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9 06: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雅芳
研究生(外文):Ya-Fang Ke
論文名稱:古蹟及歷史建築的防火管理體制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managing frames of the fire prevention for the historic relics and buildings
指導教授:紀人豪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Jen-Hao Chi
口試委員:莊英吉助理教授吳勝宏教授徐一量副教授
口試日期:2013-07-0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吳鳳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消防研究所
學門:軍警國防安全學門
學類:警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古蹟及歷史建築防火管理體制防火安全對策防火管理策略
外文關鍵詞: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Managing frames of the fire PreventionFire safety strategiesFire safety equipmentsFire refuge facil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古蹟及歷史建築為各世紀藝術智慧結晶,紀錄當代歷史建築及人文習性。一旦遭受火災危害無法第一時間控制火勢,致建築物本體、文物毀壞,文化歷史價值及教育傳承將隨之消逝不容小覷。
本研究蒐集1853年至2013年相關文獻探討火災原因,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發生之原因,其中人為縱火33.33%、用火不慎28.21%、電氣走火20.51%、原因不明12.82%、施工不慎2.56%。保存古蹟及歷史建築之重要任務,應透過合理及可行的「防火管理」體制。探討防火管理制度發現,其古蹟及歷史建築並非文化資產保存法所指「不受消防法之限制」。防火管理應包含設計兼具防火概念,適當的防火管理對策,為確保能早期發現火災應加強推動自動通報機制,而平時加強縱火防範、員工火災預防教育訓練及電氣設備管理,並依可能火災情境辦理消防演練;文化管理單位執行防火管理制度運作及訂定災害發生應變策略,定期督導各古蹟場所實施火災風險評估考核,並結合自助、共助及公助三方面聯合策略。防火計畫應從制定(Plan)、執行(Do)、檢討(Check)及改善定期更新(Act),方能提升古蹟及歷史建築其防火安全等級,以「管理為首要,快速通報」,訂定符合個案防護計畫書及防火管理策略。
本研究的火災風險評估法,係引用國內簡氏學者的研究成果,運用點計畫法以赤崁樓為調查對象,雖然評估結果屬A級(良好),但仍存在有許多潛在的火災風險因素,如防火演練未符合火災情境、無廣播系統、夜間通報等。前述問題亦是國內其他古蹟及歷史建築,共同應該關注的重點。

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are the crystals of artistic wisdom in history; they recor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culture of the time. Once a fire occurs and it is not controlled immediately, the structures would be destroyed, seriously damaging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s. Thus, fire prevention in historical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documents from 1853 to 2013 to discuss the fire cau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rson accounts for 33.33%, negligence of fire use accounts for 28.21%, electrical fire accounts for 20.51%, unknown cause accounts for 12.82%, and negligence in construction accounts for 2.56%.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should be accomplished by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fire preven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are not outside of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Fire Act, as indicated in the Cultural Assets Preservation Act. The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should contain fire prevention concept and appropriate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order to detect fire early, an automatic notification mechanism needs to be adopted, while arson prevention, training on fire prevention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e should be provided for workers, and fire-fighting drills should be held regularly. The cultural management units should supervise the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system, plan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disasters, evaluate fire risks of historic sites periodically, and combine the strategies of self-service, joint-service and public-service. The fire prevention plan should be performed by Plan, Do, Check and Act, so as to upgrade the fire safety level of 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case protection prospectus and fire preven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re mad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first and quick notification".
The fire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results of Shen-Wen Chien , who used point planning method, and Chihkan Tower was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target. Although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of Class A (good), there are still some potential fire risk factors, such as fire prevention drill not meeting the fire scene, no broadcast system, and nighttime notification. The above problems are also the emphases on other historic site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5
第二章 防火制度相關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災例分析
第二節 防火管理制度之意義
第三節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第四節 國外相關文獻回顧
第三章 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風險評估
第一節 火災風險評估介紹
第二節 赤崁樓火災風險評估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古蹟及歷史建築防火管理制度
第一節 古蹟及歷史建築結構、使用特性
第二節 防火管理現況
第三節 古蹟及歷史建築消防防護計劃書
第四節 推動文化管理單位之運作機制
第五節 強化管理維護及使用單位應變能力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強化古蹟歷史建築物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


研究及論文
1.紀人豪,「台灣地區工廠類建築物防火安全評估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6月。
2.邱士榮,「古蹟及歷史建築消防安全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3.簡賢文、邵珮君,「古蹟歷史建築防火制度及日常防火管手冊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2009年10年。
4.陳瑞鈴、沈子勝,「古蹟與歷史建築防火設施與消防設備設置標準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2010年12月。
5.陳瑞鈴、文一智,「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風險評估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報告,2011年12月
6.陳俊青,「考察古蹟歷史文化財防火對策機制及高齡化社會消防安全制度」,內政部消防署出國報告,100年8月12日。
7.黃英閔,「古蹟、歷史建築之火災潛藏因子與周邊環境延燒潛藏因子、防災評估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8.蕭江碧,「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防火課題基礎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年。
9.簡豪裕,「台灣傳統寺廟古蹟防火策略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93年6月。
10.洪榮良,中原大學「古蹟建築物防火與管理策略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94年10月。
11.簡梅舒,「從社區防災概念看寺廟古蹟防火管理之探討」,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2.蔡東翰,「都市老舊地區防火安全規劃之研究-以台南市天后里為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3.蕭江碧,「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防火課題之基礎調查研究報告書」,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1年。
14.簡賢文,「建築物火災危險度評估技術及方法之探討」,警政學報第17期,中央警官學校,1990年。
15.潘德倉,「住宅火災人命安全評估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
16.簡賢文,「建築物火災危險度評估技術及其應用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碩士論文,1986年。
17.黃依慧,「醫院病房部門火災安全影響因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18.王松永,「木構造古蹟與歷史建築物之火災性狀與防火措施」,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1卷第1期,2007年。
19.李廷遠、崔朝陽,「火災落點及案例分析研究計畫-以台北縣轄區內古蹟為例」期末報告,台北縣消防局委託研究報告,2008年。
20.王松永,保存環境技術整合型研究計畫-古蹟及歷史建築木作防腐與防蟲工程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
21.簡賢文、施邦築,「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空間消防安及避難規劃之研究」,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年。
22.蕭江碧,「古蹟建築再利用防火安全計劃與適用技術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2年。
23.黃曉嫄,「耐燃劑裂解分析-以防焰窗簾使用之耐燃劑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24.邵珮君、簡賢文,「台南市文化園區古蹟與歷史建築之防火安全規劃(孔廟及赤崁文化園區)」,台南市文化觀光處委託報告,99年8月。
25.簡賢文、施邦築,「國立故宮博物館典藏空間消防安全設備及避難規劃之研究」期末報告書,財團法人消防安全中心基金會,96年11月。
26.沈子勝,「古蹟火災搶救處理原則改善對策之工作進度報告」,國科會委託研究案,2011年
27.邵珮君,「都市傳統街區火災安全策略之研究-以台南市赤崁文化園區為例」,城市學刊,第一卷,第一期,2010年3月
28.陳海曙,「古蹟建築防火演練必要性與策略之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九期,2009年
法律及規則
1.中華民國101年4月40日行政院院臺文字第 1010020660 號令發布,「文化資產保存法」,自101年5月1日施行。
2.中華民國99年9月19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授資籌四字第 0993006417 號令、內政部台內營字第 0990819908 號令會銜修正發布自發布日施行。
3.中華民國101年6月4日台內消字第1010722758號令,「消防法施行細則」。
4.中華民國102年3月13日內授消字第1020821861號函,「應實施防火管理人之公告」。
5.中華民國99年10月19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授資籌四字第 0993006417 號令、內政部台內營字第 0990819908 號令會銜修正發布,「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修復再利用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
6.內政部消防署,「防火管理人專業機構設立及管理須知」,中華民國89年12月19日89消署預字第八九E一九七七號函
7.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十五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授資籌二字第 0993001855 號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林務字第 0990133028 號令會銜修正發布。
8.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修復或再利用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處理辦法,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九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授資籌四字第 0993006417 號令、內政部台內營字第 0990819908 號令會銜修正發布全文 8
條。
9.古蹟管理維護辦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五月二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會授資籌秘字第 10130032735 號令修正發布全文 23 條。
10.中華民國101年1月10日內政部台內消字第 1010821006 號令修正發布,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日內政部台內消字第 1010820718 號令發布定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施行。
11.中華民國100年12月21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000283821 號令修正公布,「消防法」。
12.經濟部,中華民國99年12月24日經能字第09904608840號,「專任電氣技術人員及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管理規則」修正。
期刊及研討會
1.簡賢文、林孟蓉、黃依慧,「木構造歷史建築防火與應變危之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1卷,第1期,2007年。
2.簡賢文,「台灣文化古蹟火災防護現況與課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第51期,2009年10月。
3.簡賢文,「從世界的觀點談文化資產的火災防護」,特種空間防災專題上課教材,2010年4 月,未出版。
4.簡賢文,「台灣文化古蹟火災防護現況與課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防救電子報,第51期,2009年
5.Michael Petzet /Gert Th. Mader,「古蹟維護原則與實務Praktische Denkmalpflege」,臺北市,建築學會,2010年10月。
6.蔡斐文,「浸水紙質文物搶救處理實務」,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一卷,第二期。
書籍及報告
1.中國生產力中心,防火管理人員訓練教材,101年6月。
2.陳弘毅,「消防學」,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3.陳弘毅編著,火災學,五版,中華民國92年,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社
4.陳志華編譯,「古蹟保存文獻與規章」,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2003年7月。
5.張澤江、梅秀娟,「古建築消防」,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年3月。
6.張澤江、梅秀娟,「古建築消防」,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年3月。
7.陳俊青,「考察古蹟歷史文化財防火對策機制及高齡化社會消防安全制度」,內政部消防署出國考察報告,100年8月12日。
8.彰化縣文化局,「國定古蹟元清觀0409火災清理保存工作」,頁84,96年6月
外文文獻
1.田中哮義、邵珮君,「文化財建築における防火システムの考察-文化財建築防火對策之考察,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例」,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研究報告,平成21年1月。
2.奈良県地域防災計画-基本計画編,P46~P47,平成20年修正。
3.三好勝則,自主防災組織教育指導者用教本,総務省消防庁消防大學, 平成19年3月。
4.John Hopkinson, Imaginative solutions for fire safety design in historic building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re protection of ultural
heritage, p59.
5.Richard W. Bukowski & Vincenzo Nuzzoles, “Performance-base Fir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Structres”,Fire Technology,45,23-42,2009.
6.Kyriakos Papaioannou, An overview of fire safety in historic building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r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網頁資料
1.內政部消防署,http://www.nfa.gov.tw,查詢日期。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twh.hach.gov.tw/QAContent.action?cate=2&id=6。
3.臺南市政府文化局,http://www.boch.gov.tw,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4.臺南市政府消防局,http://www.tcfd.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