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0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宜伶
研究生(外文):Yi-Lin Chen
論文名稱:從店屋到透天厝/販厝的歷史轉化-一個「人家」的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Shop-house to Tou-tian-cuo / Fan-cuo:A Case Study of “ Ren-gei”
指導教授:夏鑄九夏鑄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joe Hs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歷史轉化透天厝販厝人家共有物分割土地資本化建築商品化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1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主要觀察的時間點放在1950~1960年代,觀察的地點為當時正面臨都市化過程之際的郊區土地,觀察的對象為在當時逐漸興起的一種普遍的建物類型(building type)─透天厝/販厝。
以歷史的角度思考傳統的店屋與透天厝/販厝之間的關係,透過歷史的分析與建築生成角度的觀察切點,來理解在1950~1960年代當下,傳統家族與土地的關係密切與其後家族的變遷;以及當時的社經結構發展下是扮演著什樣推波助瀾的角色,使透天厝之後成為房地生產下的販厝。然而以這樣一個台灣都市紋理裡大量且普遍的空間樣貌,來作為一個都市文化與空間形式的讀本,能讀出些什麼,其與社會所交織的深層意義有代表著什麼特色。尤其在光復後期1950~1960年代之後的都市空間發展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
本研究從都市空間中普遍出現的建物類型─透天厝/販厝,是如何的在地方之中被實際的建造出來,是一開始的切入點,即,透天厝怎麼被建成的?透天厝是如何被使用的?這類的空間形態在歷史過程中代表了什麼意義?是透過透天厝的生產過程來理解,是什麼樣的社會因素與社會過程影響了空間形式,亦或言,是怎樣的空間形式回應了當時的社會發展。透過歷史的分析,來理解兩者交織轉化下的歷史過程與思考當前台灣都市文化與空間形式所代表的深層意義。本研究企圖從一個具體空間營造的經驗「人家」透天厝的研究-來回應以上的研究方向。
透過這個透天厝/販厝轉化思考,對土地與建築歷史的初步研究,發現在1950~1960年代左右,土地與家族與建築空間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在看似簡單的一塊土地可能有極其複雜的土地所有權變化或是分割買賣變遷過程的歷史。在1950年到196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影響的社會發展趨勢,整個台灣土地為私有制度的發展彈性之下,「土地資本化」、「建築空間商品化」在透天厝/販厝的空間形塑歷史中,兩者的交織過程清晰可見。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緣起與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內容…………………………………………………………………….3
第三節 研究對象………………………………………………………………….…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5
第一節 文獻回顧…………………………………………………………………..…5
一、 相關名詞釐清…………………………………………………...…………...5
二、 文獻回顧…………………………………………………………………….12
第二節 研究方法…………………………………………………………………….14
第三章 透天厝的歷史形構.……………………...……………………………………..…15
第一節 新竹聚落的形構與地景轉變 ..15
一、 新竹聚落的地理環境與族群分布 15
二、 舊城與近郊地區社會與空間的轉變過程 17
三、 陳宅營造的歷史………………………………………………………….…20
第二節 土地的歷史 22
一、 地方案例的土地歷史 22
(一) 新竹市日治以來的都市計畫………………………………………………..22
(二) 日治末期到光復初期的土地變遷…………………………………………..25
(三) 光復後的土地所有權情況…………………………………………………..26
二、 陳宅土地分割與所有權轉移的情形 .27
(一) 土地地目變更,由田變建、田變道路的過程……………………………..27
(二) 所有權的轉換與變更………………………………………………………..28
三、 小結:土地與家族意義 29
第三節 營造的歷史 30
一、 透天厝的興建史 30
二、 家族小規模聯合興建 34
(一) 土地所有權與建築物所有權的不同歸屬…………………………………..34
(二) 「權」與「物」分離:先建後分權………………………………………..34
(三) 共有物的分割………………………………………………………………..34
三、 分家、起家與入厝 35
四、 小結:從土地到空間的財產分配 35
第四章 重讀透天厝:建築類型學的社會分析…………………………………………..37
一、 光復後台灣居住的空間類型轉變 37
(一) 土地與建築形態的關係…………………………………………………….37
(二) 從店屋到透天厝的類型演變….…………………………………………….38
1.店屋與透天厝空間單位「間」的關係…………………………………..38
2.店面與住宅的使用特徵…………………………………………………..39
       (三)光復後的空間區位與居住類型變遷……………………………………….39
二、 透天厝與販厝─建築形態與房地產銷售間的關係 43
(一) 透天厝與販厝形成的社會脈絡…………………………………………….43
(二) 新竹地區的透天厝與販厝住宅的發展狀況……………………………….43
三、 成為市場商品後的住宅空間類型發展 48
(一) 透天厝/販厝住宅建築空間特徵……………………………………………48
(二) 透天厝/販厝住宅形態分類:住商混合、純住宅與出租…………………51
(三) 透天厝類型的轉變………………………………………………………….51
四、 透天厝作為住宅空間使用與變遷分析……...………………………………55
(一) 空間使用的變遷史也是空間的出租史……………………………….…….55
(二) 增改建下的空間意義……………………….…………………….…………58
第五章 由店屋到透天厝空間生產的社會意義 60
一、 台灣都市化過程的歷史回應 60
(一) 土地改革的影響……………………………………………………………..60
(二) 追求個人財富的時代經驗…………………………………………………..61
(三) 「頭家」作為出頭天的象徵意義…………………………………………..62
二、 建築商品化下自宅空間生產的困境 63
(一) 房地產創造的建築類型意義………………………………………………..63
(二) 建築施工品質採介入營造過程來加以控制……………………………..…64
(三) 被忽略的生活空間品質...…………………………………………………...65
三、 透天厝的歷史意義……………………………………………………………67
(一) 土地資本化過程中過渡時期的興建方式…………………………………..67
(二) 透天厝作為一個生產與再生產工具………………………………………..67
(三) 透天厝作為一個「家」……………………………………………………..68
(四) 透天厝的空間經驗…………………………………………………………..70
(五) 使用最大化成為空間品質追求的方式……………………………………71
第六章 結 語 ..72
參考書目…………………… . 73
附 表
<附表1> 127地號日治末期至戰後1937-1995年土地變遷樹狀示意圖………………………..77
<附表2> 新竹市東山一小段443等地號不同年代土地分割情形1963~1994年………………79
<附表3> 1901-2001台灣社會文化年表、新竹聚落空間發展與本研究案例-東山段一小段地號443周邊土地與建築發展史……………….………………………………………………………..86
<附表4>本研究案例透天厝/人家案例-陳宅興建過程相關事件與變遷歷史…………………...103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 研究論文類 / :
漢光建築師事務所
新竹市古蹟保存範圍劃定研究/新竹市政府/199107
交通大學建築與文化研究室
竹塹地區文化資源的調查研究與出版期末報告/新竹市政府/19960605
李正萍
從竹塹到新竹-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國立台灣台北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06
林士欽
1945年以後新竹城市中心的形成與轉化/中華工學院土木研究所建築景觀與規畫組碩士論文/199506
吳信宏
都市環境分區之研究-以新竹(含香山)都市計畫區為例/中華工學院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06
郭乃瑜
都市街廓內部之市場空間再開發設計-以新竹東門市場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199806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設計研究室
新竹市東門大溝整建工程規畫/新竹市政府委託/198904
吳宗錤
新竹市都市設計制度與景觀管理之研究/中華工學院土木研究所建築景觀與規畫組碩士論文/199506
黃蘭翔
清代臺灣「新竹城」城牆之興築 /1990
/ 關於店屋的閱讀 /
李乾朗
二十世紀前半葉50年的台灣街屋立面形式之演變/建築師1983年一月號/p32~p40
黃羅財
台灣傳統長型連棟式店鋪住宅形式之空間特性研究/建築師1983年7月號/p32~p40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 主持人:夏鑄九
台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之研究/198307
顏忠賢
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006
何賢皙
台灣店屋空間形式之象徵意涵-以日據時期鹿港店屋立面形式為個案研究/中原大學建築所/199006
陳政顯
地域型態學初探以台灣店屋空間轉化為例/淡江建研所/199106
黃蘭翔
清時代の土地史料かみた台灣の店屋/日本建築學學會大會學術演講梗概集/1991
郭肇立
IDENTITY,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 GENEALOGY OF URBAN
SETTLEMENT IN TAIWAN/199210
黃至民,盧金禮,郭永傑
長條型街屋平面構成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9951126/p401~p406
陳志宏,劉舜仁,李威儀
大溪和平路街屋立面形式構成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9951126/p535~p540
倪漢忠
鹿港傳統街屋的形態構成/東海建研所/1995
程俊強
淡水大街店屋型態變遷之研究/淡江建研所/199601
林淑貞
日據時期街屋立面形式的演變--從思潮與技術的觀點探討/雲技工業設計研究所/199706
陳林蔚
遊牧式的地下莖建築-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上的長條型現代街屋實驗/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06
鄭森毅
台灣傳統街屋構造類型變遷之初探/雲技工業設計研究所/199906
林會承
傳統建築手冊/藝術家出版社/198902
大溪的「店」之空間構成探討/中原大學建築所/199907
文芸
日治時期台北三市街店屋立面風格之研究/淡江建研所/200001
侯順耀
現代生活下之傳統街屋空間使用與調整以新竹北門大街段店屋為例/淡江建研/1998
/ 關於販厝/透天厝與住宅議題的閱讀 /
郭中端、堀込憲二
中國人の街 づくり/東京都-規模書房/1980
王文安
光復後台灣居住空間形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淡江建研論文/1987
曾水亭
台灣房地產市場與民間資本/台大土木研究所/1988
陳德樺
台灣地區市場住宅形態決策之研究-以透天別墅為例/東海大學建研所/1989
Jean-Euge`ne Havel
居住條件與住宅/遠流出版公司/199023
林世殷
從家的聚落到單元化的住宅區:板橋後埔一帶變遷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研所/1991
卓培煙
台灣連棟透天厝之研究/淡江建研所/199206
翁金山
都市與建築之超次元空間及其相關性研究/成功大學建研所/199306
林一宏
透天厝住宅形態影響因子之探討/中原大學建築所/199406
許志堅,郭永傑,邱中治
販厝型住宅平面構成特徵與演變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八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9951126/p389~p394
包哲
公共住宅之社會歷史/田園城市出版/199805
/ 關於住宅、聚落社會的閱讀 /
拉普普原著,張玫玫譯
住屋形式與文化/境與象出版社/197606
彭懷恩
台灣政治變遷40年/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
關華山
民居與社會、文化/明文書局/198910
克里斯多福.亞力山大
營造之常道/都市改革派出版社/199104
吳明修
台灣住宅之居住方式/雅砌第25期/p.120-127/1992
王紀鯤,喻肇青
21世紀台灣建築發展趨勢及城市風格建立之研究子題(二)以都市設計的觀點探討台灣都市城鎮形貌之地域性文化風格塑造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302
郭肇立編
聚落與社會/田園城市文化事業/199806
蔡亮
全球化過中的新竹區域空間結構之變遷/建城所/1999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大溪街的聚落與建築/1999
沈時可等
台灣土地改革文集/200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