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5 20: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史昀平
研究生(外文):SHIH, YUN-PING
論文名稱: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ompetency of Employability for Aesthetic Medicine
指導教授:謝文英謝文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WEN-YING
口試委員:陳姿吟曾麗娟
口試委員(外文):CHEN,TSU-YINTSENG, LI-CHUAN
口試日期:2016-07-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美容醫學美容醫學從業人員化妝品應用系學生就業能力
外文關鍵詞:aesthetic medicine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semployabi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瞭解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看法與差異,並探討學界與業界兩者對從業人員就業能力看法相關情形。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衛生福利行政主管機關、技專校院化妝品相關科系及美容醫學產業培育規劃、教育訓練及雇用人才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法,以桃園某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二技、四技學生為學界研究對象。另以全台各地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為產業界研究對象,以自編「美容醫學從業人員就業能力調查問卷」進行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化妝品應用系學生知覺美容醫學就業能力為極高度重要,知覺「人際溝
  通能力」重要性最高。
二、有實習經驗學生之化妝品應用系學生知覺美容醫學就業能力「個人專業
  發展」有顯著差異,高於無實習經驗學生。
三、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美容醫學就業能力情況為高度重要,知覺「人
  際溝通能力」重要性最高。
四、不同性別、科系背景、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從業人員在知覺美容醫學就
  業能力部份有顯著差異。
五、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整體與各層看法面
  有顯著差異,學生知覺「美容醫學專業知識」與整體高於從業人員。
六、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無相關。
七、化妝品應用系學生對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具有顯著預測力,
  以「人際溝通能力」具最佳預測力。
  

This study is aim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of employability perceptions with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And investigate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to perception working ability of associated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t will suggest some concrete proposals fo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nd entering vocational schools in cosmetic associated departments, cosmetic medicine industry training plan, and recruitment.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document analysis and survey techniques. The subject were Department of Cosmetic Scienc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Taoyuan and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The importance of competency of employability for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 is listed in order: interpersonal skills, personal development, aesthetic medicine skill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knowledge. (2)The cru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ship. Students who have internship experience view personal development more important than who don’t have. (3)The importance of competency of employability for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is listed in order: interpersonal skills, aesthetic medicine skill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medicine knowledge. (4)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participants from different genders, graduate departments, seniority, and posts. (5)Compare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s with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put more emphasis on aesthetic medicine skills while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s consider aesthetic medicine knowledge more important. (6)The views of competency of employability for aesthetic medicine between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 and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are uncorrelated. (7) Students of cosmetic application have high anticipation toward competency of employability for aesthetic medicine, especially for interpersonal skill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美容醫學就業能力的有關理論 15
第二節 美容醫學就業能力的相關研究 21
第三節 美容醫學產業現況評析 38
第四節 本章摘要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6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化妝品應用系學生知覺美容醫學就業能力之看法與差異之分析  77
第二節 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美容醫學就業能力之看法與差異之分析  86
第三節 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知覺就業能力看法與   差異之分析 103
第四節 化妝品應用系學生與美容醫學從業人員兩者知覺就業能力看法相關性之分析 105
第五節 化妝品應用系學生在相同條件下知覺美容醫學從業人員對就業能力看法之預測力分析 108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35
第二節 結論 141
第三節 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5
附錄  161
附錄一 2016年通過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療機構一覽表 161
附錄二 專家審查問卷 162
附錄三 專家審查問卷意見彙整表 176
附錄四 專家效度問卷處理統計表 188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90


104年護理人力政策(2015,6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取自http://www.nurse.org.tw/userfiles/file/Commissions/104%E5%B9%B4%E8%AD%B7%E7%90%86%E4%BA%BA%E5%8A%9B%E6%94%BF%E7%AD%96%E5%B0%8F%E7%B5%84%E7%AC%AC1%E6%AC%A1%E6%9C%83%E8%AD%B0%E7%B4%80%E9%8C%84(%E5%90%AB%E9%99%84%E4%BB%B6).pdf
王方(2014)。教育分流之兩難-對技職教育的省思與建議。師友月刊,562,24-28。
王聖閔(2015)。投資人力資本、消弭學用落差。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8(4),52-58。
台閩地區護理人員統計表-104年4月(2015,5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取自 http://www.nurse.org.tw/DataSearch/Manpower.aspx
台灣首次!Top30醫美整形好感度大調查(2014,3月)。早安健康電子報。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07/331845.htm
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14。
何為醫學美容(2015,5月)。台北市衛生局。取自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726
何雪華、劉佩芬、胡曉珍、黃素菲、陳小蓮(2010)。新進護理人員角色轉換與工作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護理雜誌,57(6),31-41。
何煖軒、賀力行、賴欣欣(2013)。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建構醫學美容診所服務品質之評估。育達科大學報,36,27-45。
何謂醫學美容師(2015,3月)。中華民國美容師教育訓練學會。取自http://www.bem-edu.com.tw/faq.html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李欣倚(2014)。兩岸醫學美容市場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系/中國大陸研究所,台北縣。
李冠緯、張光正、林爵永、陳瑜芳、簡玠士、林秀鳳(2015)。醫學美容與健康管理。台北市:新陸。
李建興(2013)。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教育新知,679,18-20。
李隆盛、邱秀娟、蕭淑藝、林聖薇(2011)。科技大學妝品系實習生所需社會技能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8(2),5-30。
李蜚鴻(2013,1月)。醫美認證助開展國際醫療。健康世界,445。取自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20/231211/web/
李靜芳、鍾健平(2015)。企劃醫學美容創新服務。明道學術論壇,9(3),3-28。
沈貞慧(2008)。醫學美容品牌競爭力的社會學考察以桃園地區抗老化消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周新富(2014)。敎學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林信一、黃鈺婷 (2009)。醫學美容產業未來展望第一線經營者的觀察。長庚科技學刊,11,17-19。
林梅香、徐秀琹(2002)。某護專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與健康狀況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2,67-80。
林貴滿、李選(2010)。由性別觀點探討男性護理人員在護理專業之發展。澄清醫護管理雜誌,6(2),44-48。
邱皓政(201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金宏權(2014)。跨域資源串接-台灣醫美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施明蕙、蔡文佩(2001)。某加護病房醫材登記之持續性品質改善方案。慈濟護理雜誌,1(1),102-108。
洪佳慧、林陳涌(2014)。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在醫學教育臨床實務能力之成效及啟示。科學教育學刊,22,1-32。
美容醫學人員資格限制106年1月1日正式執行(2015,12)。104衛生福利部新聞。2016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mohw.gov.tw/news/531953286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2015,10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取自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F0A4B5F8-29F2-4211-A4FA-6173F852D9D3
美通社(2015,7月)。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發佈全球整形統計數據。取自http://hk.prnasia.com/story/126011-2.shtml
美髮、美容及造型設計有關工作人員(2010,5月)。中華民國職業分類資訊系統。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141413555071.pdf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5,10月)。美容醫學品質認證簡介。取自http://www.tjcha.org.tw/FrontStage/page.aspx?ID=F0A4B5F8-29F2-4211-A4FA-6173F852D9D3
高綺吟、胡文郁、楊志新、王新芳、俞玉潔(2015)。臨床研究護理師對臨床試驗之認知與工作概況。台灣醫學,19,117-124。
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發佈全球整形統計數據(2015,11月)。美通社。取自http://hk.prnasia.com/story/126011-2.shtml
張可立(2009)。護理類畢業生職場專業能力及其學習檔案內涵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瑞芳、謝佳穎、林世凌(2009)。大學通識課程之教學評量新思維:以通識能力指標為評量基準。通識學刊,1(4),267-298。
陳秀足。(2008)技職院校美髮類課程與職場需求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陳坤成、孔繁麗(2009)。醫學美容經營策略之探討-以A醫院附設醫學美容中心為例。美容科技學刊,7(1),205-229。
陳建宗(2013)。美容醫學之發展與現代及未來。醫療品質雜誌,7(1),32-34。
陳啟聰(2014)。找回技職教育核心概念。師友月刊,562,15-18。
陳繪竹、李金德、林淑媛(2009)。進階護理人員護理自評護理能力之探討。醫護科技期刊,11,87-97。
曾瑞譙(2015)。五專護理科學生核心能力評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南市。
黃琦雅(2009)。社會網絡與人力資本對青年就業薪資所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黃靖芸(2011)。美容醫療美容產業發展。美容醫學產業架構。取自http://www.credit.com.tw/newweb/market/weekly/index.cfm?sn=97
黃鳳俞(2009)。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啟示。北縣教育,69,60-63。
新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2012)。集結聚落實力鎖定高端生技。新北市政府產經專刊,5,2-9。
楊思瑋(2002)。基本能力指標之建構與落實。教育研究月刊,23,17-22。
業為例(2015)。職場工作者身心狀況與健康促進需求評估的年齡層差異-以某住宿餐飲。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4),437-452。
廖郁芬、楊哲銘、劉慧音、魏中仁、黃國哲(2015)。影響消費者再次接受醫學美容之因素。北市醫學雜誌,12(1),67-82。
趙修華、陳衍宏(2014)。高等教育碩士畢業生就業能力與職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3(1),98-136。
趙海倫、王泰元、林建宏(2015)。探討醫學美容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相關因素-以南部地區醫學美容機構為例。美容科技學刊,12(1),67-90。
趙寶珍(2001)。策略性人力資源雇用構築探索性之研究:以海運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劉偉文、吳育欣、李玉綉、李明輝、丁玉培(2012)。醫學美容產業顧客需求滿意度、顧客價值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中部地區某署立醫院為例。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10(2),24-36。
蔡秋子、李宜蓉(2015)。台灣醫學美容業經營型態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2(2),121-160。
衛生署推動美容醫學機構認證及執業人員之相關管理(2013,1月)。衛生福利部焦點新聞。取自http://www.mohw.gov.tw/news/389328242
鄭淑華(2013)。我國醫學美容產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台南市。
盧虹楨、鄭如伶、廖元民、陳鴻助(2013)。南部地區高職學校實用技能學程美容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0(4),77-95。
蕭雅美、蕭靜雅、邱誌偉、陳美琇(2009)。美容SPA產業與學生專業職能表現滿意度調查研究。美容科技學刊,6(2),247-269。
賴寶珠(2007)。護理人員知識管理與護理能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研究所,台中市。
謝茉莉、洪利穎(2014)。醫病溝通教學的觀念與策略。人文社會與醫療學刊,1,37-56。
醫事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2013,12月)。中華民國醫學美容教育協會。2015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nurse.org.tw/Enactment/Enactment1.aspx
醫學美容師(2015,6月)。中華民國醫學美容教育協會。取自http://www.mb.org.tw/class/a14/textr1.asp
醫學美容師訓練課程綱(2016,1月)。台灣醫學美容護理學會。取自http://www.tmbns.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areBeautician01#
醫學美容護理師訓練課程綱(2016,1月)。台灣醫學美容護理學會。取自http://www.tmbns.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areBeautician01#
嚴惠慈(2013)。美容醫學產業醫學從業人員職能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台南市。
嚴惠慈、詹家和、吳文宗(2013)。美容醫學產業醫學諮詢師職能之研究。創新研發學刊,2,35-53。
護理及助產專業人員(2010,5月)。中華民國職業分類資訊系統。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141413555071.pdf
護理助理專業人員(2010,5月)。中華民國職業分類資訊系統。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141413555071.pdf
護理醫學美容師(2015,6月)。中華民國醫學美容教育協會。取自http://www.mb.org.tw/class/a14/textr3.asp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Hillsdale, NewJersey: Lawrence Erlbaum & Associate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方(2014)。教育分流之兩難-對技職教育的省思與建議。師友月刊,562,24-28。
2. 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14。
3. 何雪華、劉佩芬、胡曉珍、黃素菲、陳小蓮(2010)。新進護理人員角色轉換與工作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護理雜誌,57(6),31-41。
4. 何煖軒、賀力行、賴欣欣(2013)。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建構醫學美容診所服務品質之評估。育達科大學報,36,27-45。
5. 李隆盛、邱秀娟、蕭淑藝、林聖薇(2011)。科技大學妝品系實習生所需社會技能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8(2),5-30。
6. 李靜芳、鍾健平(2015)。企劃醫學美容創新服務。明道學術論壇,9(3),3-28。
7. 林信一、黃鈺婷 (2009)。醫學美容產業未來展望第一線經營者的觀察。長庚科技學刊,11,17-19。
8. 林貴滿、李選(2010)。由性別觀點探討男性護理人員在護理專業之發展。澄清醫護管理雜誌,6(2),44-48。
9. 施明蕙、蔡文佩(2001)。某加護病房醫材登記之持續性品質改善方案。慈濟護理雜誌,1(1),102-108。
10. 洪佳慧、林陳涌(2014)。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在醫學教育臨床實務能力之成效及啟示。科學教育學刊,22,1-32。
11. 張瑞芳、謝佳穎、林世凌(2009)。大學通識課程之教學評量新思維:以通識能力指標為評量基準。通識學刊,1(4),267-298。
12. 陳坤成、孔繁麗(2009)。醫學美容經營策略之探討-以A醫院附設醫學美容中心為例。美容科技學刊,7(1),205-229。
13. 陳建宗(2013)。美容醫學之發展與現代及未來。醫療品質雜誌,7(1),32-34。
14. 陳啟聰(2014)。找回技職教育核心概念。師友月刊,562,15-18。
15. 陳繪竹、李金德、林淑媛(2009)。進階護理人員護理自評護理能力之探討。醫護科技期刊,11,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