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3 10:5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董淑連
研究生(外文):
DONG,SHU-LIAN
論文名稱:
臺灣土地公形象研究——以傳說、民間故事為範圍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of Taiwanese Earth God—Focus on Legends and Folk Tales
指導教授:
李知灝
口試委員:
柯榮三、江寶釵、李知灝
口試日期:
2014-01-15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
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台灣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土地公
、
土地婆
、
形象
、
民間故事
外文關鍵詞:
An Earth God
、
An Earth Goddess
、
Image
、
Folk tale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1741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5
「土地」是人們的衣食父母,人類生活的一切資源都和土地息息相關,舉凡食、衣、住、行,乃至於人們汲汲營營追求的「財富」,都源自於它。因此,土地公信仰從最初掌管土地的至高神「后土」、「社神」,逐漸「人格化」,更貼近人民的生活,以至於舉凡有功於社稷,有良好德性、修為,對地方有貢獻,熱心助人、行善,造福鄉里者,皆有可能成為土地公。
台灣的先民,歷經重重苦難從大陸渡海來台,為了生存,將原鄉的土地公帶來,求其保佑生命、財產的安全。雖說,土地公的神格不若往昔崇高,卻更得民心,在與民互動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生土地公顯靈的事蹟。這些靈驗的事蹟,透過人們口耳相傳,形成一則則豐富地方色彩的故事,流傳於民間。
每一則故事的背後都有其深遠的寓意,希望透過這些故事文本的解讀,了解土地公在民間故事中的形象。
We depend everything on lands. All our activities, including foods, clothing, houses, and moving, connect to it tightly. Even wealth which people care a lot comes from lands. Therefore, believing in an earth god shifts from the highest god of the earth to be personated that closes to our life. Even more, whoever contributed to the society could become an earth god.
The ancestors of Taiwanese went through risks and came to Taiwan from China. For the security of their lives and properties, they brought their earth gods from their mother land. Although the rank of an earth god is not the same as it was, he earns our hearts. While an earth god interacted with people, it happened that an earth god did miracles to them. These miracles which became stories spread among persons.
Every story has its own profound lesson to people. Hoping by studying these stories, we can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and image of an earth go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文獻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社會學
二、宗教社會學
三、確立詮釋的主體性
第二章 土地公信仰的形構與土著化
第一節 土地公信仰的演化
一、后土社稷
二、社神
第二節 移墾社會與地方發展下的土地公信仰
一、海禁政策與移墾社會
二、清代預防措施下的社會控制
第三節 在地土地公信仰的宗教特色
第三章 以土地公為主的故事
第一節 土地公的倫理關係
一、土地公的婚姻關係
二、土地婆的制衡
三、其他的親友關係
第二節 土地公的分屬與形象
一、稅務官
二、水鬼
三、守墓者
四、除害者
五、義僕
六、善行者
第三節 守護地方的具體勳績暨其呈現
一、避災戡亂
二、勸業助學者
三、治病者
四、特殊袍服
第四章 以土地公為輔的故事
第一節 山林守護者
一、生命守護者
二、財產守護者
第二節 賜福者
一、因禍得福
二、助人者
第三節 被差遣者
第四節 預言指示者
第五節 其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一、專書
《禮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王正雄《民間文學的採錄與整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2。
王詩琅《台灣歷史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台灣傳奇編著委員會《台灣傳奇 民間趣談(下)》台北:華嚴出版社,民87。
甘易逢 著,李宇之 譯 《道家與道教》,台中:光啟出版社,民78。
江肖梅《台灣民間故事》,第二集,新竹:新竹市政府,2000。
江肖梅《台灣民間故事》,第五集,新竹:新竹市政府,2000。
余政憲《民間文學研習營音檔紀錄》,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
吳敏顯《老宜蘭的腳印》,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民94。
吳蓉章《民間文學理論基礎》,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吳德功《戴案記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李清崧《庄頭庄尾土地公—土地伯公信仰到社區文化》,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
李豐楙《神仙的故鄉 山海經》,台北:時報文化,1994。
李獻章《台灣文學民間集》,台北:文光出版社,民59。
沈文台《台灣鄉土傳奇》,新竹: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阮昌銳《莊嚴的世界》,台北:文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71。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東方白《東方白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原載於1975年10月8日《中央日報》。
林明山谷《台灣草地講古》,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
邱坤良、施如芳、張秀玲、蘭素婧、郝譽翔,《宜蘭縣口傳文學上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民91。
邱宜文《從社神到土地公》,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邱瑞寅老師《白河 古早店仔口 二十四里踏查祿》,臺南:台南縣白河鎮店仔口文教協會台語文讀書會,民99。
金榮華,《金門民間故事集》,金門: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民86。
金榮華《台灣桃竹苗民間故事》新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民89。
金榮華《澎湖縣民間故事》,新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民89。
施翠峰《台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洪惠冠《台灣民間趣味故事》﹐新竹:新竹市政府,2000。
秋福海《道教發展史(第一冊》,台北:淑馨出版社,2000。
胡萬川、陳益源 《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雲林:雲林縣文化局,2001。
胡萬川、陳益源《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雲林:雲林縣文化局,2005。
胡萬川等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25——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二)》,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6。
胡萬川等總編輯《台南市故事集(一)》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民101。
胡萬川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13——沙鹿鎮閩南語故事集(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3。
胡萬川總編輯《台中縣民間文學集34——東勢鎮閩南語故事集(一)》,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9。
胡萬川總編輯《台南縣民間文學集10——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六)》,台南:台南縣政府,民93。
胡萬川總編輯《桃園縣民間文學集(19) ——楊梅鎮客語故事(一)》,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民92。
胡萬川總編輯《桃園縣民間文學集(3) ——蘆竹鄉閩南語故事〈一〉》,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民89。
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20——北斗、田尾、社頭地區》,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4。
徐雨村主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2。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陳正之《台灣歲時記》,台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編印,86年。
陳益源《台灣民間文學採錄》,台北:里仁書局,1999。
陳益源、潘是輝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五》,雲林:雲林縣文化局,民92。
陳慶浩、王秋桂總編輯《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民74。
黃哲永《太保市民間傳說》,嘉義: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9。
楊逢元《福德好神》,台北: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12。
楊蓮福《圖說台灣歷史》,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董芳苑《台灣人的神明》,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
董芳苑《台灣宗教大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
董學文《西方哲學理論》北京大學,2005。
陳其南《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南港:中研院三研所,1984。
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口傳文學》,嘉義:嘉義縣政府,2006。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志》,卷十文學志》,2009。
廖清秀《廖清秀集》台北,前衛出版社,民80。本篇原載於1951年間之《台糖通訊》,後轉載於《百家文》,反攻出版社1954年4月出版,並曾譯成日文、英文、西班牙文發表。
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五二種,1958。
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八種,1958。
劉守華《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0。
劉清虔《神˙人˙生死》台南,人光出版社,2003。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台灣宗教信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蔡振豐《苑裏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八種,1958。
蕭登福《道教月刊》〈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及地母信仰〉,2007。
應紹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四部刊要),台北:漢京文化,2004。
謝貴文《在夢境的入口》,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7。
二、學位論文
王健旺,〈台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7。
吳仲一,〈土地公廟與板橋的開發〉,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2010。
李國綱,〈土地公崇拜現象的大地悲懷(Geopiety)詮釋-苑裡土地公廟例證研究〉,李國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2003年。
汪潔音,〈民間信仰之地方行銷研究以桃園市推廣土地公文化節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2010。
林怡資,〈「阮ê土地公」:埔里土地公信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09。
林敬傑,〈導入文化觀光於民俗信仰活動成效之研究——以桃園市土地公文化節為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2012。
邵于婷,〈南台灣土地公神像帽冠造形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2007。
洪資殷,〈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型態研究-以台南市、高雄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2006年。
紀秀足,〈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9。
胡婷婷,〈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究所,2007。
張曉燕,〈博物館之民間信仰展示與觀眾研究——以科博館台灣土地公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2010。
彭松英,〈吉安鄉居民土地公識覺之研究〉,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2012。
曾吉鴻,〈台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的形象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2010年。
曾彥霖,〈攝影類型學創作研究——以臺中市土地公廟為例〉,碩士論文,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班,2012。
黃子芳,〈由犁頭店土地公廟理解地方與聚落場域〉,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2009。
魏愉真,〈雲林土地公廟構造類型研究——以山線、海線、客家地區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2006。
三、網路資源
維基百科,zh.wikipedia.org/zh-tw,2014年1月20日讀取。
臺灣府城隍廟,http://163.26.22.2/95country/5.htm,2014年1月20日讀取。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
2.
「阮ê土地公」:埔里土地公信仰研究
3.
南台灣土地公神像帽冠造形研究
4.
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形態研究-以台南市、高雄市為例
5.
台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的形象之研究
6.
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
7.
雲林土地公廟構造類型研究-以山線、海線、客家地區為例
8.
由犁頭店土地公廟理解地方與聚落場域
9.
民間信仰之地方行銷研究以桃園市推廣土地公文化節為例
10.
土地公廟與板橋的開發
11.
攝影類型學創作研究-以臺中市土地公廟為例
12.
導入文化觀光於民俗信仰活動成效之研究 -以桃園市土地公文化節為例
13.
吉安鄉居民土地公識覺之研究
14.
博物館之民間信仰展示與觀眾研究-以科博館台灣土地公特展為例
1.
蕭登福《道教月刊》〈后土與地母----試論土地諸神及地母信仰〉,2007。
1.
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
2.
台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的形象之研究
3.
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
4.
「阮ê土地公」:埔里土地公信仰研究
5.
土地公信仰的職能轉化研究 -以新北市中和地區為例
6.
土地公崇拜現象的大地悲懷(Geopiety)詮釋-苑裡鎮土地公廟例證研究
7.
土地公廟與板橋的開發
8.
都市發展脈絡下板橋地區土地公廟變遷之研究-以埔墘福德宮為例
9.
台灣閩客土地神傳說及信仰研究
10.
是土地公還是文昌公?—交大土地公的角色加乘
11.
吉安鄉居民土地公識覺之研究
12.
保生大帝、土地公與西秦王爺之虎爺形態研究-以台南市、高雄市為例
13.
由犁頭店土地公廟理解地方與聚落場域
14.
導入文化觀光於民俗信仰活動成效之研究 -以桃園市土地公文化節為例
15.
雲林土地公廟構造類型研究-以山線、海線、客家地區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