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3 17: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素蓉
研究生(外文):Su-Jung Chang
論文名稱:以標準差與β值為基金核心投資組合引進避險基金後之效率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o discuss the performance of portfolio after bringing in the hedge fund based on its standard deviation and beta value
指導教授:林問一林問一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預期報酬資產配置共變異數變異數法絕對報酬避險基金
外文關鍵詞:absolute returnHedge Fu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由於近幾年來國內股票市場的波動愈來愈大,使的投資人的獲利狀況不甚理想,基金公司轉而發展組合式基金(Fund of Fund),希望透過組合式基金的分散風險,將市場的波動性降到較低,以尋求一種穩定的報酬計畫。結果發現,組合式基金僅能得到相對的報酬而當市場表現不理想時,投資結果就不樂觀;再加上利率市場不斷的走低使得定存的利息收入日減少,所以投資者便開始尋求新的投資管道或是新的金融商品,希望將投資所需承擔的風險減低,但又想能得到較高的投資報酬。因此隨著台灣金融環境逐步開放,及投資人追求相對穩定的報酬目標,避險基金(Hedge Fund)相關資訊亦於近年引進國內市場,更受到一般投資大眾的關注。本研究利用台灣投資者最常選擇的股票型基金和Markowitz所提出預期報酬--變異數法及設定情境的方式來探討加入避險基金是否能讓資產配置更具效率性。經所選的樣本中分析後發現,在投資組合資產不設定各種主觀情境的權重情況下,所求出的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所形成投資組合與股票型基金和避險基金(Hedge Fund)所形成的投資組合效率前緣均優於股票型基金投資組合。並發現將避險基金(Hedge Fund)加入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組合後,在某一報酬率時(本研究組合約月報酬約為1.0%時)其效率組合優於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所形成之投資組合,因此我們認為在合理的報酬率下,股票型基金和避險基金(Hedge Fund)所形成的投資組合為本研究最佳的投資組合。
中文摘要……………………………………………………………………………Ⅰ
目錄……………………………………………………………………………..…..Ⅳ
表目錄……………………………………………………………………………….Ⅴ
圖目錄……………………………………………………………………………....Ⅶ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章節說明……………………………………………………………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資產配置之重要性………………………………………………… 7
第二節 Mo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探討………………………………… 9
第三節 避險基金之介紹……………………………………………………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資料…………………………………………………………………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2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30
第一節 個別投資組合分析…………………………………………………30
第二節 股票型基金引進債券與引進避險基金之投資組合績效分析……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8
第一節 結論…………………………………………………………………58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60
參考文獻……………………………………………………………………………63
參考文獻
1.王琳藝,「基金投資組合引進連動式債券後組合之績效-以國內某銀行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九十三年。
2.石旭順,「新台幣結構型商品對資產配置效率之影響」,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九十三年。
3.洪慶昇,「不同風險預測模式之投資組合績效比較-以國際資產配置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金融保險研究所,九十三年。
4.游欣慧,「多種情境模式資產配置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
5.閔志清,「台灣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
6.蔡秉寰,「資產配置之動態規劃」,碩士論文,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民國九十年。
7.張桂莉,「資產配置之最適策略」,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
8.張婉蘭,「因應台灣景氣循環的最適資產配置投資組合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民國九十一年。
1.Bitters, W.E., The New Science of Asset Allocation, Glenlake Publishing Co.,Ltd, 1997.
2..Brinson, G.P., L.R. Hood and G.L. Beebower,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July/August (1986), 39-44.
3.Brinson, G.P.,L.R. Hood and G.L. Beebower,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 II: An Update,”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May/June(1991), 40-48.
4.Cariño, D.R. and A.L. Turnerb, ultiperiod asset allocation with derivative assets?In:Ziemba W.T., Mulvey, J.M., eds., Worldwide Asset and Liability Model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Chopra, V.K. and W.T. Ziemba, “The effect of errors in means, variances, and variances on optimal portfolio choic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3.
6.Hensel, C. R., D.D. Ezra and J.H. Ilkiw, “The Importance of the Asset Allocation Decision,”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July/August(1991).
7.Koskosidis, Y.A. and A.M.Duarte, “A Scenario-Based Approach to Active Asset Allocation,”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 23, Issue: 2 (1997), 74-85.
8.Markowitz, Harry M.,, “Foundations of Portfolio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e, June (1991), 469-4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