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彩鸝(2011年5月15日)。課稅後老師減課自己上,領鐘點變相加薪。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王國浩(2009)。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江鴻鈞(1995)。臺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2010)。中小學教師工作時數與憂鬱的關係:主觀幸福感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42(2),229-252。何雪真(2002)。國立大學人事人員角色知覺、角色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立泰(2006)。臺北縣立完全中學兼職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組織承諾與工
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連成(2012)。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肇之(2009)。國小女教師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嬪嬙(2005)。國民小學事務組長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 以臺灣北部三
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麗素(2005)。桃園縣國民中小學人事人員角色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子敬(2005)。抽樣方法。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6)。結構方程模式(SEM)-精通LISREL。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市:全華。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36(3),201-219。周文賢(2004)。多變量統計分析(第二版)。臺北市:智勝。
周昌柏(2005)。桃、竹、苗四縣市教師工作滿意度現況分析。教育行政雙月刊,40,108-123。
吳秉恩(1991)。組織行為學(第二版)。臺北市:華泰。
吳清山(1998)。教育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87(1),95。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黃旭鈞(1999)。教育行政人員專業倫理準則之建構。理論與政策,50,37-54。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1980)。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國立
政治大學學報,41,61-74。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 (2000):教育組織行為(原作者:R. G. Owens)。臺北市:揚智。
林義凱(2005)。國民小學資訊組長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施春明(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范熾文(2008)。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作業參考手冊。桃園市。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101年3月15日)。府教小字第1010047188號函。
徐西森(1998)。商業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徐易男(2008)。台灣教育改革、地方自治與國民中小學行政關係之探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5,55-74。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 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1)。二00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結論暨建議事項。教育部秘書室網站。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526
教育部(2011年9月20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本。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取自HTTP://12BASIC.EDU.TW/DRAFT/PLAN/12-BE.PDF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1年11月7日)。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8
張忠祺(1998)。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張秀玉(2007)。桃竹苗四縣市公立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炳煌(2006)。德國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與影響。教育研究月刊,150,142-154。張家禎(2007)。雲林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級任教師角色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
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木金、林孟慧(2009)。日本現代教育改革對我國校長學校經營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60,24-41。陳月滿(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學校效能之研
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傳宗(2003)。國民小學總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建翔(2012年10月)。從教育績效責任觀點論學校創新經營。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5),39-47。取自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9_05_06VOL029_05_06.PDF。黃建安(2004)。國小兼組長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敏榮(2003)。高級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勝治(2001)。四成老師不快樂。時報週刊,1244,26。臺北:時報週刊雜誌
社。
黃鶴嶺(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游肇賢(2003)。國中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賈馥茗、伍振鷟、楊深坑、黃發策、謝福生編著(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
文景。
廖瑞銘 (1987)。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第七冊,475 頁。臺北市:丹青。
鄭仁忠(2004)。國民小學主任角色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潘慶輝(2012年11月6日)。校長的小革命:課稅減課強迫教育部思考的事-解決老師不願當行政的老問題。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劉怡伶(2008年5月12日)。老師悶呀!南市教師4%憂鬱指數高。大紀元新聞網站。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月香(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謝政志(2009)。國中兼任行政教師角色壓力、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謝承慶(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擔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謝麗蓉(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事務組長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簡宏江(2002)。台灣中小學校園的政治分析。育達研究叢刊,5、6,245-258。韓繼成(2002)。國民中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魏國贈(2008)。高雄縣國小教師兼任行政工作角色壓力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蘇彩玉(2011)。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貳、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ndness, and growth. NY: Free Press.
Cribbin, J. (1972). Effective managerial leadership.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Getzels, J. W., Lipham, J. M., & Campbell, R. F. (196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 Theory, research, process. NY: Harper & Row.
Hair, J. F. Jr., Black. W. C., Babin, B. J., & Anderson, R. E.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al, Inc.
Harday, M. E., & Conway, M. E. (1978). Role Theory: Perspectiv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NY: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Y: John Wiley & Sons.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Y: Random Harper.
Hoy, W. K., & Miskel , C. G. (1991) .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Kahn, R. L., Wolfe, D., Quinn, R.,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Y:Wiley.
Locke, E.A. (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 274-289.
Maslow, A. H.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 Row.
Ortqvist, D., & Wincent, J. (2006). Prominent consequences of role stress: A
meta-analytic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3(4), 399-422.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Robbins, S. P., & Judge, T. A. (200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Hall.
Smith, P., Kendall, L., & Hulin, C.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IL: Rand-McNally.
Sim, W. K. (1988).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and some associated variables in Singapo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ieans, LA.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Y: John Wiley and Sons.
Wernimont, P. F. (1972). A systems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