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向,明嘉靖3 年生,卒於萬曆24年(1524-1596) ,湖北黃安人,《明儒學案》列 之於泰州學案中。其學篤信陽艮良知之說,並以良知現成為其道德倫理思想開展之基 礎。觀其生平事略,歷任官三十餘年,經過了五任首輔(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 、申時行),間舉薦人才,識拔後進多人,且與當時王學學者交遊頗深,相互講論不 已,也熱心於講學活動,對於王學的流佈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泰州學派「赤手搏 龍蛇,非名教所能羈絡」的形象,自明末清初以來,備受學者抨擊,其學派思想則反 遭冷落。清末民初以下,蓋因時劫之所趨,轉變了對泰州學派的傳統看法;在階級意 識抬頭,個人主義的強烈要求之下,泰州人物的特立獨行成了標榜的對象,例如何心 隱、李贄一輩偃然成為反封反傳統的先鋒,對於耿定向這一位半生榮祿,言行相對保 守者並未給予適當的評價,就學術思想史的研究而言,不免是一缺憾,最起碼,耿氏 交遊廣闊,從其與友人書信論辯中必能看出明代中晚期學術思想發展演變的一支線索 ,而其本身思想的價值自在其中。 耿氏著作豐富,身後由門人劉元卿輯為《耿天臺先生文集》,收入十二種,另有集外 完書六種。本文寫作,是以發明耿氏學術思想為主旨,預期目標在於將耿氏散見於文 字中的思想整理成體系,並考察其重要觀念先後轉變發展之脈絡,及其與王門其他學 說思想之交涉,藉此得以一探當時學風之梗概,並見陽明學暨泰州思想之動向。 本文共分六章。一章為緒論,主要為提出目前關於耿定向研究之成果,及其中值得進 一步探索的問題。 第二章<耿定向思想進展>。根據耿氏門人劉元卿(調甫,1544~1609 )為《耿天臺 先生文集》所作序文指出,耿定向成學的經歷概可分為四階段(詳見是文),然對其 思想轉變之來源及關鍵未能詳述,本文將做進一步分析,俾見其思想脈絡之條理。 第三章<從無到--有從耿定向對王學之批評談起>。在檢視了耿氏的思想脈絡之後 ,值得進一步出的是,這些思想發展的基本背景,原是起於耿氏有見於當時王學之流 弊而思考的問題。耿氏對於陽明良知學流於「情識而肆,玄虛而蕩」實際情況深有體 會,此明末清初諸儒所指摘的主現成良知者的「狂禪」行徑與「空疏不學」。然而, 究竟現成良知的主張與一般藉口「本心如是」者之毫釐之辨何在﹖這個問題,若以王 學內部的觀點來考察,由耿定向對當時學術的諸多批評入手,再上溯「現成良知」說 的兩位宗祖--王龍溪與王心齋之思想,探討其中之異同,便不難看出其間的分際了 。 第四章<王學的修正>,這個論題的討論,很自然的,是因其在批評之外,同時也出 了自己針對良知學之弊病的修正思想,而這個修正方向可以要是由道德實踐的工夫理 論與根據上著眼--即「辨志」、「慎術」、「不容已」的強調。並,且既然重道德 的實踐即良知現成的表現,我們就必須正視耿定向所表現出的有關儒學與心學之交涉 的態度。以心學「心即理」、「心外無理」之嚴格意義來看,本來是不必再有取法古 人論調的,因此,耿定向在「心學」與「志孔孟之學」之間所做的融通,其意義正可 說是王學發展至晚明必變的先聲,故於本章第三節探討了耿定向與晚明學術的關係。 第五章<耿定向的經世之學與史學>。今此間可見耿氏之著作,除了文集二十卷之外 ,尚有《碩輔寶鑑》及《先進遺風》二書,此二書之性質,以傳統四部之分類來分, 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屬於「史部」。本章主要藉由二書內容之解析,以具體展現其經世 之思想。 1970年代以來,隨著貿易的擴張,世界各國經濟快速成長以及多國籍企業的興起,使 銀行業為配合企業的業務需求而紛紛國際化,至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在地主國為金融 安定與政策自主性之考量下,經營地主國法令限制的業務,與經營完全性業務的當地 銀行產生競爭,其間的競爭行為是一值得研究的主題,然而過去探討國際銀行競爭現 象的文獻中,少見以理論模型來詮釋相關現象,在觀察,例如,台銀與花旗定存一月 利率變動情形後,認為von Stackelberg 所謂之「領導者-跟隨者」形式有可能存於 國際銀行的競爭中,故欲藉由傳統寡佔理論中「領導者-跟隨者」模型的設立來詮釋 國際銀行間的競爭行為。 本文藉建立一兩國三銀行廠商之模型作為分析工具,兩國包括母國與地主國,三銀行 廠商指得是外國銀行分行、代表辦事處和地主國商業銀行,在線性需求函數的假設下 ,探討地主國公開市場證券利率、法定準備率及代表一切影響地主國金融市場之外生 事件參數的變動,對此三種不同性質、不同功能之金融機構市場競爭行為的影響。 獲得結論為:地主國公開市場證券利率變動一單位,對領導者與跟隨者銀行廠商的存 、放款利率皆為正向影響,法定準備率變動一位對領導廠商與跟隨廠商的存款利率皆 為反向影響,至於代表一切影響地主國金融市場外生事件參數的變動,要視參數之特 性來決定其影響方向,若參數的變動分別對商業服務、商人銀行服務及於款等項業務 的需求量有正面影響,則參數對上述業務的單位收費比較靜態分析結果亦為正,而若 參數的變動分別對資訊蒐集服務與存款業務有正向影響,則參數對二者單位收費比較 靜態分析結果皆為負,且結果皆不因領導者或跟隨者之角色扮演不同有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