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維茲在一九五零年代所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一直到晚近才真正被投資 機構所應用,原因為證券之間共變關係的估計與維護成本過高,這個問題 直至各類證券報酬相關結構簡化模式出現後才獲得解決,其中,多因子模 型認為所有可能造成證券間共變來源的因子皆可引入報酬方程式中,本研 究即試圖以美商BARRA投資顧問公司所發展出的The United States Equity Model建構程序為藍本,用公司財報資料、市場價量資料以及所屬 產業因素建構出一適合於台灣股市的多因子模型,結果彙整如下: 1.淨值 市價比、過去十二個月之價格範圍取對數值、資本化程度指標及每年之股 票週轉率等四個描述變量通過檢定,顯示台灣股市存在反向淨值市價比效 果及正向規模效果,並暗示台灣投資人偏好短期投資,所以漲跌幅大、交 投熱門的股票較受青睞。 2.風險因子報酬的顯著月份百分比介於19.1% 至40%之間,皆高於百分之五。模型平均調整後判定係數是0.34,若與只 包括描述變量風險因子卻未引入產業風險因子的模型相較,解釋能力要高 出7.9%,所以產業因素確為台灣股市重要的風險來源。 3.藉由本模型估 計出各月之風險因子報酬及公司獨特報酬後,我們即可用以估計台灣股市 風險因子報酬相關矩陣以及各公司獨特報酬變異數,如此可大幅簡化投資 組合分析的投入變數估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