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卯靜儒(2003)。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407-423頁)。臺北市:心理。
朱文雄(1999)。小學校長經驗談。臺中縣:臺灣省教育廳。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國民幸福指數統計【原始數據】。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4777&ctNode=5624
杜文宇(2000)。合作學習與翻譯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李光偉(1996)。全方位時間管理。臺北市:新雨。
李欣(1993)。前程規劃與時間管理。商業職業教育,54,53-55。吳宗立(2000)。學校行政策略。高雄市:麗文。
呂宗昕(2006)。時間管理高手。臺北市:商周。
何英奇、陳漢瑛(2002年9月)。解構與批判能力之啟迪:以臺灣研究生為例。
「中國心理學會第四十一屆年會」張貼之論文, 臺南市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
吳翠菁(2007)。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感模式。教育
心理學報,36(3),201-219。
林先亮主編(2003)。提升工作效率的第一本書。新北市:華文網。
施宏彥(1996)。縣市教育局行政人員的工作特性、制握信念、對時間管理策略及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2,161-186。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時台明(1996)。點石成金:做個優秀效率的魔術師。臺北市:平氏。
袁世珮(譯)(2003)。高效能時間管理立即上手(原作者:Marc Mancini)。臺北
市:麥格羅希爾。
倪美貞(2002)。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倪美貞(2004)。穿梭N度空間的女人。臺北市:女書文化。
陳世芬(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許明欽(1997)。國中校長時間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明德(2002)。現階段教育改革中,校長角色的定位與因應策略。臺北市:心
理。
陳柏蓉(2004)。宜蘭縣國小教師時間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莊崑謨(2006)。臺南市國民小學初任校長長時間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陳儀如(1998)。國民中學學生時間管理、時間壓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慧娟(1998)。科學寫作有效促進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49(6),
123-13。
黃文三(1996)。教師角色、責任及教學行為。高師文教,58,50-56。
黃政傑(1992)。臺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臺北市: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鴻文(2004)。依樣畫葫蘆-對台灣師範院校量化教育研究的個人觀察。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129-148頁)。臺北:心理。
楊孟麗、謝水南 (譯)(2003)。教育研究法(原作者Jack R.Fraenkel,Norman
E.Wallen)。臺北市:心理。
楊秋仁(2002)。21世紀幼教人的壓力管理。蒙特梭利,39,32-35。
楊銀興、陳威龍(2006)。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績效評估指標之探討—智慧
資本結合平衡計分卡觀點之應用。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1),107-131。
聖經資源中心(1978)。聖經。香港:思高。
葉姿利(2003)。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鄭作彧(2010)。時間結構的改變與當代時間政治的問題:一個時間社會學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44,213-275。
鄭東濱(1988)。時間管理。臺北市: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鄭彩鳳(1993)。學校經營中的時間管理。教育資料文摘,31(4),135-167。澎湖縣社會處 (2014年6月20日)。勞工正常工作時間為多久?延長工時之加班費如何計算?取自
http://www.penghu.gov.tw/society/home.jsp?mserno=201110140008&serno=201110140010&contlink=ap/faq_view.jsp&dataserno=201001040226
盧祖康(1996)。留更多時間給重要的事。臺北市:大村文化。
賴雅靜(譯)(2004)。一切從減。(原作者:Werner T. K. & Lothar J. S.)。臺北市:
平安文化。
薛偉正(2002)。協同合作式共同筆記學習系統之設計和研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鴻志(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時間管理策略運用與課程領導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鍾聖校(1998)。從情意教學的理念論教師宜具備之形象。國民教育,38(3)
14-22。
鍾聖校(2000)。情意溝通教學理論。臺北市:五南。
鍾聖校(2011)。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臺北市:五南。
謝馥亘(2007)。打開交融的接受回饋身分---研究生對回饋之解讀與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二、英文部分
西文文獻
Ahlvers, C. A (1990). An examination of time management perceptions of selected middle in Salina.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
Bolman, L. G. , Deal, T. E. (1991). Reforming organiza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o, CA: Jssey-Bass.
Britton, B. K., &Glynn, S. M. (1989). 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 A cognitive model of time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 In J. A., Glynn, R. R. Rong, & C. RR. Reymolds (Eds.), Handbood of creativity (pp.429-440). New York: Plenum.
Bruffee, K. A. (1999). Collaborative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2nd ed.). Baltimore, MD: The John Hopkins.
Damon,W. & Phelps,E. (1989). Critical distinctions among three approaches to pe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3, 9-19.
Edwarards,S.W. (1990). Time management and selected demographic factors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connecticut as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m.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MI NO ACC 9119511).
Ferguson, D. L. (1999). On working together: Groupwork,teamwork.and collaborative work among educator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37473)
Goldring, E. B. & Rallis, S. 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 taking charge of change. CA: Crowin Press.
John-Steiner, V, & Mahn, H. (1996).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dement: A Vygotsk,.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1(3/4) ,191-206.
Klas, L. D, Kendell-Woodword, S. ,Kennedy, L. (1985). Levels and Specific Causes of Stress Perceived by Regular Classroom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J326381)
Lakein, A. (1973). How d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Macan, T. H. (1994). Time management: Test of a 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9, 381-391.
Martin, G. L. & Osborne, J. G. (1989). Psychology, adjustment, and everyday living.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Schuler, R. S. (1979). Managing Stress Means Managing Time. Personnel Journal, 58, 851-854.
Sergiovanni, T. J. (1995). The principalship: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3 rd ed ).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lavonic,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inn, D. D. (1997). Rethinking the scheduling of school tim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 ED40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