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7 0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月珠
研究生(外文):Huang, Yuen-Chu
論文名稱:變異繪畫─私密行為的書寫
論文名稱(外文):Transformation of painting-The description of private behavior
指導教授:黃建宏黃建宏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變異私密行為轉化記憶非實體黑色灰空間安置
外文關鍵詞:transformationprivatebehaviortransformmemoriesimmaterialblackgrey-spacese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繪畫並非藝術的唯一態樣,繪畫是透過畫布與油彩的媒材,表現繪畫者所欲傳達的訊息,行為也是一種對外的表現與傳達,只不過其透過的是肢體,以身體作為媒材,於是繪畫與行為二者是否得取得連繫?如果繪畫內容是行為,行為表達為繪畫?則這將是何種的藝術態樣?此為本創作所欲探索的主題。

作者用個人私密性的作為,以及和對顏色和空間想法,以一種個人式的繪畫、行為、和錄像的方法,把對繪畫物質的操作轉化為有時空因素的多層面呈現;
透過過往記憶所產生的非實體,連接到與之相對應的黑灰空間的場域,藉由行為來回對繪畫塗繪的操作,並將行為圖像安置在建築框體內呈現出她對現實的對話與連結;這種以作品把對現實的意象轉變成為另一種異於平面繪畫的實際形式,而不只是在圖畫裡的繪畫。她提出了個人所認為另一種時空樣態的繪製,一個繪畫變異的空間。
Painting is not the unique form at of artistic expression. Painting is a media which transmits painter’s messages through canvas and paints. Behavior is some kinds of expressive 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difference is the media comes to body parts. Should it have any connection between Painting and Behavior? What if painting is a behavior or behavior is expressed by painting? How would be the artistic format? This would be the main subject matter of this work.
The artist uses her private behavior as well as her ideas of colors and spaces to manipulate painting material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multi-dimensional presentations. These private behaviors, paintings and video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spatial and conceptual interpreters or messengers. The painter attempts to gather the immaterial of past memories from the flood of thoughts and connect with its corresponding field of black and grey-space. The behavior is operated back and forth on painting, and behavior schemas are set inside the framework to illustrate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reality. This is an artistic presentation of reality other than a plane painting; it is a transformation of real other than a graphic painting. She proposes another spatial painting work, a room for painting transformation.
緒論

第一章 變異──非實體/1
第一節 繪畫──從物質到觀念/1
第二節 挖掘──記憶和黑灰色/3
第三節 懸置行為的影像/5

第二章 壓抑的身體──仲介與過渡 /7
第一節 軀體操作的昇華──一種黑色的儀式/8
作品一《黑灰繪畫》
第二節 自導自演-繪畫的景框場 / 11
第三節 這是繪畫嗎?──《再繪畫》/ 13

第三章 私密形態的繪畫 / 28
第一節 意圖的轉化 / 28
第二節 繪畫的安置《皮質延異》──關於環境與人的沉思 / 31
作品三 《黑灰繪畫》展呈〈一〉《皮質延異》展覽現場──
《黑灰繪畫》的質變
第三節《黑灰繪畫》的變異──游離在四四南村/34
作品四《黑灰繪畫》展呈〈二〉《變異繪畫》展覽現場
第四節「鏡頭-身體」的生成──《繪畫一個空間》/ 41
作品 五、 六 、七、八《繪畫一個空間》

第四章 異質的繪畫空間 / 51
第一節「光-薄質化」投擲的影像 / 51
第二節 繪畫內在的顏色 / 53
第三節 時間的再空間化 / 55

第五章 後續擴延的行動 / 56
第一節 從身體到行為的繪畫質性 / 56
第二節 密閉在車中的身體《雨的凝視》/ 58
第三節 行為在日常生活展現 ──《捷運中的身體》/ 61

參考書目/65
(一)中文/65
(二)英文/66
其它資料來源/67

圖錄/68
(一)繪畫四四南村的四個空間/68
(二)遇外──掉落在空間的天使/75
(一)中文
Schilling ,J 著,吳瑪悧譯,《行動藝術》,台北:遠流,1993。
王秀雄等編譯,《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1982。
唐曉蘭著,《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遠流 ,2000。
Bergson,H著,肖聿譯,《材料與記憶》《MATIERE ET MEMOIRE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Kandinsky,W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1998。
Kafka1,F著,姬健梅譯,《變形記》,台北:麥田,2009。
陳奇相等撰文,《波依斯》,台北:藝術家,2005。
James,E / Breslin,B著,張心龍.冷步梅譯,《 羅斯科傳》,台北:遠流,
1997。

[古希臘]柏拉圖,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6。




(二)英文
Deleuze,G, translated by Patton,P,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其它資料來源
【史楚浮流浪記】(STROSZEK)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發行公司:原子映象有限公司。
www.books.com.tw/exep/prod/dvd/ dvdfile.php?item=D020019711, 4/4/ 2010

《躍入虛空》(Leap into Void)
www.yvesklein.org , 4/4/2010

【送行者】導演:瀧田洋二郎 發行:台聖製片。
www.books.com.tw/exep/prod/dvd/ dvdfile.php?item=D020019711, 3/25/ 20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