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54.144.95.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8: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奎佑
研究生(外文):Lin, Kuei-yu
論文名稱:臺北捷運性騷擾之研究─聚焦於被害者反應、群眾疏離感及環境因素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Taipei MRT:focus on victim response, alie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指導教授:鄭瑞隆鄭瑞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 Jui-lung
口試委員:陳慈幸鄭瑞隆施慧玲
口試日期:2011-05-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4
中文關鍵詞:環境因素疏離感被害者臺北捷運性騷擾
外文關鍵詞:sexual harassmentTaipei MRTvictimalienation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3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性騷擾廣泛發生在各種場域當中,其中也包括台北捷運(含車廂及捷運站)之性騷擾,本文為對此方面之議題進行深入探究,遂著手進行此研究。本文採立意取樣,透過541份篩選問卷,找尋到八位自願受訪的18至39歲,並曾於臺北捷運遭受性騷擾之女性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50分鐘半結構式的個別訪談,並以詮釋現象學的觀點對質性訪談資料進行分析,來探究捷運性騷擾事件之被害者反應、群眾疏離感及環境因素。

本研究歸納出四個主題:(1)臺北捷運現狼蹤,蒐證不易根絕難:捷運性騷擾型態包括摸臀、摸腰、摸大腿、身體摩擦、暴露性器;多發生在擁擠或混亂的情境,多數加害者逍遙法外,被害者對性騷擾的蒐證困難深感無奈,且認為加害者會重複再犯。(2)隱忍逃離認倒楣,雖受辱但未求助:被害者常以隱忍或逃離因應,積極蒐證報警者僅有一位;多無後續處理,未通報官方主要覺得沒有用或對無法信任;內心感受包括不舒服、害怕、不知所措等,當下常因缺乏勇氣、不嚴重、反應不及而未求助。(3)熙熙攘攘無人察,疏離冷漠必有因:被害者均為獨自一人,周遭群眾多半未意識到事件發生,主要是人際的疏離冷漠導致群眾不會留意身旁的人,被害者對此表示感慨;被害者認為群眾冷漠的原因包括不知如何給予幫助、不想多管閒事;疏離感會影響被害者求助意願。(4)環境左右性騷擾:性騷擾常發生在公車、捷運,因為具有掩護性、交通方便、對象多等特性;捷運被提出的缺失包括擁擠、人員配置不當、緊急鈴宣導不足等,且擁擠空間可能使性騷擾更為嚴重;夜間婦女候車區普遍被認為無實際效用;監視器的看法則較兩極,除了有正面效果外也被提出容易有監控死角。

研究建議:(1)重新省思捷運官方人員配置及積極度;(2)應加強緊急鈴及婦女候車區使用上之宣導;(3)檢視監視器分佈並考量監控死角之消除;(4)提高性騷擾案件定罪率;(5)設法減少群眾疏離感;(6)對性騷擾行為人應以病態觀點加以評估處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五節 研究價值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相關理論基礎 14
第二節 性騷擾之相關文獻 19
第三節 被害者反應之相關文獻 53
第四節 群眾疏離感之相關文獻 60
第五節 環境因素之相關文獻 7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6
第一節 詮釋現象學與方法論 76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80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倫理 82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實地 8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88
第六節 可信度檢證 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4
第一節 臺北捷運現狼蹤,蒐證不易根絕難 94
第二節 隱忍逃離認倒楣,雖受辱,未求助 116
第三節 熙熙攘攘無人察,疏離冷漠必有因 132
第四節 環境左右性騷擾,水載舟,亦覆舟 143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4
第一節 結論 164
第二節 建議 167 17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71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173

參考文獻 174
壹、中文部分: 174
貳、外文部分: 180
參、網路資源: 183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8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86
附錄三 篩選表 188
附錄四 實地札記 189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回饋函 197
附錄六 本文分類之性騷擾碩博士論文 199






表次

表1-1-1 2010年臺北捷運性騷擾、妨害秘密案件統計表………………………2
表1-4-1 捷運性騷擾之型態及觸犯法條…………………………………………10
表2-2-1 一般妨害風化罪被害人年齡與性別統計………………………………39
表2-2-2 98年度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表……………………………………39
表2-2-3 迷惑防止條例之違反狀況………………………………………………45
表2-2-4 臺北、日本、香港捷運性騷擾申訴案量之比較………………………46
表2-2-5 2007至2010年臺北捷運性騷擾、妨害秘密案件統計表……………46
表3-1-1 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之比較……………………………………………77
表3-4-1 541份篩選表填寫結果…………………………………………………85
表3-4-2 研究實地簡介……………………………………………………………87
表3-5-1 逐字稿分析範本…………………………………………………………91
表4-1-1 八位個案資料及相關經驗整理…………………………………………95

圖次

圖1-4-1 臺北捷運路線……………………………………………………………8
圖2-1-1 日常活動理論:三個因素的聚合………………………………………16
圖2-2-1 陳若璋的性騷擾分類……………………………………………………26
圖2-2-2 黃富源的性騷擾分類……………………………………………………28
圖2-2-3 本文的性騷擾分類………………………………………………………29
圖2-2-4 2007年大眾運輸工具性騷擾新聞分析─發生地點(共46件)…………47
圖2-2-5 2007年大眾運輸工具性騷擾新聞分析─加害形式(共52件)…………48
圖2-4-1 時間緊迫程度對助人行為的影響………………………………………66
圖2-4-2 旁觀者數量對助人行為的影……………………………………………67
圖2-4-3 「喚起:代價─酬賞模式」………………………………………………69
圖2-4-4 旁觀者介入的五步驟決策歷……………………………………………70
圖3-2-1 研究流程圖………………………………………………………………81
圖3-5-1 主題分析的概念架構─詮釋循環………………………………………8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ㄧ、專書:
內政部統計處(編輯)(2007)。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2006)。Sharon S. Brehm, Saul Kassin, Steven
Fein著。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2003)。DSM-I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北:合記圖
書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年)。Patton, M.Q.著。質性研究與評鑑。臺北:桂冠。
林天德(2003)。變態心理學。臺北:心理。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
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
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高雄:巨流。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2006)。社會研究一本通。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胡興梅(2001)。兩性問題。臺北:三民。
孫武彥(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心理與行為研究。臺北:文京。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Manen, M.V.(著)。探究生活經驗。濤石:
臺灣嘉義。
清大小紅帽工作群(1998)。校園反性騷擾行動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
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2007)。John D. DeLamater, Daniel J.
Myers著。社會心理學。臺北:心理。
章英華(譯)(1999)。Allen J. Kimmel(著)。應用性社會研究的倫理與價值。臺
北:弘智文化。
章英華(2010)。都市化、城鄉關係與社區。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
與臺灣社會(頁389-416)。高雄:巨流。
陳若璋(1994,4月)。大學生性騷擾、侵害經驗特性之研究報告。論文發表於臺
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系主辦之性犯罪防治學術研討
會,頁1-36。
陳月娥(2008)。社會學。臺北:千華。
陳皎眉、黃富源(1999)。檢視校園性騷擾事件與輔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教育
部。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
畢恆達(1999)。性別與空間。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
現(頁35-62)。臺北:心理。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高雄:巨流。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
游恆山(譯)(2008)。James N. Butcher, Susan Mineka & Jill M. Hooley著。變態心理
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正鵠、楊瑞珠(1998)。青少年對「性騷擾」的態度與看法。教育部輔導工作六
年計劃研究報告。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黃富源(2000)。我國婦女人身安全政策的回顧與前瞻。載於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
委員會(主編),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77-88)。臺北:婦女權益促
進發展基金會。
黃富源、張平吾(2008)。被害者學新論。臺北:三民。
黃囇莉(2007)。是情趣?還是性騷擾?─談性騷擾的理念與迷失。載於何佩瑩(主
編),性別研究簡單說1(頁19-60)。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性別平等委員
會。
焦興鎧(2000)。我國建構員工工作場所性騷擾申訴制度之芻議。載於行政院婦女
權益促進委員會(主編),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145-165)。臺北:婦
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焦興鎧(2003)。性騷擾爭議新論。臺北:元照文化。
楊士隆(2007)。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臺北捷運公司(2010b)。臺北捷運公司2009年報。臺北:臺北捷運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2009)。犯罪學。臺北:五南。
劉俊麟(1996)。情色法檔案。臺北:書泉出版社。
羅燦煐(1999)。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
社會、建構(頁57-100)。臺北:心理。
羅燦煐(2000)。性騷擾受害人的申訴困境與因應芻議。載於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
委員會(主編),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129-144)。臺北:婦女權益促
進發展基金會。

二、期刊:
王淑芬(1997)。婦女與公共空間─公車上的性騷擾。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4,
276-281。
王麗容(2010)。性騷擾的實證意涵與形成因素之分析。醫療品質雜誌,4(3),68-72。
王麗容(1999)。當前校園性騷擾和性侵害本質探討:一個質化研究的分析。社會
工作學刊,5,37-62。
杜凡(2007)。論道德冷漠及其糾正。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93-97。
佚名(2006)。驚惶猶存,走出迷暗─以一個校園性騷擾案件的受害人身分敘事。
婦研縱橫,73,83-87。
李淑菁(2010)。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
130,120-129。
吳瑾嫣、唐筱雯、程衛東、鄭敏慧、陳勃如、王甄妤等(1997)。都市
婦女人身安全空間設計準則。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4,1-74。
邢艷芬(2007)。性騷擾本質界定─侵權視野下的性騷擾。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
版),7(4),25-29。
林文香、夏萍絗(1999)。護病互動中的性騷擾。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1),31-55。
林玥秀、黃毓伶(2001)。學生在餐廳實習時遭受性騷擾問題之研究。觀光研究學
報,7(2),55-74。
林玥秀(2005)。我國高職餐飲科學生實習期間遭受性騷擾問題之探究。觀光研究
學報,11(2),135-163。
林玥秀、蕭靜芬(2007)。國際觀光旅館餐廳外場員工遭受性騷擾狀況與其對防制
性騷擾措施認知之探討。臺灣觀光學報,4,1-25。
林秀美、陳陹阝堃、莊世杰(2006)。護理人員在職場遭遇性騷擾之研究。中華職
業醫學雜誌,13(1),21-28。
邱雅莉(1993)。探討大學男女生對性騷擾的認知與態度。市師科學教育季刊,15,
42-57。
金宜蓁、涂懿美(譯)(1999)。Jose Neil Cabaro Garcia著。此「敗德」非彼「敗德」:
校園性騷擾與(同性戀)情慾標記。性/別研究,第五、六期合刊《性侵害、
性騷擾之性解放》專號,208-227。
胡書原、陳慈幸、王聖豪(2010)。露陰癖的二個重要概念釐清:公然猥褻強制治
療與之性侵害防治法第二條法律修正建議。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
6(1),105-134。
徐子惠、許義忠(2009)。空服員生理及心理健康之研究:1983~2009。運動與遊
憩研究,4(2),124-139。
唐祖湘(2002)。職場性騷擾最新調查報告出爐─上班族小心,色狼就在妳身邊!。
商業時代,103,28-29。
夏萍絗、林文香(2001)。護生對病患性騷擾之態度與因應策略研究。公共衛生,
28(1),61-75。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
16,225-285。
高鳳仙(2008)。論刑法之「強制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之「性觸摸罪」。臺灣
法學雜誌,118,39-52。
高德勝(2009)。道德冷漠與道德教育。教育學報,5(3),76-83。
陳宇平、唐子俊(1998)。某大專護理科女生性行為與性騷擾經驗之前驅研究。臺
灣性學學刊,4(1),28-45。
陳若璋(1995)。性傷害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之研究(二)。臺灣性學學刊,1(2),
58-69。
陳祖輝(2005)。女性護理人員職場性騷擾經驗與因應態度之初探研究。警專學
報,3(6),153-180。
陳素秋(2009)。女性主義轉移法律公、私界線之實踐:臺灣的性騷擾立法探究。
臺灣社會研究,76,7-55。
陳慈幸(2000)。有關日本社會中所存在的「性騷擾」問題。刑事法雜誌,44(3),
125-140。
畢恆達(1995)。婦女與都市公共空間安全─文獻回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
1,69-83。
畢恆達(1996)。女廁風波。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3,90-91。
畢恆達(1997)。車上有狼!公車上的性騷擾。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4,282-285。
畢恆達、黃囇莉(2002)。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
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91-139。
畢恆達、彭渰雯(2008)。保護?矯正?排除?女性專用車廂的性別意涵。女學學
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5,89-125。
張錦麗(1999)。性騷擾對被害人之傷害及防治之道。社區發展季刊,86,216-225。
張樹倫(2007)。如何防治惱人的性騷擾。師友月刊,481,1-6。
開一心、謝棋楠(2010)。體育空間對體育人員的象徵權力與我國體育院校性騷擾
防治規範。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9,147-168。
程衛東(1997)。空間、性暴力與社會控制:女性犯罪受害恐懼的地理學與
女性主義分析的整合。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4,100-115。
黃貞裕、吳娟娟、駱俊宏(2007)。高中職女學生性騷擾知覺、性騷擾態度與因應
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教育學術彙刊,1,87-111。
黃淑英、晏涵文(2004)。臺北市某國中學生性騷擾現況及防治教育需求。臺灣性
學學刊,10(1),13-34。
黃貴年(2007)。性騷擾/性侵害防治教育─我的身體,我的自主。中正高工學報,
6,41-57。
黃嘉韻(2003)。妳(你)相不相信我。婦研縱橫,66,1-5。
焦興鎧(2007)。我國校園性騷擾防治機制之建構─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條文之剖
析。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2,41-90。
焦興鎧(2009)。工作場所性騷擾爭議之預防及處理:臺灣之經驗。臺灣勞動評論,
1(2),145-155。
曾孆瑾(2007)。由性騷擾防治法實施看性騷擾事件之處理與態度。社區發展季
刊,116,175-192。
溫蓓章(1995)。交通行為的性別差異:萬芳社區個案的初步分析。性別與空間研
究室通訊,1,96-116。
楊聰財、魏兆玟(2009)。性騷擾防治法實施後之職場相關文獻分析。亞洲家庭暴
力與性侵害期刊,5(2),195-204。
萬瓊華(2006)。以社會性別視角透析女大學生遭遇性騷擾。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18(4),20-24。
趙淑員、徐瑩媺、劉杏元、吳秋燕、陳曉容(2004)。護生於實習場所遭受性騷擾
經驗探討。長庚科技學刊,3,89-104。
劉嘉蕙、江承曉(2007)。以「社會情境─性互動」架構分析大學女生遭受性騷擾
之主觀知覺模式。嘉南學報,36,509-525。
盧映潔(2009)。強制猥褻與性騷擾「傻傻分不清」?─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第
五次決議。月旦法學,171,215-228。
蕭昭君(2005)。三個職場對於性騷擾議題的反應。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78-88。
謝志龍(2007)。探究我國國中少年性犯罪被害之原因─從日常活動與防衛空間的
理論思考。犯罪學期刊,10(1),17-54。
羅燦煐(2002)。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臺灣社會研
究季刊,46,193-249。

三、碩博士論文:
甘安展(2007)。捷運高運量列車乘客擁擠知覺之研究─以捷運淡水線為例。國立
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陳家琳(2008)。交通部所屬工程機關員工工作場所性騷擾經驗、認知與回應。國
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青少年同儕性騷擾: 影響性騷擾界定、態度之相關性探究。國立
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睿娟(2007)。女性空服員遭遇性騷擾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月(2008)。臺北縣新店市國民中學校園性騷擾構念。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井瑜(2004)。國中階段生師性騷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
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婉瑜(2007)。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職場性騷擾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
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靜芬(2006)。餐飲職場性騷擾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
以國際觀光飯店餐飲外場員工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謝孟璇(2007)。我國女警遭遇工作場所性騷擾經驗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靜紅(2009)。臺北捷運系統民眾犯罪恐懼感之研究─以環境犯罪學理論為觀
點。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外文部分:

Celik, Y., & Celik, S. S.(2006).Sexual harassment against nurses in Turkey.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9(2),200-206.

Chaudhuri, P.(2007).Experiences of sexual harassment of women health
workers in four hospitals in Kolkata, India. 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 ,
15(30), 221–229.

Cummings, K. M., & Armenta, M.(2002).Penalties for peer sexual harassment
in an academic context: The influence of harasser gender, participant
gender, severity of harass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bystanders. Sex Roles,
47( 5/6),273-280.

DeSouza, E. R., & Cerqueira, E.(2009).From the kitchen to the bedroom:
Frequency r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sexual harassment among female
domestic workers in Brazil.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4(8),
1264-1284.

Espinoza, C.B., & Cunningham, G. B.(2010a).Bystanders’ reactions to sexual
harassment. Sex Roles,63,201–213.

Espinoza, C.B., & Cunningham, G.B.(2010b). Factors Affecting Bystanders'
Decision to Intervene in Sexual Harassment.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1(1), 84-85.

Fitzgerald, L. F., Shullman, S. L., Bailey, N., Richards, M., Swecker, J., Gold,
Y., Ormerod, M., & Weitzman ,J.(1988). The incidence and dimensions
sexual harassment in academia and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32 , 152-175.

Gelfand, M. J., Fitzgerald, L. F., & Drasgew, F.(1995). The structure of sexual
harassment: A confirmatory analysis across cultures and setting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47 , 164-177.

Gruber, J. E. (1992). A typology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sexual
harassment: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 for the 1990s. Sex Roles,
26(11/12), 447-464.

Hibino, Y., Ogino, K., & Inagaki M.(2006).Sexual harassment of female nurses
by patients in Japan.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8(4), 400-405.

Hitlan, R.T., Schneider,K.T., & Walsh,B.M.(2006). Upsetting behavior:
Reactions to personal and bystander sexual harassment experiences.Sex
Roles, 55, 187-195.

Kelley, M.L., Parsons, E.B.(2000).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1990s: A
university-wide survey of female faculty, administrators, staff, and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1(5), 548-568.

Langstrom, N.(2010). The DSM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xhibitionism,
Voyeurism,and Frotteurism. Arch Sex Behav, 39,317–324.

Langstrom, N., & Seto,M.C.(2006).Exhibitionistic and voyeuristic behavior in
a Swedish national population survey.Arch Sex Behav,35 , 427–435.


Lenton, R., Smith, M.D., McMaster, J.F., & Morra, N.(1999).Sexual
harassment in public places: Experiences of Canadian women.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Revue, 36(4), 517-540.

Marsh, J., Patel, S., Gelaye, B., Goshu, M., Worku, A., & Williams, M. A. et
al.(2009).Prevalence of workplace abuse and sexual harassment among
female faculty and staff. J Occup Health,51,314-322.

Mkono, M.(2010).Zimbabwean hospital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hote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9,729–735.

Parish, W. L., Das, A., & Laumann, E. O.(2006).Sexual harassment of women
in urban china. Arch Sex Behav ,35,411–425.

Petersen, J. L., & Hyde, J. S.(2009).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peer sexual
harassment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32,
1173-1188.

Schell, B. H.(2003).The prevalence of sexual harassment, stalking, and false
victimization syndrome (FVS) cases and rela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in a cross-section of Canadian companies from
January 1995 through January 2000.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8(6),351-361.

Siegel, L. J. (2009).Criminology. (10th ed.). Belmont, CA: Thomson/Wadsworth.

Smirles, K. E.(2004).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in cases of sexual
harassment: 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2), 342-365.

Tang, C. S., Yik, M. S. M., Cheung, F. M. C., Choi, P. K., & Au, K. C.(1996).
Sexual harassment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5(2),201-215.

Tester, G.(2008).An intersectional analysi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housing.
Gender & Society, 22(3), 349-366.

Yoon, E., Funk, R. S., & Kropf, N. P.(2010).Sexual harassment experience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among a diverse sample of college
women. Affilia: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 25(1), 8-18.

陳慈幸(2010)。迷惑防止条例の違反。未發表手稿。

參、網路資源:

今日新聞網(2009)。捷運內湖線車廂窄,恐釀性騷擾?2010年9月19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9/05/04/91-2445886.htm
內政部戶政司(2010)。戶籍人口統計月報。2010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_01_02.html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0)。98年度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
表。2010年9月15日,取自:
http://dspc.moi.gov.tw/public/Attachment/07515181971.xls
內政部警政署(2009)。警察機關防治性暴力工作概況。2010年9月15日,取自:
http://www.cib.gov.tw/CibSystem/Magazine/File/A/0000000574.pdf
內政部警政署(2010)。妨害風化罪被害人性別統計。2010年9月15日,取自: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public/Attachment/f12716591735
39.pdf
法治時報社(2010)。日本平民參審之借鏡─從日本電車痴漢案談法官的專斷性。
2010年11月2日,取自:
http://blog.yam.com/lawpaper/article/28854070

柏泓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05)。捷運路線族群分析。2010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omniad.com.tw/study/study-mrt2.htm
香港中文大學(2002)。「香港大專院校性騷擾」調查結果。2010年10月5日,
取自:
http://www.cuhk.edu.hk/ipro/020813.htm
現代婦女基金會(2008)。2010年9月19日,取自:
http://www.38.org.tw/Page_Show.asp?Page_ID=529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捷運警察隊(2010)。捷運系統性騷擾、妨害秘密案件統計。2010
年9月15日,取自:
http://rtd.tcpd.gov.tw/ct.asp?xItem=161280&ctNode=8139&mp=108171
臺北捷運公司(2010a)。旅運量。2010年9月18日,取自:
http://www.trtc.com.tw/ct.asp?xItem=1058535&CtNode=24549&mp=122031
勵馨基金會(2005)。拒絕鹹豬手有「法」寶。2010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goh.org.tw/resources/e-news%5C2005%5C01%5C262-0114.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羅燦煐(2002)。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臺灣社會研
2. 謝志龍(2007)。探究我國國中少年性犯罪被害之原因─從日常活動與防衛空間的
3. 蕭昭君(2005)。三個職場對於性騷擾議題的反應。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78-88。
4. 盧映潔(2009)。強制猥褻與性騷擾「傻傻分不清」?─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第
5. 楊聰財、魏兆玟(2009)。性騷擾防治法實施後之職場相關文獻分析。亞洲家庭暴
6. 溫蓓章(1995)。交通行為的性別差異:萬芳社區個案的初步分析。性別與空間研
7. 曾孆瑾(2007)。由性騷擾防治法實施看性騷擾事件之處理與態度。社區發展季
8. 焦興鎧(2007)。我國校園性騷擾防治機制之建構─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條文之剖
9. 黃貴年(2007)。性騷擾/性侵害防治教育─我的身體,我的自主。中正高工學報,
10. 張樹倫(2007)。如何防治惱人的性騷擾。師友月刊,481,1-6。
11. 黃淑英、晏涵文(2004)。臺北市某國中學生性騷擾現況及防治教育需求。臺灣性
12. 張錦麗(1999)。性騷擾對被害人之傷害及防治之道。社區發展季刊,86,216-225。
13. 畢恆達(1997)。車上有狼!公車上的性騷擾。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4,282-285。
14. 畢恆達(1995)。婦女與都市公共空間安全─文獻回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
15. 陳慈幸(2000)。有關日本社會中所存在的「性騷擾」問題。刑事法雜誌,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