單親兒童幸福感之現況……………………………………………..6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單親兒童在其幸福感上的差異…………………..64
第三節 單親兒童的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相關……………..72
第四節 單親兒童的背景變項、親子互動、社會支持對其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76
第五節 綜合討論……………………………………………………………..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85
第二節 結論…………………………………………………………………..87
第三節 建議…………………………………………………………………..92
參考文獻……………………………………………………………………………..96
附錄1 單親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問卷………………………………………………108
附錄2 幸福感量表同意書…………………………………………………………112
附錄3 親子互動量表同意書………………………………………………………113
附錄4 社會支持量表同意書………………………………………………………114
表2-1 幸福感之定義及相關名詞整理表…………………………………………..14
表2-2 幸福感相關理論對照表……………………………………………………..20
表2-3 歷年幸福感研究與幸福感理論對照表……………………………………..22
表2-4 社會支持定義表……………………………………………………………..37
表2-5 父母離婚對不同年齡組兒童的影響………………………………………..42
表3-1 台灣地區單親兒童樣本有效人數及學校型態……………………………..49
表3-2 受試樣本性別、年齡分布情形統計表………………………………………50
表3-3 受試樣本依親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分佈情形統計表……………………..51
表3-4 「兒童幸福感量表」各層面之題號分析表………………………………..53
表3-5 「兒童幸福感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53
表3-6 「親子互動關係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55
表3-7 「社會支持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56
表4-1 國小單親兒童幸福感之現況分析…………………………………………..61
表4-2 國小單親兒童在幸福感量表各題目之得分分配…………………………..63
表4-3 不同性別之單親兒童在幸福感上的t-test分析表…………………………64
表4-4 不同年齡之單親兒童在幸福感上的t-test分析表………………………….66
表4-5 不同依親對象之單親兒童在幸福感上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6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之單親兒童在幸福感上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4-7 單親兒童親子互動與幸福感之相關………………………………………..72
表4-8 單親兒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74
表4-9 各變項對自我悅納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76
表4-10各變項對正向情緒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78
表4-11各變項對人際和諧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79
表4-12各變項對生活滿足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80
表4-13各變項對整體幸福感之預測分析結果摘要表…………………………….81
表5-1 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背景變項、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結果摘要表…………………………………………………………………………..88
圖2-1 中國人幸福感之概念架構圖………………………………………………..21
圖2-2 影響幸福感之各變項LISREL線性模式圖………………………………..21
圖2-3 親子互動型態模式圖………………………………………………………..31
圖3-1 研究架構圖…………………………………………………………………..46
圖3-2 論文研究流程圖……………………………………………………………..58
【中文部分】
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建仁(1999)。家庭結構改變對單親兒童的影響。社會福利,142,頁 58-61。
李玟儀(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欽(2002)。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閏華、張玉仕、劉靚女譯 (2001)。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台北:心理。
李清茵譯(200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瑞玲(1999)。脆弱的關係-從玫瑰戰爭到親密永久的婚姻。台北:張老師。
李有村(1998)。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測驗與輔導,151,頁 3147-3149。
李麗玲(1994)。智障兒童青少年手足與一般家庭青少年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慧君(1995)。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國中青少年生活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自我價
值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菁(2001)。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雯雯(1996)。單親家長的社會適應與支持網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余啟名(1993)。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伍韋韋(2002)。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子互動之質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福田主編(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
吳慧玲(2003)。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玲(1994)。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 --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珩潔(2001)。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雅菁(2000)。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敏昌(1992)。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林美吟、蘇瑞安(2001)。台北市單親兒童和雙親兒童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比較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頁 81-100。
林淑琴(1989)。獨當一面:如何做單親父母。台北:信誼。
林妙娟(1988)。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玲(2000)。台灣地區親子互動的真面貌:期許研究觀點的突破。應用心理研究,7,頁 7-9。
林子雯(1995)。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德主編(1995)。離異家庭子女心理。台北:五南。
屈寧英(2003)。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某女子高級中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香(1998)。談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親子教養。幼教資訊,86,頁 18-22 。
邱富琇(2003)。兒童之親子溝通、壓力因應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蘭翔(2003)。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志美譯(2004)。我好,你也好。台北:遠流。
洪幸妙(1996)。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5)。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中宜(1996)。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雅薇(2003)。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原作出版於西元 1987年)。
施建彬(1994)。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珠(1998)。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源令(1992)。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秀文(199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涂金堂(1995)。溝通分析對親職教育的啟示。諮商與輔導,120,頁 35-38。
梁忠軒(2001)。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毓秀(1995)。單親家庭問題與處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69,頁 158-167。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模式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孫效智(1997)。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頁 29-43。
黃秀香、曾華源(2003)。單親家庭兒童危險因子-以臺北大直地區單親家庭兒童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2,頁 162-194。
黃資惠(2001)。國小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迺毓(2001)。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台北:耀文。
黃馨萍(2002)。家庭互動規範、互動行為與家人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共享與平等匹配理念之差別效應。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慧貞(1980)。生活壓力歸因型及社會支援輿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湄(1992)。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學生輔導通訊,23,頁 28-33。
黃郁婷(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忠信(2002)。老年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韶玲(1995)。溝通分析學派的基本理論-自我狀態的探討。諮商與輔導,114,頁 22-25。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喬(2001)單親小孩上大學--以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事件的生活歷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鈺萍(2003)。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誠(2000)。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永華(2003)。單親兒童對父母離婚歷程知覺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2003)。台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2,頁 144-161。
郭怡伶(1995)。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編: 人文及社會科學,8(1),頁 115-137。
張高賓(1997)。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4
,頁 12-30。
張琇珺(1999)。國小學童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金圓(1990)。國小單親兒童的行為困擾、生活適應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輔導月刊,26,頁 34-54。
張明麗(2001)。單親兒童憂鬱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頁 72-284。
曾艷秋(2001)。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端真(1992)。單親家庭的親子問題及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23,頁 6-13。
詹珮宜(1999)。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卿(1997)。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筠(2002)。老年人友誼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例。中國文化大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妙芬(1995a)。單親兒童問題與輔導。國教天地,110,頁 26-31。
楊妙芬(1995b)。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頁 71-110。
楊孝榮(1995)。單親家庭社會支持網路之規劃。文訊月刊,113,頁 6-7。
廖梓辰(2001)。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永靜(2000)。單親家庭:挑戰、改變、新契機。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 頁 155-178。台北:師大學苑。
蔡姿娟(1998)。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秋紅(1992)。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劉敏珍(1999)。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秋(1999)。單親兒童之問題分析與輔導對策。輔導季刊,35,頁 43-53。

劉永元(198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禎(1993)。父母管教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鍾永吉(1996)。國小單親兒童的認知信念與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品蘭(1992)。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晉龍(2002)。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融和諧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雅云(2003)。高中生生涯成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映馨(1998)。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妙玉(2001)。國小高年級一般與單親兒童人格及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薛承泰(2002)。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一九九○年與二○○○年普查的比較。台大社會工作學刊,6,頁 1-34。
內政部主計處 (2003)。台閩地區離婚人數統計。[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西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1991). Attachment and other affectionalbond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C.M.Parkes, J.Stevenson-Hinde & P.Marris(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New York:Tavistock/Routledge.
Andrew, F. M. ,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NY: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Bar-tur, L., & Levy-Shiff, R. (1998). Well-being in aging:Mental engagement in elderly men as a moderator of losse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1 (1),1-17.
Battista, J ., & Almond, R.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 in life. Psychiatry, 36 , 409-427.
Beck, A. T. (1967). Depression : 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N. Y.:Harper & Row.
Becker, W. 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1, 122-150, New York: Russel Sage Foundation.
Bowlby, 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S.
Bryant, B. K. & Crockenberg, S. B. (1980). Correlations and dimensions of pro-social behavior:A study of female siblings with their mothers. Children Development, 51(2), 529-544.
Bryant, F. B., & Veroff, J. (1982).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sociohisto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653-673.
Campbell (1981). The sense of well-being in America. New York:McGraw-Hill.
Campbell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 117-124.
Caplan, G.(1974).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assel, J. (1974).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 (3), 471-482.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hen,S., & Wills, T.A.(1985)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utrona , C. E. , & Daniel , W. R. (1990) .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 In B. R. Sarason , I. G. Sarason , &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 .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 E. (1994). Assess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Progress snd opportunity. Social Indicatiors Research, 31, 103-157.
Emmons, R. A. (1991). Personal striving, daily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9 (3), 453-472.
Felner, R. D., Stolberg , A., & Cowen, E. L. (1975). Crisis events and school mental health
referral pattern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 3 ,
305-310.
Gongla,P.A., &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Sussman, M. B. &
Steinmetz, S. K.(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97-418).
Heady & Wearing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22, 327-349.
Heady & Wearing (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oward a dynamic equilbrium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Hodges ,W.F.(1986).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of divorce, custody, access, and psychotheraphy. New York:Wiley.
Holahan,C. K. (1988). Relation of life goals at age 70 to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mans gifted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3 (3), 286-291.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House, J. S., & Kahn, R. L. (1985). 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21, 83-108.
Houston, J. P. (1981).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Scotts, Fresman.
Hurlock, E. (1978).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McGram-Hill.
Kurdek, L. A., Darlene, B., Albert, E.S. (1981).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Long-term adjustment
to their parents’divor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7, 565-579.
Leader, A. L. (1978). Intergenerational separation anxiety in family therapy. Social Casework
5: 138-144.
Levy, K. N., Blatt, S. J., & Shaver, P. R. (1998). Attachement style and parental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2): 407-419.
Lopez, R.A. (1999). Las comadres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Affilia: Journal of Woman & Social Work, 14, 24-41.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pp. 1 -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Noll, R. (1996). Peer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youngsters with sick cell disease. Child Development , 67, 423-436.
Pumroy, D. K. (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Reich, A., & Zautra, J. (1981). Life events and personal cau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657-670.
Rim, Y. (1993). Valus, happin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variab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5 (5), 595-598.
Sarason, B. R., Sarason, I. G. & Pierce, G. R. (1990). Social support:An international view. New York, NY:John Wilet & Sons. M.A.

Schaefer, C., Coyne, J. C., & Lazarus, R. S. (1981). The health-related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Behavior Mecidecine, 4 , 381-406.
Schreiber, R.F. (1983). Sharing children of divorce-du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cillingtion Couts Review, 22 (1), Peterson.
Sears, R. R., Maccoby, E. & ,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Evanston,
Illinois: Row, Peterson.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4), 11-36.
Singer, J. L., & Singer, D. G. ( 1976). Imaginative play and pretending in early childhood: som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In A. David(Ed.). Child personality and psychoatholoogy: Currents Topics. Vol. 3. New Tork: John wiley and Sons.
Southworth & Nicki (198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gle-Parent Children and Two-Parent Children in Behavior, Achievement, and Emotional Status. Thesis, Kean College of New Jersey.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145-159.
Thoits, P. A. (1986). 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4), 416-423.
Thompson, M.G., & Heller, K. (1990). Facets of support related to well-being:Qualitative social isolation and perceived family support in a sample of elderly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5 ,(4), 535-544.
Tom Luster & Lynn Okagaki (1993). Parenting.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Tracy, B. H.(1990). Sex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life stress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3), 576-585.
Turner, R. J. (1983). Direct, in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4), 416-423.
Veenhoven, R.(1989).Is happiness relative?In Forgas, J. P. & Innes, J. M.(Eds.)Recent advance in social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orth Holland:Elsevier.
Veenhoven, R.(1994).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 101-160.
Wallerstein, J.S. & Kelly, J.B. (1980). Surving the Break up. New York:Basic Books.
Warr, P. & Payne, R. (1982). Experience of strain and pleasure among British adult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6, 1691-1697.
Webb, N. B.(1991)Play therapy with children in crisis: a casebook for practitioners. Fordham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TheGuilford Press.
Williams, W. C. (1958). The PALS Test:A technique for child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6), 487-495.
Wills, T. (1985). Support func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明秋(1999)。單親兒童之問題分析與輔導對策。輔導季刊,35,頁 43-53。
2. 楊妙芬(1995a)。單親兒童問題與輔導。國教天地,110,頁 26-31。
3. 曾端真(1992)。單親家庭的親子問題及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23,頁 6-13。
4. 張明麗(2001)。單親兒童憂鬱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頁 72-284。
5. 張金圓(1990)。國小單親兒童的行為困擾、生活適應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輔導月刊,26,頁 34-54。
6.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4
7. 郭靜晃、吳幸玲(2003)。台灣社會變遷下之單親家庭困境。社區發展季刊,102,頁 144-161。
8. 許韶玲(1995)。溝通分析學派的基本理論-自我狀態的探討。諮商與輔導,114,頁 22-25。
9. 黃美湄(1992)。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學生輔導通訊,23,頁 28-33。
10. 黃秀香、曾華源(2003)。單親家庭兒童危險因子-以臺北大直地區單親家庭兒童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2,頁 162-194。
11. 孫效智(1997)。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頁 29-43。
12. 翁毓秀(1995)。單親家庭問題與處遇策略。社區發展季刊,69,頁 158-167。
13. 涂金堂(1995)。溝通分析對親職教育的啟示。諮商與輔導,120,頁 35-38。
14. 周慧香(1998)。談單親家庭親子關係與親子教養。幼教資訊,86,頁 18-22 。
15. 林淑玲(2000)。台灣地區親子互動的真面貌:期許研究觀點的突破。應用心理研究,7,頁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