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1 10: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雅玲
研究生(外文):Chang,Ya-Lin
論文名稱:中醫典籍中美容類藥材之藥性與功效相關性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Pharmaceutical property analysis of cosmetic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ancient Pharmacopoeia
指導教授:李明明李明明引用關係張筱筠張筱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Min-MinChang,Hsiao-Yun
口試委員:闕甫伈黃世勳李明明張筱筠
口試委員(外文):Chueh,Fu-ShinHuang,Shyh-ShyunLee,Min-MinChang,Hsiao-Yun
口試日期:2013-01-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保健營養生技學系碩士班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食品科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2
中文關鍵詞:美容中藥藥性歸經功效相關性統計
外文關鍵詞:beauty of Chinese medicineherbsMeridianefficacycorrelation statis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我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明確註明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藥達63種。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所附「養生方導引法」中就記載了推拿美容的內容。唐以後《備急千金要方》、《食療本草》、《食性本草》、《飲膳正要》、《隨息居飲食譜》等等詳細記載了各種美容法,中醫美容有著優久而豐富的內涵,因本研究分析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於民國一百年六月出版的【美容之中醫藥典籍文獻分析研究】(張賢哲,2011)所收集之中醫古籍資料,其中有關美容類之中藥材品項達384筆,美容類中藥種類達30種,敘述美容類功效之詞彙達818個。將其中384筆中藥材資料依『藥類』、『四氣』、『五味』、『歸經』、『功效』等欄位整理成資料表單並編碼,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其中藥物分類、『四氣』、『五味』、『歸經』與『美容功效』兩兩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相關分析使用SPSS 統計軟體,進行相關性比較,而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等藥性理論是對中藥功效作用的歸納和總結,本研究利用古代的中醫智慧作分析,利用統計方法整理分析384筆美容類中藥之中藥藥性與功效之關係。研究結果可進一步提供現代研究美容類中藥的科學性試驗研究方向,並預測中藥在美容作用的有效性強度。
Our country's first monograph of herbalism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clearly indicate a cosmetic effect of 63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Sui Chao Yuan Fang Zhu treat patients, "annexed to the" health guidance law on the records of massage and beauty. Tang after the 《emergency preparedness daughter to party》《 Herbal 》《Diet Herbal 》《 Eat a meal 》《 With the interest rate home food spectrum》and so documented a variety of beauty, the beau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excellent long and rich connot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published by the Committee on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Department of Health in the Republic a hundred years in June [beauty among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analysis (Chang, 2011)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collected, in which the beau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such items up to 384 pens, the beauty in Chinese medicines for up to 28 categories described in the vocabulary of the beauty and efficacy of up to 818. 384 pe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drug class", "gas", "weird", "Meridian", "effectiveness" field to compile information on the form and coding, the use of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drug classification "gas", and "flavors", "Meridian" and "cosmetic eff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irwise result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using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relevant comparison.
The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theory of the four gas, flavors, Meridian and summari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study for analysis using the wisdom of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the use of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potency and efficacy of 384 pen beau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the modern study of beauty in Chinese medicines, and forecast the strength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role of beauty

目錄
目錄-I
表目錄-IV
中文摘要-VII
英文摘要(Abstract)-VIII
第一章 緒論- 1 -
第一節 前言- 1 -
第二節 中草藥美容歷史- 2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
第一節 中藥對美白的古文獻回顧- 4 -
第二節 現代對美容類中藥研究的文獻回顧- 7 -
第三節 中藥的藥性研究文獻回顧- 9 -
第三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
第四章 研究架構- 12 -
第一節 收集資料的方法- 15 -
第二節 建立資料表的方法- 15 -
第三節 統計分析方法- 18 -
第六章 資料分析結果- 19 -
第一節 四氣、五味、歸經、藥物類別、主治功效、成分分析各類別間的獨立性分析結果- 19 -
第二節 四氣、五味、歸經、藥物類別、主治功效、成分分析各類別間的相關分析結果- 21 -
第三節 各藥性類別,藥味、歸經分別與主治功效相關性分析結果- 22 -
第四節 各藥味類別中,藥性與歸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 25 -
第五節 各藥味中與主治功效間的獨立性分析結果- 28 -
第六節 藥物歸經頻率分析結果 - 36 -
第七節 藥味頻率分析結果- 37 -
第八節 藥性頻率分析結果- 38 -
第九節 藥物類別頻率分析結果 - 39 -
第十節 藥物主治功效頻率分析結果- 41 -
第十一節 各藥性中藥味頻率分析結果- 43 -
第十二節 各藥性中歸經頻率分析結果- 44 -
第十三節 各藥性中主治功效頻率分析結果- 45 -
第七章 討論- 47 -
第八章 結論- 51 -
參考文獻 - 53 -
一、中文文獻- 53 -
二、英文文獻- 58 -
三、網站 - 59 -
附錄一美容類中藥藥性、藥味、藥物類別分類、歸經分析表- 60 -
附錄二美容類中藥主成份表- 83 -
附錄三美容類中藥藥性統計分析表- 148 -


一、中文文獻
1.李德治,童惠玲,多變量分析:專題論文常用的統計方法,雙葉書廊,2008年8月。
2.張賢哲,美容之中醫藥典籍文獻分析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2011年6月。
3.中華中藥典,衛生署中華藥典中藥集編修,行政院衛生署編印,2004年3月。
4.李明明,中醫藥典籍查詢系統,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出版,2008年 12月。
5.吳銘芳,呂旭峰,吳龍源,葉明陽,敖曼冠,以跑步試驗評估冬蟲夏草菌絲體抗疲勞功能,傳統醫學雜誌,第1期,第22卷,p.35-43,2011。
6.陳玉芳,魚腥草萃取物之天然防曬劑試驗,傳統醫學雜誌,第1期,第22卷,p.26-34,2011。
7.何士慶、蘇淑茵、劉祖惠,中草藥化妝保養品之研究與應用,科技圖書,2008年9月。
8.闕甫伈、鄧政賢、李明明,現代中藥學,華格納出版,2009年9月出版。
9.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4月。
10.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4月。
11.宋小妹、唐志書,中藥化學成份提取分離與制備,人民衛生生出版社,2004年4月。
12.張永勳、何玉鈴,中藥彩色圖鑑,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2009年12月。
13.楊明會、張海燕、王文明、劉毅、李紹旦,益氣活血中藥對急性肺損傷模型大鼠肺組織微循環的影響,北京中醫藥,第9期,第30卷,p704 -707,2011。
14.林文建、吳明珠,經絡研究的進展,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第4期,第 10卷, p338 -344,2004。
15.吳明珠,常用美容中藥材,傳統醫學雜誌 ,第15期,p146 -160,2004。
16.岳冬輝,古代醫著中防治瘟疫方劑的使用規律分析,中醫藥學刊,第7期,第24卷,2006。
17.陳曉紅,莖木類中藥藥性分析,遼寧中醫學院院報,第2期,第8卷,2006。
18.彭京,唐常杰,曾濤、喬少杰,雍小嘉,基於神經網絡和屬性距離矩陣的中藥方劑功效規約算法,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第1期,第38卷,2006。
19.武曉東,馬俊,基於擴展認知圖的中藥方劑分析法,甘肅中醫學院院報,第5期,第27卷,2010。
20.黃蘇萍,楊雪梅,肖林榕,經方治療失眠方藥的統計分析,中醫學院院報,第6期,第17卷,2007。
21.李建忠,華強,IgA腎病血尿中醫用藥規律的文獻研究,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第6期,第18卷,2011。
22.王鵬,王振國,歐陽兵,中藥功效與寒熱藥性相關性研究的方法學框架,山東中醫藥大學2011。
23.肖斌,王耘,喬延江,中藥藥性與功效的關係研究,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第1期,第18卷,2011。
24.陳冠林,許仕杰,周福生,游章才,陳君千,中藥藥性與功效關聯規則的探究,遼寧中醫雜志,第2期,第38卷,2011。
25.肖斌,王耘,喬延江,郭維嘉,李萌,尤章林,周英新,中藥藥性組合及其與功效的關係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訊息工程研究中心,2010。
26.許仕杰,陳冠林,湯金波,游章才,周福生,陳建南,陳君千,趙小平,基於”知識元語意分析”探討”五臟功效群"性效關聯規律,中國醫藥指南,第23期,第8卷,2010。
27.許仕杰,陳冠林,游章才,周福生,陳建南,趙小平,基於"藥性-功效知識元語意分析"探討四氣中的”平性”,中華中醫藥學刊,第5期,第29卷,2011。
28.匡海學,基於中藥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組合性的中藥性味理論研究新模式,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育部省部共建北藥基礎與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第1期,第13卷,2011。
29.付先軍,歸肺經中藥性味、臨床功效及藥理作用構成情況的初步分析,山東中醫藥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第6期,第18卷,2011。
30.劉杰書,中藥傳統性能與現代藥效的關係,湖北民族要學學報‧醫學版,第3期,第24卷,2007。
31.馮芳絨,中藥的藥性理論研究,中國民間醫藥,2011/02。
32.姜開運,于彩娜,房景奎,藥性理論的產生與演變----四氣,遼寧中醫雜志,第5期,第35卷,2008。
33.李世滄,藥物「四氣」研究,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台灣中醫醫學雜誌,第3期,第9卷,2010。
34.李裕華,夏映雪,詔宕祿,魚腥草聯合抗生素治療老年肺炎療效觀察,中國中醫急症,第3期,第13卷158 -158,2004。
35.邱江勻,楊亞玲,楊國榮,林強,周強,魚腥草中總黃酮提取及其抗過敏活性的研究,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期,第27卷,P.239 -244,2005。
36.何士敏,方平,郭利佳,魚腥草抗氧化成份的研究,西南農業學報,第3期,第22卷,P.625 -631,2009。
37.曹得勝,麻杏五子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陝西中醫,第8期,第31卷,P.941-942,2010。
38.吳曉斌,江霞,賴仁勝,宋清霞,柏子仁、丹參等中藥複方對不孕症的病理研究,陝西中醫,第3期,第29卷P.367 -369,2008。
39.周典,張建華,李華,陸萍萍,王婷,白芷不同提取物對黑色素影響的比較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第5期,第21卷,P.72 -75,2007。
40.儲鴻,程珊,倪忠斌,陳明清,白芷活性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與抗氧化作用,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第2期,第28卷,P.201 -205,2009。
41.喻霜,葉華智,嚴吉明,白芷黑斑病病原菌鑑定及病害發生規律研究,植物保護,第34期,第4卷,2008。
42.李永超,宋楊,齊雲,白芷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國外醫藥(植物藥分冊),第22期,第4卷,2007。
43.肖韋華,劉宗林,李智欣,何計國,柏子仁中改善睡眠有效成分的研究,食品科學,第28期,第7卷,2007。
44.孫付軍,陳慧慧,王春芳,閆雪生,柏子仁皂苷和柏子仁油改善睡眠作用的研究,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第5期,第5卷,2010。

二、英文文獻
1.Jen,W.L.,Hsiu,M.C.,Yi,C. L.,Kuo,C.W.,Natural Products with Skin-Whitening Effects,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16),P.1 -10,2008。
2.Wing-Hin Chan,Molecular Analyses of Cordyceps gunnii in China,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19),p.18-25,2011。
3.Yung﹐C. L., Yu﹐L. C., Jie﹐S. L.(2007) .Toxic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drug-herb interactions. Chung Shan Med J 18: 343-357.
4.Ueng, Y. F., Lin, Y. L.,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d and Panax Ginseng Extraction on CYP1A,CYP2B,CYP2C,CYP2E1,and CYP3A Activities in C57BL/6JNARL MICE,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4(22),20 -29 (2011/12/01)。
5.Jun,L. Y.,De,Q. D.,Xiao,H. C.,Hong,Z. Y.,Xiao,Y. H.,Gui,F. C.,Ginsenoside-Ro Enhanc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odulates Th1/Th2 Cytokines Production in Murine Splenocyte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4(40),p.332 -336,2005。
6.Guang,S. W.,Xiao,H. Y., Jing,D. X.,Structures of Four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Leaves of Oplopanax elatus Nakai,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5(39),P.354 -358,2004。
7.Ling,S.W., Jin,P.S., Xiao,Q.Y., Xue,R.S.,Quantitive Variation of Flavonoids in Houttuynia cordata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Origins in China,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7),P. 40 -46,2009。
三、網站
1.生技、醫化及中草藥專利資料庫檢索系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biotech.tipo.gov.tw/BerlMedAccessibility/accessibility/indexAccessible.do。
2.台灣中醫藥資料庫,http://tcm.cmu.edu.tw/zh-tw/about01.php?menuid=24。
3.行政院衛生署-中草藥,http://tcam.ccmp.gov.tw/index.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