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意外事故一直是台灣地區15-29 歲青年的首要死因,其中以機 車肇事所導致的傷亡最為嚴重,而人為因素在肇事原因中扮演著很重要的 角色。文獻指出青年時期為極度冒險階段,青年較年長者更傾向於冒險, 且冒險行為與機車事故的發生有很大的關聯,諸如騎快車、蛇行、騎機車 不戴安全帽及酒後駕車等。因此瞭解了青年騎機車時何以採取冒險行為, 才能在機車事故傷害防制上找到更根本的解決之道。本研究以情境特質互 動論為理論依據,研究方法中以質的研究中之個案訪談對青年學生的冒險 行為進行深入的探討,故為導向性的質的研究。訪談過程中共蒐集了36個 個案,訪談對象為專科學校學生。目的在瞭解青年學生的各種冒險行為之 特徵、採取冒險行為的動機、以及誘發冒險行為的情境;並嘗試瞭解青年 學生第一次騎機車的經驗、考慮戴或不戴安全帽的理由、對未領取駕照騎 車及將考照年齡降低到16歲的看法等。此外亦探討冒險行為在車禍經驗與 違規紀錄中所扮演的角色,並瞭解青年學生因冒險行為而發生車禍經驗或 違規紀錄後,是否會降低其冒險的程度。經過歸納整理後,得到51項的冒 險行為,其中青年學生騎機車時最常有的行為是騎快車,此外與騎快車有 關的超速行為包括壓車、蛇行、及相互競賽追逐的飆車等。這些行為的動 機除了為避免遲到外,則為:(1)發洩課業或情感的壓力;(2)達到團體間 的和諧一致或取得團體的認同;(3)滿足尋求刺激與追求速度感的需求 ;(4) 為表現個人的英雄式作風等。在青年學生第一次騎機車的經驗中發 現,青年學生第一次騎機車時多由年紀相仿的同儕為指導者,且並未考慮 學習場所的適合性及安全性。因此面對青年學生學習騎機車的實際需要, 以及青少年日益嚴重的機車事故傷害,負責交通安全的單位實應積極地建 立完整的學習制度,並提供良好的學習場所,使青年學生在安全無虞的情 況下學習騎機車的技能,且建立良好而安全的駕駛行為與態度。在青年學 生對未領取駕照騎車是否危險的看法中,共歸納了8 點看法,在這些多樣 性的意見中,可刺激我們從更廣博的層面探討該問題。而冒險行為在車禍 經驗與違規紀錄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重要的,前者會降低青年學生冒險的程 度,且其影響會因事件的嚴重程度及所經歷的時間長短而不同;後者如逆 向行駛、闖紅燈、紅燈右轉、無照駕駛等,在青年學生的認知中,是『冒 被警察取締的風險』甚過『冒可能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的風險』,故多存有 被警察取締是倒楣的心態,因此雖被取締,日後仍會繼續從事該冒險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