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的 為了解決電子工廠有機溶劑廢氣污染問題,本研究採兩種燃燒法,一為直火燃燒,另 一為觸媒燃燒,進行探討燃燒法處理有機溶劑廢氣之可行性,以期對各種具有毒性及 臭味的有機溶劑廢氣加以控制。 另外也可借本研究得知一些影響直火燃燒與觸媒燃燒效率參數。 2研究方法與內容 (1)收集本省電子工廠之規模、產品、產量,有機溶劑用途、種類、使用量及目前 所採用之處理方法並視訪電子工廠,以期瞭解國內電子工廠概況及其使用有機溶劑、 處理有機溶劑廢氣情形。 (2)研製燃燒處理設備,選用液化石油氣(LPG) 為輔助燃料,進行燃燒處理試驗 ,進行燃燒處理,探求處理溫度、處理物質進口濃度、處理物質、處理量(或停留時 間)對去除效率之影響。 3研究結果 (1)直火燃燒之處理溫度為500∼800℃時,處理效率以三氯乙烷最高、其次 是二甲笨,再其次是異兩醇、最差為丙酮;而觸媒燃燒處理,在處理溫度為500∼ 600℃時、處理效率以二甲笨最高、其次是異丙醇、最差為丙酮。 (2)無論是直火燃燒處理或是觸媒燃燒處理,處理效率皆與待處理物質之濃度及混 合效應成正關係(Positive relation) ,即兩者皆適合處理成分複雜、濃度變化大 ,具臭味、毒性之電子工業有機溶劑廢氣,惟觸媒燃燒對觸媒的選擇宜多加注意,防 止觸媒毒化產生。 (3)無論是直火燃燒處理、亦是觸媒燃燒處理,處理效率皆隨停留時間增長而增大 。 (4)風量較大的廢氣、宜用觸媒燃燒。 4參考文獻 (1)K.H.Hemsath and P.E. Susey,”Fume Incineration Kinetics and its Application”,Am.Inst.Chem.Engineers Symposium Series No.137 70 (1974). (2)K.O.Smith and F.C.Gouldin,”Turbulence Effects on Flame Speed and Flame Structure”,AIAA,Vol,17,NO.11,pp1243∼1250(1 979). (3)John B.Edwards,”Combustion”,Ann Arbor Science,Michigan(197 4). (4)James J.Spivey,”Complet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s ”,Ind.Eng.Chem.Res.Vol.26,NO.11,pp2165∼2180(19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