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25 12: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明楷
研究生(外文):Ming-Kai Lai
論文名稱:建置海域環境狀態指標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Develop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
指導教授:蘇銘千蘇銘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Cian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政策研究所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其他環境保護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中文關鍵詞:環境狀態指標珊瑚矩陣模式
外文關鍵詞:coral reefmatrix model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為利用環境狀態指標為架構,建置海域指標系統研究指標建置原則,並量化指標,彙整指標後分析其指標趨勢,提出海域環境趨勢之狀態及變化。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分析蒐集珊瑚生長生態調查之國內外文獻,了解珊瑚生態所需條件。(二)利用矩陣模式篩選指標,並且建置指標之概念模式挑選指標項目。(三)分析指標量化之趨勢,探討海域環境狀態變化趨勢。(四)研擬具有代表性海域環境狀態指標,探討指標建置原則。其研究內容為利用文獻研究後選出海域重要中心指標,中心指標珊瑚挑選後並參考指標挑選原則,有以下四項:(1)人類活動、(2)土地使用方式、(3)環境狀況、(4)環境資料庫的限制,並設計海域環境概念模式,連接各指標與珊瑚間之關連性與重要性,利用矩陣模式篩選出本研究之研究區域為綠島之石朗及恆春半島之出水口、跳石及後壁湖,研究指標為海域水質(水溫、溶氧、葉綠素、酸鹼值、懸浮固體、硝化態氮及磷酸鹽)、珊瑚、遊客人數及垃圾量確定最終指標後,量化指標並分析其指標趨勢,以珊瑚趨勢來看,東北角及宜蘭部份呈現珊瑚數量降低趨勢,而在恆春半島及各離島則大致呈現數量上升的情況,以其他指標與珊瑚關聯性而言,由於受到資料數量侷限分析其主要趨勢,其相關重要性由高至低依序為遊客人數>垃圾量>營養鹽>葉綠素,其他如水溫、溶氧、酸鹼值及懸浮固體物則較無一定趨勢,或是變化太少,水溫部分於重要點源污染核三廠出水口監測點都沒有出現明顯異於其他監測點之變化,研究區域中則以後壁湖的珊瑚數量變化最大,經參考其他資料後發現仍然與人類開發行為影響最大,由於珊瑚監測數據僅有2003年及2004年之監測資料,略嫌不足,故未來研究時,建議擴大指標與監測資料數量,提升指標可應用廣度。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is(1) to collect the reference of coral ecological to know the coral life condition(2) to use the matrix model screen indicators and develop the conception model to choice indicator(3) to develop marin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 base on indicator analysis and the indicator trend(4) to confer standard marin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dicators. Use the collect rules, such as (1) human activity (2) land use condition (3)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4) limit of the database. The health coral reef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astal indicator, if the coral quality is more, than the study can conjecture the marine condition better. After screening step, the study generalizes the study area are Green Island and Hengchun Peninsula, the coral reef quality make more in all of study area, so can reasonable conjecture the marine in the monitor years is making better. The coral monitor quality only have two years, data is too less. In future, if the study primary indicator must to search more database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trend and analysis resul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內容與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 環境狀態指標(ECIs) 5
2.1.1 環境管理ISO14000系統 5
2.1.2 環境狀態指標 6
2.1.3 國外應用環境狀態指標案例分析 8
2.2 珊瑚生態與環境變遷之分析 10
2.2.1 珊瑚生態條件 11
2.2.2 珊瑚之重要性 12
2.2.3 珊瑚所面臨之污染及迫害 15
2.2.4 國外珊瑚監測化學分析實例 16
2.3可應用於環境狀態之資料庫功能彙整及分析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3.1 研究範圍界定 22
3.2 研究區域界定 23
3.3 指標選擇方式 2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29
4.1 設計概念模式 29
4.2 指標篩選結果 32
4.3指標量化趨勢狀況 34
4.3.1 珊瑚 34
4.3.2 水溫、溶氧、葉綠素指標量化及趨勢分析 39
4.3.3 酸鹼值與懸浮固體物指標量化及趨勢分析 42
4.3.4 營養鹽-正磷酸鹽、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指標量化及趨勢分析 45
4.3.5 遊客數、垃圾量指標量化及趨勢分析 48
4.4 指標量化探討 53
4.4.1 珊瑚 53
4.4.2 水溫、溶氧、葉綠素 54
4.4.3 酸鹼值與懸浮固體物 55
4.4.4 營養鹽-硝化態氮、正磷酸鹽 55
4.4.5 遊客數、垃圾量 56
4.4 小結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5.1 結論 59
5.2 建議 61
5.3未來研究方向 62
參考文獻 63
國外期刊:
1.Bruce T., Andrew G., 2004.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the Condition of San Francisco Estuary. Research projact.

2.Christine J., 2000.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8, 79-88.

3.David S., Olof L., 2000. The health and future of coral reef system.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3, 657-688.

4.Dulcie L., George W., 2003.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 the Caribbean coastal zone and their role in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6, 261-276.

5.Esslemont G., 2000. Heavy metals in seawater, marine sediments and corals from the Townsville section, 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Queesland. Marine Chemistry 71, 215-231.

6.Herb V.,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icators fo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39, 63-71.

7.U.S. EPA., 2005. New Index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for Coastal Watersheds in the Great Lakes Basin. Research.












國內期刊及論文:
1.方力行,1989。珊瑚學。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

2.方力行等,2001。阿瑪斯號貨輪重油污染事件調查-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礁)即大型底棲動物損害評估。內政部營業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計畫。

3.方力行,2003。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長期生態研究計畫-人為活動對海域生態衝擊之長期監測研究(III)及生態與環境資料庫建立(II)。墾管處委託研究報告。

4.邵廣昭,1998。海洋生態學。台北市:明文書局。

5.陳正平等,2005。台灣沿海、綠島及蘭嶼海洋生物多樣性之調查研究(II)。農委會漁業署委託研究計畫。

6.戴昌鳳,2002。氣候變遷、珊瑚白化與珊瑚礁的未來•全球變遷通訊雜誌,35,25-33。

8.戴昌鳳等,2003。台灣海域珊瑚礁現況調查。農委會漁業署委託研究計畫。

9.戴昌鳳等,2004。台灣海域珊瑚礁現況調查。農委會漁業署委託研究計畫。

10.戴昌鳳等,2005。台灣海域珊瑚礁分布及珊瑚多樣性調查研究(I)。農委會漁業署委託研究計畫。

11.吳景煌,2000。環境績效指標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2.何俊忠,2003。墾丁海域巨枝軸孔珊瑚白化現象與水文條件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13.吳秉哲,2005。台灣南部跳石海域珊瑚礁底棲群聚的變動。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14.吳聲瑋,2005。墾丁附近海域珊瑚礁分布之現況調查與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15.林家任,2001。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標準在綠色產品生命週期設計之應用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16.周貞貝,2006。永續社區環境績效評估指標建立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17.郭美秀,2000。產業推行環境管理系統之績效及其策略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

18.陳啟川,2006。國防事業單位資源回收之環境績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19.曾智麟,2005。中間軸孔珊瑚(Acropora intermedia)的共生藻變動與白化的復原。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網頁資訊:
1.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8.
(網址: http://es.epa.gov/ncer/)

2.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2008。(網址:http://www.sinica.edu.tw/~tcrs/)

3.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2008。(網址:http://www.cwb.gov.tw/)

4.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網址:http://www.epa.gov.tw/)

5.沈川洲,2003。珊瑚-紀錄大自然的光碟片。
(網址: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
add_year=2003&popsc_aid=278)

6.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2008。
(網址:http://www.eastcoast-nsa.gov.tw/tw/CP/1046/adm_01.aspx)

7.海中珍寶-珊瑚,2006。網路資訊。環境資訊中心。
(網址:http://e-info.org.tw/node/13898)

8.悠遊墾丁,2008。(網址:http://uukt.idv.tw/)

9.綠島資訊服務網,2008。(網址:http://green.taitung.gov.tw/)

10.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8。(網址:http://www.ktnp.gov.tw/index.aspx)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