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2 12: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佑庭
論文名稱:大型公共工程BOT案之融資探討-以台灣高鐵計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BOT Project Financing—Exemplified by Taiwan High Speed Rail Project
指導教授:吳福祥吳福祥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營建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專案融資BOT二次融資大型公共工程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27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近年來國內外大型公共工程以民間投資興建營運之BOT案陸續推行,BOT已成為現今政府推動大型公共工程的優先選擇,台灣高鐵BOT案推行時,也遭遇許多的風險問題與融資困難,如其特許期長,所需興建資金十分龐大,計畫涉及多元技術複雜度高,尤其是大部分工程興建的資金來源需以融資方式向銀行籌措,能否順利取得融資確保資金來源不虞匱乏,成為大型BOT案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以台灣高鐵BOT案為例,探討台灣高鐵BOT案融資相關問題及政府、台灣高鐵公司、銀行團三方之間所簽訂的契約內容,並研析其融資風險與融資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另藉由專家問卷調查了解政府與銀行團從業人員及學者專家對於公共工程BOT案專案融資認知及融資考量因素,從中整理得到銀行團成員於融資時,從質疑台灣高鐵公司興建營運能力及政府承諾融資協助,變成擔心債權問題;並了其解推動執行確實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及確定建立二次融資機制與政府承諾協助融資是有其必要性,將所得到的寶貴意見彙整提出改進的建議。期望未來政府、銀行、投資者能儘早建立有關公共工程BOT案專案融資的共識,以利能由傳統的抵押融資進步到世界通行的專案融資方式,使政府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工程BOT案的建設能更順利,達成政府與民間雙贏的局面。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1
1.3 研究目的 3
1.4 研究範圍 3
1.5 研究方法 3
1.6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 BOT相關文獻回顧 6
2.1.1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方式 6
2.1.2 BOT之定義 9
2.1.3 BOT參與成員 10
2.1.4 BOT制度之特性 11
2.2 國內外BOT相關案例回顧 12
2.2.1 國外案例回顧 13
2.2.2 國內案例回顧 20
2.2.3 BOT案例之比較 22
2.2.4 政府提供之保證 26
2.3 BOT專案融資回顧 29
2.3.1 專案融資定義 30
2.3.2 BOT融資相關成員 31
2.3.3 專案融資與傳統融資比較 33
2.3.4 BOT融資及其風險 35
2.3.5 BOT融資特性與成功與失敗之要素 37
2.4 國內相關文獻整理 38
2.5 小結 41
第三章 個案研究-高鐵融資探討 43
3.1 個案簡介 43
3.1.1 融資概述 45
3.1.2 資金來源 45
3.1.3 合約關係 47
3.2 高鐵融資相關問題 48
3.2.1 專案融資 48
3.2.2 融資之困難 49
3.2.3 政府依約協助融資 50
3.2.4 銀行團如何監督 51
3.2.5 台灣高鐵BOT案融資之各角色 51
3.3 台灣高鐵第二次融資探討 51
3.3.1 資金缺口 52
3.3.2 台灣高鐵第二次融資擔保 52
3.3.3 政府協助第二次融資 52
3.3.4 二次融資時強制收買機制 53
3.3.5 二次融資之銀行團 53
3.3.6 二次融資之三方契約、聯合授信契約 54
3.3.7 二次融資成員與內容 54
3.3.8 二次融資額度 55
3.3.9 二次融資之履約保證金與損害賠償上限 55
3.3.10 資產鑑定與計價方式 56
3.4 融資完成之要件 57
3.4.1 融資合約相關 57
3.4.2 政府依約協助並無提供保證 57
3.4.3 履約保證金 57
3.4.4 強制收買機制 58
3.4.5 資產鑑定 58
3.4.6 風險承擔 58
3.5 台灣高鐵融資檢討 59
3.6 高鐵通車營運後資金市場變化事件探討 60
3.6.1 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倒閉事件(2008年9月15日) 60
3.6.2台灣高鐵融資重整事件(2008年11月18日) 61
3.6.3 中鋼停止投資事件(2008年12月8日) 63
3.6.4 台灣高鐵營運現況 63
3.7 小結 66
第四章 高鐵融資契約彙整分析探討 67
4.1 合約簽訂歷程 67
4.2 高鐵興建營運合約 67
4.2.1 名詞定義與解釋 67
4.2.2 特許期 68
4.2.3 聲明、承諾、擔保 68
4.2.4 財務條款 69
4.2.5 移轉 69
4.2.6 融資 70
4.2.7 履約保證 71
4.2.8 不可抗力與除外情事 72
4.2.9 違約及合約終止 73
4.3 三方共同契約 74
4.3.1 名詞定義與解釋 74
4.3.2 乙方違反授信契約處理 74
4.3.2 授信契約債務承擔 75
4.4 融資機構契約 76
4.5 聯合授信契約 76
4.5.1 名詞定義與解釋 77
4.5.2 授信額度與用途 77
4.5.3 資金來源及動用順序 78
4.5.4 計畫專戶 79
4.6 合約備忘錄 81
4.7 小結 82
第五章 高鐵BOT案融資因素及認知調查 83
5.1 問卷設計 83
5.1.1 問卷調查對象 83
5.1.2 問卷內容 85
5.1.3 問卷分析 90
5.2 綜合分析 109
5.3 小結 11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1
6.1 結論 111
6.2 建議 112
6.3 後續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4
附錄一 專家問卷名單 117
附錄二 專家訪談問卷(政府人員) 118
附錄三 專家問卷(學者教授) 121
附錄四 專家問卷(一次融資銀行) 124
附錄五 專家問卷(二次融資銀行) 127
參考文獻

1. 董耀明,「高雄捷運BOT興建設計執行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2年12月。
2. 陳明燦、張蔚宏,「我國促參法下BOT之法制分析:以公私協力觀點為基礎」,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2期,41-75頁,2005年4月。
3. 林世育,「BOT工程招商程序及決策程序研究-以高雄捷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2000年。
4. 陳博亮,「專案融資計畫案財務可行性及風險評估模式之建構-以台灣高鐵計畫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組,2006年8月。
5. Tiong, Robert L.K.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quity in Bot tender,”Journal of Ogement, 1995.
6. 許水勝,「BOT案之財務評估分析與風險管理策略探討-以高雄市現在綜合體育館為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2006年6月。
7. 劉宛宜,「BOT專案收購保證與貸款保證之探討─台灣高速鐵路計畫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2000年。
8. 王鶴松,「BOT計畫-基本架構與成功因素」,金融研訓季刊,1998年7月。
9. 胡攸印,「台灣、日本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制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所,2005年7月。
10. 洪德蒼,「高雄捷運BOT專案融資之風險認知與管理-Delphi和AHP法之運用」,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大金融營運系,2000年6月。
11.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國外交通建設民間投資案例與法案(彙編),1994年1月15日。
12. 馬嘉應、江淑玲,2000.09~2001.08,公共事務採行BOT或BOO制在政府預決算訂位之探討及其財務報導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 。
13. 許光華,「BOT計畫專案融資整合性風險評估模式之建構-台灣高鐵案實證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朝陽學報第六期。
14. 孫梓皓,「運用專案融資開發公共工程基礎建設計畫-以台東縣BOO垃圾」,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2002年7月。
15. 台灣高速鐵路公司,「BOT-3/2/1-BOT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成功關鍵」,2002年。
16. 姚乃嘉、李俊憲、劉慧芸,「BOT特許合約研究系列(三)-財務篇」,現代營建,第254期,2001年2月。
17. 蕭安琦,「台灣BOT制度之研究-高速鐵路為例」,碩士論文,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1999。
18. 陳尚陽,「民營化政策BOT模式之分析一以台灣高鐵為例」,碩士論文,政治經濟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1998。
19. 張景琪,「BOT計畫前置期評估模型與台灣個案研究」,碩士論文,財務金融系,國立台灣大學,1997。
20. 陳宏榮,「BOT公共工程專案之投融資及風險評估程序」,碩士論文,經營管理研究所,國立交通大學,2000。
21. 孫吉甯,「BOT與計畫評估模型之初步研究--- 以台灣高速鐵路計畫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1999。
22. 交通部、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興建營運合約」,1998年7月23日。
23. 交通部、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站區開發合約」,1998年7月23日。
24. 交通部,「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計畫三方契約」,2000年2月2日。
25.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台灣南北高速鐵路建設計畫合約文件彙編,2000年3月。
26. 吳福祥,「公共工程民間參與投資興建營運(BOT)案之執行檢討」技師月刊,2007年6月。
27. 蘇黎茹,「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BOT)模式專案融資探討」主計月刊,2004年7月。
28. Zhang, X. and Kumaraswamy, M. M., “Hong Kong Experience in Managing BOT Project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 Vol.127, No. 2, pp. 154-162 , 2001.
29. David A. K. &Fernando, P.N., TheBOTOption:Conflict and Comproznises, Energy Policy, Vol. 23(8), 1995, pp. 669-675, 1995.
30. 自由時報2008年11月18日 A12版。
31. 聯合報 2008年12月8日 A2版。
32. 張學孔,「政府應在公共工程BOT案中扮好角色」,營建知訊,第184 期,P6-7頁,1998年。
33. 交通部高速鐵路籌備處,「中華民國銀行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函)」,1996年4月19日。
34. 毛治國,「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基本概念/民間投資交通建設作業規範研討會,1-22頁,1998年。
35. 黃明聖,政府在BOT的交通建設之角色賦稅改革與財政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