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1.37.12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8 16: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汪育靜
研究生(外文):Wang,Yu-Ching
論文名稱: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reschool educators’ attitude and distress of mixed-age teaching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指導教授:駱明潔駱明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o,Ming-Jae
口試委員:孫扶志蔣姿儀
口試委員(外文):Sun,Fu-ChihChiang,Tzu-Yi
口試日期:103年9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6
中文關鍵詞:教保服務人員混齡教學態度混齡教學困擾
外文關鍵詞:preschool educatorsmixed-age teaching attitude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10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現況、差異、相關與預測情形,研究者自編出「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已立案之公、私立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共發出1,000份問卷,回收788份有效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態度趨於正向,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方法」認同度最高,其次依序為「教學成效」、「教學認知」;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困擾屬於中等程度,對混齡教學的「行政支援」所感受到的困擾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專業知能」及「親師溝通」。
二、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總量表」上,會因「年齡」、「教育程度」、「幼兒園所在區域」、「課程模式」、「幼兒園性質」、「實施混齡教學的經驗」及「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上,會因「年齡」、「教育程度」、「幼兒園所在區域」、「課程模式」、「幼兒園性質」、「實施混齡教學的經驗」及「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教保服務人員的「教育程度」與「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達到中度關聯強度。
四、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的混齡教學態度及其三面向之「教學認知」、「教學方法」、「教學成效」與其總量表,與混齡教學困擾及其三面向之「專業知能」、「親師溝通」、「行政支援」與其總量表,均呈現顯著負相關;其中,在混齡教學態度之「教學方法」面向與混齡教學困擾之「專業知能」面向的關聯性為「高度負相關」。
五、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之「教育程度」、「幼兒園所在區域」、「實施混齡教學的經驗」、「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及其混齡教學態度之「教學認知」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具有預測作用。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供教保服務人員、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forecast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ttitude and distress on mixed-age teaching in central Taiwan area. The researcher had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titled “The survey on preschool educators’ attitude and distress of mixed-age teaching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The research involved 1,000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and received 788 valid feedback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etc.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Generally,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he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mixed-age teaching, and the highest degree of commitment to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which followed by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cognition of teaching.” However, these educators were often distressed by the mixed-age teaching to a medium level. In a relative order, they felt annoyed the most by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which followed by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parents.”
2. For preschool educators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feedback from “the scale of the educators’ overall attitude toward mixed-age teaching’’ would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variables such as “the age of educators,” “educational status of educators,” “location of kindergartens,” “modes of curriculum settings,” “characteristics of kindergartens,”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and “whether the clas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or is currently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or not.”
3. For the same group of educators in central area of Taiwan, feedback from “the scale of the overall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would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variables such as “the age of educators,” “educational status of educators,” “ location of kindergartens,” “modes of curriculum settings,” “characteristics of kindergartens,” “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and “whether the clas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or is currently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or not.” Among the variables, there exists a moderat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status of educators” and the aforementioned “scale of the overall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variables of the mixed-age teaching attitude, which includes the “cognition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as well as its overall scale, and the three variables of the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which includes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parent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 as well as its overall scale. Among the variables, there is a high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mixed-age teaching attitude and the “cognition of teaching” of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5. Variables such as “educational status of educators,” “location of kindergartens,”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whether the clas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or is currently implementing the mixed-age teaching or not” and the “cognition of teaching” of preschool educators’ attitude toward mixed-age teaching altogether would possess predicting effect toward the “scale of the overall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results would be able to provide future reference to preschool educator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s well as to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ors, mixed-age teaching attitude, mixed-age teaching distress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錄............................................................................................................Ⅴ
表目錄..........................................................................................................Ⅶ
圖目錄..........................................................................................................Ⅹ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混齡教學的內涵...........................................................................................13
第二節 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25
第三節 混齡教學的教學困擾.......................................................................................42
第四節 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57
第三節 研究工具.................................................................................................6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2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9
第一節 現階段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現況分析.......................................8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的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之差異分析...............................................10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的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困擾之差異分析...............................................122
第四節 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分析.....................................................144
第五節 教保服務人員之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之預測力分析.................................1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3
第一節 結論.....................................................................................................163
第二節 建議.....................................................................................................171
參考文獻.........................................................................................................175
中文.............................................................................................................175
英文.............................................................................................................182

附錄.............................................................................................................183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183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194
附錄三 預試問卷.................................................................................................199
附錄四 正式問卷.................................................................................................203
附錄五 開放式問題的整理.........................................................................................207


表 目 錄

表 2-1-1 混齡的定義...................................................................................... 16
表 2-1-2 混齡教學之實證研究.............................................................................. 20
表 2-2-1 教學態度之實證研究.............................................................................. 26
表 2-3-1 教學困擾的定義…….............................................................................. 43
表 2-3-2 教學困擾之實證研究.............................................................................. 44
表 3-2-1 預試問卷回收狀況……............................................................................ 58
表 3-2-2 中部地區公、私立教保服務人員人數統計及抽樣人數摘要表............................................ 59
表 3-2-3 正式問卷回收情形……............................................................................ 60
表 3-2-4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的背景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61
表 3-3-1 問卷審查之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名單.............................................................. 68
表 3-3-2 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70
表 3-3-3 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71
表 3-3-4 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3
表 3-3-5 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5
表 3-3-6 混齡教學態度量表及分量表之預試問卷信度分析...................................................... 76
表 3-3-7 混齡教學困擾量表及分量表之預試問卷刪題後的信度分析.............................................. 77
表 3-3-8 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題數比較明細.................................................................. 77
表 3-3-9 混齡教學態度量表正式問卷之內容明細.............................................................. 78
表 3-3-10 混齡教學困擾量表正式問卷之內容明細............................................................. 79
表 3-3-11 混齡教學態度量表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比較............................................... 80
表 3-3-12 混齡教學困擾量表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之信度分析比較............................................... 81
表 3-4-1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統計方法摘要表.............................................................. 84
表 4-1-1 混齡教學態度總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情形.......................................................... 90
表 4-1-2 混齡教學態度總量表及分量表之題項分析............................................................ 94
表 4-1-3 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及其分量表之得分情形.......................................................... 95
表 4-1-4 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及分量表之題項分析............................................................101
表 4-2-1 服務的「幼兒園性質」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103
表 4-2-2「實施混齡教學經驗」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 104
表 4-2-3 「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 105
表 4-2-4 不同「年齡」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08
表 4-2-5 不同「服務總年資」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10
表 4-2-6 不同「教育程度」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13
表 4-2-7 服務「幼兒園所在區域」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16
表 4-2-8 實施的「課程模式」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態度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19
表 4-2-9 教保服務人員之不同背景變項,在混齡教學態度總量表及其三個面向之差異一覽表....................... 121
表 4-3-1 服務的「幼兒園性質」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 123
表 4-3-2「實施混齡教學經驗」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 124
表 4-3-3 「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獨立t檢定分析............ 125
表 4-3-4 不同「年齡」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28
表 4-3-5 不同「服務總年資」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31
表 4-3-6 不同「教育程度」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35
表 4-3-7 服務「幼兒園所在區域」之不同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38
表 4-3-8 實施的「課程模式」不同之教保服務人員在混齡教學困擾量表上的ANOVA分析............................ 141
表 4-3-9 教保服務人員之不同背景變項,在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及其三個面向之差異一覽表....................... 143
表 4-4-1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之混齡教學態度與其混齡教學困擾的相關分析情形............................... 146
表 4-5-1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之「專業知能」的預測分析摘要..... 151
表 4-5-2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之「親師溝通」的預測分析摘要..... 153
表 4-5-3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之「行政支援」的預測分析摘要..... 155
表 4-5-4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總量表」的預測分析摘要......... 157
表 4-5-5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與「混齡教學態度」三面向,對於「混齡教學困擾」三面向及總量表之逐步多元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 161

圖 目 錄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56
圖 3-5-1 研究流程圖....................................................................................... 85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丁吉文(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王淑霞(2001)。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堅紅(譯)(2002)。吸收性心智(原作者:M. Montessori)。臺北市:桂冠。
王靜珠(1987)。我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展望。國教輔導,27(1),45-47。
王鴻彰(2003)。國小教師任教專長認同與學科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內政部統計處(2013)。內政統計通報。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10303.pdf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3年5月22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取自:http://ngis.nat.gov.tw/statistic/Document/pdf/102.pdf
全國教保資訊網(2013)。102學年度學前教育統計。取自:http://www.ece.moe.edu.tw/?p=1266
余紅梅(2007)。混齡教育的實踐價值與所面對的挑戰。咸寧學院學報,27(5),179-181。
李秀麗(2011)。繪本融入幼兒和平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明芳(2009)。幼稚園混齡班級中的同儕鷹架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佩勳(2011)。臺灣蒙特梭利中小學家長選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李裕光(譯)(2000)。新世紀的教育(原作者:M. Montessori)。臺北市:及幼。
吳育紅(2013)。混齡背景中幼兒異齡同伴交往的實證研究。晉中學院學報,30(1),90-93。
吳宗立、陳惠萍(2005)。國民小學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209-229。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Ⅰ。臺北市:五南。
吳玲綺(2007)。國小師生對科學探究認知及教師探究教學態度與學童探究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南成(2010)。融合班教師對實施融合教育的觀點、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縣一所小學教師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瑞巧(2006)。比較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化結果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吳蘭若(1990)。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48,42-55。
汪慧玲、沈佳生(2012)。幼兒園教師教導特殊幼兒產生的困擾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9(1),37-66。
宋畹玖(2012)。臺灣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探討長期看護保險之發展。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4),51-62。
林少雀(2005)。實施融合教育教師態度、教學困擾與教師需求之研究-以臺北縣國中小附設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秀蓉(2010)。提升教師提問技巧之行動研究-以一位混齡班幼稚園教師為例提升教師提問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怡妙(2009)。臺中縣幼稚園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態度與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書伶、蕭夏玉、萊素珠(2010)。混齡編班幼兒教師運作課程之研究。醫護科技期刊,12(3),212-222。
林莉莉(2013)。臺灣高齡化社會的可行人口發展規劃:需求層次觀點。中國地方自治,66(11),49-74。
林瑞雲(2006)。全美語音樂教學及雙語音樂教學之初探研究-以兩個混齡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璟玲、林儒君(2009)。混齡班級幼兒同儕互動之研究─以社會計量法。幼兒保育論壇,4,125-143。
林鴻瑜(譯)(2005)。蒙特梭利教育現況(原作者:J. L. Roopnarine, & J. E. Johnson)。臺北市:華騰。
林艷君(2008)。混齡幼童參與同儕師徒制閱讀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邱志鵬、謝友文(1985)。混合年齡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家政教育,9(6),58-65。
邱琡雅(1997)。把「教室」變成家─幼兒混齡編組活動的教育意義。蒙特梭利雙月刊,12,4-8。
邱琡雅(2006)。認識蒙特梭利教育。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侯天麗(1993)。當我們同在一起─從蒙氏「混齡編班」談起。國教之友,45(2),33-35。
施承宏(1996)。無年級小學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段慧瑩、陳紀萍(1998)。幼兒混齡課程探討。私立慈濟護專學報,7,165-218。
翁清課(2005)。澎湖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炳勳(譯)(1991)。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原作者:E. M. Standing)。臺北市:及幼文化。
涂金堂(2012)。量表編製與SPSS。臺北市:五南。
高德全(2013)。從少子化現象分析臺灣國民教育發展趨勢-以臺中市立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玉枝(2008)。蒙特梭利幼兒園老師之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秀枝、李啟塤(1988)。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市:千華。
陳怡全(譯)(1997)。蒙特梭利教學的新視野(原作者:P. P. Lillard)。臺北市:及幼。
陳忠傑(1999)。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陳宜瑩(2007)。角落情境中幼兒合作遊戲歷程的混齡與同齡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娟娟(1984)。學前兒童遊戲行為與社會互動-混齡與同齡編班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心理。
陳惠珍(2011)。公幼代理教師聘用機制研析。教育行政論壇,3(1),143-173 。
陳照明(2004)。國民小學體育課混齡教學面面觀。南投文教,20,66-69。
陳慶錨、陳麗如(2011)。聽覺障礙幼兒之融合教師的教學困擾與支持需求。臺東特教,34,18-23。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3)。縣市別教師數(80-102學年度)。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4075&Page=20046&Index=5&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馨方(2009)。少子化趨勢對國民小學的衝擊與因應策略-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3,47-66。
敖韻玲(1991)。幼稚園混齡編班的教學實施。國民教育,32(3-4),27-29。
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許嘉惠(2010)。臺中縣幼稚園教師對鄉土語言教學態度與師資看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郭世育(2002)。高職特殊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梁奇、彭海蕾(2008)。幼稚園混齡班教師自我效能感的調查與分析。中北大學學報,24(5),83-88。
曹湘玲(2011)。以全語文教學融入蒙特梭利語文教育之研究─以3-6歲混齡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萊素珠(1995)。混齡幼教方案下幼兒合作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曾怡寧(2003)。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淑鎔、莊麗珠(2008)。幼兒教師對創意教學態度之研究。幼教研究彙刊,1(2),151-166。
黃瑛綺(2002)。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黃瓊容(譯)(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原作者:A. Aron & E. N. Aron)。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若瑩(2009)。幼稚園教師帶領混齡班進行團體討論之幼兒語言表達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葉蓁蓁(1985)。混齡編班下幼兒友伴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楊芳美(2006)。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雙和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思偉、高新建、陳木金、魯先華、何金針、張淑姬(2006)。建構我國教師進修體系之研究。張建成(主持人),師資培育政策、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瑞琴(2008)。蒙特梭利教室中主題活動實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潘慧玲(1992)。我國兒童之遊戲行為。師大學報,37,111-131。
劉仲成(1996)。南投縣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育君(2007)。托兒所所長教學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怡君(2012)。戲劇教學運用於幼兒園混齡班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貞誼(2005)。推動搖籃的手-混齡班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品均(2011)。中部地區幼兒教師實施主題課程之信念、實踐及困境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軒銘(2008)。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專業知能、態度與教學困擾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偉哲(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專業態度與專門學科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劉慧瑛(2009)。搭起美麗的橋樑-幼兒園混齡班運用合作學習在唐詩教學團體討論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鎮宇(2011)。國中參與攜手計畫教師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研究-以新北市與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1)。臺中市100學年度公立幼稚園辦理新生入園注意事項。取自:http://www.tc.edu.tw/news/show/id/3164
賴清標(1979)。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惠玲(2010)。蒙特梭利幼兒園實施幼兒檔案評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盧美貴、黃意舒(1993)。幼稚園混齡教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1-30。
謝向棠(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定祐(1992)。環境教育的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楚瑛(1996)。幼稚園教師教室管理困擾問題調查研究。幼兒教育年刊,9,273-305。
簡楚瑛(2004)。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羅秀青(2010)。德國學齡前幼托改革政策之探討。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83-98。

二、英文
Aiken, L. R. (2002). Attitudes and related psychosocial construsts : theories,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onnie, W. (1994). Managing your multi-age classroom. Teaching Pre K-8, 25(1), 68-73.
Fogarty, R. (1993). The multiage classroom : a colle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hbe.com.au/samplepages/4285.pdf
Katz, L. G., Evangelou, D., & Hartman, J. A. (1989). The case of mixed-age group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Katz, L. G. (1995). The benefits of mixed-age grouping.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O-PS-95-8)
Kappler, E., & Roellke, C. (2002). The promise of multiage grouping. Kappa Delta Pi Record, 38(4), 165-170.
Lucille, A., F. -S. (2005). Child care teacher’s attitudes, beliefs, and knowledge regarding science and the impact on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opportunitites (Master's Thesis,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digital.library.okstate.edu/etd/umi-okstate-1262.pdf
Olaiya, E. A. (2001). Maximizing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multiage classroom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8(4), 219-224.
Paula, C. (2005). The modern multi-age classro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3(1), 54-58.
Suzanne, W. (2006). Challenge or strength? Caring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in mixed-age groups in family child care. Young Children, 61(4), 40-44.
Susan, E., Mindy, B., & Marie, H. (2009). Beyond developmentalism?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multiage group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4(4), 55-6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臺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2. 王靜珠(1987)。我國幼兒教育的現況與展望。國教輔導,27(1),45-47。
3. 吳宗立、陳惠萍(2005)。國民小學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209-229。
4. 吳蘭若(1990)。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48,42-55。
5. 邱志鵬、謝友文(1985)。混合年齡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家政教育,9(6),58-65。
6. 邱琡雅(1997)。把「教室」變成家─幼兒混齡編組活動的教育意義。蒙特梭利雙月刊,12,4-8。
7. 侯天麗(1993)。當我們同在一起─從蒙氏「混齡編班」談起。國教之友,45(2),33-35。
8. 段慧瑩、陳紀萍(1998)。幼兒混齡課程探討。私立慈濟護專學報,7,165-218。
9. 陳照明(2004)。國民小學體育課混齡教學面面觀。南投文教,20,66-69。
10. 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11. 張馨方(2009)。少子化趨勢對國民小學的衝擊與因應策略-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63,47-66。
12. 敖韻玲(1991)。幼稚園混齡編班的教學實施。國民教育,32(3-4),27-29。
13. 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14. 楊思偉、高新建、陳木金、魯先華、何金針、張淑姬(2006)。建構我國教師進修體系之研究。張建成(主持人),師資培育政策、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5. 潘慧玲(1992)。我國兒童之遊戲行為。師大學報,37,1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