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3 08: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柄勳
研究生(外文):Ping-Hsun Huang
論文名稱: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查核對利害關係人所負民事責任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PAs'' Civil Liability to Interested Parties for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指導教授:林廷機林廷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與財稅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利害關係人自律規範民事責任不實表示會計師法
外文關鍵詞:Self-RegulatoryCivil LiabilityMisrepresention.CPA LawInterested Part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5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是探討會計師民事責任,因國內法令大都對財務報表簽證有強制性要求,但對簽證不實而導致利害關係人損失並未提供任何救濟管道,僅會計師法十八條有規範,但卻未對利害關係人的資格提出任何說明,而相關構成要件也付之闕如,故本研究就財務報表用途、查核工作性質等角度去探討利害關係人的資格,並研究美國法院第三人標準以尋求解答。
本研究發現:
1.財務報表使用者為一般大眾,從企業之股東、債券投資人、員工、客戶到銀行、證券分析師、企業管理顧問、證券經紀人、律師、政府機構等等,因此會計師查核服務對象並非僅止於委託人,更涵蓋到委託人相對交易對象,甚至到一般大眾、政府機構等。
2.公眾對會計師信賴使會計師能執行查核服務,因此會計師執行業務需與委託人保持超然獨立,獨立性為會計師專業所獨有。而會計師不同於其他專業,其不當執行業務會造成報表使用者金錢上損失,而這些人通常與會計師無任何契約關係,這也增加訴訟困難度。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查核,其查核目的是提高財務報表可靠性,避免報表出現重大誤述,會計師並不參與企業報表編制,企業要為不實報表負最終的責任。
3.美國法院處理會計師訴訟案例,發展出三種關係人標準,其考量重點不外乎,會計師應對誰負有注意義務,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例通常都會考量到財務報表在商業社會用途、查核功能與公眾對會計師專業的信賴等因素,並扮演督促專業角色,而這些值得我國法院借鏡。
4.利害關係人應是財務報表使用者,而會計師法應有督促會計師專業自律功能,課予會計師責任並非抑制專業發展,而是促使會計師提供更好審計品質,因此本文最後建議修法,使會計師應為過失為財務報表使用者負責。
This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issues regarding the CPA’s civil liability in Taiwan. By the regulatory requirment in Taiwa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uditing is a compulsory duty, but it lacks any remedy method for the interested parties’ loss result from the misrepresen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except section 18 of the “CPA Law”. Because the “CPA Law” in Taiwan doesn’t’ make any definition of the interested parties’ qualification, so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regulation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and U.S, and it also provides the “third party standard” of U.S court as the re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follows:
First, whom stud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is the general public, including shareholders、investors、employees、clients、banks、analysts、consultants、brokers、counsels and govertment ect…, so the CPA’s auditing job just not only serves his client, but also serves the client’s counterpart in a transaction, and even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Second, the CPA must keeps independent when executing business, the independence is a CPA’s professional requirment. A CPA’s malpractice would leads the CPA, and this issue make it difficult to prosecute a CPA by law. The goal of the CPA’s auditing job is to elev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the CPA doesn’t participate in making a financial statement, it is the enterprise shall be liable to the misrepresen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but just not the CPA.
Third, studying the cases involing the CPA’s civil liability in U.S., the court developes three interested parties standards, and what it concerns is the CPA’s duty of care to whom.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U.S. court always concerns these factors compris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role in a commercial society、its’ auditing fuction and reliance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all of these can furnish proposi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regulatory scheme in Taiwan in the future.
Fourth, the interested parities should be the users of a financial statement, and the “CPA Law” in Taiwan shall presses the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he CPA, so that the CPA would provides better auditing services. In sum, this paper concludes to revise the “CPA Law” in Taiwan, just hoping it can let the CPA be liable to the users’ damage of a financial statement for his negligence.
論文目次
圖目錄……………………………………………………..………………………..V
表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架構和範圍9
第二章 會計與會計師專業建立與演進11
第一節 會計發展與財務報表用途11
一、財務會計的起源與形成11
二、財務報表公信力要件14
三、財務報表用途15
第二節 會計師專業建立與演進21
一、會計師的起源21
二、會計師專業的建立23
三、小結28
第三章 財務報表查核工作30
第一節 財務報表查核31
一、查核(Audit)31
二、財務報表查核32
三、查核與會計區別34
四、查核工作與簽證工作區別36
五、財務報表查核目的與需求38
第二節 財務報表查核工作之進行43
一、查核工作簡介43
二、一般公認審計準則45
三、由GAAS來看財務報表查核工作46
四、查核風險與重大性49
五、查核結果55
第三節 財務報表查核爭議之釐清58
一、會計師執行查核特殊之處58
二、期待差距(Expectation Gap)60
三、總結61
第四章 美國普通法下會計師不實簽證對第三人賠償責任之研究62
第一節 背景介紹62
一、美國法律環境簡介62
二、會計師訴訟發生原因65
三、訴訟之爭議與困難之處66
第二節 第三人標準建立開端-近似關聯性標準74
一、關聯性標準建立(Privity Standard)-Ultramares案74
二、主要受益標準(The Primary Benefit Standard)80
三、近似關聯性標準整理(Akin to Privity)84
第三節 第三人標準擴張86
一、關聯性原則窒礙難行86
二、侵權行為法之採用-Rush Factors, Inc. v. Leonard M. Levin案87
三、檢視侵權行為法第二次整編552條適用91
四、評論92
第四節 可預見標準建立94
一、H. Rosenblum, Inc. v. Adle案探討94
二、評論104
第五節 第三人概念的爭議106
一、北卡羅那最高法院看法108
二、加州最高法院爭論探討109
第六節 美國法部分總結120
一、會計師侵權態樣 120
二、會計師侵權要件說明121
第五章 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探討126
第一節 財務報表簽證相關法源126
一、法律授權予會計師簽證權力126
二、法令對財務報表簽證強制要求126
三、財務報表簽證依循法令127
四、簽證不實民事賠償法令128
第二節 會計師侵權責任探討134
一、會計師侵權態樣134
二、我國侵權行為法架構135
三、民法一八四條第一項前段之適用性137
四、民法一八四條第一項後段之適用性145
五、民法一八四條第二項147
六、會計師侵權行為總結151
第三節 會計師民事案例探討152
一、案由簡介152
二、法院判決153
三、案例評析155
第四節 利害關係人範圍159
一、關聯性標準檢視160
二、侵權行為法§552不合理之處161
三、利害關係人標準應為可預見標準161
第五節 會計師法關於民事責任之修法建議166
一、會計師法檢討166
二、會計師法草案探討168
三、本文建議會計師條文170
四、相關建議172
五、總結174
第六章 結論175
第一節 會計師負責對象175
一、財務報表功用175
二、會計師與財務報表查核之目的175
三、會計師需對服務對象負責176
四、會計師責任應是可預見標準176
第二節 會計師法修法建議178
一、現行會計師法問題178
二、會計師法應有功能178
三、所建議會計師法178
四、其他建議179
五、總結180
參考文獻18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部分
審計準則公報(第一號至第三十四號)
丁人 西洋初期會計史,幼獅書局,1968年9月
史尚寬 債法總論,作者自版,1961年。
李宗黎 審計新論,作者自版,1992年4月
邱聰智 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冊),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2000年9
月。
何孝元 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總經銷,1977年。
吳琮璠 審計學-新觀念與本土化,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9月。
吳文清 審計學原理,台灣西書出版社, 1998年。
林柄滄 如何避免審計失敗,作者自版,1997年7月。
林柄滄 新新會計大戰第四輯,作者自版,2002年8月。
林蕙真 中級會計學新論上冊,新陸書局,2001年8月。
林利芝 英美法導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8月出版。
郭建 英美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8月。
徐俊明 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新陸書局,2001年9月。
陳一騏 會計理論要義,作者自版,1975年。
陳今池 會計理論,五南書局,1996年6月
黃金發 張中民 審計學 上冊,華泰書局, 1997年9月出版。
張中民 劉敏欣等譯,現代審計學,台灣西書出版社,2001年5月。
孫森焱 民法債權總論上冊,89年版。
鄭丁旺 中級會計學,穎城文化圖書公司,2001年8月。
鄭玉波 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總經銷,1993年6月。。
鄭玉波 民法總則,三民書局總經銷,1990年8月。
蔡信夫 馮拙人 審計學概念和應用 上冊,新陸書局,1998年8月。
潘維大 中美侵權行為法中不實表示民事侵權責任之比較,瑞興圖書股份公司,1995年8月。
潘維大 英美法導讀講義,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賴英照 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 第三冊,實用稅務出版社, 1987年。
(二)論文部分
李長聯 會計師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法律責任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邱琦 純粹經濟上損失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許明賓 會計師法律責任-以證券交易法第三十二條為例,私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郭文湘 降低不良債權之授信管理策略,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碩士
論文,91年10月。
薛世杰 會計師公會組織及自律功能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蔡玉琴 會計師職業行為規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賴冠仲 會計師執行財務報表簽證對第三人民事責任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7月。
詹景益 會計專業超然獨立之實證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三)期刊部分
江典善 你瞭解會計師嗎?,實用稅務雜誌336期,2002年12月。
汪欣寧 角色與責任挑戰會計師,實用稅務雜誌336期, 2002年12月。
姜世明 德國會計師之第三人責任之研究(上),司法週刊第994期,第三版,2000年8月23日。
姜世明 德國會計師之第三人責任之研究(下),司法週刊第995期,第三版,2000年8月13日。
馬秀如 「財務發生困難,會計師有錯?審計個案剖析-國勝企業」,會計研究月刊第92期,1993年5月。
林鳳儀 「審計人員之『重要性判斷』內涵探討」,今日會計72期,1998年9月。
許家林 西方會計師制度發展的主要階段及其趨勢,管理會計46期,1998年10月。
范瑞華 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下之外部審計人員之責任,萬國法律,124期,2001年8月。
莊永丞 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賠償責任之因果關係,中原財經法學第八期,2002年6月。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1期,
2000年2月。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中),會計研究月刊第172期,
2000年3月。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
2000年4月。
陳聰富 論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行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0期,2001年1月。
黃銘傑 從安隆(Enron)案看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現狀,月旦法學85期,2002
年6月
蘇裕惠 會計師多元化業務發展與審計準則公報規範系統,會計研究月刊152期,1998年7月。
劉宏恩 「書本中法律」(Laws in Books)與「事實運作中法律」(Law in Action),
月旦法學雜誌,94期,2003年3月。
鄭丁旺 林維珩 我國會計師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集刊第十八輯,1994年。
劉連煜 內部人交易中消息受領人之責任,中興法學 ,1994年10月。
范曉玲、王元勳 過失所致之純粹經濟上損失─從律師、會計師責任談起(上),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六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范曉玲、王元勳 過失所致之純粹經濟上損失─從律師、會計師責任談起(下),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林嬋娟、蔡彥卿、蔡逸芳、洪玉美 全球會計師法律責任探索,會計師會訊,1996年12月。
(四)報紙
1.工商時報,2002年7月15日,第1版報導
二、英文部分
(一)法院判例
1. Asua Life Ins. Co V. Dwyer,928 F Supp1239(1996)
2. Bily v. Arthur Young & Co. 834 P.2d 745(1992)
3. Credit Alliance Corp. v. Arthur Andersen & Co., 483 N.E.2d 110 (1985)
4. Glanzer v. Shepard ,135 N.E. 275(1922 )
5. H. Rosenblum, Inc. v. Adler, 461 A.2d. (1983 )
6. Mishkin. V. Peat, Marwick, Mitchell & Co.,744 F.Supp.537-538(1990)
7. Raritan Donoghue v. Stevenson House of Lords A.C.562(1932)
8. River Steel Co. v. Cherry, Bekaert & Holland, 367 S.E.2d (1988)
9. Rush Factors, Inc. v. Leonard M. Levin., 284 F. Supp.85(1968)
10.Sovereign Pocohontas Co. v. Bond 120 F.2d 39(1941).
11.Software Design & Application, Ltd V. PriceWaterhouse, 49 Cal App 4th 464 (1996)
12.Ultramares Corp. v. Touche Niven &Co,174 N.E.441(1931)
13.United State v.Arthur Young & Co.,465 U.S .805,817-818(1984)
14.White v Guarente ,43 NY2d 356(1977).
(二)書籍
1. Marc A. Franklin ,Robert L. Rabin ,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ort Law and Alternatives,The Foundation Press,Inc., 4th Ed,1987.
2. Prosser and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 West Publishing Co ,1984.
3. William C. Boynton & Walter G.Kell,MODERN AUDITING ,West Publishing Co. 6th Ed,1996.
(三)期刊
1. Andrew D. Balley,Jr ,Comment:The MultiDisCiplinary Practic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Lawyers,52 Case W. ,Summer,2002.
2. Carl Pacini,Mary Jill Martin, Lynda Hamilton, At the Interface of Law and Accounting:An Examination of A trend Toward Areduction in the Scope of Auditor Liability to third Parties in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37 Am Bus. L. J,Winter 2000.
3. Denise M. Orlinsli, An accountant’s liability to third parties: Bily v. Arthur Young &Co.,43.Depaul Law Review, 1994.
4. Kenneth Edward Shore, Watching theWatchdog :An Argument for Auditor Liability to third Parties,53 SMU L,Winter 2000.
5. Nancy Chaffee ,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of Accountants in Today’s Society ,13J.CORP.L., 1982
6. Peter S.Rose,Loans in Trouble in a Troubled Economy,Canadian Banker &ICB Review 90 No.3.
7. Paul J. Masinter , Walter F. Wolfe , Non-Client Third Party Claims Against Accounting Firms , Networks,Spring 2002.
8. Sommer, A. A, Jr. Liability of Accountant, Financial Executive. March 1974.
9.Shane Moriarity, Trends in Ethical Sanctions with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ccounting Horizons Vol.14 No.4,December 2000.
10.Robert E.Drechsel,The Paradox of Professionalism:Journalism and Malpractice,23 U. Ark.Little Rock L. ,Fal 2000.
11. Beasley, Mark S.; Carcello, Joseph V.; Hermanson, Dana R. ,Top 10 Audit Deficiencies, Journal of Accountancy, Vol. 191 Issue 4, Apr 2001.
(四)網站資料
1.M. Thomas Arnold & Dan L. Goldwasser, ACCOUNTANTS'' LIABILITY, available at 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3c9a6d9e230f41a4a13283cce004f466&_docnum=3&wchp=dGLbVzb-lSlAl&_md5=34a2a4528e0775e2b7abfddc150bba41, visited on May 19,2003
2.www.aicpa.org/download/uaa/Tort_Reform.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
2.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中),會計研究月刊第172期,
3. 陳錦隆 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保之民事責任(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1期,
4. 莊永丞 論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賠償責任之因果關係,中原財經法學第八期,2002年6月。
5. 許家林 西方會計師制度發展的主要階段及其趨勢,管理會計46期,1998年10月。
6. 林鳳儀 「審計人員之『重要性判斷』內涵探討」,今日會計72期,1998年9月。
7. 賴英照 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 第三冊,實用稅務出版社, 1987年。
8. 黃銘傑 從安隆(Enron)案看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現狀,月旦法學85期,2002
9. 蘇裕惠 會計師多元化業務發展與審計準則公報規範系統,會計研究月刊152期,1998年7月。
10. 鄭丁旺 林維珩 我國會計師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集刊第十八輯,1994年。
11. 劉連煜 內部人交易中消息受領人之責任,中興法學 ,1994年10月。
12. 范曉玲、王元勳 過失所致之純粹經濟上損失─從律師、會計師責任談起(上),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六期,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13. 范曉玲、王元勳 過失所致之純粹經濟上損失─從律師、會計師責任談起(下),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14. 37. 黃昌誠,馬卡連柯的家庭教育思想,高市文教,第58期,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