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秀子
研究生(外文):Hsiu-Tzu Chen
論文名稱:國小營養午餐免費發放問題的探討:以高雄縣某鄉鎮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Free nutritional lunch at elementary School:For one of counties in Kaohsiung example
指導教授:黃志隆黃志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義守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潛在課程公平正義免費營養午餐
外文關鍵詞:Hidden CurriculumFair And justiceFreeNutrition Lun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6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在釐清營養午餐免費發放與否的問題。研究的對象以高雄縣某鄉鎮之國民小學為主。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開放性的問卷訪談法,瞭解第一線接觸學生的級任導師及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和學生對目前營養午餐的發放方式的現況以及申請補助的資格審核上所遇到的困境。第二階段採用次級資料分析法,分析目前排富式的營養午餐,在補助比例上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目前高雄縣一百五十四所國民小學中,在籍學生總人數約七萬六千零二人,全縣參加營養午餐的學生共有七萬四千五百九十四人,達成率約98%。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高雄縣的總補助比例約14%,其中低收入戶約佔2%、中低收入戶約佔5%、家庭突發變故約佔1%、導師認定約佔6%,某鄉鎮的資料在導師認定的部份有所學校高達24%,顯示在無證明文件下的申請補助比例偏高。目前「資格審核」由級任導師作認定,學校「午餐推行委員會」做審核,此方式無法源可循也於法不合。
本文認為,營養午餐應該全面免費發放,因為免費的營養午餐較能符合國民教育基本法全民一律平等的意旨,也符合民主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更能提供每位學生一個安定的就學環境。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nutrition meal for the primary school in Taiwan.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is on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There are two steps for collecting data: the first step comprised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including homeroom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s, parents and students. We try to explore their attitudes about the current change and difficulty of nutrition meal. For the second step, we analyze the current vari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for the subsidy of nutrition meal by the secondary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out 76,002 students in 154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the school lunch were 74,594 people, which comprises 98% of the student population. In the ninety-ninth academic year, the total subsidiary percentage of Kaohsiung was 14%. There was about 2% of students coming from low-income households,5% students from low moderate income households,1% of students whose family had happened accident, and 6% students who were distinguished by homeroom teachers. However, there are 24% students who were distinguished by homeroom teachers in one of counties of Kaoshiung. It was showed that the subsidiary percentage under the certified standard was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inguished method and making by the homeroom teachers and Lunch Promotion committee of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illegal.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free school lunch should be promote and practice because it will reach objective of the fair and justice which correspo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principl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一節 營養午餐的源起及歷史發展6
第二節 營養午餐之相關法令與規範9
第三節 營養午餐之相關研究13
第四節 營養午餐的發放資格:潛在課程的觀點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23
第二節 研究問題25
第三節 資料的來源與說明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社會救助的原則與標準31
第二節 資格取得與烙印效果42
第三節 珍惜社會資源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53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5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57
表次
表1.1 各縣市實施免費營養午餐意願2
表2.1 學校營養午餐工作推行委員會組織12
表2.2 補助資格表18
表3.1 研究問題29
表3.2 訪談人員31
表4.1 低收入戶人口數占該縣(市)人口比例33
表4.2 高雄縣低收入戶人口數占該縣(市)人口比例34
表4.3 高雄縣政府補助35
表4.4 高雄縣某鄉鎮國小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申請補助比例36
表4.5 民間機構補助37
表4.6 弱勢族群每年增加的百分比44
表4.7 就讀國中小外及子女統計45
表4.8 九年義務教育外籍子女比例46
表4.9 原住民生就學情形47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5
圖2.1 較舊的課程觀念19
圖2.2 較新的課程19
圖2.3 學校課程結構圖20
圖2.4 潛在課程在營養午餐上的運用20
圖3.1 研究架構圖24
[1]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2]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00.html。
[3]王仕圖(2003),政黨輪替下的社會福利政策:以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79—105。
[4]王順民(2009),〈關於免費營養午餐的政策評析〉,國家政策論壇,http://www.npf.org.tw/。
[5]王順民(2010),〈關於社會救助法放寬貧窮線之評析〉,國家政策論壇,http://www.npf.org.tw/。
[6]王慧琦(1994),實施學校午餐指導活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飲食行為改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7]古允文(2003),縮短貧富差距:新時代的貧窮與社會救助,國家政策論壇,http://old.npf.org.tw/。
[8]江振陸(2001),高雄市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民營化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9]吳仁宇(1992),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發展與改進國民小學學校五年計畫,學校衛生,(21),61—68。
[10]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1]李建興(2009),免費營養午餐沒有反對的理由,國家政策論壇,http://www.npf.org.tw/ 。
[12]李建興(2009),免費營養午餐實施的好時機,國家政策論壇,http://www.npf.org.tw/
[13]周仁尹‧曾春榮(2006),從弱勢族群的類型談教育選擇權及教育財政革新,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2(3)。
[14]周秀姿(2006),國民小學學校午餐委外評選模式之建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15]周祝瑛 (2008),台灣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從教育的「貧」與「弱」到「富」而「強」教育研究月刊,168。
[16]林宣佑(2004),承辦學校營養午餐工作的心聲 ,http://www.kcta.org.tw/ 。
[17]林美伶、王德睦(2000),貧窮門檻對貧窮率與人口組成之影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94—124。
[18]林清江(1998),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林薇、王慧琦(1998),實施學校午餐指導活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飲食行為改變之研究,中華營誌。23(1),15—27。
[20]林薇、洪平叔、盧立卿、杭極敏(2003),教育局及中小學營養師的角色、職責及工作現況之研究,中華營誌,28(2),92—33。
[21]林薇、劉貴雲、徐進平等(2000),國民小學學校午餐菜單修正即營養教育介入研究,中華營誌,25(3),15—27。
[22]洪榮進(2002),台南縣市國小教育人員對學校公辦民營意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教所初等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台南。
[23]范雅惠(2008)。教育優先區計劃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69。
[24]孫健忠(2010),社會救助資格審查的爭議。台北市政府福利社會季刊,(128)春季號。
[25]孫毓禧(1979),基隆市東信國小學童營養午餐之調查及其體位之研究,台灣營養學會,4(1),41—50。
[26]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8),高雄縣國民中小學辦理學校午餐工作計劃手冊。
[27]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9),高雄市國民中小學辦理學校午餐工作計劃手冊。
[28]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9),高雄市國民中小學辦理學校午餐工作計劃手冊。
[29]高雄市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www.kh.edu.tw/。
[30]高雄縣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www.ks.edu.tw/。
[31]涂盛發(2002),國小辦理營養午餐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彰師大商業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32]張世雄(編)(2009),社會福利概論,台北蘆洲:空中大學出版社
[33]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34]教育部(1997),學校午餐生活衛生教育手冊。
[35]教育部全球網站,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2。
[36]教育部體育司,http://140.122.72.62/history/index?id。
[37]許育典(2008),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城鄉較育差距談起,成大研發快訊—文摘,10(2),1—29。
[38]許育典、陳碧玉(2008),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城鄉較育差距談起,當代教育研究,16(3),1-29。
[39]許嘉政(2004),學校午餐公辦民營之經營模式研究-以屏東縣楓港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
[40]許嘉政(2005),公辦民營與公辦公營學校午餐經營內含差異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170—188。
[41]郭峰誠(2008),配額模式是保障?還是限制?以心智與視覺障礙者的工作權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74期。
[42]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3]陳秀梅(2006),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不同營養午餐經營模式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44]陳素萍、林怡華、林潔欣(2006),讓營養午餐更好吃-變化烹調法以改善學童蔬菜攝食態度與倒棄量之研究,台灣營養學會雜誌,31(3),68—76。
[45]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34),101頁。
[46]章英華、葉至誠、吳來信(2006),社會學,台北蘆洲:空中大學出版社
[47]曾慧青(2009),營養午餐免費之外還應健康,國家政策論壇, http://www.npf.org.tw/post/1/5781。
[48]黃光雄 (1996),課程與教學(初版三刷),台北:師大書苑。
[49]黃光雄 (1998),教育概論(第七刷),台北:師大書苑。
[50]歐陽教(2004),教育概論(初版二刷),台北:師大書苑。
[51]學校午餐發展沿革,http://lunch.takes.tn.edu.tw/prospect_1.php
[52]蕭又誠(2008),社會階層、族群接觸對原住民我群勤惰認知之影響,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台北。
[53]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
[54]謝亞恆(2004),淺談台灣各族群學童就業成就差異之比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9頁。
[55]謝美娥 (1995),社會福利民營化的省思,收錄於林萬億編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279—306,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56]鍾建民(2002),高雄縣國民中學學校午餐相關問題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57]黨士豪(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58]Charles Zastrow Charles Zastrow Charles Zastrow(原著),張英陣‧彭淑華‧鄭麗珍(合譯)(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出版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王仕圖(2003),政黨輪替下的社會福利政策:以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79—105。
2. [7]古允文(2003),縮短貧富差距:新時代的貧窮與社會救助,國家政策論壇,http://old.npf.org.tw/。
3. [9]吳仁宇(1992),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發展與改進國民小學學校五年計畫,學校衛生,(21),61—68。
4. [13]周仁尹‧曾春榮(2006),從弱勢族群的類型談教育選擇權及教育財政革新,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2(3)。
5. [15]周祝瑛 (2008),台灣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從教育的「貧」與「弱」到「富」而「強」教育研究月刊,168。
6. [17]林美伶、王德睦(2000),貧窮門檻對貧窮率與人口組成之影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94—124。
7. [19]林薇、王慧琦(1998),實施學校午餐指導活動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飲食行為改變之研究,中華營誌。23(1),15—27。
8. [21]林薇、劉貴雲、徐進平等(2000),國民小學學校午餐菜單修正即營養教育介入研究,中華營誌,25(3),15—27。
9. [37]許育典(2008),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城鄉較育差距談起,成大研發快訊—文摘,10(2),1—29。
10. [38]許育典、陳碧玉(2008),社會國原則在教育行政的落實-從補助營養午餐費用和消弭城鄉較育差距談起,當代教育研究,16(3),1-29。
11. [40]許嘉政(2005),公辦民營與公辦公營學校午餐經營內含差異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35),170—188。
12. [44]陳素萍、林怡華、林潔欣(2006),讓營養午餐更好吃-變化烹調法以改善學童蔬菜攝食態度與倒棄量之研究,台灣營養學會雜誌,31(3),68—76。
13. [45]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34),101頁。
14. [53]賴秀玲、鄭萬助、梅家瑗(2004),貧窮線內涵與我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標準及人數之探討,主計月刊,(577)。
15. [57]黨士豪(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水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