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台北,2007。
2. 日盛證券,研究處編輯,台北,2007。
3. 台灣經濟研究院,生技產業研究中心,台北,2007。
4. 江招治,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層級研究分析,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3。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技術產業年鑑,台北,2002。
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2002年至2050年人口推計,2002。
7. 吳明基總編輯,「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台北,2007。
8. 李哲毅,生技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消費者行為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2006。
9. 李國樑,技術策略、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管理之關係研究-以台灣生技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10. 李逢春,生物科技發展下台灣製藥產業之經營現況與策略,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11. 沈惠美,台灣生技產業營運效率與股票市場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
士論文,2006。
12. 周朝崇,台灣商業銀行合併後經營績效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 碩士論文,2001。
13. 林世琮,影響醫療體系經營績效指標探討,南台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14. 林青蕙,生技產業技術移轉動態系統,華肝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
2007。
15. 孫智麗,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2007。
16. 徐作聖,陳仁帥著,產業分析,全華科技圖書,台北,2005。
17. 徐健評,企業導入供應鍊管理系統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18. 時報資訊,編輯組整理,台北,2008。
19.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工研院IEK-ITIS計劃,台北,2004。
20.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中心ITIS計畫,台北,2007。
21.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經濟部ITIS計畫整理,台北,2000。
22. 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7。
23. 陳芃婷、陳曉雨、彭逸群、陳華鼎、徐慶昌,台灣生技中小企業之利基與案例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論文研討報告,2005。
24. 陳昌禮,生技產業價值創造之效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25. 陳俊瑋,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研發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4。26. 陳榮政,台灣發展生技科技產業政策之結構與策略分析-以「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27. 智慧財產論壇,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台北,2007。
28. 經濟部工業局,「2002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台北,2002。
29. 經濟部工業局,「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行政院第二十二次科技顧問會議,經濟部工業局,台北,2007。
30. 經濟部工業局,「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台北,2007。
31. 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全球資訊網,2006。
32. 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組,全球資訊網,2007。
33. 經濟新報,台灣經濟研究院生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2007。
34. 劉靜達,投資生技產業評估準則之探討,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英文參考文獻:
35. A. Nosella *, G. Petroni, C. Verbano,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biopharmaceutical start-up firms: An Italian case study J. Eng. Technol. Manage. 23, 2006, pp. 202–220.
36. Abhishek Gupta□, Kulwant S. Pawar□י*, Palie Smartb,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 comparative study,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106, 2007, pp. 41–60.
37. Barbara Bigliardia,1, Anna Nosellab,*, Chiara Verbanoa,1, Business models in Itali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ovation 25, 2005, pp. 1299–1306.
38. Business Models, Allan Afuah,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4, pp. 3.
39. Compustat. My thanks to Paul Michaud for making these calculations. Grant explored ROEs for these industries for the years 1985-1997: R. M. Grant,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Concepts, Techniques, Applications Oxford, U. K.: Blackwell, 2002, pp. 68.
40. Linda A. Hall□י*, Sharmistha Bagchi-Senb , An analysis of firm-level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the U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echnovation 27, 2007, pp. 4–14.
41. OECD and Consulting Resources Corporation, 2003.
42. OEC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1997.
43. Poter, 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Free Press, New York, 1990, pp.127.
44. Tuft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rug Development, PAREXEL Pharmaceutical R&D Statistical Sourcebook, 2000.
45. Victor Gilsing a,*, Bart Nooteboom b,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innovation systems: The case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olicy 35, 2006, pp. 1–23.
相關網站:
46.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26.htm / quickmba.com。
47. http://en.wikipedia.org/wiki/BCG_growth-share_matrix。
48.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innovation_system。
49. http://entry.hit.edu.tw/~pd93002/A2-3.pdf。
50. http://quickmba.com。
51. http://www.oecd.org/dataoecd/35/56/2101733.pdf。
52. http://yamstock.megatime.com.tw/asp/stockinfo/GetReport.asp?select_table
=html\Finabs\&stockid=2317&name1=D5&index1=1。
53. http://tw.stock.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