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天下雜誌,287,1-240。
毛中勻 (2002)。國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王時成(1996)。人際溝通致勝要訣。公關雜誌,13,46-49。
世界公民總會(AWC)(2000)。世界公民的意義為何?2011年7月31日,取自
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knowawc/index.html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扎根中心 (2012)。公民行動方案教師手冊We the People:Project Citizen Teacher’s Guide Level 1。台北:五南。
江美慧(2003)。國中生的公民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三學生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行政院(1997)。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2011年7月25日,取自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4_1.htm
何欣穎(2001)。管理教育國際觀化之實證研究-以臺灣地區技職體系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縣。吳窈芬(1996)。高雄市成人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與公民素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清山(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名詞-媒體素養【專論】。教育資料與研究, 57,93-94。
吳翠珍(2004)。臺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臺灣教育,629,28-39。吳德美(1983)。現階段我國法治教育之研究:國中、高中公民課本之內容分析。東方雜誌,17(4),43-48。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呂雄、李岳牧、蔡德欽(2010)。民主法治與公民素養。臺北市:新文京。
李冬梅(2002)。台北地區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法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李永然、林彥均(2006)。〈淺談臺灣的法治教育〉。《人權會訊》,82期,頁3-5。李佩珍 (2012)。花蓮縣高中職學校法治教育實施現況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李依騏(2007)。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全球觀調查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李宗薇(1996)。國小民主法治教育之課程內涵與課程實施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19-52。
李俊湖(2009)。公民素養與公民教育。研習資訊,26(1),1-2。李柏佳 (1998)。國民小學民主法教育面面觀。台灣教育,568,43。
李錫津(2002)。公民資質與公民教育。教師天地,119,4-7。沈坤宏(1995)。國小六年級學童世界觀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沈美如(2002)。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素養之研究-以臺南市公共圖書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北市。周陽山 (2002)。學術與政治的對話-憲政與民主。台北:正中。
季鳳英 (2010)。臺北市國中學生世界公民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林火旺 (1994)。對當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 2),11-17。林有土(1998)。從倫理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143-172。臺北:師大書苑。
林佳音(2000)。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佳範 (2002)。從「訓導」到「發展」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觀念。論文發表於兩岸三地學生事務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法務部。最新少年犯罪概況摘要。2009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moj.gov.tw/public/Data/910893759809.doc
法務部。最新少年犯罪概況摘要。2010年5月15日。取自:
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new/newtxt6.pdf
侯松茂(無日期)。公民教育發展的趨勢。100年7月28日,取自
http:// 210.240.114.1/lifetype/gallery/42/公民教育發展的趨勢.ppt
洪泉湖(2008)。從多元文化教育談公民素養。教師天地,157,34-39。洪泉湖(2011)。公民、公民教育與公民素養。通識在線,33,14。
徐宜鈴(2010)。高雄市立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翁國彥(2004)。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台灣的法治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翁婉琦 (2009)。法治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法治知識與法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讀報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高振擇(2007)。國中學生全球知識與全球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彰化縣。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 (1999)。我們要培養怎樣的公民資質。國立編譯館通訊,12(4),40-49。
張秀雄 (2000)。「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的理念-國中階段公民部分的觀點。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2),29-42。張秀雄、李琪明(2003)。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1-25。張載宇(1986)。民主法治教育的前瞻(下)。革命思想,60(6),18-24。張嘉玲 (2012)。國中教師世界觀與教學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論文。淡江大學碩士,臺北市。
教育部 (2011a)。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劃。2011年12月29日取自www.edu.tw/ files/bulletin/B0046/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_1.doc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修訂說明。2011年11月16日取自
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2011)。全國中小學(五專)學生法律知識大會考補充資料彙編。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上網日期:2012年11月11日。取自:
http://culture.edu.tw/pioneer/subject_list.php?subjectid=353
教育部、法務部(1997)。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台北:教育部、法務部編印。
教育部(2011)。教育部辦理補助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徵件事宜。2011年2月23日取自
http://hss.edu.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343711213038.pdf
莊富源 (2006)。轉變中的台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許育典 (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3,3,29-58。許育典(2010)。法治教育在台灣中小學的實踐與檢討。載於湯德宗、鍾騏(編),2010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下冊)—法學教育與法治教育。台北:中央研究院。
郭金水、賈立人、楊慧琪(1994)。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全球教育實施現況分析,台北師院學報,7,379-426。
郭瑛美 (2008)。高職學生法治知識與法治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 S-003-001)。臺南市:致遠管理學院。
陳秀端 (2009)。國中學生法律知識與法治態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陳彥廷 (2011)。國(初)中公民教科書法治教育內涵之演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陳烽堯(2003)。人際溝通。研習論壇月刊,27,13-25。陳雪雲(2008)。世界公民身份及其對新聞媒體活絡公民文化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0,107-128。陳惠苓 (1998)。從當前社會現象談學校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37-41。陳朝陽(1997)。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卷4期,頁9-15。陳靜宜 (2007)。新竹縣國民小學法治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陳靜宜(2007)。新竹縣國民小學法治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瀅淑 (2004)。國小法治教育之探討-以台南市國小學童法律知識與態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曾屏憶(2008)。閱讀能力與國家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黃同進 (2006)。高雄市國小學童法律知識與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黃旭田 (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黃旭田 (2005)。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司法改革雜誌,38。黃旭田 (2005)。推動校園法治教育之淺見。法治教育資訊網,取自http://www.lre.org.tw。
黃旭田 (2003)。台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38-49。黃麗菁(2011)。閱讀態度與閱讀策略對閱讀素養之影響-以PISA2009上海、香港、韓國、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齊若蘭(2004)。國際化教育世界即校園。天下雜誌,311,34-43。樊德慧(2005)。國小學生世界觀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蔡幼倫(2007)。國中教師世界觀與教學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蔡孟愷、林俊成(2009)。學校實施人權教育的問題與策略。2011年8月5日,取自:
http://enews.trsc.chc.edu.tw/99Webs/data/share1000223.pdf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
鄧宇政 ( 2009 )。臺東縣高職校生法治教育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鄧毓浩(1998)。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台灣教育,568,11-16。
鄧毓浩(2011)。百年來我國國(初)中公民教科書的演變發展。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的教科書百年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鄭淑芬 (2010)。教師的多元文化想像-以教師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經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謝美華(2007)。桃園縣六年級學童全球視野知識與態度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簡妙娟 (1991)。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顧忠華、吳密察、黃東益 (2008)。我國國民歷史、文化及社會核心素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 S-004-00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貳、英文部分
Campbell, A. B. (1988). Citize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Legal Content in the Civics Curriculum. (ERIC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No.ED308100)
Kniep,W.M.(1986).Social studies within a globa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50(7),536-541.
Rychen,D.S.,& Salganik,L.H.(2003)A holistic model of competence.In D.S.Rychen & L.H. Salganik,(Eds),Key competencies for a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pp.41-62).Göttingen,Germany:Hogrefe & Huber.
ABA (2011)。What is Law-Related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americanbar.org/groups/public_education/resources/law_related_education_netwo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