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6: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建盛
研究生(外文):Jian-Sheng Zeng
論文名稱:鋼鐵人生:一位田徑全能運動選手的生涯轉換敘說
論文名稱(外文):“Iron Steel Life”: A Narrative of the Career Transition of a Decathlon Athlete
指導教授:胡天玫胡天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en-Mei Hu
口試委員:石明宗劉一民
口試委員(外文):Ming-Tsung ShihI-Min Liu 
口試日期:2013-06-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4
中文關鍵詞:古金水、田徑全能運動選手、敘說、生涯轉換
外文關鍵詞:Jin-Shoei Guu,decathlon athlete, narrate, career transi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6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田徑全能運動之所以困難,就在於它必須在兩天內進行100公尺、跳遠、鉛球、跳高、400公尺、鐵餅、110高欄、撐竿跳、標槍、1,500公尺十個項目,這十個項目所需要的能力與技巧都不一樣,鮮少有選手能兼具各家之長。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利用敘說的方式,從一位田徑全能運動選手的角度,說出一位田徑全能運動選手的生涯轉換歷程。本研究得出下列結論:從小踏入田徑運動的天地,由基礎學起,持續提升自我技術和知能,多次擔任國家代表隊選手重責,為國爭取榮耀;不幸在擔任教職期間,因一場航空爆炸案,人生跌落谷底,靠著運動員的勇氣,才又重新重返教職;在這些生涯轉換過程中,他所展現出的勇敢、堅強與耐力,充分顯現出一位運動員如變形金剛般的不凡生命力。
The difficulty round athletes have to face is that the competi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in two days, including ten events of the 100 meters, long jump, shot put, high jump, 400 meters, discus, 110 high hurdles, pole vault, javelin and 1500 meters. The abilities and skills applied in these ten events are not the same. Rare players can master all.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Also, the use of narrative is to provide a better and clear picture of the subject. Starting from collecting data and reading relative documents, the researcher had bee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eliminary drafting the topic, selecting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carrying out the leading research interviews, combining documents, conducting depth interviews, analyzing and collating all the data to present the career transition course and the extraordinary vitality of a decathlon athlete. This Study had concluded: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stepped into the world of athletic sports from his childhood; Learning the basic skills and keeping improving his self-technique and knowledge of decathlon, he had been selected as a national team player for several times to fight for glory of his own country; Unfortunately, because of an air bombing, his life hit rock bottom; Relying on the courage of a decathlon player, he was able to go back to teaching again;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transition, he demonstrated courage, perseverance and endurance of athletes, and finally went through a rough path in his life; The subject fully displays the extraordinary vitality of an athlete as Transformers.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五節 名詞解釋...........................................7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田徑運動與田徑全能運動.........................9
第二節 敘說探究......................................27
第三節 田徑運動與生涯轉換............................30
第叁章 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47
第四節 資料的分析與整理..............................52
第肆章 鋼鐵擂臺︰相信自己與勇於挑戰......................55
第一節 選擇田徑之路..................................55
第二節 踏上田徑之路..................................59
第三節 術業有專攻︰撐竿跳............................73
第四節 面對強敵無懼..................................80
第五節 本章小結......................................81
第伍章 鋼鐵意志︰坦然面對與勇者無懼......................85
第一節 禍從天降措手不及..............................85
第二節 自殺是當時的選項..............................88
第三節 坦然面對正面迎戰..............................91
第四節 浴火重生經驗傳承..............................96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0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7
參考文獻.................................................10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15
附錄二 訪談大綱..........................................117
附錄三 訪談逐字稿符號名稱簡表............................119
附錄四 訪談檢核表........................................121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一)..................................123
附錄六 訪談逐字稿(二)..................................141
附錄七 訪談逐字稿(三)..................................177

表 次
表3-2-1 古金水生平大記事表...............................45
圖 次
圖3-3-1 研究流程圖.......................................48
圖7-1 左營訓練中心圖片..................................177
圖7-2 左營訓練中心圖片..................................178
圖7-3 左營訓練中心圖片..................................178
圖7-4 左營訓練中心圖片..................................179
圖7-5 左營訓練中心圖片..................................179


參考文獻
刁明芳、謝奇濬(2003)。永遠向前:紀政的人生長跑。台北市:天下遠見文化。
王智賢(2008)。臺北市國小田徑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台灣運動科學之父陳全壽。台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亞洲鐵人楊傳廣。台北市。
何涵君(2010)。日治時期臺灣田徑運動之研究─以全島性賽會為中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宜樺(2011)。被禁錮的籃球魂:一位籃球愛好者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姿儀(2010)。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組訓田徑運動代表隊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胤錡(2012)。台東縣棒球運動現況及選手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余章維(2003)。田徑運動會資訊管理系統開發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呂碧琴(1990)。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呂碧琴(2009)。銘刻在身的痛: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之敘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子維(2011)。吋而為止:一位空手道教練的教練哲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志男(2008)。永不止息的小羚羊:一位田徑教練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志明(2010)。一個籃球教練的自我敘說-我/MVP/板凳球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美惠(2008)。掀起一陣波浪:一位資深民族體育教師的生命史。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家立(2011)。臺灣視障男子田徑運動成績演進。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展緯(2004)。日月潭與冬山河水上划船訓練中心訓練環境優劣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斐彬(2005)。靜態伸展訓練對國小學童柔軟度與田徑運動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吳秀英(2008)。「人生導師」:傑出運動教練潘瑞根老師之典範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吳佳俊(2006)。蜘蛛網與獨角戲:一位排球教練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忠誼(2006)。運動員的身體故事-「運動人」‧「不馴服」。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幸芬(譯)(2002)。阿里-一拳擊倒黑白圍牆。臺北市:高富國際文化。(David Remnick著)。
柯誼楨(2008)。自殺企圖者的解釋風格與復原力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邱文生(2010)。高中田徑運動員知覺轉型領導、交易領導對領導信任、動機氣候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台北。
洪文英(2010)。焊鑄鐵漢:一位國家級跆拳道教練的教練經驗與哲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洪國章(2007)。戰後屏東田徑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紀朝文(2011)。我跑‧故我在:一位田徑選手的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胡惠貞(2008)。國民小學田徑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組訓動機、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徐文星(2006)。臺北市高級中學田徑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翁志成(2008)。運動競賽。台北市:師大書苑。
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2003)。生命告白-台灣原住民博士求學之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原民會。
馬德安(2009)。叫我第一名。台北市:知青頻道。
郭子元(1999)。我國優秀女子田徑運動員訓練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郭文信(2008)。『滾動榮耀之路』:二位滾球運動選手邁向國手夢想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郭佩珺(2005)。國內大專院校舞蹈科系學生職業志向/職業抉擇之相關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北。
郭鴻明(2007)。優秀台灣原住民參與田徑運動賽會發展之研究(1946-2006年)。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梁振吉(2007)。重武不輕文:敘說一位拳擊選手轉型運動教練及體育老師。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志睿(2010)。退役籃球員生涯轉換的自我轉化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陳金盈(1994)。中共田徑運動員選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陳淑娟(2010)。影響優秀田徑運動員成功生涯轉換的關鍵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啟發(2007)。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凌岑(2006)。優秀運動員運動復出歷程之研究-一種情境兩樣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祐慈(2009)。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詩婕(2012)。職業女子籃球新手球員的生涯轉換與規劃。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黃月芬(2012)。中等學校桌球運動選手之生涯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黃宛姿(2010)。社工諮商人之生涯轉換與專業發展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黃啟誠(2009)。敘說業餘馬拉松跑者的執著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曾智泓(2009)。追求生命癲峰的蝴蝶:女性癲癇-紅斑性狼瘡短跑選手之挑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彭貴賢(2003)。高地運動訓練對於田徑全能運動員身體葡萄糖吸收能力與耐力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楊宗時(2009)。曾經滄海難為水:三位桌球少年國手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照(2000)。場邊楊照。台北市:新新聞文化。
葉博宏(2010)。競技運動選手參與同質性休閒活動之差異性分析研究-以臺中市市立高中體育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
趙乃儀(2011)。體育背景人士生涯轉換歷程與其復原力內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趙培人(2009)。臺灣世界級保齡球競技運動選手之訓練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秀玲(2005)。國小兒童田徑運動員與一般兒童心率變異度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劉彥良(2007)。高齡馬拉松選手的經驗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得梭(2007)。「我的球會轉彎」:一位奧運棒球選手生涯轉換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黎天生(20071)。全國中等學校桌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蔡世偉(譯)(2010)。公開:阿格西自傳。臺北縣:木馬文化。(Andre Agassi著)。
賴秀琴(2009)。壓不扁的玫瑰-女性柔道教練之生涯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蘋果日報(2011年8月30日)。人間異語,如果鬆懈-我早就完了。台北市。
龔旻育(2010)。模糊化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在國小田徑運動技能評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