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書籍
大陸情勢論叢,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1991年6月
大陸情勢專題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10月
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
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編,中國新聞年鑑,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
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3年4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北平: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編,中國台灣問題,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
方積根、王光明,港澳新聞事業概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年7月
甘棠,中共陰影籠罩下的港澳問題,台北:光陸出版社,1988年11月
田弘茂主編,一九九七年過渡與台港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1月
史深良,香港政制縱橫談,香港:三聯書局,1988年
平可夫,僵局-兩岸情事,新新聞文化出版,1995年8月
平可夫,外向型的中國軍隊,時報文化出版,1996年3月
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聯合報社,1987年10月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1995年11月
石川羅生著、蕭志強譯,香港風暴-中國香港大衝突,財訊出版,1997年4月
石博,香港政改風雲錄,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港澳事務手冊,1993年5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大眾傳播法規彙編,1996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香港移交週年情勢之評析,1998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1998年8月
朱雲漢等著,一九九七前夕的香港政經形勢與臺港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2月
任慧文,中南海權力交班內幕,太平洋世紀研究所,1997年2月
任慧文,鄧後權力交班內幕,書華出版,1997年4月
余家宏等編,新聞學簡明辭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明水,世界新聞傳播發展史,台北:大華晚報社,1975年7月
李豔編譯,Nicholas Eftimiades著,中國情報系統,明鏡出版,1998年8月
李後,回歸的歷程,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4月
李怡,香港一九九七,商周文化,1996年7月
李曉莊著,董建華的特別顧問,明境出版社,1997年12月
吳吉平,中英會談風雲錄,香港:星島日報,1997年6月
吳國光編,九七效應:香港、中國與太平洋,台北:遠景出版,1997年12月
何頻、高新,北京如何控制香港,明鏡出版,1998年12月
林聰標,「一九九七」前後中資企業在香港所扮演的政經角色及其對台灣可能的影響,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1995年
香港與中國-歷史文獻資料彙編,香港:華風書局,1981年12月
查良庸,「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選,香港,明報有限公司,1984年5月
軒轅輅,新華社透視,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7年1月
袁求實編,香港回歸大事紀,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8月
袁求實編,香港過渡時期重要文件彙編,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8月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法務部調查局,1996年12月
梁上苑,中共在香港,香港:廣角鏡出版,1989年5月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下),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1月
許之遠,一九九七香港之變,展承文化,1997年1月
國家機關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政府機構,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
陸永棣、劉子建,方方,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陸恭蕙,香港高度自治與基本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年9月
黃文娟,香港憲制與政治,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黃枝連,香港走向二十一世紀:「華夏體系」與「太平洋時代」的探索,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陳弘毅,香港法律與香港政治,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90年4月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社會文化司編著,香港問題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5月
曾虛白主編,中國新聞史,三民書局,1989年9月
張漢德、盧子建編著,政治改革何去何從,香港:金陵出版社,1984年
游禮毅譯,伊藤 潔著,香港的困擾,本土文化出版1997年7月
葉明德,香港政治制度及其改革問題,行政院港澳小組印行,1989年7月
楊中美,中共外交教父錢其琛,時報出版,1999年6月
綠皮書,一九八七年代議政制發展檢討,香港政府出版,1987年
雷飛龍,中共對台商招徠與控制之研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研究計劃,1992年12月
廖光生,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允晨文化,1996年3月
劉慧卿,劉慧卿面對香港,香港:開放雜誌社,1991年11月
鄭宇碩編著,八十年代中期的香港,香港,大學出版印務公司,1985年
鄭赤淡,收回主權與香港前途,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2年
賴其之編,彭定康政改面面觀,香港:廣宇出版社,1992年
韓治政等編著,中共文化部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年5月
嚴家其,中國大陸地區的政治制度,行政院大陸工作委員會,1991年6月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2、期刊
王家棫,共匪新華通訊社,報學,第3卷第5期,1965年12月「中英關於香港94/95選舉安排會談中幾個主要問題的真相」,香港:信報財經月刊,第205期,1994年4月
「中共治港班底漸露雛型」,香港:當代月刊,1993年7月15日
何伯施,「五大任務旨在控制」,香港:當代月刊,1991年10月15日
我黨我軍的第一部「新聞電台」-長征回憶片段,中共社會科學員新聞研究所編,新聞研究資料第一輯,1979年8月
余集文,「諮委:為操縱民意而設?」,香港:九十年代,1986年1月
余集文,「中共在香港--從地下組織到太上皇」,香港:九十年代,1991年7月
李久義,「中共新華通訊社和穆青其人」,中國大陸研究,第28卷第2期,1985年2月
社評,「評析英相梅傑訪問北京之行」,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10期,1991年10月
周柏均,「慷港人之慨:評析中英新機場財務的恩怨」,香港:信報財經月刊,第209期,1994年8月
承嬰,「中共進軍香港傳媒的藍圖」,香港:九十年代,1995年6月
「香港代議政治」,香港:信報財經月刊,第205期,1994年4月
香港問題要報,政大國關中心,第65期,1987年
胡守衡,中共新華通訊社的沿革及近況,報學,第5卷第9期,1977年12月姜桂林,「新華社在文革中的人事變遷」,東亞季刊,第2卷第1期,1970年7月陳文鴻,「整個港澳工作的人事剖析」,香港:當代時事周刊,1990年2月3日
黃文放,「打開新華社新窗說亮話」,東周刊,第85期,1994年6月8日
黃文放,「我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生活工作的四十二年」,東周刊,第86期,1994年6月15日
黃文放,「新華分社獨特地位之形成」,東周刊,第88期,1994年6月29日
黃文放,「八字方針-『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東周刊,第89期,1994年7月6日
黃文放,「黃作梅社長被害真相」,東周刊,第91期,1994年7月20日
黃健,「香港新華社四年來的變化」,香港:當代月刊,1993年11月15日
黃康顯,「政權交替與新聞自由」,香港:信報財經月報,第204期,1994年3月
黃紹倫,「香港的移民現象和社安穩定」,明報月刊,1993年7月
曹靳,「中英機場爭拗的癥結」,香港:爭鳴,1994年12月
梁念恩,「中英就後過渡期問題醞釀新談判,鄧小平緊盯香港未來安定問題」香港:廣角鏡月刊,1991年2月
梁玉英,「『政改會談』後的中共對港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2期,1994年2月梁玉英,「中共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2期,1993年2月梁玉英,「香港的影子政府-新華社香港分社」,中國論壇,第31第8期,1991年5月張文萍譯,John J. Karch著,共產世界的新聞及其功用,新聞學研究,第38期,1987年5月
張炳良,英國與中共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四年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台北: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1991年8月31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15期,1993年1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24期,1993年10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29期,1984年3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31期,1994年5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32期,1994年6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46期,1995年8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50期,1995年12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52期,1996年2月15日
港澳月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彙編,第57期,1996年7月15日
葉明德,「香港之民主化」,問題與研究,第31卷第6期,1992年6月葉明德、梁玉英,「從香港新機場計劃會談看中共的談判習慣」,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9期,1991年9月齊辛,「中英談判分歧所在」,七十年代,第165期,1983年9月
蔡子強,「立法局選舉兩大陣營的部署分析」,香港:信報財經月刊,第210期,1995年9月
鄧辛末,「香港新機場事件的分析」(上),中國大陸研究,第34卷第8期,1991年8月
3、報紙
香港華僑日報
香港明報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信報
香港文匯報
香港大公報
香港成報
人民日報
香港時報
南華早報
新華社
聯合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自立早報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