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6.248.12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19 12: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式鑫
研究生(外文):Chang,Shih-Hsin
論文名稱:慈濟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公共領域關係的探討-慈濟人的觀點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zu Chi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from the Viewpoint of Tzu Chi Participant
指導教授:陳金貴陳金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Chin-Ku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2
中文關鍵詞:公民社會公共領域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慈濟功德會功德會社會力政治力道德觀公共性
外文關鍵詞:civil societypublic spherenon-profit organizationthe third sectorTzu Chi Found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5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公民社會是近幾年來被廣泛應用的概念,而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發展亦早已是學術界熱衷討論的話題。其中,第三部門之內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更被認為是實踐公民社會的最佳管道,第三部門的「社會力」則是公民社會能否制衡「政治力」和「經濟力」的關鍵所在。然而,近年來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往往向政府或企業靠攏,期望獲取資源以利本身發展;或者孤軍奮鬥,無法聯合其他非營利組織為公民事務發聲,限縮了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
因此,本文的宗旨主要是從非營利組織的角度思考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發展情形,以及藉由第三部門運作所成型的公民社會樣貌。本文以慈濟功德會為研究對象,透過相關文獻的探討,先檢閱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的相關理論、文獻,發展本研究之分析架構;再透過深度訪談法及參與觀察等方式,暸解慈濟在運作過程中所建構之公民社會的特色,並從公共領域角度探討慈濟及公民社會兩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慈濟透過日常生活的溝通和實踐,營造出具有動機公共性的社會想像,然而透過不同層次的分析,觀察到慈濟在某些層面上無法順利進入公共領域,亦可能間接受傳統道德觀和慈濟理念的限制,顯示西方的公共領域和公民社會與慈濟仍存在些許異同之處;透過慈濟社區志工對於生活世界的重建過程,並借助公共領域和公民社會的概念,讓我們能更清楚描繪出台灣社會的圖像。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is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long been keen to discussed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 which represents the operation of the third sector,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practice of civil society. Also, the "social force" of the third sector is the key point that civil society can balance "political force" and "economic force". But in recent years, Taiwan's NPOs are often closer to the government or enterprises, hoping to obtain resources to facilitate its own development, or making it’s own effort without cooperating with other NPOs for the civil affairs. It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POs, to 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and the appearance of civil society through the operation by the third sector. This research takes Tzu Chi Foundation as studying case, reviewing documents of former studies and theory about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to construct the analytic framework. Besides, this paper adopts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s to figure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constructed by the operation of Tzu Chi,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zu Chi and civil societ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phere.
The study found that Tzu Chi builds the social imagination of motive for public through daily life 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e. However, through analysis in different levels, we discovered that Tzu Chi could not completely enter public sphere. It maybe indirectly caused by restricts of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 and philosophies of Tzu Chi. It also reveal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and Tzu Chi. In observing the life-world reconstructed process made by Tzu Chi volunteers in communities, and concepts of public sphere and civil society, we could depict Taiwan society images more clearl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概念界定…………………………………………………………5
第四節 研究架構………………………………………………………………8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10
第六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16
第二章 公民社會的發展討論及相關文獻探討…………………………………19
第一節 公民社會的發展和意涵………………………………………………19
第二節 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36
第三節 台灣公民社會之文獻檢閱……………………………………………47
第三章 公共領域的發展及相關研究……………………………………………53
第一節 西方公共領域概念之發展……………………………………………53
第二節 溝通行動與生活世界的重建…………………………………………66
第三節 台灣公共領域研究之文獻檢閱………………………………………76
第四章 個案研究與討論…………………………………………………………81
第一節 慈濟功德會現況概述…………………………………………………81
第二節 從國家層面/政治領域之探討……………………………………… 93
第三節 從組織層面/社會領域之探討………………………………………109
第四節 從個人層面/私人領域之探討………………………………………124
第五節 從公共領域到生活世界…………………………………………… 1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5
第二節 建議與展望………………………………………………………… 158
參考文獻 ……………………………………………………………………………165
附錄一 深度訪談題綱…………………………………………………………… 175
附錄二 深度訪談紀錄…………………………………………………………… 178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丁仁方(2007),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的相互建構–日本與台灣近年組織性公民社會發展之比較。臺灣民主季刊,第四卷第二期,頁1-31。
王篤強(2000),道德與社會福利:美國80年代主要福利思想的澄清與批判。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順民(2001a),宗教關懷與社區服務的比較性論述:傳統鄉村型與現代都市型的對照。社區發展季刊,第93卷,頁42-58。
(2001b),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內政部統計處(2008) ,內政統計年報,2008年9月13日取自內政部統計處網站,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丘昌泰、江明修(2007),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發表於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主辦,台北。
邱定彬(2000),慈濟社區志工的發展及其意涵--以嘉義慈濟組織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瑜瑾(2000),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與應用。載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
組織與運作 (340-352頁)。台北:巨流出版社。
邱連枝(2004),影響客家女性公民社會參與因素之探討─以苗栗縣志願性服務團體為案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英明(1986),哈伯馬斯。台北:東大出版社。
李琪明(2001),兩岸德育與意識形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芳玲(1998),漢人社會的公共參與--以嘉義新港中山路的美化造街為例。國立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丁讚(2003),讓公民穿梭在市民社會和公共領域之間。載於再造公與義的社會與理性空間。台北:時報出版社。
(2004a),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載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62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4b),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載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357-395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7),社造– 一種生命工程。載於楊弘任(著),社區如何動起來(推薦序)(頁9-29)。台北:左岸出版社。
李強(譯)(2006),市民社會的美德(Edward Shils,1991原著)。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50-65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佃來(2006),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宜樺(2002),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發表於公共知識份子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辦,上海。
江明修、陳定銘(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頁156-161。
(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12期,頁15-43。
江明修(2006),各國公民社會組織初探,2008年6月12日取自青輔會網站,網址:http://www.nyc.gov.tw/chinese/all_in1/05_knowledge_detail.php?MainID=6&ID=82&Type=。
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第9期,頁119-163。
吳怡佩(2007),婦女、培力與公民社會:以新移民女性中文班志工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樹華(1999),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頁553-582。
何貞青(1999)。織就一張人情網。慈濟月刊,第389期,頁26-31。
何增科(2000),導論。載於何增科(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 (1-15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人類發展與治理引論。載於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李惠斌編)。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全球公民社會引論。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511-529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國慶(2000),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回應。台北:商智文化。
何明修(2001),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社會理論學報,第4卷第1期,頁141-176。
(2005),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臺灣社會學刊,第34期,頁249-258。
(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環境政治中的結社藝術。臺灣民主季刊, 第4卷第2期,頁33-65。
林毓生(1996),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建館四十周年文化藝術學術演講論文集:台灣光復後中華文化發展之回顧與省思 (174-206頁)。
林勝偉(2000),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及其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宜潔(2002),從公民社會理論回應福利國家的危機。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育如(2005),從「親密關係」概念重建公共領域的溝通品質:以「移民說」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德昌(2007),台灣公民社會指標之研究:兼論青年公共參與。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金耀基(2004),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觀濤、劉青峰(2005),試論儒學式公共空間-中國社會現代轉型的思想史研 究,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頁175-205。
官有垣(2000a),緒論:非營利組織研究的本土化。載於官有垣(編),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 (1-17頁)。台北:亞太出版社。
(2000b),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期:頁75-110。
(2001),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的建構:部門互動的理論探討,台大社工學刊,第4期:頁163-201。
(2002),第三部門的研究:經濟學觀點與部門互動理論的檢視,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3期:頁1-28。
周紅雲譯(2000),公民社會、社會資本和發展:對一種複雜話語的剖析(Goran Hyden,1997)。載於何增科(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 (93-125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范雲 (2003),從選民文化到公民文化。載於再造公與義的社會與理性空間(447-452頁)。台北:時報出版社。
洪佩郁、藺青(譯)(1994),交往行動理論.第二卷–論功能主義理論批判(Habermas原著)。重慶:重慶出版社。
孫煒 (2007),民主治理與非多數機構:公民社會的觀點,公共行政學報,第26期,頁1-35。
陳玉芳、張舜燕(1996)。光明在望。慈濟月刊,第354期,頁70-78。
陳秋山(1996)。安身立命在社區。慈濟月刊,第360期,頁47-49。
陳忠信(2000),台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出現了嗎?。載於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下) (18-32頁)。台北:時報出版社。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玟伶(2003),哈伯瑪斯公共領域理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弱水(2003),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7期,頁87-144。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初版六刷。
陳金貴(2000),非營利組織之人力資源管理。發表於e世代非營利組織研討會,白茂榮社區教育基金會主辦,台北。
(2006),政府作為與公民社會互動的探討。發表於第二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主辦,澳門。
陳欽春(2007a),把社會帶回公共生活:公民社會的觀點,發表於公部門與公民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台北。
(2007b),台灣社區政策遺漏的環節:社會排除的觀點。發表於民主治理與公民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主辦,台北。
陳素秋(2006),攪擾公、私劃界:從女性主義出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秦修明等(譯)(2005),民主在美國(Alexis de Tocqueville,原著再版)。台北:左岸文化。
徐淑靜(2006),慈濟基金會社區志工管理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梁安順(1994)。即身便是菩提華果。慈濟月刊,第329期,頁92-93。
黃倩玉(2000),「『時勢造英雌』: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載於蕭新煌、林國明(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459-501頁)。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榮村等策劃(2000),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下)。台北:時報出版社。
黃肇新(2003),營造公民社會之困境--921災後重建兩種民間團體的理想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章國鋒(譯)(2003),作為未來的過去: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Habermas & Haller 原著)。台北:先覺出版社。
張維安(1996),「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載於釋傳道 (編),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論文集(65-97頁)。台南:佛教文獻基金。
張毅欽(2003),從林合社區看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困境與契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培新(2004),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Habermas,1989原著再版)。台北:聯經出版社。
曹衛東(譯)(2004),交往行為理論:行為合理性與社會合理化(Habermas,1984原著再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莊大輝(2006)。因緣、轉念與增能-慈濟女性生命故事的敘說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大輝、游美惠(2007),轉念:慈濟女性兼顧家庭角色和志願服務的因應之道。
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8期,頁101-122。
莊富源(2006),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傅麗英(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載於江明修(編),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 (325-395頁)。台北:智勝出版社。
湯志傑(2004a),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西方公/私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0期,頁121-184。
(2004b),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頁173-255。
曾慶豹(2004),哈伯瑪斯。台北:生智文化出版社。
童世駿(譯)(2003),事實與格式(Habermas,1992原著)。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馮燕 (2000a),導論: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載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1-42頁)。台北:巨流出版社。
(2000b),非營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架構。載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75-108頁)。台北:巨流出版社。
(2001),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世紀曙光—非營利組織經營管
理新進徑》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亞洲基金會、喜瑪拉 雅基金會主辦,台北。
馮青虎(譯)(2006),市民社會的模式(Charles Taylor原著,1991)。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25-49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景躍進(譯)(2006),近代市民社會概念的緣起(Adam Seligman原著,1992)。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66-87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文鶯(1998)。長遠的「宗教」之路。慈濟月刊,第374期,頁37-41。
葉欣怡(譯)(2007),社會學大有用(Peter Hamilton、Kenneth Thompson編著)。台北:群學出版社。
程諾蘭(2006),慈濟團體社會援助行為的倫理意涵探討。宗教哲學,第36期,頁158-183。
楊明芳(1995),慈濟功德會與台灣地區各政治勢力互動中所持立場之研究(1966~1992)。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國樞等(199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華泰書局。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左岸出版社。
廖炳惠(1993),中西女性與公共領域:導讀,北縣文化,38期,頁13-18。
管中祥(2002),從Habermas的溝通觀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力意義,中華傳播學刊,2期,頁185-220。
鄧正來(2006a),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研究。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474-507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b),台灣“市民社會”語式的研究。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427-457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c),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載於鄧正來、J. C. Alexander (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增訂版) (88-107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鄭冠榮(2007),慈濟功德會與女性社會參與-以臺北地區女性委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應台(2000),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載於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下) (155-158頁)。台北:時報出版社。
蔡英文(1999),公民德性、市民社會與主權國家:現代市民社會論述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10期,頁83-112。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Frankfort-Nachmias, Chava原著)。台北:韋伯文化。
錢永祥(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ㄧ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載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11-146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賴家陽(2002),慈濟志業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海生(譯)(2000),公民社會及其未來(薩爾瓦多‧吉內爾著,1995)。載於何增科(編),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 (151-179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蕭新煌、孫志慧(2000),台灣非營利部門的未來。載於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481-495頁)。台北:巨流出版社。
盧蕙馨(2002),慈濟志工行善的人情脈絡。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1期,頁31-67。
鍾京佑(2003),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18期,頁23-51。
戴愛蓮(2005)。女性在慈濟。人籟論辨月刊,第42期,頁42-51。
證嚴法師(1991a)。信實人生,成就功德。慈濟月刊,第292期,頁10-18。
(1991b)。誠正功德--幸福人生系列講座四月十七日上人於台南文化中心開示。慈濟月刊,第292期,頁19-29。
(1994)。萬里之路,始於初步;立下大願、發下大心,事必成就。慈濟月刊,第330期,頁31-32。
(1995a)。發揮人生使用權為人群付出,得到人生智慧的增長。慈濟月刊,第338期,頁11-12。
(1995b)。做人的目標是「為人群謀幸福」。慈濟月刊,第343期,頁11-12。
(1995c)。淨心法寶--戒、定、慧。慈濟月刊,第347期,頁1。
(1995d)。慈悲濟世無量義--慈濟精神的「原點」。慈濟月刊,第348期,頁4-6。
(1996)。用感恩心展現大愛--天下雜誌專訪證嚴上人。慈濟月刊,第360期,頁76-79。
(1997a)。衲履足跡一九九七年二月九日。慈濟月刊,第364期,頁16-17。
(1997b)。期待回復溫馨鄉親情。慈濟月刊,第365期,頁4-5。
(1999)。慧命的養分。慈濟月刊,第390期,頁82-83。
(2000a)。踏出愛的足跡。慈濟月刊,第399期,頁80-82。
(2000b)。君子如水。慈濟月刊,第401期,頁107-110。
(2001)。寧靜的心,廣闊的愛。慈濟月刊,第421期,頁109-111。
(2002a)。「珍惜」生命。慈濟月刊,第430期,頁112-114。
(2002b)。光明在望。慈濟月刊,第433期,頁117-118。
(2004a)。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慈濟月刊,第446期,頁6-9。
(2004b)。人間珍寶。慈濟月刊,第446期,頁96-98。
(2004c)。以愛為寶。慈濟月刊,第448期,頁1。
(2004d)。慈濟之寶。慈濟月刊,第448期,頁138-139。
(2004e)。我的心願,我的期待。慈濟月刊,第451期,頁108-110。
(2004f)。簡單就是智慧。慈濟月刊,第451期,頁134-137。
(2005a)。顯微鏡下的檢視。慈濟月刊,第463期,頁158-160。
(2005b)。善的和風,輕拂大地。慈濟月刊,第465期,頁6-9。
(2005c)。智慧之家。慈濟月刊,第468期,頁102-104。
(2005d)。無常中,永恆的價值。慈濟月刊,第468期,頁107-111。
(2005e)。去私我,成就大我。慈濟月刊,第469期,頁88-90。
(2006a)。有他、有你、有我。慈濟月刊,第472期,頁109-111。
(2006b)。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慈濟月刊,第481期,頁131-132。
(2007)。磨而「合」。慈濟月刊,第488期,頁111-113。
(2008a),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8b)。轉心境,苦日子歡喜過。慈濟月刊,第495期,頁122-124。
顧忠華(1999),公民社會的價值觀—「社會自治」的重建。發表於二十一世紀人文價值觀研討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
(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自主性與公共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期,頁145-189。
(2003),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載於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1-28頁)。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載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47-175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5),台灣公民社會的成形經驗。載於顧忠華(著),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192-223頁)。台北:左岸文化。
釋德傅(2008),導讀。載於證嚴法師,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一–九)。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釋徳凡(編)(2008),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台北:慈濟文化。

貳、西文部份
Anheier,H.K.(2004).Civil Society:Measurement,Evaluation,Policy, London: Earthscan.
(2005).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ory, management, policy, London ;Routledge,New York.
Cohen, J. L. & Arato, A.(1992) .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Fraser, Nancy (1992).“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alhoun, Craig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pp. 109-142).Cambridge: MIT Press.
Foley, W.M. & Edwards , B. (1996). The Paradox of Civil Society. Journal of Democracy, 7(3): 38-52.
Habermas, J. (1992).“Further Reflections on the Public Sphere.” In Calhoun, Craig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pp. 421-461).Cambridge: MIT Press.
Hamilton,L.(2003).”Civil Society:Critique and Alternative”. In Laxer,G.& Halperin,S (Ed.),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its limits. (pp. 63-81).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Najam, A.(2000).“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Cooperation,Confrontation,Complementarity,and Co-optation”.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0(4): 375-396.
Salvador, Giner(1995).” Civil Society and its Future”. In A. Hall (Ed.), Civil Society: Theory,History, Comparison. (pp. 301-325).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aylor, Charles (2004).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US: Duke Univ Pr.
Van Til,Jon.(2000).Growing civil society:from nonprofit sector to third spac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alzer, Michael(1995).”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In M. Walzer(Ed.),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pp.7-27). Oxford: Berghahn.
Weller, Robert P. (1999). Alternate civilities : democrac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US : Westview Press.
(2005). Introduction:civil institutions and the state. In Weller, Robert (Ed.), Civil life,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Asia : organizing between family and state. (pp. 1-19).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Woldring, Henk E. S. (1998).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Alexis de Tocqueville Voluntas, 9(4): 363-37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