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乃收集了高醫附設醫院病理科最近五年間(公元1984至1988年)所診 斷之50例唾液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作了臨床及光學顯微鏡觀 察,另外亦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以免疫過氧化ABC(Avidin-Biotin Complex)方 法,觀察角質素(keratin),vimentin, 神經絲(neurofilament) ,glial fibr 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S10 0蛋白質及平滑肌肌動絲(smooth muscle actin) 等在多形性腺瘤中各種組織形態 的表現情形。結果為:年齡分佈以26至30歲為最多(佔所有病例數之22%), 年齡範圍從15至74歲,平均年齡為39.9歲,男性平均年齡為38.0歲,女 性為42.3歲,男女性病例之比為28:22,男性稍多。腫瘤部位分佈以腮腺為 最多(40例),次為頜下腺(9例)。臨床症狀50例全部以腫塊為主要徵狀,其 中有4例則有痛或壓痛的徵狀。 在顯微鏡下觀察:作了以下七種不同組織形態的歸類;1.有管狀構造(tubular st ructures)者82%(41例),2.有囊狀構造(cystic structures) ,者為4 0%(20例),3.有鱗狀細胞者為22%(11例),4.有上皮細胞片堆( epithelial cell sheets)者為86%(43例),5.有黏液樣(myxoid ) 區域 者為62%(31例),6.有軟體黏液樣(chondromyxoid )區域者為14%(7 例)及7.有軟體樣(chondroid )區域者為36%(18例)。在免疫組織化學染 色方面,本研究發現平滑肌肌動絲可作為偵察唾液腺肌上皮細胞的標記,利用抗平滑 肌肌動絲抗體去偵察多形性腺瘤時,雖然其在上皮細胞片堆、黏液樣、軟體黏液樣及 軟骨樣的區域都有陽性細胞出現,然而陽性細胞本身的數目並不多,且大部份都散在 性或成小叢狀(nests) 的分佈,所以顯示在多形性腺瘤中只有一部份腫瘤細胞有肌 上皮細胞的分化。另外本研究亦發現往往布同一個組織形態的區域中,各個細胞可以 有多種不同抗原性的表現以及有一部份亦有多種抗原的共同表現(coexpression)的 現象。此外,有一部份的腫瘤細胞可有上皮源性細胞的表現(角質素或EMA 陽性)而 另一部份卻有間葉組織的表現(vimentin或平滑肌肌動絲陽性),所以推測多形性腺 瘤可能是源自腺體內的閏導管保留細胞(intercalated duct reserve cells ),在 腫瘤發生時,朝各種方向進行,所以造成多形性腺瘤在組織形態上及免疫組織化學上 有各種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