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王行恭(1994)。《中國傳統市招》。台北:藝術家。
文可璽(2014)。《台灣摩登咖啡屋─日治台灣飲食消費文化考》。台北:前衛出版。
曲彥彬(2001)。《中國招幌辭典》。大陸:上海辭書出版社。
朱銘(1992)。《商業美術設計大全》。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李有生、曠枚花(2013)。《廣告設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李志銘 ( 2010 )。《裝楨時代》。台北:行人文化工作室。
吳江山(1991)。《展示設計》。台北:錦冠出版社。
林品章(2003)。《臺灣近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變遷:臺灣本土設計史研究》。台北:全華科技。
林品章(2012)。《設計學方法論》。台北:桑格文化。
林磐聳(1988)。《企業識別系統/CIS》。台北:藝風堂。
周素華、杜富燕(1997)。《零售管理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胡川妮(2004)。《品牌廣告塑造(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范寶蓮(1999)。《美術工作者設計生涯轉轉彎》。台北:大旗出版。
施翠峰、施慧美(2007)。《台灣民間藝術》。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
姚村雄(2004)。《釀造時代:1895~1970台灣酒類標貼設計》。台北:遠足文化。
姚村雄(2005)。《設計本事─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美術設計案內》。台北:遠足文化。
姚村雄(2013)。《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台北:晨星出版。
莊永明(2011)。《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1895~2000》。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栢烟(1991)。《商業廣告設計》。台北:藝風堂。
樊志育(1987)。《店面廣告學》。台北:三民書局。
樊志育、樊震(2005)。《戶外廣告》。台北:揚智文化。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
趙琛(2002)。《中國近代廣告文化》。台北:大計文化出版。
鄭麒傑(2014)。《打造No.1大商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蔣竹山(2014)。《島嶼浮世繪─日治台灣的大眾生活》。台北:蔚藍文化出版。
福村 滿著(1996)。《CI經營戰略》。(王煒譯)。台北:書泉出版社。
Del I.Hawkins,Roger j.Best,Kenneth A. Coney著 (2012)。《消費者行為
Consumer Behavior:Building Marketing Strategy 8/e》。(葉日武 譯)。台北:前程企管公司出版。
Guy Julier著(2009)。《The Culture of Design設計的文化》。(鄭郁欣 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Mason Mayer Wilkinson著(1993)。《零售學Modern Retailing》。(陳明杰 譯)。台北:前程企管公司出版。
John Fisk(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台北:遠流出版。
學位論文
石心寧(2002)。《市中心商業步行空間領域標示物機能之研究-以台中市繼光街行人徒步區為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陳慶源(1987)。《都市招牌問題之研》。東海大學 建築(工程)系碩士論文。姚村雄(2009)。《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郭忠翔(2009)。《風壓力對街道店面廣告招牌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碩士論文。陳婷妤(2001)。《街道物件促進商業空間溝通活化之研究--以台北市西門町行人徒步區空間為例》。東海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高育芸(2003)。《街道招牌景觀偏好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徐志揚(2011)。《側懸式廣告招牌視覺辨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碩士論文。黃郁晴(2006)。《高雄市六合觀光夜市視覺設計規劃創作》。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黃芷婷(2009)。《台中市廣告招牌形式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趙祐志(1998)。《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蔡長青(2007)。《文字標誌在戶外廣告的研究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碩士論文。蔡淵洯、陳瑜詩(2007)。《日治時期臺灣藝閣之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劉馥萱(2012)。《虛擬感官的心理模擬對廣告說服效果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運籌系碩士論文。鄭益豐(2008)。《廣告招牌形成之都市視覺景觀的結構分析---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樓怡婷(2001)。《台灣日治時期商業市招及其構成元素設計形式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賴莉文(1998)。《以環境行為觀點探討商業建築開放空間構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蘇文清(1998)。《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宣傳計畫與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學報 期刊
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編委會(2011),2010年戶外媒體發展與回顧。《中華民國廣告年鑑》。23期,頁100-104。
李新富(2000),台中市區招牌現況問題分析及其改善建議。《商業設計學報》。第四期,p.189-216。
李新富(2004),現代商店招牌的類型及現況。《設計印象》。12期,p.58-72。
狐塚康己(2010),城市的新媒體與設計概念之創造。《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10視覺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創意文化與設計之交互性》。
陳建豪(2006),10倍效益戶外廣告成功圍堵消費者。《遠見雜誌》。240期,頁262-264。
高惠瓊(1999),商店戶外招牌視覺構成分業田野觀察的分析與建議。《設計學報》。31期,p.339-353。
高惠瓊(2010),台中市婚紗攝影招牌圖像之意象傳達。《國立臺中技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報》。1期,頁51-74。
黃光佑、林憲德(2003),住商混合區燈箱式廣告招牌光侵擾之研究-以台灣六商店街為例。《建築學報》。88期,頁35-46。
鄭自隆(1999) ,廣告與台灣社會:戰後50年的變遷。《廣告學研究》。13期,頁19-38。
蔡靜雯(2009),麥當勞招牌世界觀。《師友月刊》。505期,頁90-91。
歐聖榮(2002),高速公路兩側廣告招牌對用路者環境知覺之影響。《中國園藝》。48卷2期,頁167-182。
賴建都、黎佩芬(2010),戶外廣告設立位置差異及影響可見度之研究。《廣告學研究》。34期,頁1-24。
蘇文清、嚴貞、李傳房(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 “標誌設計”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三卷,1期,頁95-104。
外文研究
Krishna, A. (2010). Sensory marketing: research on the sensuality of products: Routledge.
Lindstrom, M. (2005). BRANDsense. 2005, 1st, 69.
Ludden, G.D.S., Schifferstein, H.N.J., &; Hekkert, P. (2008). Surprise as a design strategy. Design Issues, 24(2), 28-38.
Solomon, M. (2004).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網路資料來源
公益財團法人東京觀光財團http://www.gotokyo.org/tc/kanko/taito/spot/s_968.html 2015.03.25
生活資訊百科http://www.xcycj.com/a/zhaopai/2013/1218/29.html 2016.06.17
百度百科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380334.htm 2015.06.17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3月號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3048_1.html 2016.06.17
哲生博客
http://jasonblog.tw/2013/12/zhouchenyushu-father-of-ximenting-cinema-kingdom.html 2015.05.02
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blog/?p=7384 2015.01.15
道頓堀商店會http://www.dotonbori.or.jp/ja/ 2015.03.25
網路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cn/ 2015.05.02
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43577.com/show/121049.shtml 2015.05.02
網路資料來源http://www.rocmp.org/redirect.php?tid=36429&goto=lastpost 2015.08.15
震旦月刊2013年6月號,五感創價值 企業輕鬆行銷 http://www.aurora.com.tw/ENT/monthly/unitDetail.do?monthly_story_id=444492435985589 2016.06.17
藝峰立體雕塑工程行http://www.yifeng-frp-design.com.tw/index.html 2015.08.15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451&Itemid=57 2016.04.20
台北市政府http://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ArticleContent.aspx?LawID=P06M1
003-20120808 2016.04.20
桃園市政府http://law.tycg.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55196&KeyWordHL=&StyleType=1 2016.04.20
高雄市政府http://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B180060000005500-1011018 2016.04.20
台中市政府
http://210.69.115.31/GLRSOUT/NewsContent.aspx?id=214 2016.04.20
嘉義市政府
http://www.chiayi.gov.tw/web/work/t7-1.asp 2016.04.20
台南市政府
http://law01.tainan.gov.tw/glrsnewsout/NewsContent.aspx?id=445 2016.04.20
基隆市政府
http://exlaw.klcg.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8301 2016.04.20
苗栗縣政府
http://law.miaoli.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3440 2016.04.20
雲林縣政府
http://law.yunlin.gov.tw/DraftOpinion.aspx?id=833 2016.04.20
屏東縣政府
http://ptlaw.pthg.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41014&KeyWordHL=&StyleType=1 2016.04.20
Yam蕃薯藤 http://blog.yam.com/goodboys15nu/article/60823243 2015.01.15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6%A8%A1%E5%9E%8B%E5%B9%BF%E5%91%8A 2015.06.17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POP%E5%B9%BF%E5%91%8A 2015.06.15
MBA智庫百科http://wiki.mbalib.com/zh-tw/%E6%88%B7%E5%A4%96%E5%B9%BF%E5%91%8A 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