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220.101)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18: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鄒姝瑜
研究生(外文):Shu-Yu Tsou
論文名稱:探討Facebook遊戲使用者在人際互動關係上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Facebook gamers at 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鄭承昌鄭承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Chang J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所)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5
中文關鍵詞:Facebook遊戲社會交換人際互動
外文關鍵詞:Facebook gamesocial exchange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4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國內Facebook遊戲使用現況,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Facebook遊戲使用者在需求、社會交換、互動模式的關係。本研究採用自編「Facebook遊戲使用者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Facebook遊戲使用者作為研究對象,採滾雪球方式收集得523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所得資料則以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Facebook遊戲使用者;(一)女生、年齡13~30歲及學生居多;(二)常玩個數2~3個、每天遊戲時間以少於1小時為最多;(三)女生常玩個數及每天遊戲時間多於男生,且女生較會在遊戲中幫助朋友,男生則容易有比較心態;(四)13~18歲使用者在加入年資、每天遊戲時間較短,且在遊戲中較易有對立與比較心態;(五)13~18歲使用者偏好可以拿取產物、較簡單、中文版的遊戲;(六)加入年資、每天遊戲時間越長及常玩個數越多,則對朋友及領導需求、社會交換上有顯著成長;(七)喜愛不同Facebook遊戲中,博益類遊戲在人際互動上是沒有差異的;(八)相信且主動幫助朋友的使用者,朋友數較多且有較高的參與感;(九)在Facebook遊戲裡,不均衡的分配易產生對立與比較心態;(十)Facebook遊戲較不願意主動幫助朋友的使用者比較心態也較高。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a range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Social Needs and Social Exchange among active Facebook gamers.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collect 523 valid data with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ANOVA,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the majority of Facebook gamers are female, students, and age 13 to 30; 2) Facebook gamers are usually playing 2 or 3 different games, and most of them spend less than 1 hour everyday; 3) Comparing the behavior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gamers, females play Facebook games more often and spend more time than males do; while playing Facebook games, females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help friends than are males, and 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competitive mentality than are females; 4) 13 to 18 years old gamers obtain less seniority, spend less time on Facebook games everyday, and have more competitive mentality in games than other gamers do; 5) 13 to 18 years old gamers prefer easy, treasure taking, Chinese interface games; 6) Gamers with high seniority, more time spent on the Facebook games everyday, and playing more games regularly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Growth of Friend Needs, Control Needs, and Social Exchange than others do; 7) Gamers who play Gamble and Puzzle game obtain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o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than do other gamers; 8) If Facebook gamers trust and voluntarily help their friends, they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s do on Friends and High Participation; 9) Uneven distribution among gamers is easier to invoke Competitive Mentality and Conflict in Facebook games; 10) If Facebook gamers don't want to voluntarily help their friends, they significantly obtain higher score on Competitive Mentality.
謝 誌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問題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網路遊戲分類與特性 8
第二節 人際互動相關理論之探討 21
第三節 網路遊戲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Facebook遊戲使用者各變項之現況分析 6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Facebook遊戲使用者對Facebook遊戲使用特性之差異情形 7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Facebook遊戲使用者在需求層面、社會交換層面、互動模式層面之差異情形 120
第四節 Facebook遊戲使用者遊戲特性在需求層面、社會交換層面、互動模式層面之差異情形 131
第五節 需求層面、社會交換層面、互動模式層面之相關分析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結論 155
第二節 建議 160
參考文獻 162
附錄一 Facebook遊戲使用者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168
附錄二 Facebook遊戲使用者調查問卷 172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空大。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之影響。輔仁大學心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靜平(2007)。虛擬與實體麻將之社交功能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桃園。
朱淑娟(2002)。剝開遊戲橘子。台北:高富。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宋林飛(2003)。社會學理論。台北:五南。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
李家宜、曾柔鳴、黃財尉(2007)。從線上寵物遊戲探討兒童對父母角色認同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1-14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宇玲(2008)。線上遊戲的批判媒體識讀:台北縣國小寒假電腦營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80, 53-82。
林娟娟、蘇政泓(2007)。社群經營與線上遊戲參與動機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5(1),31-54。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1日取自:http://academic-journals.org/EC/v5n1-2007-spring/ECSv5n1p2.pdf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林鉦棽(1996)。組織公正、信任、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換理論之觀點。管理科學學報,13(3),391-415。
林榮遠譯,Georg Simmel著(2002)。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北京市:華夏出版社。
施文玲(2006)。社會交換理論之評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檢索日期:2009年11月21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77.htm
柯舜智(2004)。虛擬空間,真實經驗:青少年與線上遊戲的互動意涵。玄奘資訊傳播學報,1,1-27。
胡家濱(2009)。臺南縣國小學童玩網路遊戲與網路人際關係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范熾文(2001)。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孫秀英(2001)。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孫思源(2001)。由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資訊系統委外合夥關係之影響因素。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合著(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雅惠,方文昌(2003)。線上遊戲的網路外部性與套牢效果之研究。2003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4,1915-1925。
張月瓊(2008)。青少年網路人際關係之探究。教師天地,156,76-79。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張智超、虞孝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e軍突起。台北:聯經出版社。
梁德馨(2009)。九十八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狀況調查。台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許晉龍(2004)。線上遊戲使用者行為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秉璋(1985)。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台北:空大。
部落格行銷(2009)。Facebook轉型[流行文化]不用就落伍啦。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bloggerads.net/AdsPortal/BlogTell/8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創市際(2009)。趨勢報告:Facebook台灣用戶 67% 愛玩遊戲。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sheeee.com/sheee/60/n-368760.html
創市際(2010)。趨勢報告:線上遊戲男女偏好大不同。檢索日期:2010年05月30日,取自:http://www.sheeee.com/sheee/89/n-405789.html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台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皓傑(2002)。線上社區資訊共享與交換行為之研究:以MP3論壇網站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B4。
楊慕慈(199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禾楓出版。
詹火生(1993)。認識社會學。台北:正中書局。
資策會FIND(2009)。2009年美國各年齡層社群網站使用偏好:年輕人愛MySpace 銀髮族喜歡Facebook。檢索日期:2009年08月2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556
廖玟綾(2008)。國中生線上遊戲經驗與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萬華區國中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彗君(2007)。影響線上虛擬社群個人參與時間的因素探討:人際吸引與人際影響的角色。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維基百科(2009)。Facebook。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維基百科(2009)。馬斯洛。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6%AC%E6%96%AF%E6%B4%9B
維基百科(2009)。網路遊戲。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網路遊戲#.E7.89.B9.E6.80.A7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文輝(1989)。社會學理論(六版)。台北:三民。
蔡文輝(2003)。社會學 (五版三刷)。台北:三民。
蔡銘津(2005)。如何導正學生使用電腦。研習資訊,22(1),73-77。
蔡繼正(2008)。社會網路服務網站的利益—以Facebook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鄭佩芬編著(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駱少康、李曜辰(2006)。線上遊戲角色之外貌與社會地位對線上人際吸引力之影響。TBI 2006台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29-58。
臉書基地(2009)。Facebook遊戲分類。檢索日期:2009年10月30日,取自:http://Facebook.zone.gamebase.com.tw/zone/Facebook/
謝子樵(2009)。2009台灣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分析。檢索日期:2010年05月24日,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667
二、西文部分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wite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267-29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lau, P.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Muise, A., Christofides, E., & Desmarais, S. (2009).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ever wanted: does Facebook bring out the green-eyed monster of jealousy?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 12(4), 441-444.
Dwyer, C., Hiltz, S. & Roxanne, H. (2007), “Trust and privacy concer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and My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een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Keystone, Colorado.
CheckFacebook is a demographic website for facebook user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Google Trends is a demographic website for websites
(http://trends.google.com/websites?q=Facebook.com%2Cwww.wretch.cc%2Cplurk.com&geo=TW&date=all&sort=).
Hewitt, A., & Forte, A. (2006). Crossing boundaries: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student/faculty relationships on the Facebook. Poster presented at CSCW Banff Alberta.
Jansz, J. (2005). The emotional appeal of violent video games for adolescent males. Communication Theory, 15(3): 215-241.
Morgan, R. M. & Hunt, S. D. (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58(3), 20-38.
Roloff, M. E. (198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Cocial Exchange Approa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Valenzuela, S., Park, N., Kee, K. F. (2008). Lessons from Facebook: 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apital. Submitted to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nline Journalism Austin, Texas.
Williams, D. (2006). Virtual cultivation: Online worlds, offlin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6, 69-8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