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4 15: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靜怡
研究生(外文):Ching-Yi Wang
論文名稱:智慧財產法院之運作問題與判決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Operation questions and Decision analysi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指導教授:陳櫻琴陳櫻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In-Ge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8
中文關鍵詞:判決分析智慧財產法院
外文關鍵詞:Decision analysis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研究目的
因應智慧財產權對於目前的社會發展日益重要,因此,相關的智慧財產案件亦每日遽增,過去智慧財產案件的處理都是由普通法院來審理,以設立「專庭」的方式來進行判斷。然,參考國內外的審理模式,係由智慧財產權專業的法院來加以審理。故而,我國於2008年於板橋設立專業的智慧財產法院,專門於處理智慧財產之案件,本文即探討目前設立後智慧財產法院運行後有無問題發生,以及對於設立法院後針對案件的審理有無改善之處。
文獻
本文參考文獻係以實務研討會、法院之司法周刊、學者期刊論文內容為基礎,輔以司法院所提供的法學資料各級法院和智慧財產法院所撰寫完成的判決為參考依據。
研究方法
先以研析方式提出智慧財產法院運作上的問題,加上法院判決和研討會予以比較分析,主要方法為「比較分析法」、「判決之研究」、「比較研究法」。
研究內容
本文先討論智慧財產法院的設立經過及處理案件之流程。之後提出五個運作上的問題,分別為「管轄」、「行政訴訟的新證據」、「權利有效性」、「技術審查官制度」、「秘密保持命令制度」,就案件程序上及實體上加以討論。輔以相關的研討會意見、實務上判決、學界上看法,綜合說明之。
研究結果
本文發現於運作中的智慧財產法院改善公、私法訴訟二元分立制度之缺失,將智慧財產民、刑事及行政訴訟集中由智慧財產法院之專業法官審理,且就民、刑事訴訟中關於智慧財產權有效性之主張與抗辯,民、刑事法院應自為判斷,減少訴訟延滯之可能性;增設技術審查官,藉由技術專家之參與訴訟,協助法官對技術問題之深入瞭解及正確判斷;引進秘密保持命令制度,兼顧訴訟權益及營業祕密之保護;容許於智慧財產行政訴訟中,針對同一應撤銷之理由,提出新證據等特別規定,期符合立法目標。

Research goal
Is day by day important in accordance to the wisdom property rights regarding the present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also every day surges, in the pa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processing was tries by the Common court, set up “the special courtyard” the way carried on the judgment. However, refers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rying pattern, is comes by the wisdom property rights specialized court to try. Therefore, our country sets up the specializ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2008 in the plank bridge, case in the proces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fter this article is the discussion present sets up,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movement, specially whether there is the question occurrence, as well as after setting up the court in view of the case's place of trying whether there is improvement.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reference is take the practice seminar, judicature of weekly, the scholar periodical paper content the court as a foundation, the decision which take the judicial yuan auxiliary provides legal science material all levels of courts which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composes completes as the reference.
Research technique
Analyzes the way to propose that first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operation's question, in addition the court decision and the seminar giv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main method is “the comparison analytic method”, “research of the decision”, “the comparison methodology”.
Research cont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to set up first passes through and flow of the processing case. Afterward proposed five operate the question, respectively is “the jurisdictio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fresh evidence”, “the right validity”, “the technical referendary system”, “the secret maintains the order system”, performs on the case procedure in and the entity to discuss. Auxiliary by in the related seminar opinion, the practice decides, in the educational world the view, general account it.
Findings
This article discovers in the operati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mproves male, flaw of the civil law lawsuit dual separation system,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eople, criminal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centralism professional judge tries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and on the people, in the criminal prosecution with contradicts position of about the wisdom property rights validity, the people, the Criminal court should from be the judgments, reduces possibility of the lawsuit lagging; The addition technology referendary, participation of lawsuit because of the technical expert, assists judge to the technical question the inquire deeply and the correct judgment; The introduction secret maintains the order system, protection of the proper attention to both lawsuit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trade secret; Allowed that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reason in view of identical should the cancellation, proposed that the fresh evidence and so on special regulation, the time conforms to the legislative goal.


章節目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II
摘要 IV
Abstract V
謝誌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範圍 1
第三節、研究方法 2
第四節、研究架構 3
第五節、研究流程圖 4
第二章、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發展 5
第一節、概說 5
第二節、設立智慧財產法院之目的 5
第三節、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程序之制度變革 9
第四節、訴訟類型 16
第五節、小結 33
第三章、智慧財產法院之管轄問題 35
第一節、概說 35
第二節、智慧財產法院為專屬或優先管轄之法院 35
第三節、智慧財產法院之審級保障 37
第四節、普通法院適用智慧財產案件之處理方式 43
第五節、專屬管轄及優先管轄之判決 53
第六節、小結 56
第四章、智慧財產法院對當事人之保障制度 59
第一節、概說 59
第二節、智慧財產行政訴訟新證據及其時點之改革 59
第三節、智慧財產行政訴訟新證據之運作 65
第四節、行政法院對新證據時點判斷 70
第五節、秘密保持命令範圍及其爭議 74
第六節、秘密保持命令之運作現況 82
第七節、小結 87
第五章、權利有效性之問題及判決分析 89
第一節、概說 89
第二節、對於智慧財產權利有效性分析 90
第三節、權利有效性制定之內容說明 98
第四節、權利有效性之判決分析 109
第五節、小結 113
第六章、技術審查官制度及判決分析 115
第一節、概說 115
第二節、技術審查官之相關議題 116
第三節、技術審查官之實際運作 124
第四節、目前技術審查官之現況 137
第五節、小結 145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 150
第一、「管轄」研究說明: 150
第二、「權利有效性」研究說明: 151
第三、「新證據的定義及時點判斷」研究說明: 152
第四、「技術審查官制度」研究說明: 154
第五、「秘密保持命令制度」研究說明: 155
參考文獻 158
附錄 161
附錄一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2009) 161
附錄二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2009) 167
附錄三、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2008) 173
附錄四、智慧財產法院技術審查官執行職務作業要點(2008年) 180
97年7月22日修正施行 180
附錄五:法院辦理秘密保持命令作業要點(2008年) 182
圖目錄
圖 一:原有智慧財產案件審理制度 9
圖 三:秘密保持命令流程圖 20
圖 四:智慧財產法院之民事訴訟審理流程圖 25
圖 五:智慧財產法院之刑事訴訟審理流程圖 29
圖 六:智慧財產法院之行政訴訟審理流程圖 33
圖 七:技術審查官職權配置圖 118
表目錄
表 一:智慧財產法院之運作法規 13
表 二:智慧財產法院審理適用之相關法令 14
表 三:智慧財產法院管轄分析 48
表 四:民事智慧財產判決 50
表 五:刑事智慧財產判決 51
表 六:行政智慧財產判決 52
表 七:普通法院裁定移送智慧財產法院統計 54
表 八:新證據時點之判決分析 68
表 九:有效性適用前後之判決對照 108
表 十:普通法院權利有效性統計 109
表 十一:智慧財產法院權利有效性之統計 111
表 十二:普通法院技術審查官之裁定分析 139
表 十三:普通法院指定技術審查官之判決分析(民事類) 141
表 十四:普通法院指定技術審查官之判決分析(行政類) 142
表 十五:普通法院指定技術審查官之爭議判決分析 143
作者(依年代先後排序)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三民書局,2008年3月4版1刷。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07年筆記版。
許士宦,文書之開示與秘匿,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新學林,2005年。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2003年出版。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一),三民書局,2003年。
陳計男,行政訴訟法釋論,三民書局,2000年。
駱永家,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民事法研究《三》,三民書局,四版,1994年。
論文
林雅慧,「智慧財產權之保障: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衝突與妥協」,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8月。
林欣蓉,「知識經濟下之司法創新與改革我國智慧財產法院設立之實證研 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2月。
期刊(依年代先後排序)
范光群,智慧財產民事訴訟新貌之問題探討,收錄於:范光群教授七秩華誕祝壽 文編輯委員會,『程序正義、人權保障與司法改革─范光群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09年8月。
黃麟倫,『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9年6月。
王孟如,智慧財產訴訟新紀元─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評析,2009年7月。
蔡如琪,侵權訴訟中專利有效性問題之研究,法學新論第12期,2009年7月。
汪漢卿,智慧局於專利民事訴訟事件參加訴訟之地位與效力,全國律師雜誌,第 13期,2009年12月。
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法學新論,第8 期,2009年3月。
呂紹凡,智慧財產訴訟新紀元─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評析,萬國法律事務所, 2009年3月。
呂太郎,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次研討記錄,法學叢刊,211期,2008年7月,
邱聯恭,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次研討記錄,法學叢刊, 2008年7月。
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六卷第一期,「兩岸智慧財產法院及審判實務」,2008年4 月。
蔡瑞森,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於行政訴訟實務運作所可能面臨之爭議,律師雜誌第331期,2008年4月。
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新變革,月旦民商法第21期,2008年9月。
吳明軒,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審級結構,月旦法學教室,69期,2008年。
陳彥勳,日本智慧財產高等法院組織法之簡介與我國智慧財產之比較,全國律 師,2008年4月。
黃國昌,營業秘密在智慧財產權訴訟之開示與保護—以秘密保持命令之比較法考 察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8期,2008年4月。
張靜,營業秘密法及相關智權問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年8月。
陳淑芳,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點,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0期,2007年1月。
范曉玲,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下啟動專利侵權案件新挑戰-以定暫時狀態處分、 證據蒐集及秘密保持命令為核心-,全國律師,第11卷第4期,2007年 6月。
許義明,論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與案件審理法之技術審查官制度,萬國法律第 147期,2007年6月。
黃麟倫,專利侵權訴訟權利有效性問題之處理,司法周刊,2007年3月29日。
談虎,建置智慧財產專業法院(下),司法周刊,2006年4月13日。
林欣蓉,「各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運作現況之介紹與評析」,法學叢刊,第 204期,2006年10月。
黃麟倫,日本秘密保持命令制度,司法周刊1289期,2006年5月。
潘世光,美國專利無效訴訟之第三者效力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89期,2006 年5月。
張宇樞,評析「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中與秘密保持命令之規定—兼論美國實務之運作模式,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
謝銘洋,智慧財產法院之設置與專利商標之行政救濟制度之改進,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
熊訟梅,當公法遇上私法—從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第16條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39期,2006年12月。
周延鵬,智慧財產的文品質,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9把金鑰,天下文化,2006年3月。
沈冠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之分工與合作─專業審判與專利有效救濟間之選 擇,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 2006年4月。
沈冠伶,仲裁鑑定制度之研究─作為紛爭解決程序制度,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 爭處理, 2006年4月。
許士宦,鑑定人之訴訟地位與當事人之程序保障(上),台灣本土法學第66期,2005年1月。
許政賢、談虎、林惠瑜、陳秀貞,「德國聯邦專利法院暨地方法院專業法庭考察報告」,司法院暨所屬機關出國報告,2005年2月18日。
黃國昌,訴訟參與及代表訴訟,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出版,2005年10月。
陳國成,專利行政訴訟之研究,司法院,2005年11月。
熊誦梅,「設立智慧財產法院之評估研究」,司法院九三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4年8月。
熊誦梅,專利侵權民事判決簡析,月但法學雜誌,105期,2004年2月。
許登科,論撤銷訴訟中行政處分之為法判斷基準時,法學叢刊49卷2期,2003年4月。
熊誦梅,行政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評析,行政訴訟新制之修法背景及時程,律師雜誌,288期,2003年9月。
黃銘傑,專利侵權損害賠償訴訟「故意、過失」之要否與損害額之計算方式—評最高法院93台上字第2292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28期,2003年1月。
陳計男,我國行政訴訟制度改革之動向與運用狀況(二)、(三),司法周刊,1112、1113期,2002年12月11日。
黃綠星,「美國專利商標案件、司法及行政救濟制度考察報告」,最高行政法院,2000年9月。
張哲倫,專利無效訴訟與舉發雙軌制之調協-美國及日本運作之啟示,律師雜 誌,第331期,2007年4月號。
王梅英,專家在法庭上的角色—鑑定或參審,律師雜誌第253期,2000年10月。
研討會及技術報告
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當事人之程序利益保護與審級救濟-智慧財產法院成 立周年後智考察及省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總體檢研討會,2009年12月26日。
智慧財產法院李得灶庭長發言,98年度「智慧財產法院法官與律師、專利師與專利代理人座談會」會議記錄。
『智慧財產訴訟修法參考司法院召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規座談會』,司法週刊,1468期1版,2009年12月。
司法院編製,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新制問答彙編,2008年6月。
司法院,智慧財產組織法/智慧財產審理法,司法周刊,2008年2月。
司法院編印,智慧財產組織法、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之立法理由,2007年2月。
范曉玲律師發言,『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評析座談會,全國律師,2007年4月。
智慧財產法院熊誦梅法官發言,期待真正發揮功能的智慧財產法院─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 評析座談會,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 2006年11月15日。
談虎及黃麟倫,「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課程講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95年度智慧財產專業人員培訓計畫-司法人員專班教材。
司法院編製「認識法院」手冊。
司法院「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研討會議」第8次及第15次會議記錄。
城仲模發言,行政訴訟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彙編(一),司法院編印,1993年。
陳蕙安,「智財權大戰設技術審查官,專業加分」經濟日報2008年5月27日A13版。
網站
智慧財產法院 http://210.69.124.203/ipr_internet/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http://www.tipo.gov.tw/ch/
司法院 http://www.judicial.gov.tw/
法源法律網 http://0-www.lawbank.com.tw.cylis.lib.cycu.edu.tw/index.php
國家圖書館 http://www.ncl.edu.tw/mp.asp?mp=2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明軒,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之審級結構,月旦法學教室,69期,2008年。
2. 范曉玲,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下啟動專利侵權案件新挑戰-以定暫時狀態處分、 證據蒐集及秘密保持命令為核心-,全國律師,第11卷第4期,2007年 6月。
3. 汪漢卿,智慧局於專利民事訴訟事件參加訴訟之地位與效力,全國律師雜誌,第 13期,2009年12月。
4. 黃麟倫,專利侵權訴訟權利有效性問題之處理,司法周刊,2007年3月29日。
5. 談虎,建置智慧財產專業法院(下),司法周刊,2006年4月13日。
6. 蔡瑞森,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於行政訴訟實務運作所可能面臨之爭議,律師雜誌第331期,2008年4月。
7. 林欣蓉,「各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運作現況之介紹與評析」,法學叢刊,第 204期,2006年10月。
8. 蔡如琪,侵權訴訟中專利有效性問題之研究,法學新論第12期,2009年7月。
9. 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法學新論,第8 期,2009年3月。
10. 許義明,論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與案件審理法之技術審查官制度,萬國法律第 147期,2007年6月。
11. 黃麟倫,日本秘密保持命令制度,司法周刊1289期,2006年5月。
12. 張宇樞,評析「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中與秘密保持命令之規定—兼論美國實務之運作模式,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
13. 謝銘洋,智慧財產法院之設置與專利商標之行政救濟制度之改進,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
14. 許登科,論撤銷訴訟中行政處分之為法判斷基準時,法學叢刊49卷2期,2003年4月。
15. 熊誦梅,行政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評析,行政訴訟新制之修法背景及時程,律師雜誌,288期,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