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3 18: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姜達
研究生(外文):jiang, Dar
論文名稱:儒家的基礎倫理學--從海德格基礎存有學重塑儒學詮釋架構的一項試探
論文名稱(外文):The fundamental ethics of the original confucism--From the view point of Heidegger's fundamental ontology
指導教授:袁保新袁保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 Pao-Hs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7
畢業學年度:8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儒家海德格基礎存有學倫理學創造性詮釋
外文關鍵詞:ConfucismHeideggerfundamentalontologyethicscreative hermeneu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導論,討論本文主要問題的緣起,運用的方法原
則與詮釋上的參考系統,以及本文對問題的解決歷程.第二章主要討論天概
念,分析以天為至高的人格性主宰者以及牟宗三先生的道德的形上學兩種
對天的不同詮釋模型,並以此析論為基礎,進而提出天之存有學意涵.第三
章主要集中在對性概念的研討,先檢討人性本善論和人性向善論兩種對孟
子性善說的詮釋,進而從存有學的觀點重新詮釋孟子的性善說,最後,以我
們對孟子性善的理解為基礎,來回答人為何會為不善這個問題.第四章討論
命及心兩個概念,首先檢討前輩學人對命的詮釋,並提出我們對人力所不及
之命和天命兩者命合一的詮釋,接下來,討論牟宗三先生自由無限心的概
念,論其對儒學心概念詮解之得失,最後,提出我們對心之存有學意涵和存
有學地位的看法.第五章討論仁概念,指出仁乃是總結心性天命的一個根源
性概念,心性天命的一體呈顯就是仁,並從這樣一種一體性的觀點來討論仁
和義禮智諸概念的關聯.第六章結論,總結本文以上的討論,並自我評估論
文的成果,限制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