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秋慧、許美芳、曾麗荷,環境科學概論,高立圖書有限公司,89年。
[2]徐志朋,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之單一共平面式設計與製造,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2007。[3]韓麗龍、羅貴瀧,「交替式氣墊床用空氣幫浦之最佳化設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二十四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96年11月23-24日,中原大學,台灣、中壢,論文編號:B07-0006,CSME5587-5592。
[4]蔡明志,電磁水閥之流場模擬分析與田口方法應用,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民97。[5]羅子豪,新型線性泵浦設計與特性分析,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論文,民94。[6]F. A. Fouad, T. W. Nehl and N. A. Demerdash,〝Permanent Magnet Modeling for Use in Vector Potenti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Electrical Machinery,〞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16, no. 1, pp. 3002-3004, March 1981。
[7]J. R. Hendershot and T. J. E. Miller, Design of Brushless Permanent。
[8]Magnet Motors, Magna Physics Publishing, Hillboro, OH, 1994. 。
[9]李輝煌,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市,高立圖書,2000。
[10]G. Taguchi, Techniques for Quality Engineering,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Tokyo,1990。
[11]賴育良、林啟豪、謝中佑,ANSYS電腦輔助工程分析,台北儒林圖書公司,2000。
[12]陳新都、林政仁,有限元素分析-理論與應用,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1。
[13]康淵,翁嘉駿,何燾羽,馮威強,“ANSYS進階”, 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95年。
[14]劉晉奇,禇晴輝,有限元素分析與ansys工程應用”, 滄海書局,95年。
[15]Yuan-Fang Chou and Jenn-Shing Tsai,“ Discretization of structures for modal analysis”,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odal Analysys Conference,Florida,1985
[16]田口玄一,吉澤正孝田口品質工程組開發‧設計階段的品質工程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民86。
[17]張季娜,田口式品質工程導論,台北市/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民82。
[18]林秀雄,田口方法與品質工程:作業指引與範例說明,台北市/新知企業管理/民80。
[19]曾瑞春,打氣裝置織構造,專利公報M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