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清 (2004)。台灣汽車維修廠售後服務經營績效之DEA模式建構與分
析-以H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臺北市。
王怡人 (2004)。海事類科技藝競賽─新生代菁英輩出。技術及職業教育,
84,P64-6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1997)。技能檢定規範之0二0-汽車修
護。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行政院勞委會 (2001)。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
會職業訓練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01)。職業簡介。台北市: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05)。中華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報告
書第38屆。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15)。中華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報告
書第46屆。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09)。全國技能競賽。2015年
12月1日取自:http://www.labor.gov.tw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15)。中華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報告
書第43屆。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13)。中華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報告
書第42屆。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交通部 (2014)。交通統計月報。2015年12月1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ch/home.jsp?id=580&parentpath=0,6,578
何建霖 (2009)。工業類科技藝競賽獲獎學生技能學習歷程與教師教學策
略之研究-以「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職類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市。
安後暐 (1998)。美援對台灣職業教育的影響-民國三十九-五十四年(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 (譯)(2006)。組織行為學。(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台北市:華泰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1998)。轉型領導、互易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24,
63-64。
宋嘉銘、蕭美鈴(2004)。國際技能競賽女裝選手參賽經驗之探討。華岡
紡織期刊,3,311-322。
宋雯榮 (2008)。高雄市國小校長競值領導行為、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校
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
所,高雄市。
邱年鴻 (2004)。高職機械群技能選手訓練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巫文德 (2012)。全國工業類科技藝競賽汽車修護職種選手訓練策略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汝峯 (2009)。工業類科技藝競賽獲獎學生技能學習歷程與教師教學策
略之研究-以「工業配線職類」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彰化市。
林琴珠、吳榕峰(2002)。全國職業學校學生技藝競賽實施之探討。技術及
職業教育雙月刊,69,56-61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 (譯) (2000)。教育組織行為(原著者:Owens.R.G.)
台北市: 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林天祐(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新發(1995)。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與實務分析。臺北市:師大
書苑。
洪福財(1998)。權變領導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的應用與啟示。教育資料
文摘,41(2),142-171。
教育部(2010)。職業學校法。2015年12月1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40006
教育部 (2005a)。技職司高職課程暫綱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5b)。職業學校動力機械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暨設備基準-動力機械群。2015
年10月,取自:http://www-o.ntust.edu.tw/~vtedu/data/document/textbook/ _2_.pdf
陳嘉惠 (2001)。國小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 學生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陳熙樞(1999)。汽車修理業經營實務(一)。台北市:雅書堂文化。
陳文亮、陳姿樺(2010)。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服裝設計組選手評
選指標之研究。設計學研究,13(1),25-42。
陳壽觥 (1960)。實用技藝中心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台灣書店。
陳文宗 (2004)。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與競技運動教練領導風格及
選手滿意度、團隊凝聚力與團隊目標達成度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系學系,彰化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臺灣東
華書局。
張慶勳 (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
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師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書局。
張宗憲、林炎旦(2000)。職業學校技藝競賽實施成效與發展策略之研究。
「2000第十五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嶺東技
術學院。
黃昆輝 (199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輝雄 (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領導風格與學生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黃靖雄等 (2000)。技職體系動力機械群一貫課程課程發展計畫概要。台
北市: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黃重發 (2011)。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電腦修護工職
種得獎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埔里高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湯福興 (2001)。高職汽車科學生所學與職場所需專業知能落差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連德盛 (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
市。
曾榮祥 (2000)。國民小學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教學效能之關係及其應
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縣。
楊萬和 (2001)。國際技能競賽板金職類之彙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楊朝祥(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書局。
蔡惠如 (2011)。教師領導與自我決定對全國農業類科技藝競賽選手學習
後設認知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蔡武光 (2011)。工科技藝競賽指導教師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廖裕月 (1998)。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形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
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
北市。
劉真(1958)。技藝競賽的意義。工業教育月刊,2(1),1-2。
劉慶中、沈慶楊(1991年6月)。卓越學校行政領導理念研究-文化領導
內容初探。「1991臺灣省第二屆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
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盧一誠與謝省民(2003)。技能競賽廣告設計職類選手訓練模式之探討。
商業設計學報,7,63-85。
羅虞村(1989)。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市:文景書局。
謝惠卿 (2001)。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
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
究所,高雄市。
簡茂發(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八十七年度
專案研究計劃,委託單位: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執行單位: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
錢家興 (2003)。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成效評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顧柏岩 (1957)。中國教育現況。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濮世緯 (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臺北市。
Andriessen,I.,Phalet,K.,& Lens,W.(2006).Future goal setting, task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of minority and non-minority students in Dutch school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827-850.
Bryman,A.(1992).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Blake,R.R.,& Mouton,J.S.(1964).The managerial grid. Houston, TX: Gulf Publishing
Burns,J.M.(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Bass,B.M.(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cep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Bass,B.M.,& Avolio,B.J.(1994).Improvement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Publications,Ine.
Bennis,W.,& Nanus,B.(1985).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Ins.
Crumption, H. E. & Gregory, A. (2011). I’m not learning”: the role of academic relevancy for low-achieving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04,42-53.
Hoy,W.K.,& Miskel,C.G.(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rd ed.).New York: Random House.
Meece J.L.,& Kurtz-Costes,B.(2001).The schooling of minority children and youth. Educational Psychology,36,1-8.
Northouse,P.G.(1997).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Nanus,B.(1992).Visionary leadership.San Francisco, California:Jossey-Bass.
Nieswandt,M.,& Shanahan,M.(2007).“I just want the credit!” perceived instrumentality 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boy’
s motivation in a grade 11 science cours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 3-29.
Robbins,S.P.(1996).Organization Behavior(7th ed.). New York:Prntice-Hall Inc.
Robbins,S.P.,& Judge,T.A.(2007).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a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Stogdill,R.M.,& Coons,A.E.(1957).Leader behavior,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p.88).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OH.
Simons,J.,Dewitt,S.,& Lens,W.(2004).The role of different types of 136 rumentality in motivation, study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know why you learn, so you’ll know what you learn!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74, 343-360.
Yukl,G.(1994).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