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4 15: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碧玉
研究生(外文):HUANG,BIH-YU
論文名稱:論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管轄及未來之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An Analysis of the jurisdi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aiwan
指導教授:汪渡村汪渡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UANG,DU-TSUEN
口試委員:楊崇森溫祖德
口試委員(外文):YANG,CHUNG-SENWEN,TZU-TE
口試日期:2016-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智慧財產法院專業法院專利商標著作權
外文關鍵詞: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Professional CourtPatentTrademarkCopyrigh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攸關我國智慧財產司法制度未來發展與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力之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業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於民國96年3月28日公布,完成設立專業法院之立法程序,並定於97年7月1日設立智慧財產法院。
智慧財產法院的建立係屬司法制度之一新創,乃為提昇有關智慧財產權之訴訟案件的審理速度與裁判品質,其對於原先之司法體系造成某些衝擊,也牽涉到人民在憲法上所享有之訴訟權利及財產權之保障,在參考各界專家、學者意見後所做出之結論與成果,更擷取國外類似法院制度之優點並將經驗累積下所得出之成果加以應用,而得出我國智慧財產法院未來期盼運作之制度,對於我國在處理智慧財產權之訴訟案件,有相當的助益。
本文乃就其我國智慧財產法院與其他先進國家類似之司法制度比較,再以法律經濟分析之觀點提出看法與意見,期能對此一良制有所貢獻,以確實達成其設立之目標。
以下簡要說明各章內容:
第一章為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第二章旨在說明我國在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實施前、後,對於刑事智慧財產案件審理之程序(此部分即對於一般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智慧財產案件之審理程序深入歸納及比較),第三章則為外國立法例之介紹;第四章則以法律經濟分析觀點分析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管轄範圍,及有無將除專利案件之涉及高度專業性案件外,其他智財案件亦一併交由智財法院審理之必要,並輔以臚列現行實務上之判決資料來探討商標法、著作權等案件是否有必要抽離於普通法院之外而審理,而前開案件是否會影響到專利案件之進度,而直接影響到人民之財產權。最後,於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中試圖找出可行的解決之道或未來的修法建議。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s an innovation to the Taiwanese legal institutions, which aim to speed the trial du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decisions on the related issues. Although such impact on our innate judicial system as well a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disputed citizen’s rights of litigation and property, it is beneficiary to our functioning of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he future. This thesis compares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with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legal systems, companied with the complimentary view from the approach of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new established system to assure the goal of its new reform.
The following summarizes each chapter’s context. Chapter 1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goal, the content and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criminal tri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s of the C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and the Code of the trial procedur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Chapter 3 introduces foreign legal system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Chapter 4 analyzes the jurisdiction of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nd the necessity of juxtaposition of jurisdiction of all typ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with highly technical patent cases ami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jurisdictions. Chapter 5, we conclude the problem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system and suggest the potential solutions and the amendments of laws.

謝辭 I
論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及方法 3
第一項 研究問題 3
第二項 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介紹 6
第一節 立法歷程 6
第二節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之介紹 7
第一項 設置之原因及目的 7
第一目 設置之原因 7
第二目 設置之目的 9
第二項 法院職掌 10
第一目 法定職掌 10
第二目 非專屬管轄 12
第三項 法院層級 14
第一目 法定審級 14
第二目 法院層級 15
第四項 法庭之組成 17
第五項 法官專業化 17
第六項 設置技術審查官 18
第一目 設置原因 18
第二目 來源及資格 19
第三目 職務內容 20
第四目 法律上定位 20
第三節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之介紹 21
第一項 明訂營業秘密之認定標準 21
第二項 擴大遠距訊問之適用對象 22
第三項 公開審理原則 23
第四項 強制提出證據命令 23
第五項 秘密保持命令 23
第六項 增加保全程序之限制 24
第三章外國立法例 26
第一節美國 26
第一項行政訴訟 27
第一目訴願制度 27
第二目再審查程序 30
第一款沿革 30
第二款程序的進行 31
第三款再審查程序之進展 34
第二項無效訴訟 35
第一目司法審查介入的可能 35
第二目訴訟程序的進行 35
第一款程序流程 35
第二款對該制度之批評 37
第三款程序衝突時之協調方法 38
第四款判決之效力 38
第二節日本 42
第一項日本智慧財產法院(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成立緣起 42
第一目成立背景 42
第二目法院組織 46
第一款調查官 47
第二款專門委員 48
第二項訴訟類型及訴訟程序 49
第一目訴訟類型 49
第二目訴訟程序 50
第一款一般程序 50
第二款大合議之訴訟程序 51
第三款專利侵權與專利無效 51
第三項日本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即日本智慧財產法院)現況 56
第一目法院的特色 56
第二目實務運作現況 56
第四項專利無效審判及審決取消訴訟 59
第三節德國 61
第一項德國聯邦專利法院之成立 61
第一目成立背景 61
第二目組織架構及訴訟種類 62
第二項專利無效訴訟程序 63
第四節外國立法例參考及小結 66
第一項比較與評析 66
第一目各國比較 66
第二目評析 67
第二項小結 69
第四章以法律經濟分析觀點探討我國智財法院之審理範圍 72
第一節就法律經濟分析角度觀察我國智財法院之管轄範圍 72
第一項何謂法律經濟分析 73
第二項法律程序之目標:社會成本的極小化 76
第一目起訴、訴訟費用和其他法律程序上的問題 77
第二目法律程序的實證上評價 81
第三項案件審理之極大化、均衡及效率 86
第四項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評析我國現行智財法院人員之配置、資源之分配及案件之管轄 89
第一目案件之性質分析 89
第二目智財法院(及智財分署)之人員配置、人數、預算及案件量之分析 93
第一款智財法院及智財分署員額之配置情形 93
第二款智財法院之收案、結案及按照種類、罪名之統計分析 94
第三款智財法院、智財分署之預算支出 102
第二節結語 106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管轄案件之範圍 109
第二節刑事管轄權應否納入 110
第三節涉及技術事項之智財案件是否屬專屬管轄 112
第四節總結 112
參考文獻 117

一、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冊)各論編,自版,2003 年9 月。
2.黃麟倫,「日本智慧財產法院及行政訴訟新制考察報告」,司法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5年7月。
3.劉孔中,智慧財產法制的關鍵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6月。
4.劉國讚、劉德青、莊榮昌,「專利舉發案之準司法審查程序及智慧財產專業法院制度之研習」,公務出國報告,2005年。
5.熊誦梅,「韓國行政訴訟及專利訴訟制度之研究」,司法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4年7月31日。
6.熊頌梅,「設立智慧財產法院之評估研究-兼論德國、韓國及日本之專利訴訟制度」,司法院印行,2005年11月。
7.談虎,「泰國中央智慧財產記國際貿易法院考察報告」,司法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2005年6月11日。
8.謝棋楠,「智慧財產權講座」,文京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9月30日。
9.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10.鹽野宏著,楊建順譯,「行政法」,1999年4月。
11. Richard A. Posnor原著、蔣兆康翻譯,Economic Analysis of Law(法律經濟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10年8月。
12. OBERT Cooter, Thomas Ulen原著,溫麗琪、顧慕堯翻譯,LAW AND ECONOMICS(法律經濟學),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六版,2013年9月。
13.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新制問答彙編,司法院編印, 2008年6月。
(二)期刊論文集(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王銘勇,<智慧財產法院事務管轄相關問題>,新竹律師會刊第10卷,2006年10月。
2.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法學新論第8期,2009年3月。
3.邱聯恭,民事訴訟法研討會第一百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211期,2008年7月。
4.林欣蓉,<各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運作現況之介紹與評析>,法學叢刊第204期,2006年10月。
5.吳東都,<從美國專利訴訟制度論設立我國專利法院(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6期,2005年1月。
6.吳東都,<從美國專利訴訟制度論設立我國專利法院(下)>,臺灣本土法學第67期,2005年2月。
7.洪瑞章,<美國專利行政救濟之制度與實務簡介>,智慧財產權月刊第69期,2004年9月。
8.侯慶辰,<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之介紹與評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9卷第3期,2007年3月。
9.侯春岑,<簡介美國專利無效雙軌制>,萬國法律第142期,2005年8月。
10.孫寶成,<美國專利再審查程序及其沿革>,智慧財產權第73期,2005年1月。
11.章忠信,<智慧財產法院的建立與未來>,全國律師雜誌,2007年4月。
12.章忠信,<著作權侵害行為之刑事政策檢討>,萬國法律,125期,2002年10月。
13.陳信至著,<智慧財產訴訟制度改革之檢討-管轄集中化>,法學新論第3期,2008年10月。
14.黃麟倫,<專利有效性與侵害訴訟-以比較法為研究中心>,科技法學評論第3 卷,2006年10月。
15.張哲倫,<專利無效訴訟與舉發雙軌制之協調-美國及日本運作之啟示>,律師雜誌第331期,2007年4月。
16.張哲倫,專利無效訴訟之判決及其與侵權訴訟之關係-以美國法的運作為中心,法令月刊第58卷第7期,2007年7月。
17.馮浩庭,<美國專利訴訟程序之研究-現況、困境與美國國會之修法回應>,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0期,2008年2月。
18.葉德輝,<美國專利爭議制度與機關之探討>,輔仁法學第25期,2003年6月。
19.廖承威、林瑞興、吳凱豐、江國磚、莊榮昌,<德國專利無效制度與實務研習>,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7期,2007年1月。
20.談虎,<建置智慧財產專業法院(下)>,司法周刊第1282 期,2006年4 月。
21.潘世光,<美國專利無效訴訟之第三者效力研究-論美國最高法院1971年Blonder-Tongue 判決>,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9期,2006年5月。
22.劉國讚,<美國專利無效之訴訟及複審制度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9期,2006年5月。
23.劉國讚,<日本智慧財產權專業法院以及專利侵權和專利無效爭訟制度>,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6期,2006年2月。
24.劉國讚,<德國專利法院有關專利無效與不服專利核駁之訴訟事件審理>,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7期,2007年1月。
25.劉國讚,<德國專利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主張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97期,2007年1月。
26.盧文祥,<我國智慧財產法院之理想與實現>,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4卷第1期,2006年4月。
27.謝銘洋,<智慧財產法院之設置與專利商標行政救濟制度之改進>,月旦法學雜誌第139 期,2006年12 月。
(三)學位論文(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李榮珠,「智慧財產權案件定暫時狀態處分之研究-以專利侵權審理程序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99年2月。
2.林欣蓉,知識經濟下之司法創新與改革—我國智慧財產法院設立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4年2月。
3.楊景婷,智慧財產法院組織及審理相關議題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二、外國文獻
(一)英文部分(按字母順序排列)
1.ChristopherA.Cotropia,Arising Under Jurisdiction And Uniformity ln Patent Law,Michiga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Law Review,Vol.9,No.2,12(2003)。
2. Craig Allen Nard、John F.Duffy,Re thing Patent Law’s Uniformity Principle,Case Weste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Working Paper No.06-17,1644(2007)。
3. Jay P.Keaan,Carrot and Sticks to crate a Better Patent System,17Berkeley Tech.L.J.763(2002)。
4. John. R Thoms,Collus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Patent System:A proposal for Patent Bounties,U.Ⅲ.L.Rev.305,342(2001)。
5. Joseph Scott Miller,Building a Better Bountry:Litigation-Stage Reward for Defeating Patent,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Vol.19,(2004)。
6. Lee Petherbridge,R.Polk wagner,The Federal Circuit and Patentability: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Law of Obviousnes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Institute for Law&Economics Research Paper No.06-21(2007)。
7. Mark A.Lemley,inducing Patent Infringment,Stanford Law SchoolResearch Paper No.110(2005)。
8.Matthew Henry and John L.Turner,The Court of Appeals For Federal Circuit’s Impact on Patent Litigation,University of Georgia Working Paper Series(2005)。
9. R.Polk Wagner,Is the Federal Court Succeeding,Pubic Law&Legal Theory Research Paper series Research Paper Series Paper No.51(2004)。
10. Rochelle Cooper Dreyfuss,The Federal Circuit,A case study in specialized court,Y.U.L.Rev.l,7(2001)。
(二)日文部分:
1.大浏哲也,特許審判、訴訟制度の現狀と今後の課題,ジュリスト(NO.1248),有斐閣,2003年7月。
2.大浏哲也,審決取消訴訟(1),法學教室(NO.338),有斐閣,2008年11月。
3.大浏哲也,審決取消訴訟(2),法學教室(NO.339),有斐閣,2008年11月。
4.中野潔,知的財產權ビジネス戰略,ォ-ム社,1997年。
5.水田耕一,無體財產權と現代ビジネスⅢ,商事法務研究會,2000年。
6.片山英二,知財高裁に对する实務界からのコメント,ジュリスト(N0.1326),有斐閣,2007年1月。
7.石黑一賢,情報通信-知的財產权の国际的视点,国际書院,1990年。
8.市川正巳,知的財產權部における實務の現狀と課題,法律のひろぱ,有斐閣,2008年7月。
9.知的財產裁判實務研究會,知的財產訴訟の實務,法曹時報第60卷第11號,法曹會,2008年11月。
10.茶園成樹,審判,法學教室(NO.328),有斐閣,2008年12月。
11.菱田雄鄉,知財高裁設置後における知的財產訴訟の理論的課題,ジュリスト(N0.1293),有斐閣,2005年7月。
12.新堂幸司著,新民事訴訟法,弘文堂,三版補正版,2005年。
13.塚原朋一,知裁高財における訴訟營運と知財訴訟における專門家の實際, ジュリスト(N0.1293),有斐閣,2007年1月。
14.篠原勝美,知財高裁大合議部につぃて,ジュリスト,有斐閣,2006年7月。
三、網頁資料
1.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之立法記錄,參見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8.http://lis.ly.gov.tw/lgcgi/lglaw?@12:1804289383:f:NO%3DB04592*%20AND%20NO%3DA2%24%2 46$$$PD(最後瀏覽日:104 年10 月7 日)。
2. 知識網新聞專區,參見http://www.ipnavigator.com.tw/news/news_view.asp?NewsID=20040810101935(上網日期:104 年10 月15日)
3. 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公報上網系統,網址: http://lci.ly.gov.tw/(最後 瀏覽日:104 年10 月17 日)。
4.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最後瀏覽日:104 年10 月24 日)。
5、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http://www.thip.moj.gov.tw/ct.asp?xItem=378762&ctNode=24807&mp=198(最後瀏覽日:105年1月16日)
6. 考選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c.moex.gov.tw/ct.asp?xItem=12033&ctNode=2375(最後瀏覽日:104年10 月30 日)。
7.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最後瀏覽日:104年10月30日)。
8. 日本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網頁http://www.ip.courts.go.jp/vcms_lf/05_3syo.pdf(最後瀏覽日:104 年11 月3 日)。
9.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juds/(最後瀏覽日:105年1月16日)。
10.法務部網站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book/Book_Detail.aspx?book_id=78(最後瀏覽日:105年1月16日)
11.司法院會計處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acc/index.htm(最後瀏覽日:105年1月16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王銘勇,<智慧財產法院事務管轄相關問題>,新竹律師會刊第10卷,2006年10月。
2. 2.沈冠伶,<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與行政爭訟事件之統合處理>,法學新論第8期,2009年3月。
3. 4.林欣蓉,<各國專業智慧財產法院運作現況之介紹與評析>,法學叢刊第204期,2006年10月。
4. 7.洪瑞章,<美國專利行政救濟之制度與實務簡介>,智慧財產權月刊第69期,2004年9月。
5. 8.侯慶辰,<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及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草案之介紹與評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9卷第3期,2007年3月。
6. 9.侯春岑,<簡介美國專利無效雙軌制>,萬國法律第142期,2005年8月。
7. 10.孫寶成,<美國專利再審查程序及其沿革>,智慧財產權第73期,2005年1月。
8. 11.章忠信,<智慧財產法院的建立與未來>,全國律師雜誌,2007年4月。
9. 12.章忠信,<著作權侵害行為之刑事政策檢討>,萬國法律,125期,2002年10月。
10. 13.陳信至著,<智慧財產訴訟制度改革之檢討-管轄集中化>,法學新論第3期,2008年10月。
11. 14.黃麟倫,<專利有效性與侵害訴訟-以比較法為研究中心>,科技法學評論第3 卷,2006年10月。
12. 15.張哲倫,<專利無效訴訟與舉發雙軌制之協調-美國及日本運作之啟示>,律師雜誌第331期,2007年4月。
13. 16.張哲倫,專利無效訴訟之判決及其與侵權訴訟之關係-以美國法的運作為中心,法令月刊第58卷第7期,2007年7月。
14. 17.馮浩庭,<美國專利訴訟程序之研究-現況、困境與美國國會之修法回應>,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10期,2008年2月。
15. 18.葉德輝,<美國專利爭議制度與機關之探討>,輔仁法學第25期,2003年6月。