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0 01: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馨方
研究生(外文):Hsin-fang Chang
論文名稱: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之間合作關係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 Enterprise:As Bank Industry
指導教授:傅篤誠傅篤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uu-cheng Fu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公益活動
外文關鍵詞:public welfaredonationfoundationNon-profit organ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4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許多非營利組織面臨到財務的危機,若想要能使組織繼續運作,就必須想辦法開拓資源。因此,非營利組織紛紛轉而尋求企業的贊助。
 
  本研究旨在分析本國銀行和外商銀行對於贊助同性質的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活動,其在動機、態度、理念上有何異同。採深度訪談及比較分析的研究方法,選定荷蘭銀行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分別作為外商及本土銀行的代表,加以分析研究。
 
  針對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及目的與受訪企業及非營利組織進行深入訪談所得的結果,發現到:
一、本土銀行因董事會的成員固定,不易產生太大的人事變動,所以對於欲贊助的對象較能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而外商銀行董事會的成員,受限於任期的影響,因此,對欲合作的非營利組織的挑選上,容易因主事者的喜好而有不同的決定,造成公益政策上無法延續,難以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二、本土銀行因為是家族企業,以成立基金會來明定公益的目標及方向,對欲贊助非營利組織的類型不受限制;外商銀行受限於全球的影響,贊助的類型僅以1、藝術文化2、體育3、和兒童相關的組織這三大類型去發展各個國家單獨的公益活動。
三、企業參與公益活動的動機為:提升企業形象、節稅、回饋社會、凝聚員工向心力等。除了上述的動機外,本土銀行和外商銀行最大的差別為外商銀行藉由參與公益活動,可以增加在地化,提升社會大眾的接受度及認同感。
 
  因有鑑於非營利組織尋求和企業合作已成為一不可擋的趨勢,針對本土和外資企業贊助公益活動的知覺態度加以探討,提供相關的發現與建議,期待助於非營利組織在尋求土本或外資企業贊助時研擬有效的募款策略方案。
  Because the bad global economy, government''s subsidy and the donation from individual for any NPO reduces one after another. Many NPO faced with to the financial crisis.If any NPO wants to be sustainable operative, it must try to develop the skill of obtaining enough resources.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domestic country bank and the foreign bank while they are seeking to make a profit and also have to support homogeneous archery target organization''s public welfare activity. By the use of depth visiting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earch technique, I designated the ABN-AMRO bank and the Chinatrust bank for my research sample.
 
  The research has the following results:
一、Because the domestic bank board of directors''s members are fixed, it is not easy to change the bank’s policy. Therefore, the supporting party and subject of the bank is comparatively with the long-term cooperation relations. The foreign bank has different and difficulty aspects of long-term cooperation relations.
 
二、Because the domestic bank is almost the type of a family firm, it establishs the foundation to participate its own public welfare program. In seeking its support, a NPO must be matched its profit organization''s type. The foreign bank is restricted in its global influence, it only supports the following three big categories: 1, the artistic culture. 2, the sports.and 3, the children related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三、Third, the motive that the enterprise participates in the public welfare activity is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image, the festival tax, the back coupling society, condense the staff centripetal force and so on. This motive causes the domestic bank as well as the foreign bank to promote and increase the society populace and the sympath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企業的社會責任 5
第二節 企業贊助的動機和目的 10
第三節 策略聯盟 12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的行銷 17
 
第三章 個案描述
第一節 個案一 荷蘭銀行 22
第二節 個案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6
第三節 個案三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9
第四節 個案四 家扶基金會 32
 
第四章 企業公益行為分析
第一節 企業公益行為之動機 38
第二節 企業公益贊助規模與決策 39
第三節 企業從事公益活動的方式與途徑 41
第四節 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 43
 
第五章 非營利組織資料分析
第一節 策略聯盟分析 48
第二節 資金來源分析 51
第三節 社會活動商業化分析 53
第四節 行銷策略分析 54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1
 
參考書目 63
附錄
附錄一 深度訪談受訪對象一覽表 65
附錄二 訪談問卷A 66
附錄三 訪談問卷B 67
附錄四 訪談問卷C 68
附錄五 訪談問卷D 69
王泰豐(民90)台灣的中小企業對社會責任認知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司徒達賢(民88)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宜欣(民90)台灣企業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電子類企業組織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洪昌銘(民88)企業捐贈大學院校之行為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畢宣銘(民86)非營利組織關係行銷作為、關係品質知覺與成員捐助意圖間關係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
 
陸宛蘋(民89)非營利組織的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47-290。
 
陳明照(民89)非營利組織行銷之道,台灣公益中心。
 
陳弘、陳良、張模、張承、陳銘、陳華合編(民90)企業管理100重要觀念-管理概論篇。台北: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惠國(民92)大陸銀行與外資銀行經營業務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陳木聯(民93)電業服務品質、社會責任、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傅篤誠(民91)非營利事業管理-議題導向與管理策略。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傅篤誠(民92)非營利事業行銷管理。嘉義: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傅篤誠&廖志忠(民93)非營利組織善因行銷之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第3期:71-90頁。
 
張志育(民87)管理學。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張上仁(民90)非營利組織社會活動商業化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張凱南(民93)探討加油站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中油、台塑與中油加盟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黃蒼進(民92)台灣企業公益行為之研究:以金融業之銀行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黃明政(民93)銀行業服務品質、企業形象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楊炳韋(民84)企業贊助公益活動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劉念寧(民79)大型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廖志忠(民92)非營利組織善因行銷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鄭惠文(民81)企業贊助公益活動與企業形象之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蕭新煌(民89)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謝進興(民91)整合式行銷之研究-以華允生物科技公司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Grahn,J. L.,W. J Hannaford & K.J.Laverty,(1988)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Marketing Strategy: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Kotler,P.& Andreasen,A.R.,(1996)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Jersey:Prentic Hall,Inc.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