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4 06: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曉華
研究生(外文):Hsiao-Hwa Teng
論文名稱:台灣企業面對美國專利訴訟的策略評估模式
論文名稱(外文):U.S. Patent Litigation Strategy Evaluation Model for Taiwanese Enterprises
指導教授:邱榆淨邱榆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Jing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美國專利訴訟和解關鍵因素策略評估模式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U.S. Patent litigationStrategy evaluation modelKey criteriaDEMATELSettl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2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科技發達加上智慧財產權觀念的提升,專利的功能已不僅在表示創新技術的發表,也是對於公司技術的保護,更是企業面對競爭時可作為操作的手段。專利訴訟在實務上有時並不是為了證明對錯,而是作為市場競爭之手段之一,用來干擾市場、打擊對手。處於現今專利訴訟與日俱增的環境,專利訴訟的發生不會只限於大企業,台灣中小型企業亦有可能面臨到跨國的專利訴訟的威脅。
專利訴訟對於公司營運影響甚鉅,在專利訴訟爭議中,和解並不代表認輸,應戰到底也未必就是贏,因此台灣企業一旦面臨到專利訴訟時,必須謹慎面對以維護公司整體營運與利益為最大考量。本研究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 作為分析工具,幫助個案公司在所面臨的美國專利訴訟案中,評估於訴訟初期與訴訟後期之重要關鍵準則,以及各準則之重要性和各準則間之影響性,個案公司可針對所面臨到之專利訴訟中系爭專利、系爭產品、所處產業及市場、以及公司財務之實際狀況,依所得出之重要關鍵準則進行評估是否應繼續應戰或尋求和解。
由本研究的實證分析中可以發現,個案公司在訴訟初期最主要影響準則為產品迴避設計可能性,說明了訴訟一旦發生,個案公司應先就本身產品進行了解,若有侵權可能,則應先思考有無迴避設計之可能,以避開系爭專利的權利範圍,降低系爭專利對產品的威脅強度,也進一步地降低對方可能要求索取之和解金與權利金。訴訟後期最主要影響準則為系爭專利之強度,表示企業未來若要取得訴訟之優勢,主要為取得有價值且具有攻擊性之專利,如此才能有效保護或強化自身之市場地位。


While the world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improved,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function of patents is not only to present the new developed or innovated to the world, but also a protection of the technology. Moreover, it can be manipulated when fac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By raising patent litigation is sometimes not prove who is right or wrong, it is a way to compete against others in the market, and to disturb and fight the competitors. As more and more patent litigations being raised nowadays, it would not just happen to the big enterprises. There is also possibility tha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may face threats from oversea patent litigations.
Patent litigation may deeply affect the company operation. In the patent litigations, settlement does not mean loss in the competition. On the other hand, fighting for the final judgment does not mean wining in the case. The biggest concern is still the overall company operation and profit. This study will use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method to help the case company to find out the important key criteria during the beginning stage and later stage of the patent litigation. Help them to evaluate the prominence of each criter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riteria. The case company can further evaluate the best strategy, whether to keep fighting or to settle, by evaluating the important criteria with its case situation, such as asserted patents, accused products, industrial and market, and case company’s financial situation.
From the case study and analysi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case company should carefully study whether its product can be designed around or no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patent litigation stage. If it can be designed around, it would be good for the company to reduce the threat from the patent. By the end of litigation, the scope of patent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t also tells the company should focus on having valued and attackable patent in order to protecting the company and keeping competitive.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貮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美國專利訴訟地點及程序 9
第二節 專利訴訟策略相關文獻 17
第三節 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MATEL) 19
第参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DEMATEL的研究應用 26
第二節 研究變數定義與衡量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範圍 32
第肆章 實證分析 34
第一節 訴訟初期之構面 35
第二節 訴訟初期之準則 37
第三節 訴訟後期之構面 42
第四節 訴訟後期之準則 45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6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56
參考文獻 57
中文參考文獻 57
網站參考文獻 58
附錄一 專家問卷 60


中文參考文獻
王承守、鄧穎懋,2004年,美國專利訴訟攻防策略運用,台北市:元照。
吳卓叡,2010年,台灣與美國專利侵權訴訟之策略管理分析,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柏甫,2012年,旅遊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發展策略之探討–DEMATEL之應用,台北護理健康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明,2004年,管理問題因果複雜度分析模式建立之研究–以DEMATEL為方法論,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明志,2004年,成熟產業環境之競爭策略研究-我國印刷電路板產業為例,台灣大學國際企管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佑宇,2008年,美國聯邦法院與國際貿易委員會之研究 – 美國智慧財產權專利訴訟攻擊與防禦策略,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瑋明,2012年,美國專利侵害合理權利金估算之因素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峰銘,2005年,台灣高科技產業專利規劃之研究 – 專利策略與專利指標,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芮,2013年,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所需之關鍵核心能力–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勝賢,2011年,運用DEMATEL方法於晶圓廠製程設備採購評估,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3年,美國專利訴訟教戰手冊進階版,台北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蔡孟娟、呂育全、林佳薰、陳思穎、張碧勳,2012年,國際專利角力戰與和之對策研究,台北:經濟部跨領域科技管理研習班。
鄧振源,2012年,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台北市:鼎茂。
鍾台生,2013年,應用DEMATEL探討企業導入知識管理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開南大學商學院碩士論文。
網站參考文獻
馬嘉珮,2009,「訴訟和解(上篇)」,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
0000159620_4LK7WXO71QG9ZY1FP2TQG,搜尋日期:2014年03月04日。
馬嘉珮,2009,「科技業專利及訴訟策略」,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
shwnws.asp?CnlID=13&;Cat=&;Cat1=&;id=119817,搜尋日期:2014年05月19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2,「美國專利訴訟教戰手冊出爐!」,http://iknow.stpi.narl.org.tw
/Post/Read.aspx?PostID=7039,搜尋日期:2013年11月23日。
楊瑪利、楊方儒,2006,「專利多 常得獎 台灣已是世界專利大國」,http://www.gvm.
com.tw/Boardcontent_11883_1.html,搜尋日期:2014年05月18日。
蘇昱婷,2011,「初期禁制令 (Preliminary Injunction) 之核發標準」,http://iknow.stpi.
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6301,搜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David,2008,「即時監控美國專利訴訟資料之必要性」,http://iknow.stpi.narl.org.tw
/Post/Read.aspx?PostID=3347,搜尋日期:2013年11月23日。
May,2012,「智慧型手機及NPEs導致美國ITC案件增加的主因」,http://cdnet.stpi.
narl.org.tw/techroom/pclass/2012/pclass_12_A210.htm,搜尋日期:2013年10月27日。
May,2013,「美國ITC 337 調查結果2012年電腦與通訊產品訴訟案件高達30%」,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8044,搜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May,2012,「美國專利訴訟案件統計(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337調查及美國聯邦地方法院)」,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7169,搜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May,2014,「LexMachina公佈2013美國專利訴訟報告 前10名原告都是NPEs」,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9665,搜尋日期:2014年06月10日。
May,2012,「智慧型行動手持裝置專利戰爭Apple vs. HTC」,http://iknow.stpi.narl.
org.tw/Post/Read.aspx?PostID=6376,搜尋日期:2014年06月10日。
Gene Quinn, 2012, Patent Litigation Study Discusses Dealing with NPEs, IPWatchdog, http://
www.ipwatchdog.com/2012/04/17/patent-litigation-study-discusses-dealing-with-npes/id=24230/, Accessed June 10, 2014.
Sylvie Castonguay , 2010, IP Litigation Costs, http://www.wipo.int/export/sites/www/wipo_
magazine/en/pdf/2010/wipo_pub_121_2010_01.pdf, Accessed June 10, 20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