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last Furnace Slag – material Description”(96年10月網路擷取)http://www.tfhrc.gov/hnr20/recycle/waste/bfs1.htm
2.Feylessoufi, A., M. Crespin, P. Dion, F. Bergaya, H. Van Damme, and P. Richard, “Controlled Rate Thermal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Advanced Cement Based Matreials, 1997, pp.21-27.
3.Kwon, Y. J. “A Study on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ith Particular Respect to The 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Effect,”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35, 2005, pp.1305-1313.
4.Mass, A. J., J. H. Ideker, and M. C. G. Juenger, “Alkali Silica Reactivity of Agglomerated Silica Fum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37, 2007, pp.166-174.
5.Mindess, S., J. F. Young, and D. Darwin, “Concrete,”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3, pp.102-104., pp.142-151.
6.Park, S. B. B. C. Lee, and J. H. Kim, “Studi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ontaining Waste Glass Aggrega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34, 2004, pp.2181-2189.
7.Richard, P., and M. Cheyrazy, “Composition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Vol.25, No.7 1995, pp.1501-1511.
8.Somayaji, S.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1, pp.156.
9.Soutsos, M. N., S. G. Millard, and K. Karaiskos, “Mix Desig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mpact Resistance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Internation RILEM Workshop on High 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in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2006, pp.549-560.
10.Taha, B. and G. Nounu “Using Lithium Nitrate and Pozzolanic Glass Powder in Concrete as ASR Suppressors,”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2007.
11.“Waste Glass – material Description” (96年10月網路擷取)http://www.tfhrc.gov/hnr20/recycle/waste/wg1.htm
12.「玻璃容器的神奇之旅-廢玻璃容器回收利用現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基管會,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13.戴為民,「多孔隙瀝青混凝土試驗研究」,公路交通科技,第19期,第6篇,2002年12月。
14.杜軍,「多孔隙彩色混凝土在人行道面層上的應用」,城市道橋與防洪成果應用,第9期,2007年9月。
15.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路面材料試驗報告(未出版),「活性粉多孔隙混凝土抗壓試體26因子試驗」,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16.洪境聰,「廢玻璃砂於瀝青混凝土之利用」 (97年3月網路擷取投影片) http://cspave.org.tw/DATA/950829/10.pdf
17.侯博震,「廢玻璃應用於再生瀝青混凝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18.黃兆龍,「混凝土性質與行為」,詹氏書局,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19.黃憲弘,「廢玻璃應用於混凝土骨材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一月。20.林建宏,「爐石粉混凝土水中磨耗性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21.林炳炎,「飛灰.矽灰.高爐爐石用在混凝土中」,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22.廖基良,「活性粉混凝土配比本土化及微觀物理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23.劉玉文、黃陳佑,「廢玻璃掺入可控制性低強度混凝土之可行性研究」,台灣混凝土學會2007年混凝土工程研討會,2007。
24.李玉壽,荀勇,陳國偉,「廢玻璃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混凝土,第6期,2006年。
25.「施工技術規範」,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26.蘇梅怡,「廢玻璃砂於高性能低強度材料之應用」,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七月。27.吳佳銘,「多孔隙混凝土應用於道路面層工程性質之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三年七月。28.吳崇聖,「含飛灰及爐石粉活性粉混凝土性質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29.吳建璋,「活性粉多孔隙混凝土應用於道路面層之工程性質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六年一月。30.王宏宗,「玻璃、煉鋼爐渣應用於高性能混凝土之工程性質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31.王一新,「輕質骨材多孔隙混凝土孔隙率良測法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七月。32.萬惠文,鐘祥凰,「利用玻璃渣做耐高溫混凝土骨料的試驗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第30卷,第2期,2008年2月。
3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高爐石混凝土使用手冊」。
34.朱樹強,「多孔瀝青路面的研究與應用」,東北公路,第20卷,第3期。
35.張裕閔,「含爐石混凝土之孔隙與強度關係」,國立中西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民國九十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