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10: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琤雯
研究生(外文):Wang Cheng Wen
論文名稱:藝術類藏品持拿研究:以嘉義縣新港奉天宮交趾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Handling of Art Objects:The Case of Hsinkang Feng-Tien Temple’s Koji Ceramics in Chiayi County
指導教授:嵇若昕嵇若昕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 Jo Hs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博物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文物持拿低溫釉陶交趾陶藏品新港奉天宮
外文關鍵詞:HandlingLow-temperature glazed potteryKoji CeramiccollectionsHsinkang Feng-Tien Temp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5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6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臺灣的博物館專業日益發展的今日,尊重、愛護文物的概念,逐漸深入大眾的心中。每一件文物、藝術品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價值,但不論是博物館或學者專家及藝術品擁有者,都不願意隨意的持拿或移動。因持拿及移動所帶來的高風險,極可能使文物暴露在危險裡。每當文物進行典藏研究、展覽佈卸展、與借展、建築文物拆卸時,文物的持拿方式必須被重視且不可忽略。筆者肇因於個人博物館實習經驗,觸動對於文物持拿方式的探究之心。如何持拿文物對於文物才是安全與正確之法?並發揮保護文物的功能和使欲持拿文物者有施行參考。
本研究採實際操作之法,進行文物持拿方式的研究,並輔以文獻分析。實際操作持拿案例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交趾陶,並提出文物持拿前、中、後所需注意的事項,並為新港奉天宮進行文物編目、登錄造冊、文物持拿材料準備、文物包裝及保護箱盒製作等一系列文物保存方式。希冀為新港奉天宮文物館和未來相關文物持拿者提供施行參考與建議。
Nowadays, with 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 museum studies, people in Taiwan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concepts on respecting and treasuring objects collected. Every object and artifact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staffs of museum, scholars, artifacts owners or whoever would not be able to move or handle recklessly. We should not neglect how we handling object whenever the objects are used to do collections research, exhibit install and de-install, out of museum loaning, decoration of architecture de-install. Personal interned at Museum experience motivated the author to write this essay. What the safest and most correct ways of handling objects might be and how objects should be protected. This essay could also be referred to handling.
The objects handling research is adopted from practi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methodology. The sample pieces of the case study sample are the Koji Ceramics of Hsinkang Feng-Tien Temple. Describe the affair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objects handling. It could consider as a reference and proposal for Hsinkang Feng-Tien Temple and future carrier by cataloguing, registration, preparing handling materials, packing objects and prepare storage container for Hsinkang Feng-Tien Temple.
目次………………………………………………………………………………I
圖版目次…………………………………………………………………………III
表格目次…………………………………………………………………………XVI
附錄目次…………………………………………………………………………X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目的………………………………………………………………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五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
第一節 博物館藏品持拿………………………………………………………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7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22

第三章 交趾陶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低溫釉陶………………………………………………………………24
第二節 石灣陶…………………………………………………………………27
第三節 台灣交趾陶……………………………………………………………28
第四節 新港奉天宮交趾陶文物狀況…………………………………………37

第四章 持拿準備工具
第一節 準備工具………………………………………………………………43
第二節 控制濕度輔助材料……………………………………………………47
第三節 包裝材料………………………………………………………………48

第五章 交趾陶持拿案例研究
第一節 單一交趾陶……………………………………………………………53
第二節 大型交趾陶頭部………………………………………………………62
第三節 已分開的交趾陶組件…………………………………………………67
第四節 交趾陶組件……………………………………………………………7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案例研究之結論與分析………………………………………………89
第二節 建議……………………………………………………………………95

參考文獻 …………………………………………………………………………98

圖版目次
圖1-1 六興宮懸脊正殿照…………………………………………………………6
圖1-2 六興宮懸脊正殿特寫照……………………………………………………6
圖1-3 六興宮正殿左牌頭特寫照…………………………………………………6
圖1-4 六興宮正殿右牌頭特寫照…………………………………………………6
圖1-5 懸脊特寫照…………………………………………………………………6
圖1-6 六興宮懸脊照………………………………………………………………6
圖1-7 獅捲毛………………………………………………………………………8
圖1-8 獅捲毛………………………………………………………………………8
圖2-1 文物持拿示範(一)…………………………………………………………12
圖2-2 文物持拿示範(二)…………………………………………………………12
圖2-3 文官俑………………………………………………………………………13
圖2-4 文官俑條板箱………………………………………………………………13
圖2-5 搬動文官俑…………………………………………………………………13
圖2-6 搬動文官俑…………………………………………………………………13
圖2-7 搬動文官俑…………………………………………………………………13
圖2-7 文官俑裝箱完成圖…………………………………………………………13
圖2-8 持拿俑頭正拍………………………………………………………………13
圖2-9 交趾陶正面…………………………………………………………………14
圖2-10 交趾陶側面 ………………………………………………………………14
圖2-11 交趾陶底部 ………………………………………………………………14
圖2-12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亞洲藝術部2009年3月韓國文物復興時期特展
特展文物佈展流程圖………………………………………………………15
圖2-13清泥塑彩繪雍正像原圖……………………………………………………16
圖2-14魚線軟管加固位置標示圖…………………………………………………16
圖2-15船仔媽照……………………………………………………………………18
圖2-16 王得祿像…………………………………………………………………18
圖2-17 王得祿元配范夫人………………………………………………………18
圖2-18 清世宗雍正帝御賜「神昭海表」匾……………………………………19
圖2-19 嘉慶十六年建廟碑………………………………………………………19
圖2-20 清仁宗嘉慶帝御賜「海國安瀾」匾……………………………………19
圖2-21 笨港縣丞龐周嘉慶二十年(1815)獻「恩流海嶠」匾………………19
圖2-22 笨港縣丞白鸞卿咸豐七年(1857)獻「福庇雁行」匾………………19
圖2-23 王得祿於嘉慶二十年(1815)獻「聖慈母德」匾……………………20
圖2-24 新南港大符………………………………………………………………20
圖2-25 大正六年(1917)奉天宮重修落成典禮………………………………20
圖2-26 1910年奉天宮照 ………………………………………………………20
圖2-27 昭和三年(1928)日天皇聖壽牌奉安紀念……………………………20
圖2-28 民國九十八年新港奉天宮與日本臨濟宗大本山妙心寺合影紀念……21
圖2-29 天皇聖壽牌………………………………………………………………21
圖2-30 天皇聖壽牌證書…………………………………………………………21
圖2-31 日治時期保險櫃…………………………………………………………21
圖2-32 研究流程圖………………………………………………………………23
圖3-1 洪坤福製作虎邊博古圖交趾陶(原色) …………………………………29
圖3-2 洪坤福製作虎邊博古圖交趾陶(現況) …………………………………29
圖3-3 洪坤福製作龍邊博古圖交趾陶(原色) …………………………………30
圖3-4 洪坤福製作龍邊博古圖交趾陶(現況) …………………………………30
圖3-5 洪坤福落款 ………………………………………………………………30
圖3-6 寺廟建築龍邊側立面圖 …………………………………………………33
圖3-7 寺廟建築虎邊剖面圖 ……………………………………………………33
圖3-8 艋舺清水巖三川殿構造分解圖 …………………………………………34
圖3-9 寺廟建築屋頂分解圖 ……………………………………………………35
圖3-10 鳳山龍山寺屋頂分解圖…………………………………………………36
圖3-11 新港奉天宮交趾陶展示部分照…………………………………………38
圖3-12 新港藝術高級中學陳列室全景…………………………………………38
圖3-13 嘉義縣新港鄉 新港奉天宮各殿分布圖 ………………………………39
圖3-14 二樓庫房…………………………………………………………………39
圖3-15 二樓庫房…………………………………………………………………39
圖3-16 後殿地下室庫房…………………………………………………………39
圖3-17 塑膠收納箱盒盒蓋及文字………………………………………………40
圖3-18 塑膠收納箱盒邊緣文物編號……………………………………………40
圖3-19 塑膠收納箱盒打開狀況…………………………………………………40
圖3-20 黃色紀錄單………………………………………………………………40
圖3-21 交趾陶武將人頭…………………………………………………………42
圖3-22 交趾陶箱…………………………………………………………………42
圖3-23 氣泡布包裝交趾陶………………………………………………………42
圖3-24 交趾陶頭…………………………………………………………………42
圖3-25 交趾陶人物(一)………………………………………………………42
圖3-26 交趾陶人物(二)………………………………………………………42
圖4-1 無粉PVC手套 ……………………………………………………………43
圖4-2 無粉PVC手套 ……………………………………………………………43
圖4-3羊毛刷 ……………………………………………………………………44
圖4-4不鏽鋼鑷子 ………………………………………………………………44
圖4-5脫脂棉 ……………………………………………………………………45
圖4-6棉花棒 ……………………………………………………………………45
圖4-7右邊為剪刀左邊為美工刀 ………………………………………………45
圖4-8 尺 …………………………………………………………………………46
圖4-9 尺打開時的狀態 …………………………………………………………46
圖4-10 不織布口罩………………………………………………………………46
圖4-11 五號夾鏈袋………………………………………………………………46
圖4-12 六號夾鏈袋………………………………………………………………46
圖4-13 單一夾鏈袋………………………………………………………………46
圖4-14 矽膠乾燥劑………………………………………………………………47
圖4-15 袋裝矽膠乾燥劑…………………………………………………………47
圖4-16 濕度指示卡………………………………………………………………47
圖4-17 無酸包裹紙………………………………………………………………49
圖4-18 J-Lar無酸性透明膠帶 ………………………………………………49
圖4-19 無酸性吊卡及無酸性棉繩………………………………………………50
圖4-20 無酸性記號筆(黑色)…………………………………………………50
圖4-21 氣泡布剖面………………………………………………………………51
圖4-22 氣泡布……………………………………………………………………51
圖4-23 塑膠發泡墊剖面…………………………………………………………51
圖4-24 塑膠發泡墊………………………………………………………………51
圖4-25 收納箱內部………………………………………………………………52
圖4-26 收納箱側面………………………………………………………………52
圖4-27 收納箱蓋…………………………………………………………………52
圖4-28 收納箱底部滾輪…………………………………………………………52
圖5-1 將-正面易斷裂處…………………………………………………………54
圖5-2 將-側面照…………………………………………………………………54
圖5-3 將-背面照…………………………………………………………………54
圖5-4 將-背面易斷裂處…………………………………………………………54
圖5-5 將-足部背面………………………………………………………………54
圖5-6 持拿 將-交趾陶 …………………………………………………………54
圖5-7 輕放 將-交趾陶 …………………………………………………………54
圖5-8 持拿 將-交趾陶 …………………………………………………………55
圖5-9 無酸紙包裹 將-交趾陶 …………………………………………………55
圖5-10 持拿已包裹 將-交趾陶…………………………………………………55
圖5-11 持拿已包裹 將-交趾陶…………………………………………………55
圖5-12 包裹氣泡布………………………………………………………………55
圖5-13 持拿入保存箱盒…………………………………………………………55
圖5-14 塑膠保存箱盒盒蓋………………………………………………………56
圖5-15 塑膠保存箱盒箱內………………………………………………………56
圖5-16 塑膠保存箱盒底部………………………………………………………56
圖5-17 保存箱盒側面……………………………………………………………56
圖5-18 置入保存箱盒……………………………………………………………56
圖5-19 填入緩衝物………………………………………………………………56
圖5-20 覆蓋氣泡墊於交趾陶上…………………………………………………57
圖5-21 覆蓋氣泡墊………………………………………………………………57
圖5-22 矽膠乾燥劑及溼度指示卡………………………………………………57
圖5-23 盒蓋邊緣填上泡棉雙面膠………………………………………………57
圖5-24 帶刀卒 易斷裂處正面照 ………………………………………………58
圖5-25 帶刀卒易斷裂處背面照…………………………………………………58
圖5-26 帶刀卒側面照……………………………………………………………59
圖5-27 帶刀卒俯視照……………………………………………………………59
圖5-28 清潔交趾陶………………………………………………………………59
圖5-29 清潔交趾陶………………………………………………………………59
圖5-30 清潔交趾陶………………………………………………………………59
圖5-31 清潔交趾陶………………………………………………………………59
圖5-32 清潔交趾陶………………………………………………………………60
圖5-33 清潔交趾陶………………………………………………………………60
圖5-34 持拿交趾陶………………………………………………………………60
圖5-35 持拿交趾陶………………………………………………………………60
圖5-36 無酸紙包裹………………………………………………………………60
圖5-37 無酸紙包裹兵器…………………………………………………………60
圖5-38 無酸紙包裹斷裂處………………………………………………………60
圖5-39 包裹帶刀卒………………………………………………………………61
圖5-40 氣泡布包裹帶刀卒………………………………………………………61
圖5-41 置入保存箱盒……………………………………………………………61
圖5-42 箱內緩衝墊………………………………………………………………61
圖5-43 箱內緩衝墊………………………………………………………………61
圖5-44 填塞緩衝墊………………………………………………………………61
圖5-45 保存箱盒內置入矽膠劑及溼度指示卡…………………………………61
圖5-46 保存箱盒完成……………………………………………………………61
圖5-47 新港奉天宮照……………………………………………………………62
圖5-48 廟脊上福祿壽三神,中間為祿神………………………………………62
圖5-49 祿神首脆弱處……………………………………………………………63
圖5-50 持拿建議施力部位………………………………………………………63
圖5-51 祿神首背面………………………………………………………………63
圖5-52 祿神首側面………………………………………………………………63
圖5-53 持拿祿神首………………………………………………………………64
圖5-54 持拿祿神首………………………………………………………………64
圖5-55 持拿祿神首置入箱盒…………………………………………………64
圖5-56 填塞襯墊………………………………………………………………64
圖5-57 填塞氣泡布……………………………………………………………64
圖5-58 填塞緩衝物……………………………………………………………64
圖5-59 填塞襯墊細部…………………………………………………………64
圖5-60 填塞襯墊………………………………………………………………64
圖5-61 加矽膠乾燥劑及濕度指示卡…………………………………………64
圖5-62 持拿注意處正面照……………………………………………………65
圖5-63 持拿注意處背面照……………………………………………………65
圖5-64 武將首45角度照 ……………………………………………………66
圖5-65 武將首側面照…………………………………………………………66
圖5-66 武將首俯視照…………………………………………………………66
圖5-67 無酸紙包裹特別須注意處……………………………………………66
圖5-68 持拿武將首……………………………………………………………66
圖5-69 持拿武將首……………………………………………………………66
圖5-70 持拿武將首……………………………………………………………66
圖5-71 加矽膠乾燥劑及濕度指示卡…………………………………………66
圖5-72 脆弱處正面照…………………………………………………………68
圖5-73 書生-交趾陶側面照 …………………………………………………68
圖5-74 脆弱處背面照…………………………………………………………68
圖5-75 腰部鐵絲處背面照……………………………………………………68
圖5-76 鐵絲纏繞腰部…………………………………………………………68
圖5-77 鐵絲和水泥照…………………………………………………………68
圖5-78 鐵絲拆開正面照………………………………………………………68
圖5-79 鐵絲拆開背面照………………………………………………………68
圖5-80 持拿左側照……………………………………………………………68
圖5-81 持拿背面照……………………………………………………………68
圖5-82 持拿右側照……………………………………………………………68
圖5-83 持拿照…………………………………………………………………69
圖5-84 持拿照…………………………………………………………………69
圖5-85 置入保存箱盒…………………………………………………………69
圖5-86 馬-交趾陶 脆弱處正面照……………………………………………69
圖5-87 馬-交趾陶 持拿接觸部位照…………………………………………69
圖5-88 馬前側面照……………………………………………………………69
圖5-89 馬後側面照……………………………………………………………69
圖5-90 馬尾側面照……………………………………………………………69
圖5-91 馬鞍上鐵絲照…………………………………………………………70
圖5-92 鐵絲水泥塊……………………………………………………………70
圖5-93 鐵絲水泥背面照………………………………………………………70
圖5-94 持拿施力部位背面照…………………………………………………70
圖5-95 無酸紙包裹脆弱部位…………………………………………………70
圖5-96 持拿馬-交趾陶照 ……………………………………………………70
圖5-97 持拿左側照……………………………………………………………70
圖5-98 持拿照…………………………………………………………………71
圖5-99 持拿包裝完成照………………………………………………………71
圖5-100 置入保存箱盒 ………………………………………………………71
圖5-101 書生與馬-交趾陶置入保存箱盒及緩衝物…………………………71
圖5-102 曹操交趾陶拼湊殘件 ………………………………………………73
圖5-103 殘件三足背面「曹操」字樣 ………………………………………73
圖5-104 三足斷落處有強力膠黏著痕跡 ……………………………………73
圖5-105 足部強力膠黏著痕……………………………………………………73
圖5-106 曹操與馬黏著的水泥塊………………………………………………73
圖5-107 水泥塊與鐵絲…………………………………………………………73
圖5-108 綑綁的鐵絲……………………………………………………………73
圖5-109 持拿施力部位正面照…………………………………………………74
圖5-110 持拿施力部位背面照…………………………………………………74
圖5-111 曹操交趾陶突出部位特別標示照……………………………………74
圖5-112 背面照…………………………………………………………………74
圖5-113 側面照…………………………………………………………………74
圖5-114 持拿照…………………………………………………………………75
圖5-115 翻面持拿正面照………………………………………………………75
圖5-116 翻面持拿背面照………………………………………………………75
圖5-117 無酸紙包裹……………………………………………………………75
圖5-118 無酸紙包裹……………………………………………………………75
圖5-119 於交趾陶下方墊襯墊…………………………………………………75
圖5-120 持拿照…………………………………………………………………75
圖5-121 持拿照…………………………………………………………………75
圖5-122 包裹無酸紙……………………………………………………………75
圖5-123 持拿照…………………………………………………………………76
圖5-124 持拿照…………………………………………………………………76
圖5-125 置入保存箱盒…………………………………………………………76
圖5-126 置入保存箱盒…………………………………………………………76
圖5-127 保存箱盒………………………………………………………………76
圖5-128 置入矽膠乾燥劑及溼度指示卡………………………………………76
圖5-129 覆蓋氣泡墊……………………………………………………………76
圖5-130 黃天化交趾陶拼湊殘件………………………………………………78
圖5-131 黃天化交趾陶臉部正面照……………………………………………78
圖5-132 「天化」、「黃天化」字樣……………………………………………78
圖5-133 「天化」、「黃天化」字樣放大照……………………………………78
圖5-134 黃天化正面照…………………………………………………………78
圖5-135 黃天化俯視照…………………………………………………………78
圖5-136 黃天化側面照…………………………………………………………78
圖5-137 黃天化側面照…………………………………………………………78
圖5-138 黃天化背面照…………………………………………………………78
圖5-139 黃天化持拿施力部位背面照…………………………………………79
圖5-140 鐵絲水泥塊……………………………………………………………79
圖5-141 黃天化與龍之間使用水泥黏著處……………………………………79
圖5-142 剪開鐵絲照……………………………………………………………79
圖5-143 持拿交趾陶正面照……………………………………………………79
圖5-144 持拿交趾陶背面照……………………………………………………79
圖5-145 持拿交趾陶背面照……………………………………………………80
圖5-146 持拿交趾陶……………………………………………………………80
圖5-147 持拿背面照……………………………………………………………80
圖5-148 包裹突出部位…………………………………………………………80
圖5-149 突出部位包裹完成照…………………………………………………80
圖5-150 持拿交趾陶於地面襯墊………………………………………………80
圖5-151 置放於無酸紙上………………………………………………………80
圖5-152 無酸紙包裹……………………………………………………………81
圖5-153 持拿黃天化交趾陶照…………………………………………………81
圖5-154 持拿黃天化交趾陶……………………………………………………81
圖5-155 包裹氣泡布……………………………………………………………81
圖5-156 龍首正面照……………………………………………………………81
圖5-157 右側面…………………………………………………………………81
圖5-158 左側面…………………………………………………………………81
圖5-159 背面照…………………………………………………………………81
圖5-160 包裹突出部位…………………………………………………………82
圖5-161 持拿背面照……………………………………………………………82
圖5-162 持拿照…………………………………………………………………82
圖5-163 包裹無酸紙……………………………………………………………82
圖5-164 持拿照…………………………………………………………………82
圖5-165 持拿側照………………………………………………………………82
圖5-166 持拿側照………………………………………………………………82
圖5-167 龍身殘件正面照………………………………………………………82
圖5-168 龍身殘件背面照………………………………………………………82
圖5-169 龍足照…………………………………………………………………82
圖5-170 龍足背面「黃天化」字樣照…………………………………………82
圖5-171 殘件背面「天化」字樣照……………………………………………82
圖5-172 三件文物包裹…………………………………………………………83
圖5-173 矽膠乾燥劑及溼度指示卡……………………………………………83
圖5-174 覆蓋氣泡布……………………………………………………………83
圖5-175 面部正面照……………………………………………………………85
圖5-176 側面照…………………………………………………………………85
圖5-177 「張飛」字樣照………………………………………………………85
圖5-178 張飛背面照……………………………………………………………85
圖5-179 水泥黏著處……………………………………………………………85
圖5-180 水泥黏著塊……………………………………………………………85
圖5-181 張飛與馬之間水泥黏著………………………………………………85
圖5-182 黏著側面照……………………………………………………………85
圖5-183 持拿施力部位標示照…………………………………………………86
圖5-184 持拿背面照圖…………………………………………………………86
圖5-185 手上下托持拿照………………………………………………………86
圖5-186 持拿照…………………………………………………………………86
圖5-187 雙手托持拿照…………………………………………………………86
圖5-188 持拿照…………………………………………………………………86
圖5-189 交趾陶與兵器接觸鏽蝕面……………………………………………87
圖5-190 鏽蝕與馬面部兵器摩擦白點處………………………………………87
圖5-191 無酸紙包裹兵器………………………………………………………87
圖5-192 無酸紙包裹突出處……………………………………………………87
圖5-193 右側面照………………………………………………………………87
圖5-194 左側面照………………………………………………………………87
圖5-195 持拿照…………………………………………………………………88
圖5-196 持拿照…………………………………………………………………88
圖5-197 原件與殘件一起包裹…………………………………………………88
圖5-198 持拿入保存箱盒………………………………………………………88
圖5-199 持拿照…………………………………………………………………88
圖5-200 支撐交趾陶背面襯墊…………………………………………………88
圖5-201 填入緩衝物……………………………………………………………88
圖5-202 置入矽膠乾燥劑及溼度指示卡………………………………………88
圖6-1 天皇聖壽牌………………………………………………………………90
圖6-2 清潔天皇聖壽牌…………………………………………………………90
圖6-3 日本妙心寺住持則竹秀南老大師………………………………………90
圖6-4 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煌達………………………………………………90
圖6-5 新港奉天宮義工團小朋友協助清理新港奉天宮文物…………………91
圖6-6 新港奉天宮交趾陶整理流程圖…………………………………………93
附錄八圖1持住漆屏風…………………………………………………………111
附錄八圖2持拿漆屏風…………………………………………………………111
附錄八圖3持拿漆屏風…………………………………………………………111
附錄八圖4持拿漆屏風…………………………………………………………111
附錄八圖5漆屏風拍攝定位……………………………………………………111
附錄八圖6持住漆屏風,固定漆屏風…………………………………………111

表格目次
表3-1 交趾陶匠師柯訓傳承世系表………………………………………………31
表3-2 交趾陶匠師葉王傳承世系表………………………………………………32
表3-3 洪坤福大弟子梅菁雲傳承世系表…………………………………………37
表3-4 新港奉天宮交趾陶與剪黏 舊式編號表 …………………………………41
表4-1 文物包裝的重點及原則……………………………………………………48
表5-1 新港奉天宮 將-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53
表5-2 新港奉天宮 帶刀卒-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58
表5-3 新港奉天宮 祿神首-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62
表5-4 新港奉天宮 武將首-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65
表5-5 新港奉天宮 書生-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67
表5-6 新港奉天宮 曹操-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72
表5-7 新港奉天宮 黃天化-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77
表5-8 新港奉天宮 張飛-交趾陶資料簡易表格…………………………………84
表6-1 文物持拿注意事項表………………………………………………………92
表6-2 案例研究分析表……………………………………………………………94

附錄目次
附錄一 美國 大都會博物館(MMA,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借展契約書首頁……………………………………………………103
附錄二 美國 波士頓美術館(mfa,Museum of Fine,Boston)借展契約書…104
附錄三 英國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借展契約書第四頁……………105
附錄四 美國 克里夫蘭美術館(CMA,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借展契約書(2003年版)第二頁…………………………………106
附錄五 美國 克里夫蘭美術館(CMA,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借展契約書(1999年版)第三頁…………………………………107
附錄六 美國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借展契約書 第一頁……108
美國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借展契約書 第二頁……109
附錄七 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The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借展契約書第二頁…………………………………………………110
附錄八 美國 大都會博物館(MMA,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亞洲藝術部(Asian Art of Department)清乾隆漆屏風拍攝照……111
附錄九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文物登錄編碼表 ……………………………112
附錄十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一) ………………………113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二) ………………………114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三) ………………………115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四) ………………………116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五) ………………………117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六) ………………………118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七) ………………………119
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奉天宮案例研究文物(八) ………………………120
附錄十一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典藏清冊表 ………………………………………121
中文文獻
文物保存維護研會,《文物預防性保護與急難處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5年。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臺灣交趾陶—臺灣陶塑人物導覽手冊》,臺北:台北 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民國91年。
包遵彭,《博物館概論》,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3年。
朱裕平,《中國三彩》,臺北:藝術圖書公司,民國86年。
任莉莉,《博物館藏品徵集與登錄管理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民國81年。
李知宴,《中國釉陶藝術》,香港:輕工業出版社、兩木出版社,民國78年。
李知宴,《中國陶瓷文化史》,臺北:文津出版公司,民國85年。
李乾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94年。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民國90年。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9年。
李乾朗,《臺灣建築閱覽》,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民國85年。
李乾朗,《臺灣傳統建築匠藝》,臺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民國84年。
林德政主修,《新港奉天宮志》,嘉義: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董事會,民國82年。
林明體,《石灣陶塑藝術》,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民國88年。
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奉天宮導覽手冊》,嘉義: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新港奉天宮折頁〉,嘉義: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張世賢,《如何作好預防性文物保存》,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9
年。
張臨生,《如何進行博物館藏品徵集編目與收藏管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9年。
康諾錫,《臺灣廟宇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民國93年。
陳國寧等著,《文物保護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91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石灣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4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手築夢—臺灣交趾陶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9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交趾陶裝飾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0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彩塑人間-臺灣交趾陶藝術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古物保存.維護簡易手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6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的文物蒐藏及典藏制度》,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6年。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手冊》,唐山市:群眾出版社,民國8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雍正 清世宗文物大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9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物月刊》309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物維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5年。
曾怡怡,《臺灣地區藝術類博物館藏品編號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民國96年。
蔡榮順,《臺灣傳統工藝-交趾陶與剪黏之源流及發展》,嘉義:金龍文教基金會,民國95年。
廖新展,《老鎮新生》,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4年。
簡榮聰、鄭昭儀,《彩塑風華-臺灣交趾陶藝術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90年。
劉藍玉譯,〈石器、陶器、玻璃和金屬品的收藏保存〉,《藏品維護手冊》,臺北:五觀藝術管理,民國90年。
顏新珠,《打開新港人的相簿》,臺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84年。
譚旦冏,《唐三彩》,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69年。
譚旦冏編,《藝海瑰寶.唐三彩》,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民國80年。
嘉義市立交趾陶館,〈交趾陶題材典故簡介折頁〉,嘉義:嘉義市立交趾陶館,民國97年。
蘇家君,《從預防性文物保存的角度論文物包裝》,臺北: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民國97年。
陳姿吟,〈洪坤福〉,《臺灣大百科》,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94年,檢索日期:民國97年12月25日。http://taipedia.cca.gov.tw/index.php?title
陳世仁,「臺灣廟宇、瓦屋、剪花、泥塑、湳湯、門派之確認」,〈五虎將洪坤福在臺灣傳承之門生弟子〉,民國94年10月22日,檢索日期:民國98年1月2日。http://csr.hty.tw/doc/
〈江清露〉,《臺灣大百科》,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94年,檢索日期:民國97年12月25日。http://taipedia.cca.gov.tw/index.php?title
郭祐麟,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文物持拿安全示範講座〉,《國立歷史博物館器物數位化簡介》,檢索日期:97年12月22日。
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655
嘉義市立文化局交趾陶館網頁,檢索日期:97年12月25日。http://www.cabcy.gov.tw/96spring/museum.html

外文文獻
A Zycherman, Lynda.,“Storage of Stone, Ceramic, Glass, and Metal”, Conservation Concerns A Guide for Collectors and Curators, 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92.
Ambrose, Timothy and Paine, Crispin, Museum Basics, London and New York: ICOM,1993.
B Reibel ,Daniel, Registration Methods for the Small Museum, Oxford:Altamira, 1997.
Carolyn L., Rose, Storages of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s:Ideas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York Graphics, York, PA:Institute of Museum Services,1992
Case, Mary, Registrars on Record:Essays on Museum Collections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 1995.
Choudhury ,Anil Roy, Art Museum Documentation And Practical Handling, India:1963.
Dean ,David and Edson ,Gary, The Handbook for Museums, London:Routledge, 1994.
Fahy, Anna, Collections Management, London:Routledge, 1995.
Knell, Simon, Care of Collections ,London:Routledge, 1994.
L. Reger , Lawrence, Caring for Collection: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 Mintenance And Documenta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1984.
NPS ,Chapter6:“Handling,packing,and Shipping”,Museum Handbook Part1,1999,檢索日期:98年1月2日http://www.nps.gov/history/museum/publications/MHI/CHAP6.pdf
NPS , “Preservation of Low-Fired Ceramic Objects”, Conserve O Gram, 2002,檢索日期:2009年12月8日http://www.nps.gov/history/museum/publications/conserveogram/cons_toc.html
P. O’Neill, John, The Care And Handling of Art Objects, 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7.
Rubias-Maravilla, Nimfa,“Handling and Packing of Museum Objects”,New Zealand:2001,檢索日期:98年1月2日http://cool-palimpsest.stanford.edu/byauth/maravilla/handling.html
Watterson ,Bill, “Handling”,The New Museum Registration Methods, 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 , 19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