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館學會(2008),圖書館服務宣言,http://www.lsc.org.cn/CN/News/2008-10/EnableSite_ReadNews1120725791225123200.html
毛慶禎(譯)(2008),UNESCO/IFLA School Library Manifesto,學校圖書館宣言,http://sites.google.com/site/maolins/teaching/pl/slmanifesto
毛慶禎編(1995),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教學指導手冊。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王居卿(1997),「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之策略性作法-系統的觀點」,圖書館管理學報,第三期,25-38頁。王振鵠(1961),學校圖書館,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
吳永宏,林秋雯,楊素敏和陳意純(2008),「探討台北市 Starbucks 連鎖咖啡店顧客之需求─以 Kano 二維品質模式與體驗行銷爲架構」,顧客滿意學刊,第四卷第一期,69-88頁。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 五南。
吳明隆(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基輔(2004),以KANO的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數位相機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李宜萍(2003),「AQC吸引力品質之創新:狩野紀昭博士專訪」,管理雜誌,第347期,64-70頁。
李修平(2009),優化設計之研究以手機面板模組產品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蕙貞,陳美芳和鍾志強(2010),「應用Kano 模式於體育教學品質管理之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第十卷第一期,93-113頁。
沈寶環等(1992),圖書館學概論,臺北:空中大學。
林敬森和陳隆昇(2009),「應用狩野模式於提升教學網站品質之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3(2): 55-71.
柯華葳(2010),學習閱讀力,國語日報家庭版,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444
胡菊韻(2000),「從兒童文學的發展談兒童圖書館閱覽與推廣服務」,書苑季刊,第45期,39-53頁。翁光洋(2011),運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港式飲茶餐廳服務品質特性-以高雄中信茶樓為例,高雄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文亮,沈銘秋和張旭銘(2009),「二維品質模式在吹風機產品關鍵設計屬性之研究」,機械技師學刊,第二卷第二期,1-6頁。陳宏達(2010),台灣及菲律賓員工工作滿意度之研究-Kano二維品質模式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陳明邦(1995),「服務品質的管理」,品質管制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十一期,16-19頁。陳彥名(2008),都市綠色交通設施之二維品質模式-以臺南市自行車道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思帆(2009),利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醫療人員與病患之品質知覺差異─以中部某醫學中心復健科下背痛病患為例,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黃永富,吳振頻,林秀雯,孫玉茹,黃儀,楊欣宜和廖麗華(2006),「應用Kano模式探討顧客對於谷關溫泉服務品質之需求」,品質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七期,64-72頁。
黃泳憲(2010),以二維品質探討網站購物平台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以中國市場 為例,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黃勝祥(2009),運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義工服務類別之研究-以線西國小為例,立德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錦州(2009),服務品質-從學理到應用,臺北:華泰。
齊若蘭(2003),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臺北:天下。
鄭英傑(2008),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臺灣高鐵之服務品質,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鄭錳新和林錦珍(2011),「以Kano模式探討量販店服務品質屬性」,顧客滿意學刊,第七卷第2期,223-257頁。
鄧維兆和李友錚(2006),「臺北市立美術館關鍵觀眾服務品質屬性之確認:Kano模型之應用」,博物館學季刊,第二十卷第四期,27-48。
鄧維兆和李友錚(2007),「北投溫泉旅館關鍵服務品質屬性確認─Kano模式與IPA之應用」,品質學報,第十四卷第一期,99-113頁。
盧心慧(2003),「公共圖書館與九年一貫課程:從蒐集資料到培養能力」,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26-32頁。賴坤玉和林珊如(2010),「臺北市銘傳國小學童使用學校圖書館影響因素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四十八卷第一期,3-34頁。
謝志光,陳新民,張奕祥,莊雅晴,劉芳君和陳滋云(2010),「以Kano 模式衡量公共廁所服務品質」,工作與休閒學刊,第二卷第一期,45-56頁。
簡秀麗(2011),以KANO二維品質理論模式分析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屬性-以臺中縣神岡鄉圖書館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温文斌(2010),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和QFD模式於餐飲業之服務品質改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Armistead, C. G. (1985), Design of Service Operation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Public Sector, Christopher Voss,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QM (1993), “A special issues on Kano’s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Customer-Defined Quality”. Journal of Quality Management, 2(4): 3-35.
Cronin, J. J. Jr., & Taylor, S. A. (1992).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56(3): 55-68.
Kano, N., Seraku, N., Takahashi, F. & Tsuji, S. (1984),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14: 47-156.
Martin, W. B. (1986), “Defining What Service Quality Is For You”, Th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6: 32-38.
Matzler, K. & Hinterhuber, H. H. (1998), “How to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More Successful by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echnovation, 18(1): 25-3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Quality Counts in Service, Too”, Business Horizons, 28: 44-53.
Tan, K. C. & Pawitra, T. A. (2001), “Integrating SERVQUAL and Kano’s Model into QFD for Service Excellence Development”,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11(6): 418-430.
Yang, C. C. (2003), “Improvement actions based on the customers’ satisfaction surve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14(8): 91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