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8 08: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佳筠
研究生(外文):Pan, chia- yun
論文名稱:模擬自然: 電腦刺繡藝術創作的思維
論文名稱(外文):Simulated Nature : The Creative Thought of The Computerized Embroidery
指導教授:黃文英黃文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wen- 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電腦刺繡聯珠紋蔬菜模擬自然
外文關鍵詞:Computer embroideryRoundelVegetableSimulated na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5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植物之於世界,就像空氣之於人類。本次展覽《模擬自然》是以田園生活中所栽種的食蔬做出發,藉由纖維藝術手法,使原先應屬自然界的時蔬,有效率且系統化的,再次重現於室內展覽空間。希望傳達出食用蔬果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並促使對於食用蔬果此類頻繁之舉,能有另一層面的思考,或許感恩、敬佩。展覽包含《蔬菜情節》與《綠意》兩件作品。作品《蔬菜情節》結合古代絲織紋飾—「聯珠紋」,引用其本身所具備的語彙,深刻道出食蔬在自我心中尊貴的價值。作品《綠意》則是運用纖維圖像的轉化,試圖將自然界的植物,帶入室內展覽空間,讓空間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

創作技法為電腦輔助刺繡,展現線條感與筆觸、線性材質帶來的溫度以及提升收藏保存的意義與價值。並從中探討不同刺繡型態的差異與電腦輔助刺繡的型態。個人認為創作藝術應要落實於生活。期望未來亦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從事藝術創作。

The vegetation to the world like the air to the human being. The exhibition《Simulated Nature》was embedded from the pastoral life as a starting point, by the techniques of the Fiber Art. The vegetables are belong to the nature world, but I brought it indoor, and displayed those works in the exhibition room, hoped to convey the different sides of vegetables that people were unable to know, and to promote another way of thinking, maybe appreciation, admiration etc. The exhibition has two works, called《Vegetable circumstance》and《Greener》. The 《Vegetable circumstance》used ancient silk pattern— 「Roundel」, to describe the honorable value of the vegetables inside our heart deeply. The《Greener》u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ber images, tried to bring the vegetation in the nature world inside the exhibition room, let the inside space full of natural life-force.

Computer embroidery was used to show the paint's strokes and lines. Computer embroidery could bring warm and improved collection of meaning. I think that the art shall return to the life. I excepted that I can do my works which start from the life in the future.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辭…………………………………………………………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表目錄…………………………………………………………X
第一章 關於《模擬自然》…………………………………1
第一節 緣起………………………………………………1
第二節 創作理念…………………………………………3
第三節 創作目的…………………………………………7
第二章 唐代絲織紋飾—「聯珠紋」探討…………………8
第一節 研究前言…………………………………………8
第二節 聯珠紋形式………………………………………10
第三節 聯珠紋發展………………………………………29
第三章 刺繡藝術的發展………………………………………31
第一節 刺繡型態概說……………………………………31
第二節 不同刺繡型式的特質……………………………38
第三節 科技型態下的電腦輔助刺繡……………………40
第四章《蔬菜情結》作品分析…………………………………44
第一節 蔬菜圖像來源與轉化……………………………44
第二節 探討《蔬菜情節》引用的聯珠紋………………51
第三節 作品導覽…………………………………………59
第四節 展場裝置安排……………………………………64
第五章《綠意》作品分析………………………………………70
第一節 電腦刺繡的仿眞模擬技術………………………70
第二節 展場裝置安排……………………………………76
第三節 作品導覽…………………………………………78
第六章 結語………………………………………………………84
參考文獻…………………………………………………………86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中國歷史博物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天山‧古道‧東西風—新疆絲綢之路文物特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織繡篇一。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8。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織繡篇二。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8。
王連海,中國民間美術叢書︰民間刺繡。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
王逸君譯,雪宦繡譜圖說/(清)沈壽口述; (清)張謇整理。濟南市:山東畫報,2004。
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南天書局,1987。
地球出版社編譯小組,世界藝術大觀4 世界染織。地球出版社,1980。
武敏,織繡。幼獅,1992。
柳宗悅 著,工藝美學。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高漢玉、包銘新,中國歷代織染繡圖錄。商務印書館,1986。
黃光男 發行,生活藝術、藝術生活。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楊力,中國絲綢。淑馨,199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出土文物展覽工作組編,絲綢之路 : 漢唐織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1972。
趙豐,絲绸之路美術考古概論。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 新華書店經銷,2007。
劉魁立、張旭,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Charles Wallschlaeger and Cynthia Busic-Snyder著、張建成譯,設計基礎(上冊)。六和出版社,1996。
Felipe Fernandez-Armesto 著、韓良憶 譯,食物的歷史。左岸文化出版,2012。
英文書目
C.Darwin, 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London, 1868.
網路資訊
這是我WINSSON的部落格--刺繡大園地和其他心情小故事...,2013年5月10日〈http://tw.myblog.yahoo.com/newoosun/article?mid=67&l=f&fid=10〉
Roundel with a horned animal, lions, and griffins2012年12月12日〈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ions/search-the-collections/30003925?rpp=20&pg=2&ft=Roundel&pos=28〉
Roundel with griffin heads2012年12月12日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ions/search-the-collections/30006111?rpp=20&pg=3&ft=Roundel&pos=4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