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0 04: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又文
研究生(外文):SHI YU WEN
論文名稱:神農本草經
論文名稱(外文):SHEN NUNG Pen Tsao Ching
指導教授:潘重規潘重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N CHUNG KUEI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8
畢業學年度:8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神農中國醫藥藥草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篇論文共分六章:首章敘述作者研究<神農本草經>的動機,及該書的重要性。第二章敘述周秦兩漢時代產生<神農本草經>的醫藥背景,及此一時代的藥理觀。第三章探討<神農本草經>書名的涵義,及其成書、流傳、亡佚到輯復的經過,最後討論該書卷數分合的問題。第四章探討<神農本草經>序錄的內容,分從藥物本體論、藥物外緣論、藥物 劑型、用藥與治病來論述。第五章探討<神農本草經>記載之藥物,分從藥物的來源、藥名的根據、藥效的分類、藥物的組織來作研究。第六章分從<神農本草經>所載藥物療效、體例及編輯形式,說明該書在中國藥物學史上的重要價值。
封面
論文提要
敘例
第一章 自敘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價值
一、中藥的獨特性質
二、《神農本草經》的重要性
(一)歷史價值的肯定
(二)時代意義的需求
第二章 周秦兩漢的醫藥衛生背景--以「神農本草」概念庂出現為斷代
第一節 神秘醫學--巫、方、道
第二節 醫事制度
第三節 醫學教育--師承式的教育與禁方文化
第四節 本草書的出現--兼論方劑書
一、歷史現象
二、分析原因
第五節 藥理觀
一、藥與毒
二、藥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第三章 《神農本草經》考釋
第一節 《神農本草經》釋名
一、論「神農」
二、釋「本草」
三、探「經」義
第二節 《神農本草經》的流傳
一、《神農本草經》的作者與成書過程
二、《神農本草經》的釐定、著錄與亡佚
三、《神農本草經》的重輯
第三節 《神農本草經》的分卷
第四章、《神農本草經》序錄之研究
第一節 藥物本體說
第二節 藥物外緣論--影響藥材品質的因素
第三節 藥物的劑型
第四節 用藥與治病
附表:
一、《本經》當中「殺蟲魚鳥獸,多食引起副作用或有毒」之藥物表
二、《本經》三品中礦物、植物、動物性藥材數目表
三、《本經》當中的正品暨其副品
四、《本經》中的七情表
五、《本經》三品的五味表
六、《本經》三品的四氣表
七、《本經》藥物的生長環境表
八、《本經》藥物的生熟良品表
九、《本經》藥物製劑表
十、<序錄>與、《本經》藥品的記載不完全一致者
第五章 、《神農本草經》藥品之研究
第一節 藥品的來源
第二節 藥名的根據
第三節 藥效的分類
第四節 藥物的組織
一、異物共條
二、同類共條
三、同類分條
四、異類分條
第六章 、《神農本草經》的價值
第一節 其藥效主治乃早期臨床經驗的總結,大多記載可靠,已歷經二千多年的反復驗證
第二節 單味藥敘述體例和內容範圍的確立
第三節 以養命、養性、治病三種功效將藥物歸併為上中下三品,開啟本草按效用分類的先河
第四節 序錄和具體藥物各自分立,形成總論和分論的書籍形式,該形式至今仍為藥物書所用
結論
參考書目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