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5 04: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孟慶
論文名稱:農村住宅政策配合農村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劉健哲劉健哲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農業經濟學系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農業經濟及推廣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農村住宅農宅農村發展農村規劃農宅政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7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由於過去政府沒有一套嚴謹的農村住宅政策,逐漸衍生許多農村住宅問題,諸如與農村不協調的建築、違規建築此起彼落,破壞了台灣農村的優美景緻。再者,過去老舊農村建築居住空間狹小、通風不良,住宅提供的生活機能無法滿足現代生活之所需,極需更新改建。但另一方面,許多農村住宅存在著土地的權屬不明、地籍零亂之情形,在種種問題之下,造成了農村住宅更新重建的困難。隨著農家子弟的成長,農村住宅在空間狹小、通風不良、生活設施缺乏的影響下,居住空間不但不足,更無以維持基本生活條件。長久下來農村子弟一旦成家立業後,不是在農宅旁邊搭建臨時建築,不然就是轉而在自有農地上興建農舍。但欠缺規劃的農舍卻造成整體農村住宅的景觀雜亂,散居農地周圍的農舍甚至更可能因為任意排放家庭污水,而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影響農業糧食生產。
  本研究藉由分析過去農村住宅政策以及實地前往農村訪查,發掘出當前台灣農村住宅有兩大問題,一是出在「量」農村住宅用地數量的不足問題上;另一則是在於「質」農村住宅生活品質不佳。在解決農村住宅用地「量」問題上應採取農村社區更新及鄉村區擴展加以協助;在解決農村住宅「質」的問題上除了採用農村社區更新對老舊的農村社區輔以更新重建外,並配合景觀規劃及營建管理加以輔導農村住宅,以適當的管理與誘導使農村住宅能夠顯現出農村獨特風格、延續固有的文化,同時維護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農村住宅及古蹟。並且保育自然資源,維護景觀與農村風貌。如此才能重新創造農村在居住以及休憩價值方面的吸引力,使社會對農村的依賴性增加,進而增強村民對農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如此,使村民願意留村,村民才會對所居住的村莊為榮,以生活其間為傲,農村的住宅建設與村民的生活與就業環境均能適應未來的發展要求,減少人口外移,農村問題解決了,都市發展的問題自然可迎刃而解,城鄉均衡發展之目標自可達成。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4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6
第四節文獻回顧8
第二章 農村住宅之內涵13
第一節農村住宅定義13
第二節農村住宅的功能與變遷22
第三章 農村住宅與農村發展之關聯27
第一節農村住宅政策之內涵27
第二節農村發展的意義32
第三節農村住宅政策與農村發展46
第四章 台灣農村住宅現況與問題51
第一節台灣農村住宅現況51
第二節現行農村住宅政策概述60
第三節台灣農村住宅問題之分析80
第五章 農村住宅政策配合農村發展之政策研擬99
第一節農村老舊社區更新100
第二節鄉村區的擴展與農地重劃106
第三節農村住宅營建管理與農村發展11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研究結論123
第二節研究檢討與建議126
參考文獻128
1.E.M. Rogers and R.J. Burdge, 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cieties, Meredith Corporation, 1972.
2.中國農村經濟學會,「農地興建農舍之規範研討會會議實錄」,民國89年12月。
3.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中德鄉村規劃研討會」,中華鄉村發展學會編印,民國85年7月。
4.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德國農村規劃與中德農村發展合作之展望」,中華鄉村發展學會編印,民國84年12月。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民國85年。
6.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編印,「農村住宅設計圖集」,民國73年8月。
7.吳欣芳,「台灣鄉村景觀問題及對策研究」,台大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7月。
8.吳恪元,「台灣富麗漁村社區發展理念」之探索,農業金融論叢,第 44卷。
9.李永展,「區域總體土地資源綜合利用之研究(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民國86年。
10.李朝賢,「歐洲的農村改革」,臺灣經濟,第169期,民國81年1月。
11.李朝賢,「區域發展規劃」,華泰書局,民國82年11月。
12.邱明民,「區域產業的環境結構與價值策略---社區總體營造之理論與方法」,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5年。
13.邱奕儒,「玉井生態村之土地利用最佳化分析與生態建築規劃」,東華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民國88年。
14.洪忠修 ,「由台灣農舍問題論談鄉村地區建築規劃」,中華鄉村發展學會,民國89年。
15.徐享田、李朝賢、劉建哲、鄭詩華,「地區農業整體規劃之研究-中部地區先驅計畫」,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民國87年12月。
16.徐慧雯、李家儂、李永展,「以土地資源永續利用觀點探討921災後重建之策略」,2000年土地管理與對策研討會,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民國89年4月15日。
17.徐震,「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民國74年。
18.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農村規劃手冊研究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國81年2月。
19.張金鶚,「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民國79年4月。
20.許文昌,「土地經濟學新論」,文笙書局,民國83年7月。
21.陳正祥,「台灣地誌」,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民國48年。
22.陳其南,「造人的永續工程/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社區總體營造係列叢書理念篇之二:社區建築與社區總體營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年。
23.陳芳惠,「村落地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7年2月。
24.陳亮全,「福林社區營造的過程與省思」,全國社區發展會議研究報告,民國85年。
25.陳昭郎,「農村規劃之概念、意義與目標」,臺灣經濟,第164期,民國80年8月。
26.黃世輝,宮崎清,「從日本看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8年。
27.楊重信,「國土規劃體系之調整」,1992國土規劃研討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營造業研究發展基金會,民國81年11月。
28.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5年10月。
29.劉健哲,「遊憩休閒與農業發展」,台灣農業雙月刊,第22卷,第一期,民國75年。
30.劉健哲譯,史特斯勒G. Ströbner述「德國巴伐利亞邦之農地重劃鄉村更新與鄉村發展」,民國80年12月。
31.劉健哲,「土地利用規劃與管制-台灣德國之比較研究」,民國83年3月。
32.劉健哲,農村社區更新的緣由及其目標與手段之探討,臺灣地政,第105期,民國83年11月。
33.劉健哲,「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部編大學用書03,啟英文化公司,民國85年。
34.劉健哲,「富麗農漁村之發展規劃與建設」,臺灣經濟月刊,第242期,民國86年2月。
35.劉健哲,「農村綜合發展規劃-21世紀農業發展的重要策略」,台灣經濟252期,民國86年12月。
36.劉健哲,「國土規劃與農業」,政策月刊,第41期,民國87年12月。
37.劉健哲,「農地開放與農村發展」,政策月刊,第54期,民國89年1月
38.劉健哲,「農漁村規劃建設之內涵與過程」,鄉村發展,中華鄉村發展學會,民國89年12月。
39.德國巴登-符騰堡邦,糧食‧農業暨環境部;斯圖嘉特大學-鄉村居住計畫研究所,「鄉村發展問題」,內政部地政司譯印,民國74年1月。
40.蔡宏進,「台灣實施鄉村社區更新的社會經濟情勢基礎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系,民國83年7月。
41.蔡龍銘,「農村景觀資源規劃」,地景企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10月。
42.韓榮姿,社區發展政策中民眾參與情形之研究-以台北市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43.韓選棠,農村社區更新規劃之基本理念與實務,農業工程學報,第38卷第1期,民國81年3月。
44.譚貞禧,社區發展的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民國61年4 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4.劉健哲,「富麗農漁村之發展規劃與建設」,臺灣經濟月刊,第242期,民國86年2月。
2. 32.劉健哲,農村社區更新的緣由及其目標與手段之探討,臺灣地政,第105期,民國83年11月。
3. 14.洪忠修 ,「由台灣農舍問題論談鄉村地區建築規劃」,中華鄉村發展學會,民國89年。
4. 8.吳恪元,「台灣富麗漁村社區發展理念」之探索,農業金融論叢,第 44卷。
5. 36.劉健哲,「國土規劃與農業」,政策月刊,第41期,民國87年12月。
6. 37.劉健哲,「農地開放與農村發展」,政策月刊,第54期,民國89年1月
7. 38.劉健哲,「農漁村規劃建設之內涵與過程」,鄉村發展,中華鄉村發展學會,民國89年12月。
8. 43.韓選棠,農村社區更新規劃之基本理念與實務,農業工程學報,第38卷第1期,民國81年3月。
9. 12. 王邦雄,從中國現代化看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開展,鵝湖9:4,1983
10. 13. 王邦雄,當代新儒家面對的問題及其開展,中國文化月刊22期,
11. 14. 王財貴等,略談新儒家,鵝湖17:4,1991年10月,頁32-38。
12. 15. 朱學勤,老內聖開不出新外王──評新儒家之政治哲學,二十一世紀 第九 期,1992年2月。
13. 19.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評述,中國論壇13:10,1982年2月,頁60-63。
14. 20.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的實踐問題,鵝湖15:11,1990年5月,頁7-
15. 24. 梁燕城,中國哲學在海外,中國論壇17:4,1983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