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振盪器在目前的無線通訊系統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件,振盪器的振 盪頻率和 Q 值決定了無線通訊系統的操作頻率和其頻寬。在無線通訊系 統上的振盪器有許多的規格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有:高溫度穩定度、高頻 率穩定度及低相位雜訊。對於符合規格要求的振盪器而言,它能使系統的 效能 ( performance ) 提高。諧振電路對振盪器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 部份,它決定了振盪器的特性的好壞,因此選擇諧振電路的架構是相當重 要的。由於傳統元件如電容、電感,在 UHF ( 300 MHz - 3 GHz ) 的頻 率下,其所組成的諧振電路容易形成一個有效的幅射器,而會干擾到其它 的電路或系統。此外,也會因為集膚效應和能量幅射損失的影響而產生較 大的有效電阻,這些都是不易控制的因素。因此,在 UHF 頻率下較不易 以傳統元件來製作出特性良好的振盪器。而同軸諧振器相對於傳統元件而 言,它具有較高的 Q 值、較佳的溫度穩定度、較低的能量散失且其成本 亦不高,因此它適合用來做為振盪器的諧振電路部份。本論文從第二章開 始,從巴克豪森振盪準則來探討引發振盪的條件,並分析各種常見的振盪 電路找出最適合的振盪架構。並從能量的觀點為出發點,分析其引發振盪 的負電阻特性,並從負電阻特性中找找出元件的使用限制。而第三章是籍 由分析探討多種諧振電路的架構,並由各種諧振電路架構的優缺點中來找 出一個最適當的諧振電路架構。經過了前幾章的理論分析與探討之後,第 四章一開始利用數學分析的方式找出振盪器的數學模式,並定義振盪器的 增益因數。然後再以 compact software harmonica 這套軟體作電腦模擬 ,分析電路的特性並驗證其可行性。而第五章便進入最後的步驟,將電路 製作出來,並經由測試結果來評估其特性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