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中就本土菌種之中篩選出可應用之菌株,藉由掃描式及穿透式之電子 顯微鏡(SEM & TEM),三種熱分析--差示熱分析(DTA)、熱重 量分析(TGA /DTG)、熱差掃描分析(DSC)以及IR光譜分 析,分析省產紙漿適用材與紙漿廠用東南亞材,自試材原料至成漿及生物 發酵漂白後之一系列變化,並比較漿料在 經由各樹種特性所篩選出之菌 株進行生物發酵漂白前、後之白度與強度性質。建立國 內將生物技術應 用於紙漿工業本土化之一筆參考資料。 本研究可獲致下列結果: (1) 傳統上之生長速率、重量損失率、木質素殘存法以及麥精洋菜--藥 劑培養基變色篩選法皆有其缺點,藉由偵測以上方法之有效性如何之同 時,基於酵素綜合作用之原理,所設計之藥劑滴定法與色差計法相配合,可 供作生物漂白製漿用生物系之篩選。 (2) 藥劑滴定法可快速篩選出適於 漂白(Bio-bleaching)之菌株,其篩選流程如下: TMPD 0∼5 min 淡 粉紫→紫、藍 (Without H2O2 ) Syringaldazine 20∼30 min淡黃綠→ 粉紅(With/without HO) Guaiacol 20 min 無→ 紅棕 ( With HO ) Pyrogallol 10 min 微黃→橙褐 ( With HO ) GA 1 hr 淡 茶→ 褐 ( With HO ) Guaic 5 min 無→ 癒蒼藍 (With HO ) Phenol (30 min)∼1 h無→ 褐、紫 (With HO) Guaic + MEA 4 天 黃 褐 →深藍 → 脫色可用為漂白 (3) 生物漂白製漿用生物系中經篩選之菌 株皆具較高之色差計白度,隨樹種之不同,各有不同較佳效力之菌株,而 彩絨革蓋菌(Coriolus versico- lor (L.:Fr.) Quel.)對木材各成分之 分解代謝力很強,於色差值之表現上,就三個樹種而言,亦皆最高。在適 當之培養條件、時間控制下,為臺灣本土相當具有潛力,而可用為非樹種 專一性之生物製漿(Bio-pulping)用菌株。 (4) 以藥劑直接滴測酵素之結 果顯示傳統上襲用之 Bavendam法有相當大之失誤率。 亦證實菌株在分解 或對試材成分變性作用下所分泌之酵素系統為多重功能的。 (5) 本研究 以藥劑直接滴測發酵液之結果顯示發酵液中所原含有多重酵素之活性在低 溫下至少可保持6個月。910604-1菌株在發酵漂白過程中所分泌之酵素系 統為:(i)不含酪氨酸酵素, (ii)極可能具強活性之漆酵素 , (iii)具過氧 化酵素, (iv) 具有除了酪氨酸酵素、漆酵素、過氧化酵素、酚氧化酵素 以外之酵素。 (6) 球磨木質素之製備流程可有相當之簡化。隨試材不同 ,其最佳球磨時間、最適木粉用量必需有所不同,方有最大之得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