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22: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盈婷
研究生(外文):Ho, Ying-Ting
論文名稱: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習注意力持續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Based Music Activities on Sustained Attention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指導教授:陳曉嫻陳曉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Hsiao-Shien
口試委員:李玲玉洪榮照
口試委員(外文):Lee, Ling-YuHung, Jung-Chao
口試日期:2013-12-0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9
中文關鍵詞:自閉症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持續性注意力
外文關鍵詞:autism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music activitiessustained atten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11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多元智能理論鼓勵教育工作者主動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以激發學生發揮潛能,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信與學習機會。就特殊教育的角度而言,多元智能理論如同成長典範,為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透過多元智能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習注意力持續性之影響與變化。
研究以台中市某國中特教班之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單一受試者之跨行為多基準線設計,以多元智能的教學理念,規劃八大智能的音樂活動方案,進行實驗教學,以其了解自閉症學生持續性注意力之改善情形。研究中使用語文、數學邏輯、肢體動覺等智能融入節奏遊戲、音樂故事等活動。研究者即為教學者,採用一對一教學,每次四十分鐘,每週2次進行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學實驗。研究工具以研究者編定之「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持續性注意力量表」包括「時間記錄表」與「行為觀察量表」作為觀察記錄個案的持續性注意力改變狀況。教學過程中以「多元智能音樂活動課堂教學日誌」、「錄影資料」及「家長與導師訪談資料」輔助探討持續性注意力三向度行為於多元智能音樂活動四教學階段之實驗成效。歸納本研究之發現與結果如下:
1、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應用於自閉症學生能有效提升學習的持續性注意力警覺度,尤以教學階段效果最為顯著。
2、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應用於自閉症學生能有效提升學習的持續性注意力集中度,尤以擴展階段與遷移階段效果最為顯著。
3、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應用於自閉症學生能有效提升學習的持續性注意力之持續長度。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 encouraged educators identifying students’ strength in intelligences in order to inspire their potentials. MI theory was a growth paradigm which provided appropriate learning paths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his study aimed to apply MI theory i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observe the influences to sustained attention of a student with autism.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 was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autism in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in Taichung. The study was designed as Single Subject Multiple baseline across behaviors. Researcher applied MI theory to develop music activities and launch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reover, researcher expect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sustained attention of the participant. Researcher integrated linguistic, logical-mathematical, and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into rhythm games, music storytelling and so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d 19 lessons and was scheduled 40 minutes per lesson and twice a week. Research instruments included researcher-developed “Sustained attention time record,” “Behavior observation form of sustained attention,” and “Teaching journal” as well as Interview with parents and a school teacher. Attributed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a) MI theory applied in this study to plan and carry out music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 with autis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his vigilance of sustained attention, par-ticularly in teach stage.
b) MI theory applied in this study to plan and carry out music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 with autis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his concentration of sustained attention, particularly in amplify and transfer stage.
c) MI theory applied in this study to plan and carry out music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 with autis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his sustained length of sustained atten-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we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for the special educator of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Abstract..........................................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自閉症學生行為與學習特徵...........................9
第二節 自閉症學生之注意力相關研究........................24
第三節 多元智能與音樂活動之相關研究.......................42
第四節 多元智能與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影響之相關研究..........6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79
第二節 研究對象.......................................83
第三節 研究工具.......................................86
第四節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學設計..........................89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9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10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07
第一節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於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持.............107
第二節 多元智能運用於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持續性注意力之社會效度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1
第一節 結論..........................................131
第二節 建議..........................................134
參考文獻.............................................137
附錄................................................147
【附錄一】家長同意書...................................147
【附錄二】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持續性注意力量表.................148
【附錄三】專家檢測用─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持續性注意力量表........151
【附錄四】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持續性注意力量表專家諮詢意見彙整表...157
【附錄五】多元智能音樂活動課堂教學日誌.....................160
【附錄六】家長與導師訪談大綱.............................161
【附錄七】一般音樂活動與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案................162

表次
表2-2-1 國、內外學者提述之注意力向度一覽表..................27
表2-2-2 持續性注意力定義一覽表............................30
表2-2-3 持續性注意力之影響因素一覽表.......................31
表2-2-4 持續性注意力測驗評量工具摘要表.....................33
表2-2-5 注意力行為相關之量表與檢核表.......................35
表2-3-1 智能之定義所經歷的改變............................43
表2-3-2 多元智能理論總表.................................45
表2-3-3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學策略表.........................62
表2-4-1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於自閉症之相關研究..................76
表3-2-1 學生持續性注意力與音樂起點行為分析表................85
表3-4-1 一般音樂活動架構表...............................91
表3-4-2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架構表............................94
表3-6-1 質性資料代碼...................................103
表3-6-2 觀察者間一致性考驗表 ............................104
表3-6-3 專家背景與專業領域一覽表.........................105
表4-1-1 警覺百分比平均表................................108
表4-1-2 集中度百分比平均表..............................112
表4-1-3 持續長度百分比平均表 ............................117
表4-2-1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社會效度訪談表....................122

圖次
圖2-3-1 多元智能規劃問題圖...............................52
圖3-1-1 研究架構圖 .....................................81
圖3-4-1 音樂活動流程圖..................................89
圖3-4-2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實施階段圖........................92
圖3-5-1 研究程序圖 ....................................100
圖4-1-1 警覺度百分比曲線圖..............................108
圖4-1-2 行為觀察量表警覺度直條圖.........................109
圖4-1-3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學階段之警覺度直條圖..............110
圖4-1-4 集中度百分比曲線圖..............................112
圖4-1-5 行為觀察量表集中度直條圖.........................113
圖4-1-6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教學階段之集中度直條圖..............114
圖4-1-7 持續長度百分比曲線圖 .............................117
圖4-1-8 行為觀察量表持續長度直條圖........................118
圖4-1-9 任務中斷比例圓形圖...............................119
圖4-3-1 多元智能音樂活動單一受試者跨行為多基準線設計圖........125
圖4-3-2 行為觀察量表堆疊式直條圖..........................12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國翔(2008)。中學生參與音樂學習活動對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影響之研究—以新竹縣私立中學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乙婷(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ADHD兒童持續性注意力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大延(1994)。自閉症者的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2,7-13。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立志、楊憲明(2008)。提高信噪比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遵守指令、持續性注意力以及短期記憶的影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9,51-89。
王甦、汪安聖(2004)。注意。載於認知心理學(頁81-82)。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台北雙蓮國小特教班(無日期)。自閉症學習特質。2012年8月1日取自:http://www2.sles.tp.edu.tw/officecounselor/spc/classroom/knowledge.htm
田耐青(譯)(2002)。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原作者:Silver H. F., Strong R. W., Perini M. J.)。台北: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2000)
申文淑(譯)(2009)。正確理解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載於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頁45-64)。台北:新手父母出版。
巫唐孟、陳秋坪、王志中(2012)。自閉症診斷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的改變與革新。牽引,281,6-7。
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工作小組(2011)。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更新追蹤及中文化計畫」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工作小組報告之一:自閉症類群障礙、溝通障礙症、智能發展障礙症、學習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DSM-5草案內容相較於DSM-4之變革。台灣精神醫學會DSM-5通訊,1(3),17-21。
多湖輝(1991)。如何集中注意力。台北:久大文化。
吳幸如、黃創華、李招美、李玉珊、何采諭、盧鴻文、李家雯(譯)(2008)。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avis, W. B., Gfelle, K. E., Thaut, M. H.)。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
吳慎慎(2000)。多元智能理論與教育觀點:教師專業的省思。藝術評論,(11),295-316。
吳璇玉(2000)。音樂活動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靜吉(2003a)。多元智慧(能)的架構。教育研究月刊,110,41-47。吳靜吉(2003b)。為孩子打造一個多元智慧的學習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10,5-19。
宋雪芳(2012)。視覺分析釋義【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44/
宋壽昌(1994)。中西音樂發展概況。台北:正中。
宋維村(1983)。自閉症患者的成長過程。特殊教育季刊,11,5-9。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宋鴻燕(2008)。自閉症 : 早期介入與家庭支持。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平(譯)(1999)。經營多元智慧(原作者:Thomas Armstrong)。台北: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4)
李秀真(2004)。自閉症的語言特徵。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玲玉(2005)。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幼兒發展之成效探討。特殊教育學報,21,1-24。
李玲玉(2008)。運用音樂治療發展特殊幼兒語言能力之實徵性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6(1),19-58。
李玲玉(2012)。特殊幼兒音樂育療:理論與實務:家扶基金會臺中發展學園產學合作報告。台中市:家扶基金會臺中發展學園。
李慧娥(1993)。當多元智慧遇上特殊需求兒童。師說,177,12-17。
李麗娟(2001)。音樂科教學行動研究初探。國教之友,52(3),42-4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2年5月9日)
周台傑、邱上真、宋淑慧(1993)。多向度注意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林芳蘭(2009年5月5日)。談幼兒音樂及美術─音樂讓孩子頭好壯壯【專業分享專欄】取自:http://www.diyi.org.tw/share_1.aspx?id=27
林庭君(2009)。多元智能理論於幼兒音樂教學之應用初探。大同技術學院學報,17,267-284。
林迺超(2009)。自閉症光譜障礙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共病現象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1,18-25。
林貴美(1993)。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進材(1999)。多元智慧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師友,388,22-25。
林鎮坤(1996)。音樂治療與自閉症兒童。高市文教,58,62-65。
林麗英(2005)。從自閉症兒童的學習特質探討自閉症學習。2012年4月8日取自:http://psn.sylinlu.org.tw/archives/000700.html。
姜忠信、彭雅凌、江淑蓉(2010)。個案報告:中低功能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介入。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125-151。
胡永崇(1999)。認知能力及其評量。載於王亦榮等著,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頁133-166)。台北:師大書苑。
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
范儉民(2003)。音樂與音樂教育。載於音樂教學法(頁1-50)。台北:五南圖書。
孫旭紅(2007)。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音樂學習成就與音樂學習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特殊教育法(1985年12月17日)。
高宜芝、邵宗佩(1999)。多元智慧在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之教學設計應用與實例【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801/4.pdf
國立編譯館(主譯),李乙明、李淑貞(譯)(2008)。多元智能(原作者:Howard Gardner)。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原著出版年:2006)
常雅珍(2007)。多元智能課程在幼稚園教學應用。載於常雅珍等著,多元智能理論語教學實務(頁1-16)。台北:華立圖書。
康恩昕(2005)。團體音樂活動應用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注意力行為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曹純瓊(2001)。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教學發展。特殊教育季刊,79,11-19。
莊安祺(譯)(2007)。心智解構-發現你的天才(原作者:Howard Gardner)。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莊惠君(2008)。淺談音樂治療之應用─由一自閉症個案之治療紀錄談起。美育雙月刊,22,20-26。
郭乃文、余麗樺、黃慧玲、莊妙芬(2002)。非語文注意力與記憶力測驗。台北:教育部。
郭木山(2001)。多元智慧在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2,197-210。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原作者:Campbell L., Campbell B., Dickinson D.)。台北: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99)
郭美女(1998)。音樂治療與傳達。國教之聲,31,26-31。
陳君如(2003)。國小學生注意力訓練方案之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育芬(2008)。教育取向音樂治療活動提升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照樣造句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放(2004)。音樂教育與多元智能發展。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1(4),174-175。
陳建安(2004)。國小低年級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發展音樂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2NTNT1248003)
陳威勝、陳芝萍(譯)(2012)。自閉症檢核手冊:家長與教師實用指南(原作者:Kluth Paula、Shouse John)。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
陳淑瑜(2004)。特殊兒童音樂治療─治療概念與基本療程。國小特殊教育,35,34-39。
陳淑瑜(2004)。特殊兒童音樂治療的觀察與評量。國小特殊教育,37,12-22。
陳淑瑜(2005)。特殊兒童音樂治療─設定目標與實施計畫。國小特殊教育,40,44-50。
陳雅玲(2009)。學前特殊教育教師對多元智能理論融入教學之意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碧純、李芬容、黃宗藝(2004)。自閉症兒童行為問題之功能性評量的應用【Acrobat Reader版】。取自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301/5.pdf
彭聃齡、張必隱(2003)。注意。載於認知心理學(頁102-156)。台北:東華書局。
湯億雯(2010)。身體活動課程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鈕文英(2011)。量化研究之發展與類型。載於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頁44-95)。台北:雙頁書廊有限公司。
黃小玲(2002)。注意力不足兒童多向度注意力訓練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金源(主編)(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俊瑋、羅丰苓(2004)。自閉症教學技巧。台北:群英出版社。
黃惠姿、林銘泉(譯)(2006)。愛上小雨人-自閉症參與融合教育完全手冊(原作者:Paula Kluth)。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黃榮真(2006)。由多元智慧觀點探析學前融合班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之設計。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261-281。
黃榮真(2008)。特殊需求學生音樂教學活動:系列教材。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馨(2011)。多元智能理論之課程設計。教育趨勢導報,43,123-131。
楊文麗、葉靜月(譯)(2008)。專注力幫助孩子更輕鬆有效的學習(原作者:Petra Thorbrietz)。台北: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7)
楊坤堂(2000)。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的兒童術語、定義和出現率。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診斷與處遇(頁58-81)。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楊宗仁(2000)。多元智慧與特殊需求兒童。臺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楊淑閔(2011)。合唱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注意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楊斯媛(2010)。多感官音樂學習活動之實施普通班自閉症學童持續性注意力與音樂行為改變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TNT5247002)
楊蕢芬(2005)。自閉症學生之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臧汝芬(2004)。何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載於注意力不足症候群(頁29-62)。台北:宏欣文化。
歐文亮、劉曉樺(2010)。音樂教育與多元智能發展。雲林國教,55,2012年8月26日,取自:http://ceag.ylc.edu.tw/~wupig/ylc55/。
鄭方靖(2007)。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復文圖書。
鄭博真(2003)。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在課程、教學與評量革新之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6,111-142。
盧彥蓁(2009)。音樂活動對融合班中發展遲緩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之研究~以兩位發展遲緩幼兒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藍瑋琛(2010)。自閉症學生教學策略。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系。
蘇福男(2009年11月9日)。台灣青年李尚軒勇奪加拿大鋼琴藝術賞。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9/today-art2.htm。

貳、英文部分
Armstrong, T. (200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Virginia: Alxan-dria.
Fein, D., Dixon, P., Paul, J., & Levin, H. (2005). Brief report: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dan evolve into ADHD: case illustration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5(4), 525-534.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retson, H. B., Fein, D., & Waterhouse, L. (1990). Sustained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 101-114.
Goldstein, G., Johnson, C. R. & Minshew, N. J.(2001).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1(4), 433-440.
Goldstein, G., Johnson, C. R., & Minshew, N. J. (2001).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1(4), 433-440.
Green, L., Fein, D., Joy, S., & Waterhouse, L.(1995).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autism: An overview. In E. Scholer & G. B. Mesibov, (Eds.), Learning and cognition in autism (pp. 13-31). New York: Plenum Press.
Habermeyer, S. (1999). Good Music Brighter Children. Prima Lifestyles.
Hanser, S. B. (1999). The new music threapist’s handbook (2nd ed.). Boston: Berklee Press.
Hsu, H-C, Chen, C-L, Cheng, P-T, Chen, C-H, Chong, C-Y & Lin, Y-Y (2004).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function with motor and speech fun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Chang Gung Medical, 27(10), 750-757.
Jones, C. J. (1992).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 Handicapped and gifted.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Mirksy, A. F., Anthony, B. J., Duncan, C. C., Ahearn, M. B., & Kellam, S. G. (1991).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attention: A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 Neuropsychology Review, 2, 109-145.
Nordoff, P., & Robbins, C. (1971). Music therapy in special education. New York, J. Day Co.
Richards, S. B., Taylor, R. L., Ramasamy, R., & Richards, R. Y. (1998).Single-subject research: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al and clinical settings. Sa Diego, CA: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Rimland, B., & Edelson, S. M. (1995). Brief report: A pilot study of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5, 61-70.
Rollins, P. R., Wambaco, I., Dowell, D., Mathews, L., & Reese, P. B. (1998). An intervention techniqu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Joint attentional routin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 31, 181-193.
Schopler, E. (1994). A statewide program for the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3(1), 91-103.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 of 1997, 5 U.S.C.A. § 105-17(1997).
Tsatsanis, K. D. (2005). Neuro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utism, In F. R. Volkmar, R. Paul, A. Klin, & D. Cohen, (Eds.), Handbook of autism and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pp.365-381), New York: Willy.
Walworth, D. D. (2007).The Use of Music Therapy within the SCERT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44(1), 2-2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 [2010 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apps.who.int/classifications/icd10/browse/2010/en#/F84.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2001Version] Retrieved from http://apps.who.int/classifications/icfbrowser/Default.aspx
Wicks-Nelson, R., & Israel, A. C. (2000). Be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hood (4th ed).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莊惠君(2008)。淺談音樂治療之應用─由一自閉症個案之治療紀錄談起。美育雙月刊,22,20-26。
2. 曹純瓊(2001)。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教學發展。特殊教育季刊,79,11-19。
3. 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
4. 姜忠信、彭雅凌、江淑蓉(2010)。個案報告:中低功能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介入。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125-151。
5. 林鎮坤(1996)。音樂治療與自閉症兒童。高市文教,58,62-65。
6. 林迺超(2009)。自閉症光譜障礙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共病現象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1,18-25。
7. 林庭君(2009)。多元智能理論於幼兒音樂教學之應用初探。大同技術學院學報,17,267-284。
8. 李慧娥(1993)。當多元智慧遇上特殊需求兒童。師說,177,12-17。
9. 李玲玉(2008)。運用音樂治療發展特殊幼兒語言能力之實徵性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6(1),19-58。
10. 宋維村(1983)。自閉症患者的成長過程。特殊教育季刊,11,5-9。
11. 王立志、楊憲明(2008)。提高信噪比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遵守指令、持續性注意力以及短期記憶的影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9,51-89。
12. 吳靜吉(2003a)。多元智慧(能)的架構。教育研究月刊,110,41-47。吳靜吉(2003b)。為孩子打造一個多元智慧的學習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10,5-19。
13. 吳慎慎(2000)。多元智能理論與教育觀點:教師專業的省思。藝術評論,(11),295-316。
14. 王大延(1994)。自閉症者的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2,7-13。
15. 郭美女(1998)。音樂治療與傳達。國教之聲,3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